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圣罗马帝国」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former country |native_name = {{lang|la|Imperium Romanum Sacrum}}{{la icon}}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神圣罗马帝国<br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former country
+
[[File: 神圣罗马帝 国1.jpg|缩略图|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 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 西 欧]]和[[中 ]] [[ 封建 君主制]][[帝国]] ,版图以[[德 意志地区]]为 核心。图为 神圣罗马帝国 地图。]]
|native_name = {{lang|la|Imperium Romanum Sacrum}}{{la icon}}
+
''' 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 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 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 年在[[西 ]]和[[ 中欧]]的[[ 封建君 ]][[帝国]] ,版图以[[ 德意志地区]] 为核心<ref name=HRE-H-01>[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016094143/http://www.worldheritagesite.org/tag.php?id=877 Holy Roman Empire], World Heritage Site</ref> ,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根第公国| 勃根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 弗里西亚王国]](今[[ 低地国家]]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神圣罗马帝 国<br />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common_name =  神圣罗马帝国
 
|continent = [[欧 ]]
 
|region = 中欧
 
|country = 德国 奥地利
 
|era = [[中 世纪]]<br />[[近代]]
 
|status = [[帝国]]
 
|government_type = [[ 选举 君主制]]
 
|year_start = 800/962年
 
|year_end = 1806年
 
|event_start = [[ 奥托一世 (神圣罗马 帝国)|奥托一世]]{{le|神圣罗马皇帝加冕|Coronation of the Holy Roman Emperor|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date_event1 = 1033年2月2日
 
|event1 = [[ 康拉 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康拉德二世]] 勃根第国王
 
|date_event2 = 1555年9月25日
 
|event2 = [[奥格斯堡和约]]
 
|date_event3 = 1648年10月24日
 
|event3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date_event4 = 1805年12月2日
 
|event4 = [[奥斯特里茨战役]]
 
|date_end = 8月6日
 
|event_end = [[弗朗茨二世 ( 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 退位
 
|flag_p1 = Karl der Große 800.jpg
 
|p1 = 中法兰克王国
 
|flag_p2 = Ludwig der Deutsche.jpg
 
|p2 = 东法兰克王国
 
|s1 = 莱茵邦联
 
|flag_s1 =
 
|s2 = 奥地利帝国
 
|flag_s2 = Flag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svg
 
|s3 = 普鲁士王国
 
|flag_s3 = Flag of the Kingdom of Prussia (1803-1892).svg
 
|s4 = 萨克森王国
 
|flag_s4 = State flag of Saxony before 1815.svg
 
|s5 = 荷尔斯泰因公国
 
|flag_s5 = Holstein Arms.svg
 
|s6 = 奥尔登堡公国
 
|flag_s6 = Civil flag of Oldenburg.svg
 
|s7 = 汉堡自由汉萨市
 
|flag_s7 = Flag of Hamburg.svg
 
|s8 = 罗伊斯-格赖茨公国
 
|flag_s8 = Flagge Fürstentum Reuß ältere Linie.svg
 
|s9 = 梅克伦堡-什未林公国
 
|flag_s9 = Mecklenburg Landesflagge zur See Kaiserreich.svg
 
|s10 = 瑞典波美拉尼亚
 
|flag_s10 = Naval Ensign of Sweden.svg
 
|s11 = 黑森选侯国
 
|flag_s11 = Flag of Hesse.svg
 
|s12 = 拿骚-奥兰治-富尔达公国
 
|flag_s12 = Wappen_Fürstentum_Oranien-Nassau-Fulda.jpg
 
|s13 = 瓦尔德克公国
 
|flag_s13 = Flag of Waldeck before 1830.svg
 
|s14 = 萨克森-魏玛公国
 
|flag_s14 = State flag of Saxony before 1815.svg
 
|s15 = 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公国
 
|flag_s15 = VlagSGA.svg
 
|image_flag = Banner of the Holy Roman Emperor with haloes (1400-1806).svg
 
|flag =  神圣罗马帝国
 
|flag_type = 国旗
 
|image_coat = Coat of Arms of Leopold II and Francis II, Holy Roman Emperors-Or shield variant.svg
 
|symbol = 双头鹰
 
|symbol_type = 双头鹰国徽
 
|image_map = HRR.gif
 
|image_map_caption =  神圣罗马帝国 疆域的变迁
 
|image_map2 = Holy Roman Empire ca.1600.svg
 
|image_map_caption2 =  神圣罗马帝国 疆域(1600
 
|capital = 无官方首都{{NoteTag|历史上帝国皇座所 地多次变更<br />如[[ 维也纳]]<br />(皇室居所,1483–1806)<br />[[雷根斯堡]]<br />(永恒议会,1663–1806)<br />[[布拉格]]<br />(1346–1437, 1583–1611)}}
 
|national_motto =
 
|national_anthem = (无官方国歌)<br />《[[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皇室颂歌]],1797年)<br /><small>"{{lang|de|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small><br /><center>[[File:HaydnGottErhalteFranzDenKaiserQuartetVersionPianoReduction.ogg]]</center>
 
