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甘惠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甘惠忠

图片来自ltn

甘惠忠(Brendan O'Connell,1936年2月28日-2020年4月16日),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神父,长期在台湾台南投入智能不足儿童早疗教育,创办中华民国启智协会,第二十二届医疗奉献奖得主。[1]

生平

早年立志

甘惠忠为1936年2月28日生于纽约市,有爱尔兰与美国籍。他二妹出生不久后被诊断唐氏症,当时美国特殊教育才正在发展,难以到公立小学申请就读启智班,因此让他下定决定要投入迟缓儿早期治疗。

1963年,甘惠忠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天主教神学硕士、及玛利诺会宗教教育硕士学位。1963年6月8日,晋铎为神父。

苗栗传教

1963年8月21日,甘惠忠奉派到台湾<。对于为何要选台湾,他回忆是被玛利诺教会总会长问时,羞于启齿想去的日本夏威夷的意图,被连问了三次才塘塞说“台湾”。他最先到苗栗县泰安乡担任堂区神父。当时他除学习客家话泰雅语之外,将向教会争取大量援助的面粉托人制成面条或换成稻米,送到当地人手中。在大湖教区,他见到有几个家庭有智能不足的儿童因台湾缺乏特殊教育,致使他们一辈子生活在黑暗的角落。

在苗栗山区传了十一年的教后,甘惠忠获得向教会申请再进修的资格,决定1974年至康涅狄格大学取得特殊教育硕士学位。

接管瑞复

1976年2月,甘惠忠接任由安美丽修女在台南市开元路的达义修院开创的瑞复益智中心。当时瑞复的专任教师有四人,其中一人是义工兼司机,学生则不到二十人。

为了广收心智障碍儿,甘惠忠去他人家拜访,告知可让孩子接受早期疗育,但总被拒于门外,因当时一般人对这类儿童不友善,甚至父母都认为孩子“没用啦”、“早点过世就算了”。他了解这些家长不愿承认自己的小孩“有问题”,便请社工到台南所有妇产科医院介绍瑞复益智中心能帮助,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因此来到这里,让他感到挫折,一直到成大医院小儿科医师朱晓慧前来协助,许多家长愿意听取医师建议,因此慢慢发展起来。

“哭了没用”,是甘惠忠常挂在嘴边的话,他阐释智能不足者刚到瑞复时什么都不会,须个别因材施教,重新学习生活习惯,从教导用筷子、穿袜、穿鞋、上厕所等开始。有一位智能不足女孩,喜欢抱著一个大娃娃,并提著一个乱七八糟的袋子,却固执得很不让人碰到所带的任何东西。中心人员从她行为观察,发现她很喜欢跳舞,随即开音乐,使她闻乐起舞,忘了她所带的那些东西,慢慢解除“武装”,而甘神父更是不断从旁赞美,后她能主动收拾餐具,而且能说些简单词句。他也用强硬手段,像该中心有一女性,从小坐在笼中长大,工作人员要她站起,反而不知所措,只好将她绑在椅子上,坐定后再教她走路,之后更可与常人赛跑。

在成大医院协助之下,瑞复成为南台湾最早提供早疗转介、托育、教养的服务中心。瑞复原先知名度不高,经由每周到此教智能不足儿童绘画的潘元石广为传播,慢慢引起热心社会公益人士注意,如启聪学校学生就会周末假日到中心协助打扫环境。

1976年,甘惠忠发动台湾的私立启智教育机构,组成名为“私立启智教育联谊会”的组织,讨论启智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强联系,使启智教育在台湾更有成效。1978年,他为协助高正幸与陈青青夫妻在高雄市创办收容智商不足四十儿童的乐仁启智中心,返回美国募款。1970年代台湾尚缺启智教育时,有甘惠忠、潘尔温叶由根三位神父大力投入,因此被誉为是开办台湾启智教育的三巨头。

1983年4月,在甘惠忠奔走下,创办中华民国启智协会,担任首届会长。

原先瑞复是在安平区运河街的台南渔市场用地,由于渔港扩建工程,必须拆还,甘惠忠便远赴西德向各地慈善基金会筹款,共筹得二千三百万元,于安平区渔光分校旁右侧新建新厦,由市长苏南成1983年4月20日主持破土典礼。至1992年,瑞复已有专任教师三十人,工作人员十馀人,学生达一百九十馀人。有占地三千坪的校地,依年龄及性质分早期疗育、学前、学龄、脑性麻痹及职业训练五个部门,此外还具体能、感官、发声训练、韵律疗育、社会行为适应与说话技能及职前陶冶训练,并有美劳课程,以及参酌国小或学前教育课程,所规画的一般常识授课。

