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温憲,唐代詩人。

目录

人物生平

溫庭筠之子。會昌二年出生。早年因其父詩文好諷刺朝中政要,屢試不中,[1]後任楊守亮之山南道从事,有詩名,與鄭谷许棠任涛等名列“十哲”。[2]李巨川是温憲當時山南道的同事,[3]李巨川曾上表为其父庭筠叫屈,鄭延昌只好命令主考官趙崇放行。[4]龍紀元年(889年),溫憲始登李瀚榜進士及第。[5]餘事不詳。

诗作

郊居

村前村后树,寓赏有馀情。青麦路初断,紫花田未耕。

雉声闻不到,山势望犹横。寂寞春风里,吟酣信马行。

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春鸠

村南微雨新,平绿净无尘。散睡桑条暖,闲鸣屋脊春。

远闻和晓梦,相应在诸邻。行乐花时节,追飞见亦频。

杏花

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

静落犹和蒂,繁开正蔽条。澹然闲赏久,无以破妖娆。

注釋

  1. 《尧山堂外纪》卷三十五:“温宪,僖、昭间就试有司,值郑相延昌掌邦贡,以其父文多刺时,复傲毁朝士,抑而不录。”
  2. 唐诗纪事》卷七〇《张乔》:“乔,池州人,有诗名,与许棠、喻坦之、劇燕、任濤、吳宰、張蠙、周繇、鄭谷、李栖遠、温憲、李昌符谓之十哲”
  3.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巨川文思敏速,翰動如飛,傳之籓鄰,無不聳動,重榮收復功,巨川之助也。及重榮為部下所害,朝議罪參佐,貶為漢中掾。時楊守亮帥興元,素知之,聞巨川至,喜謂客曰:‘天以李書記遺我也。’”
  4. 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条: “溫憲,先輩庭筠之子,光啟中及第,尋為山南従事。辭人李巨川草薦表,盛述憲先人之屈。略曰:‘蛾眉先妒,明妃為去國之人;猿臂自傷,李廣乃不侯之將。’”
  5. 唐才子传》卷九:“宪,庭筠之子也。龙纪元年李瀚榜进士及第,去为山南节度府従事。大著诗名。词人李巨川草荐表,盛述宪先人之屈,辞略曰:‘蛾眉先妒,明妃为去国之人;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上读表恻然称美,时宰相亦有知者,曰:‘父以窜死,今孽子宜稍振之,以厌公议,庶几少雪忌才之恨。’上颔之。后迁至郎中。”《唐摭言》卷一〇记温宪“光启中及第”,似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