|common_languages = 多种语言{{NoteTag|[[德语]]、[[拉丁语]]、[[意大利语]]、[[捷克语]]、[[波兰语]]、[[荷兰语]]、[[法语]]、[[弗里 西 ]] 、[[斯洛文尼亚语]]、[[索布语]]及其他语言。}}
 
|religion = [[天主教|罗马天主教]]<br />[[新教]]{{NoteTag|[[信义宗]]于1555年《[[奥格斯堡 约]]》后正式得到承认,[[ 归正宗]] 则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正式得到承认。这两者为唯一得到官方承认 新教派别,而其他新教派别诸如[[ 再洗礼派]]和[[阿民念 义|阿民念派]] 亦在帝国内存在。}}
 
|currency =
 
|title_leader = [[ 神圣罗马 帝国 皇帝列表|皇帝]]
 
|leader1 = [[ 奥托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 (首任)
 
|year_leader1 = 962–973
 
|leader2 =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末任)
 
|year_leader2 = 1792–1806
 
|legislature = {{le|帝国议会 (神圣罗马帝国)|Imperial Diet (Holy Roman Empire)|帝国议会}}
 
|stat_pop1 = 5000000<ref name="Ostrovski, Rome 1998, page 70">"Atla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Ostrovski, Rome, 1998, page 70</ref>
 
|stat_year1 = 1200年
 
|stat_pop2 = 16000000<ref name="globalsecurity.org">[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europe/hre-2.htm Holy Roman Empire - 1500 - The German Empire]</ref><ref name="books.google.pl">[http://books.google.pl/books?id=DVYgJMQJVZEC&pg=PA27&lpg=PA27&dq=bev%C3%B6lkerungs+heiliges+r%C3%B6misches+reich+millionen&source=bl&ots=-RntFRhfIX&sig=2sdFnMf3klnWEeQaZ1dV0BHrq98&hl=pl&sa=X&ei=MOSlU66MKoLcOefvgfAF&ved=0CEoQ6AEwBA#v=onepage&q=bev%C3%B6lkerungs%20heiliges%20r%C3%B6misches%20reich%20millionen&f=false Reich und Glaubensspaltung, Deutschland 1500-1600 by Horst Rabe, p.27]</ref>
 
|stat_year2 = 1500年
 
|stat_pop3 = 21000000<ref name="ReferenceA">[http://books.google.pl/books?id=8z9-V9f6w5EC&pg=RA1-PT105&dq=holy+roman+empire+million&hl=pl&sa=X&ei=CPilU_S_DMPe7Aax5YH4Bg&ved=0CDEQ6AEwAg#v=onepage&q=holy%20roman%20empire%20million&f=false Introduction to Global Politics by Richard W. Mansbach,Kirsten L. Taylor]</ref>
 
|stat_year3 = 1618年
 
|stat_pop4 = 16000000<ref name="ReferenceA"/>
 
|stat_year4 = 1648年
 
|stat_pop5 = 26265000<ref name="ReferenceB">[http://books.google.pl/books?id=0LFueQp0s50C&pg=PA401&lpg=PA401&dq=bev%C3%B6lkerung+heiliges+r%C3%B6misches+reich&source=bl&ots=sv8NQ19b7V&sig=fV5JEWxrCeVpK1ao7q4Fn2YiH3Y&hl=pl&sa=X&ei=gPOlU_9D1KHsBvfhgKgD&ved=0CGcQ6AEwCDgo#v=onepage&q=bev%C3%B6lkerung%20heiliges%20r%C3%B6misches%20reich&f=false Nation und Nationalismus in Deutschland, 1770-1990 by Otto Dann]</ref>
 
|stat_year5= 1786年
 
|today = {{Collapsible list |titlestyle=font-weight:normal; background:transparent; text-align:left;|title= |{{flag|Austria}}<br/>{{flag|Belgium}}<br/>{{flag|Croatia}}<br/>{{flag|Czech Republic}}<br/>{{flag|France}}<br/>{{flag|Germany}}<br />{{flag|Italy}}<br/>{{flag|Liechtenstein}}<br />{{flag|Luxembourg}}<br/>{{flag|Monaco}}<br/>{{flag|Netherlands}}<br/>{{flag|Poland}}<br/>{{flag|Slovakia}}<br/>{{flag|Slovenia}}<br/>{{flag|Switzerland}}}}
 
}}
 
  
'''神圣罗马帝国'''({{lang-de|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lang-la|''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lang-de|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lang-la|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ref name=HRE-H-01>[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016094143/http://www.worldheritagesite.org/tag.php?id=877 Holy Roman Empire], World Heritage Site</ref>,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根第公国|勃根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弗里西亚王国]](今[[低地国家]])。
 
[[File:Holy Roman Empire at its territorial apex (per consensus).svg|right|300px|thumb|神圣罗马帝国的最终疆域]]
 
 
 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亲王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
 
 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亲王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来统治,[[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神圣罗马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及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来统治,[[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神圣罗马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及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
[[File:神圣罗马帝国2.jpg|缩略图|左|神圣罗马帝国]]
  
 
[[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现代的联邦德国也视神圣罗马帝国为[[德国历史]]的一部分。
 
[[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现代的联邦德国也视神圣罗马帝国为[[德国历史]]的一部分。
 
