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火炭(山尾街)公共运输交汇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火炭(山尾街)公共运输交汇处
图片来自pinterest

火炭(山尾街)公共运输交汇处香港一个坑状露天车站,位于沙田区火炭东熟食市场旁、穗辉工厂大厦[1] 对面。

总站路线资料(巴士)

九龙巴士85线

火炭(山尾街) ↔ 九龙城码头 1980年11月1日开办,是一条沙田往返九龙城及土瓜湾的路线,途经沙田市中心、大围、九龙塘、乐富、九龙城。

总站路线资料(专线小巴)

新界区专线小巴481线

火炭(山尾街) ↔ 荃湾街市街 1991年投入服务,为进智公交首条新界区路线,取道城门隧道来往,提供沙田火炭及荃湾之间的特快小巴服务。

途经路线资料(巴士)

九龙巴士73A线

粉岭(华明) ↔ 沙田(愉翠苑) 1983年5月23日开办,当时来往彩园邨和愉翠苑,途经粉岭、大埔、火炭等地区,总站于2013年8月24日由彩园邨缩短至华明邨,不再途经上水至粉岭联和墟及祥华邨。

此线来回程途经山尾街,并来回程停靠此站。

九龙巴士80M线

穗禾苑 ↔ 九龙塘站 1979年12月31日开办,为穗禾苑居民提供接驳港铁观塘线的服务,是早期沙田区接驳地铁站的巴士路线之一。

此线往九龙塘站方向停靠此站。

九龙巴士81K线

新田围 ↔ 穗禾苑 1983年8月22日开办,途经秦石邨、沙角邨、沙田市中心、沥源邨、禾𪨶邨、火炭。

此线往新田围方向停靠此站。

九龙巴士280X线

火炭(穗禾苑) ↔ 尖沙咀东(么地道) 于2015年1月24日开办[1][2][3],取代原有280P线,途经火炭工业区、源禾路(禾𪨶邨/沥源邨)、沙田市中心、青沙公路(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连翔道、油麻地(只限回程)、港铁九龙站(只限去程)、佐敦(只限回程)及尖沙咀。

此线往尖东(么地道)停靠此站。

沙田区

沙田区英语: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区的其中一区,位于新界的东部,面积约6,871公顷。沙田区最北以大埔尾坑中文大学(沙田市地段437号)地界与大埔区为界;西北以城门峡荃湾区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与葵青区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深水埗区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黄大仙区为界(山上沙田坳道属沙田区,由半岛狮子园开始);东面以马鞍山落禾沙里西贡北大埔区为界。根据政府统计处统计,沙田区的人口约有689,300人,是全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区,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市镇,主要为住宅用地,约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约29,000人居住在约48条原居民乡村。此外沙田区有四个轻工业区,包括大围火炭小沥源石门。而沙田区的沙田新市镇也是1960年代新界发展的首三个新市镇(旧称卫星城市)的其中之一。

地理

沙田区本来只是沙田海城门河两岸的填海地,包括大围火炭沙田市中心石门小沥源圆洲角九肚山马料水等地方。但沙田区今日已扩展至马鞍山一带,包括乌溪沙等地方。而沙田新市镇以填海造地方式,将沙田海两岸的海域利用海堤填海而慢慢变成土地,馀下中央比较深水的地方,成为原来城门河的延伸。

沙田区是香港首批引入城市规划概念的地区之一。新市镇的发展设计呈一条由西南向东北伸延的地带,以城门河为中轴向两面的山脉发展。沙田市中心设于东铁线沙田站一带,附近建有政府设施、休憩用地、公共交通交汇处及一组大型购物商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