由于教会规定神父每三十年就必须回国,因此甘惠忠在1992年8月底回美三年。瑞复的主任职务由吴道远接任。

成立伯利恒

1996年7月,甘惠忠暂代麦恪悌玉井乡德兰启智中心的职务半个月。

次年3月底,因台南教区主教郑再发的请求,甘惠忠在学甲镇成立伯利恒文教基金会,附设慈母幼稚园,初期只有了担任执行长的他外,工作人员只有社工员张淑珍、司机周水胜和五个教师李孟如、周秀、冯秀淑、张美芳和杨美华。杨美华后来成为瑞复的主任。

当时台湾各级学校已陆续能接办学龄后特殊教育工作,但学龄前的发展迟缓儿仍缺乏正常教育。甘惠忠不赞同与外界隔离的教养院模式,主张在白天提供复健与教育,课后让孩子返家享受,并让零至六岁的迟缓儿与一般儿童一起在慈母幼稚园上课的融合教育。1997年,县府社会局委托该基金会办理台南县北区婴幼儿发展中心,提供身心障碍及发展迟缓儿日间托育及早疗服务。

到2020年新闻时,伯利恒基金会还会收到从苗栗原住民部落寄来的农产品,作为甘惠忠当初照顾的感谢。

设立安南分校

瑞复处于安平区僻处的渔光地区,家长接送不便,基于安南区早疗需求数量最大,计画在安南区外塭购置专属园区。在1992年时,光是要买安南的土地价格就要一千五百万元以上。乡城建设公司董事长颜惠山率先捐出一百五十万元,镇山建设公司总裁许文正也捐出一百万元并负责筹募六百万元。后经统一集团罗技公司捐款,至2004年11月尚缺六百万。后来陈水扁政府补助九百馀万元。好人好事代表林胜男与黄守江等在台南市发起成立好人好事运动协会,认养其中的百万元。2005年10月25日,安南分校在安和路6段122巷举行动土。

三个愿望

甘惠忠向当选台南市市长赖清德说自己有三个心愿,分别是填补慈母幼稚园旁的大洞、兴建伯利恒早疗暨融合教育中心及取得中华民国身分证

其中慈母幼稚园旁华宗路与新生路口有一个1994年开始兴建的高楼建案,因亏损而停摆十馀年,留下长约九十六公尺、宽三十二公尺、积水九公尺深的坑洞,导致慈母幼稚园后方围墙倾斜,威胁附近居民和幼童安全,甘惠忠怨说只要他手中有石头就往里扔。2012年3月13日,经由台南市府批准,地主购买中钢在炼钢中生产的副产品气冷转炉石回填。

伯利恒早疗暨融合教育中心需总经费八千八百万,甘惠忠在2014年每周一、二、四、五都会花六百元买乐透彩,但只最多中五千。募款初期他病倒住进加护病房近一个月期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虽然自己老了,但为台湾的融合教育,请让他再做这件事。后借由赖清德、薛伯辉基金会创办人陈惠如带头捐款并帮忙劝募,得以2015年7月7日在学甲区动土。赖清德自己也捐了五百万。

2017年1月6日,甘惠忠从行政院长林全手中接过身分证,除成为《国籍法》修正通过后的第一人受惠者,他也成了有爱尔兰、美国、中华民国国籍人多重国籍者。2016年《国籍法》的修改称为“甘神父条款”,是改为对中华民国国有特殊功勋之人,无须丧失原国籍便能申请归化。

2017年冬,甘惠忠因红血球低下,返回美国纽约养病。2018年3月17日,他参加伯利恒早疗暨融合教育中心落成典礼。3月25日再赴美养病。

2019冠状病毒病美国疫情期间,美国时间2020年4月16日清晨1点,甘惠忠在纽约州离世。

荣耀

1973年、1974年,甘惠忠连续获得全国好人好事代表及省社会处第二届十步芳草的表扬。他还获得行政院嘉惠智障儿童一等楷模、亚洲智能不足联盟大会理事会荣誉会员、台湾省荣誉省民证等殊荣。

台南孔庙2000年祭孔大典时,由担任庙委的成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何培夫建议邀请甘惠忠、吴道远分别担任名宦祠与节孝祠分献官,以彰显两人在台南的特殊教育是显现孔子的有教无类,两位外国神父都接受。

2007年10月30日,副总统吕秀莲应邀颁奖第七届国家公益奖给甘惠忠、蔡永勋严长庚。2012年9月14日,甘惠忠与黄胜雄、庄苹、张冠宇、郑俊良、华淑芳及高东辉获颁第廿二届医疗奉献奖。2015年12月21日,总统马英九颁赠紫色大绶景星勋章给十二位在台湾的外籍宗教人士,包括甘惠忠、毕耀远、赖甘霖、秘克琳、李智、华思俭刘一峰柯德兰、宋玉洁、罗芳华、亚大伟、费敦礼。

参考文献

  1. 甘惠忠,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