 
== 历史 ==
 
== 历史 ==
 
=== 背景 ===
 
=== 背景 ===
 
 
==== [[罗马帝国]][[四帝共治制|分治]] ====
 
==== [[罗马帝国]][[四帝共治制|分治]] ====
 
29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採行四帝共治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此后帝国分分合合。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位儿子,从此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并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
 
29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採行四帝共治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此后帝国分分合合。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位儿子,从此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并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
行 109: 行 17:
 
==== 查理大帝的加洛林罗马帝国 ====
 
==== 查理大帝的加洛林罗马帝国 ====
 
 同一年,[[日耳曼民族]]的[[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一世|克洛维]]打败罗马人,建立[[墨洛温王朝|墨洛温家族]]的法兰克王国。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在[[加洛林王朝|加洛林家族]]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王国达到鼎盛,征服国土范围到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亚]]、[[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领土。800年的圣诞节,[[查理大帝]]在罗马礼拜时被教宗[[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ref>{{cite book |last= Pagden |first=Percy |title=World's at War: The 2,500-Year Struggle Between East and West |publisher=Random House |year=2008 |edition=First |page=147}}</ref><ref>{{cite book |last=Bryce |first=James |title=The Holy Roman Empire |publisher=Macmilan |year=1968}}</ref>,整个[[法兰克王国]]也被称为「[[加洛林帝国]]」,西罗马帝国就此以帝位转移至法兰克国王的形式复辟。加洛林帝国奠定了后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石,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取消为止。
 
 同一年,[[日耳曼民族]]的[[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一世|克洛维]]打败罗马人,建立[[墨洛温王朝|墨洛温家族]]的法兰克王国。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在[[加洛林王朝|加洛林家族]]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王国达到鼎盛,征服国土范围到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亚]]、[[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领土。800年的圣诞节,[[查理大帝]]在罗马礼拜时被教宗[[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ref>{{cite book |last= Pagden |first=Percy |title=World's at War: The 2,500-Year Struggle Between East and West |publisher=Random House |year=2008 |edition=First |page=147}}</ref><ref>{{cite book |last=Bryce |first=James |title=The Holy Roman Empire |publisher=Macmilan |year=1968}}</ref>,整个[[法兰克王国]]也被称为「[[加洛林帝国]]」,西罗马帝国就此以帝位转移至法兰克国王的形式复辟。加洛林帝国奠定了后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石,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取消为止。
 
[[File:Western empire verdun 843.png|thumb|250px|843年,[[凡尔登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全国分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泰尔一世 (中法兰克)|洛塔尔]]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今[[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为[[西法兰克王国]]。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全国分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泰尔一世 (中法兰克)|洛塔尔]]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今[[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为[[西法兰克王国]]。
行 119: 行 25:
  
 
=== 神圣罗马帝国 ===
 
=== 神圣罗马帝国 ===
 +
==== 奥托一世成立帝国 ====
 +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掘起,形成并分别以四大日耳曼部落为母体的[[四大公国]]:萨克森(萨克森人)、法兰克尼亚(老法兰克人)、士瓦本(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巴伐利亚人)。
  
==== 奥托一世成立帝国 ====
+
911 年,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去世,但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成员作为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Conrad of Franconia)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 (德意志)|捕鸟者亨利]]为继任者。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萨克森王朝),他的后代们继续统治东法兰克王国一个世纪左右。亨利一世将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德意志王国(Deutsches Reich)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掘起,形成并分别以四大日耳曼部落为母体的[[四大公国]]:萨克森(萨克森人)、法兰克尼亚(老法兰克人)、士瓦本(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巴伐利亚人)。911 年,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去世,但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成员作为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Conrad of Franconia)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 (德意志)|捕鸟者亨利]]为继任者。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萨克森王朝),他的后代们继续统治东法兰克王国一个世纪左右。亨利一世将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德意志王国(Deutsches Reich) 。936 年,亨利去世,他指定的继承人,也是他的儿子,[[奥托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在[[亚琛]]被选为国王<ref>{{cite book|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location=London |page=706 }}</ref>。他平定一系列由其长兄和一些公爵发动的叛乱。在那之后,国王成功掌握公爵的任免权,并经常任命主教来管理行政事务 。951 年,奥托一世帮助阿德莱德(Adelaide),一位意大利的寡妇王后击败她的敌人。迎娶她并控制意大利。955年,奥托一世在对阵匈牙利[[霍尔卡]][[布尔斯苏]]和雷尔酋长、苏尔酋长的[[第二次莱希菲尔德之战 (955)|列希菲德战役]]中赢得一场决定性胜利<ref name="Magill 1998 707">{{cite book |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 |location=London |page=707 }}</ref>。
+
 
 +
936 年,亨利去世,他指定的继承人,也是他的儿子,[[奥托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在[[亚琛]]被选为国王<ref>cite book|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location=London |page=706 </ref>。他平定一系列由其长兄和一些公爵发动的叛乱。在那之后,国王成功掌握公爵的任免权,并经常任命主教来管理行政事务
 +
 
 +
951 年,奥托一世帮助阿德莱德(Adelaide),一位意大利的寡妇王后击败她的敌人。迎娶她并控制意大利。955年,奥托一世在对阵匈牙利[[霍尔卡]][[布尔斯苏]]和雷尔酋长、苏尔酋长的[[第二次莱希菲尔德之战 (955)|列希菲德战役]]中赢得一场决定性胜利<ref name="Magill 1998 707">cite book |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 |location=London |page=707 </ref>。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那时起,帝国的事务就与意大利和[[罗马]]教廷的事务缠绕在一起。奥托的加冕仪式使日耳曼国王们成为查理曼帝国的继承人,并通过帝国继承原则也使他们成为古罗马的继承人。帝国没有固定的首都,而且国王不断往返与各个住处之间来处理政务(被称为Kaiserpfalz)。然而每位国王都有偏爱的地点,对奥托一世来说是[[马格德堡]]。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那时起,帝国的事务就与意大利和[[罗马]]教廷的事务缠绕在一起。奥托的加冕仪式使日耳曼国王们成为查理曼帝国的继承人,并通过帝国继承原则也使他们成为古罗马的继承人。帝国没有固定的首都,而且国王不断往返与各个住处之间来处理政务(被称为Kaiserpfalz)。然而每位国王都有偏爱的地点,对奥托一世来说是[[马格德堡]]。
  
 王位继续以选举的形式传递着,不过在国王们死亡前,他们的子嗣常常被选为下一任国王,这就使他们的家族长期保有王位成为可能。这一特点一直持续到12世纪[[萨利安王朝|萨利安家族]]统治结束。这也重新引发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冲突,尤其是在奥托一世的儿子[[奥托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二世]]自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之后。尽管如此,奥托仍然以迎娶拜占庭公主{{link-en| 赛奥法诺|Theophanu}} (Theophanu,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福卡斯|尼基弗鲁斯二世]]的姪孙女)的方式保持与东罗马帝国的联姻关系。他们的儿子[[奥托三世_(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三世]]把注意力放在意大利和罗马教廷<ref>{{cite book|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location=London|page=708}}</ref>,并展开广泛的外交,但却于1002年英年早逝。
+
 王位继续以选举的形式传递着,不过在国王们死亡前,他们的子嗣常常被选为下一任国王,这就使他们的家族长期保有王位成为可能。这一特点一直持续到12世纪[[萨利安王朝|萨利安家族]]统治结束。这也重新引发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冲突,尤其是在奥托一世的儿子[[奥托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二世]]自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之后。
 +
 
 +
尽管如此,奥托仍然以迎娶拜占庭公主赛奥法诺|Theophanu(Theophanu,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福卡斯|尼基弗鲁斯二世]]的姪孙女)的方式保持与东罗马帝国的联姻关系。他们的儿子[[奥托三世_(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三世]]把注意力放在意大利和罗马教廷<ref>cite book|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location=London|page=708}}</ref>,并展开广泛的外交,但却于1002年英年早逝。
  
 
 继位是他的表亲[[亨利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二世]],他则专注于德意志内部事务。
 
 继位是他的表亲[[亨利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二世]],他则专注于德意志内部事务。
行 137: 行 50:
  
 
==== 主教[[叙任权斗争|叙任权之争]] ====
 
==== 主教[[叙任权斗争|叙任权之争]] ====
 中世纪早期至中期,日耳曼贵族普遍缺乏文化教养,因此无法提供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历代[[君王]]常常雇佣谙熟古罗马法制的天主教[[主教]]管理行政事务,也因此,君王经常决定进入教会任职的人选<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1-134}}</ref>。
+
 中世纪早期至中期,日耳曼贵族普遍缺乏文化教养,因此无法提供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历代[[君王]]常常雇佣谙熟古罗马法制的天主教[[主教]]管理行政事务,也因此,君王经常决定进入教会任职的人选<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1-134</ref>。
  
 在[[克吕尼改革]]初期,[[罗马]][[教廷]]愈发认为此种越权行为不妥当。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决心反对此类行为,于是引发与皇帝[[亨利四世_(神圣罗马帝国)|亨利四世]]的主教叙任权之争<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1-134}}</ref>,后者反对教皇的干涉并劝说主教把[[教皇]]罢黜。教皇反击,也对皇帝处以[[破门律]],开除教籍,宣布废黜国王并解除亨利的忠诚宣誓<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9}}</ref> 。得知皇帝被绝罚,为了争取更大权力的德意志诸侯们便选出{{link-en|对立国王|Anti-king|另一位国王}}{{link-en|莱茵菲尔登的鲁道夫|Rudolf of Rheinfelden|施瓦本的鲁道夫}}<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 |page = 123 }}</ref>。皇帝发现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只好强迫自己于1077年进行著名的[[卡诺莎之行]]<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22-124}}</ref>,并以背负耻辱的代价使自己恢复教籍。在恢复教藉后,亨利成功击败对立国王,更一度将格利高里逼上绝路,但最后又遭遇更多的起义、再度被[[开除教籍]],甚至是他自己儿子发动的叛乱等劫难
+
 在[[克吕尼改革]]初期,[[罗马]][[教廷]]愈发认为此种越权行为不妥当。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决心反对此类行为,于是引发与皇帝[[亨利四世_(神圣罗马帝国)|亨利四世]]的主教叙任权之争<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1-134}}</ref>,后者反对教皇的干涉并劝说主教把[[教皇]]罢黜。教皇反击,也对皇帝处以[[破门律]],开除教籍,宣布废黜国王并解除亨利的忠诚宣誓<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9}}</ref>。
  
1122年 次子[[亨利五世_(神圣罗马帝 )| 亨利五世]]成功与教皇和主教们达成[[沃 姆斯宗教协定]]<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23-134}}</ref>。帝 国的 政治 权力被保留 但这次冲突显示所有统治者 权力都有限制 尤其是有关 会的 并取消 国王 此前享有 圣人身份。 皇和诸侯们 此在帝国 政治体系中占据了同 重要的位置
+
得知皇帝被绝罚 为了争取更大权力 德意志诸侯们便选出{{link-en|对立国王|Anti-king|另一位 王}}{{link-en| 莱茵菲 登的鲁道夫|Rudolf of Rheinfelden|施瓦本的鲁道夫}}<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 |page = 123 }}</ref>。 发现自己在 政治 上孤立无援 只好强迫自己于1077年进行著名 [[卡诺莎之行]]<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22-124</ref> 并以背负耻辱的代价使自己恢复教籍。在恢复 藉后 亨利成功击败对立 国王 ,更一度将格利高里逼上绝路,但最后又遭遇更多 起义、再度被[[开除 籍]],甚至是他 己儿子发动 叛乱 劫难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期间,“罗马人的国王” ({{lang-la|Rex Romanorum}} )取代了(东)法兰克国王(或者单纯的“国王”),首次成为未加冕的皇帝当选者的称号:这是年值冲龄登基为王的[[亨利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亨利四世]]对教皇[[额我略七世]]的回应,后者企图通过称呼幼王为“德意志人的国王”或“条顿人的国王”({{lang-la|Rex Teutonicorum}})来否定未加冕为皇帝的国王统治的罗马性与普世性,以此确立教廷对帝国的优越性。
+
1122年,他的次子[[亨利五世_(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五世]]成功与教皇和主教们达成[[沃尔姆斯宗教协定]]<ref>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23-134</ref>。帝国的政治权力被保留,但这次冲突显示所有统治者的权力都有限制,尤其是有关教会的,并取消国王此前享有的圣人身份。教皇和诸侯们自此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
 
 +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期间,“罗马人的国王” (Rex Romanorum)取代了(东)法兰克国王(或者单纯的“国王”),首次成为未加冕的皇帝当选者的称号:这是年值冲龄登基为王的[[亨利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亨利四世]]对教皇[[额我略七世]]的回应,后者企图通过称呼幼王为“德意志人的国王”或“条顿人的国王”({{lang-la|Rex Teutonicorum}})来否定未加冕为皇帝的国王统治的罗马性与普世性,以此确立教廷对帝国的优越性。
  
 
====  [[霍亨斯陶芬王朝|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时期 ====
 
====  [[霍亨斯陶芬王朝|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时期 ====
[[File:Adhemar de Monteil carries the Holy Lance.jpg|thumb|left|[[Adhemar de Monteil]] 拿着[[ 命运 ]]。]]
+
1125年,亨利五世的死亡,萨利安家族统治结束,公爵们并没有选出国王的血亲当国王,而是选择[[ 洛泰尔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洛泰尔二世]],一位影响力颇大的萨克森公爵。当他在1138年去世时,公爵们再一次选择更有影响力的家族。因此他们并没有选择洛泰尔偏爱的继承人与女婿,[[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巴伐利亚]]与[[萨克森公爵]]骄傲者亨利|Henry the Proud| “骄傲者”亨利,而选择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施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_(德意志)| 康拉德三世]],一位萨利安家族的近亲。
 +
 
 +
此事引发两家族长达一个多世纪,几乎贯穿整个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冲突,以致后来教皇成为反皇帝派的领袖后,反皇帝派仍被称为“[[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 归尔甫派]]”(意大利语拼写的“韦尔夫派”)。康拉德剥夺了韦尔夫家族的财产,不过在1152年他死后,他的侄子“红胡子”[[ 肺特烈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一世]] 继位并与韦尔夫家族握手言和,返还他的表亲,“骄傲者”亨利之子[[ 狮子亨利|“狮子”亨利]]的财产,虽然数量已少于往日。
 +
 
 +
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统治者们越来越多地把土地借给家臣(ministerialia),肺特烈希望他们会比公爵们更可靠。这一新兴阶级最初是主要服务于战争的,他们后世骑士阶级的前身,也是帝国权力的根基。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时期帝国的另一本质性变化是在隆卡格里亚建立的整个帝国的新秩序。此举一方面是要废除众多公爵的私人封地,另一方面也试图将皇帝的臣子们归于同一个合法的司法和公诉体系 下,这正是现代“法制”理念的前身。
 +
 
 +
另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新式城市体系的建立——由皇帝和本地公爵共同完成。这一理念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人口剧增,同时也是为将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重点地区,在以前城市只形成于古罗马的地基或主教辖区。包括[[弗莱堡]] 在内的一些城市建立于12世纪,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后世城市的经济发展模板,如慕尼黑
 +
 
 +
肺特烈在其统治期间的另一重要举措是通过立法试图进一步确立“皇权”(Imperium)。1155年,肺特烈加冕为皇帝时,他强调帝国的“罗马性”(Romanness),此举部分是为证明(已被加强的)皇权独立于教权的合法性。其后肺特烈又在1158年的隆卡格里亚帝国大会上,根据东罗马帝国的《[[民法大全]] 》再次声明皇帝的各项权利。
 +
 
 +
皇权自主教叙任权之争以来一直仅仅被当作是日耳曼封建王权(Regnum)的同义词,不过在隆卡格里亚首次以成文法形式确立为“天赋的普遍权力”,这一广泛的权力范围包括筑路、制定关税、铸币、惩罚性收费和公职人员的任免,而这些权力可以明确地在罗马法律中找到根源。此举意义深远,因为导致了皇帝与诸侯以及教皇的进一步对立,为后来的大空位时代埋下了伏笔。
  
1125年,亨 五世的死亡 安家族统治结束,公爵们并没有选出国王 血亲当国王 选择[[洛泰尔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洛泰尔二世]],一位影响力颇大的萨克森公爵 在1138年去世时,公爵们再 次选择更有影响力的家族。因此他们并没有 择洛泰尔偏爱的继承 与女婿,[[ 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 公爵|巴伐利亚]]与[[萨克森公爵]]{{link-en|骄傲者亨利|Henry the Proud|“骄傲者”亨利}},而选择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施瓦本公爵]][[康拉德 三世_( 德意志)| 康拉德 三世]] ,一位萨利安家族的近亲。此事引发两家族长达一个多世纪,几乎贯穿整个霍亨斯陶芬王朝 的冲突 ,以致后来教皇成为反皇帝派的领袖后,反皇帝派仍被称为“[[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归尔甫派]]”(意大利语拼写的“韦尔夫派”) 康拉德剥夺了韦尔夫家族的财产,不过在1152年他死后,他的侄子“红胡子”[[ 肺特烈 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一世]]继位并 韦尔夫家族 握手言和, 返还他的表亲 “骄傲者”亨利之子[[狮子 亨利|“狮子” 亨利]] 的财产,虽然数量已少于往日
+
肺特烈的政策主要针对意大 利, 他在北意大 与一些日益富裕和独立 城市发生冲突 尤其 米兰 。他 也由于支持 位少数派候 选人 反对教皇[[亚 历山大 三世_( 教宗)| 亚历山大 三世]] 而卷入与罗马教廷 的冲突。肺特烈 在1177年 教皇 握手言和 之前 支持一系列伪教皇。在德意志 皇帝多次在公国和城市等竞争对手面前保护[[狮子亨利]] (尤其是慕尼黑和吕贝克)
  
  斯陶芬家族的统治者们越来越多地把土地借给家臣(ministerialia), 肺特烈 希望他们会比公爵们更可靠。这一新兴阶级最初是主要服务于 战争 他们后世骑士阶级的前身,也是 国权力 根基 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 期帝国 另一本质性变化是在隆卡格里亚建立的整个帝国的新秩序。此举一方面是要废 众多公爵 私人封 地, 另一方面也试图 皇帝 臣子们归于同一个合法的司法和 诉体系之下,这正是现代“法制”理念的前身。另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新式城市体系的建立——由皇帝和本地 公爵 共同完成。这一理念 形成一部 是由于人口剧增,同时也是为将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重点地区,在以前城市只形成于古罗马 地基或主教辖区。包括[[ 弗莱堡]] 在内 的一 些城市建立于12 纪,一定程度上成为很多后世城市的经济发展模板,如慕尼黑
+
  不过 利对 肺特烈 政策的支持并不太强,在意大利 战争 进入到危机时刻时 亨利拒绝皇 帝的 军事支援请求 当肺特烈回到德意志 ,愤怒 他对亨利提起诉讼,没收了亨利 [[不伦瑞克-吕讷堡]]以外 所有领 地, 其持有 萨克森 爵与巴伐利亚 公爵的 头衔 别转封给[[阿斯坎尼家族|阿斯坎尼]] 的[[ 伯恩哈德 (萨克森)|伯恩哈德]]和[[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维特尔斯巴赫]]的 奥托 一世 (巴伐利亚公爵)|Otto I, Duke of Bavaria|“红头”奥托
  
  肺特烈 统治期间的 另一重要举措是通过立法试图进一步确立“皇权”(Imperium)。1155年,肺特烈加冕为皇帝时,他强调 帝国的 “罗马性”(Romanness),此举部分是为证明 已被加强的 皇权独立于教权的合法性。其后肺特烈又在1158年的隆卡格里亚帝国大会上 根据 罗马帝国 [[ 民法大全]] 》再次声明皇帝 各项权利。皇权自主教叙任权之争以来一直仅仅被当作是 日耳曼 封建王权(Regnum)的同义词 不过在隆卡格里亚首次以成文法形式确立为“天赋 普遍权力” ,这 一广泛的权力范围包括筑路、制 关税、铸币、惩罚性收费和公职人员 任免 而这些权力可以明确 在罗马法律中找到根源。此举意义深远 因为导致了皇 与诸侯以及教皇 进一步对立 为后来的大空位时代埋下 伏笔
+
 在 霍亨斯陶芬家族 统治期间 ,德意志 公国们靠着 帝国 西部巧舌如簧 农民、商人和工匠 包括基督徒和犹太人 ), 成功且和平地推动向 方土地定居 进程,此前由[[ 西斯拉夫人]] 定居或无人定居。这些土地逐渐 的日耳曼 是一种复杂 现象 ,这 种现象在19世纪种族偏见出现之前并不能被合理地解释。凭借 居地 东扩 也由于本 斯拉夫统治者与日耳曼人的通婚 ,帝 影响力不断上升 最终到达 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
  
  肺特烈的政策主要针对意大利 他在北意大利与一些日益富裕和独立的城市发生冲突,尤其是米兰。他也由于支持一位少数派候选人反对教皇[[ 亚历山大三世_(教宗)|亚历山大三世]] 而卷入与罗马教廷的冲突。肺特烈在1177 与教皇握手言和之前,支持一系列伪教皇。在德意志,皇帝多次在公国和城市等竞争对手面前保护[[ 狮子亨利]] (尤其是慕尼黑 吕贝克)。不过亨利对肺特烈政策 支持并 太强,在意大利战争进入到危机时刻时,亨利拒绝皇 帝的 军事支援请求。当肺特烈回到德意志时 愤怒的他对亨利提起诉讼,没收了亨利除[[ 不伦瑞克-吕讷 堡]] 以外的所有领地,并将其持有 萨克森公爵 巴伐利亚公爵的头衔分别转封给[[阿斯坎尼家族|阿斯坎尼]]的[[伯恩哈德 (萨克森)|伯恩哈德]]和[[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维特尔斯巴赫]]的{{link-en|奥托一世 (巴伐利亚公爵)|Otto I, Duke of Bavaria|“红头”奥托}}
+
  同时 ,[[ 条顿骑士团]] 在1226 [[ 马佐夫舍]] 公爵康拉德(Duke Konrad of Masovia)邀请到普鲁士来促使普鲁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条顿骑士团 日耳曼继承者普鲁士王国从来就 是神圣罗马 一部分 尽管后来普鲁士国王仍以[[ 勃兰登 藩侯]]的 身份参 帝国政治
  
在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期间 德意志的公国们靠着帝国西部巧舌如簧的农民、商人和工匠(包括基督徒和犹太人),成功且和平地推动向东方土地定居的进程,此前由[[ 西斯拉夫人]] 定居或无人定居。这些土地逐渐的日耳曼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19世纪种族偏见出现之前 不能被合理地解释。凭借定居地的东扩,也由 本地斯拉夫统治者与日耳曼人的通婚,帝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最终到达了波美拉尼 和西里西 亚。 同时 ,[[ 条顿骑士团]]在1226年被[[ 佐夫舍]] 公爵康拉德(Duke Konrad of Masovia)邀请 普鲁士来促使普鲁士 人的 基督教化,然而条顿骑士团和他的日耳曼继承者普鲁士 王国 从来就不是神圣罗马帝国 一部分 尽管后来普鲁士 国王 仍以[[ 勃兰登堡藩侯]] 的身份参与帝国政治
+
1190年 ,[[ 红胡子肺特烈]]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并 亚。 他的儿子和继承人 ,[[ 亨利六世_(神圣罗 帝国)|亨利六世]] 统治期间,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达 巅峰。亨利通过联姻将诺曼 人的[[西西里 王国]]纳入自己 统治范围 俘虏英格兰 国王[[ 狮心理查]] ,并在1197年去世前试图建立君主世袭制
  
1190年,[[红胡子肺特烈]]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并死于小亚细亚。他的儿子和继承人,[[亨利六世_(神圣罗马帝国)|亨利六世]]统治期间,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达到巅峰。亨利通过联姻将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俘虏英格兰国王[[狮心理查]],并在1197年去世前试图建立君主世袭制。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肺特烈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虽然已经被选为国王,但只是一个生活在西西里的小孩,德意志诸公国决定另外选择一位成年国王,于是出现了“红胡子”肺特烈的幼子{{link-en|施瓦本的肺力|Philip of Swabia|施瓦本的肺力}}和[[狮子亨利]]的儿子[[奥托四世_(神圣罗马帝国)|不伦瑞克的奥托]]两位人选竞争王位的局面。
+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肺特烈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虽然已经被选为国王,但只是一个生活在西西里的小孩,德意志诸公国决定另外选择一位成年国王,于是出现了“红胡子”肺特烈的幼子{{link-en|施瓦本的肺力|Philip of Swabia|施瓦本的肺力}}和[[狮子亨利]]的儿子[[奥托四世_(神圣罗马帝国)|不伦瑞克的奥托]]两位人选竞争王位的局面。
  
 
1208年,肺力在一场争吵中被谋杀,韦尔夫家族的奥托赢得了短暂的胜利,直到他也开始宣称西西里的王位。教皇[[英诺森三世]]惧怕帝国和西西里的威胁,于是支持自己的教子,西西里国王[[肺特烈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那个10年前被排除出帝位继承的亨利六世之子,进军德意志并击败奥托。虽然肺特烈出征德意志之前将西西里王位传给他的儿子[[亨利七世 (德意志)|亨利]],但在他胜利之后,肺特烈并没有履行他保持两个国家分离的诺言,仍旧保留自己对西西里的实际控制权。
 
1208年,肺力在一场争吵中被谋杀,韦尔夫家族的奥托赢得了短暂的胜利,直到他也开始宣称西西里的王位。教皇[[英诺森三世]]惧怕帝国和西西里的威胁,于是支持自己的教子,西西里国王[[肺特烈二世_(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那个10年前被排除出帝位继承的亨利六世之子,进军德意志并击败奥托。虽然肺特烈出征德意志之前将西西里王位传给他的儿子[[亨利七世 (德意志)|亨利]],但在他胜利之后,肺特烈并没有履行他保持两个国家分离的诺言,仍旧保留自己对西西里的实际控制权。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220年肺特烈加冕为皇帝。教皇惧怕肺特烈集中的大权,最终对他施以[[绝罚]]。另一方面,肺特烈曾承诺发动十字军东征,但却一再推迟。他虽被开除教籍,肺特烈还是在1228年领导了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结束于一系列谈判并使耶路撒冷王国(Kingdom of Jerusalem)短暂复国。肺特烈凭借此次东征的胜利与西西里上的优秀反击恢复了自己的教藉,但仍然无法阻止皇帝与教皇的冲突日益加剧,其结果就是,肺特烈所信赖的日耳曼共治国王,长子[[亨利七世 (德意志)|亨利]]在教皇的支持下于1234年发动了对父皇的叛乱,而1247年肺特烈死后,德意志诸国又在教皇的支持下选出了一位对立国王{{link-en| 威廉二世 (荷兰伯爵)|William II of Holland|威廉}}。
+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220年肺特烈加冕为皇帝。教皇惧怕肺特烈集中的大权,最终对他施以[[绝罚]]。另一方面,肺特烈曾承诺发动十字军东征,但却一再推迟。他虽被开除教籍,肺特烈还是在1228年领导了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结束于一系列谈判并使耶路撒冷王国(Kingdom of Jerusalem)短暂复国。肺特烈凭借此次东征的胜利与西西里上的优秀反击恢复了自己的教藉,但仍然无法阻止皇帝与教皇的冲突日益加剧,其结果就是,肺特烈所信赖的日耳曼共治国王,长子[[亨利七世 (德意志)|亨利]]在教皇的支持下于1234年发动了对父皇的叛乱,而1247年肺特烈死后,德意志诸国又在教皇的支持下选出了一位对立国王威廉二世 (荷兰伯爵)|William II of Holland|威廉
 +
 
 +
除了他的帝国要求之外,肺特烈的统治期是帝国中央集权瓦解的转折点。当他专注于将西西里建立成一个现代的中央集权国家时,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德意志,并给予德意志的诸侯们广泛的特权:在1220年的《神圣诸侯契约》({{lang-la|Confoederatio cum principibus ecclesiasticis}} )中,肺特烈下放很多权力给主教,如制定关税、铸币和设防
  
  除了他的帝国要求之外,肺特烈的统治期是帝国中央集权瓦解的转折点。当他专注于将西西里建立成一个现代的中央集权国家时,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德意志,并给予德意志的诸侯们广泛的特权:在1220年的《神圣诸侯契约》({{lang-la|Confoederatio cum principibus ecclesiasticis}})中,肺特烈下放很多权力给主教,如制定关税、铸币和设防。 在1232年的《世俗诸候法案》({{lang-la|Statutum in favorem principum}})中又将大部分上述特权分给了世俗地区。虽然事先这些特权很多都已经存在,但现在它们被广泛而一次性地授予。1232年的《世俗诸候法案》中更首次将德意志的诸侯们称为Domini Terræ,即他们领地的主人,这也是政治术语一次非凡的进步。另外,针对帝国中唯一一个实质王国——[[波希米亚王国]]这个重要的区域势力,肺特烈又在1212年颁布西西里[[金玺诏书]],承认了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一世]](自1198年开始使用国王头衔)及其后代的王室头衔,并将波西米亚公国晋升为王国,作为奥托卡支持其成为皇帝的回报,波希米亚国王从此被豁免除参与帝国会议之外的所有义务 。肺特烈希望通过这类广泛的特权授予,拉拢德意志的诸侯们,以使在他专注于意大利事务期间,德意志的诸侯们能帮他维持好阿尔卑斯山以北的秩序。事实上这类政策至少在肺特烈在位期间有一定成效:1234年的亨利叛乱之际,在红胡子时期一直给皇帝添堵的德意志诸侯们这次都坚定地站在皇帝一方,而使叛乱在半年内便被平定
+
 在1232年的《世俗诸候法案》({{lang-la|Statutum in favorem principum}})中又将大部分上述特权分给了世俗地区。虽然事先这些特权很多都已经存在,但现在它们被广泛而一次性地授予。1232年的《世俗诸候法案》中更首次将德意志的诸侯们称为Domini Terræ,即他们领地的主人,这也是政治术语一次非凡的进步。另外,针对帝国中唯一一个实质王国——[[波希米亚王国]]这个重要的区域势力,肺特烈又在1212年颁布西西里[[金玺诏书]],承认了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一世]](自1198年开始使用国王头衔)及其后代的王室头衔,并将波西米亚公国晋升为王国,作为奥托卡支持其成为皇帝的回报,波希米亚国王从此被豁免除参与帝国会议之外的所有义务。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三王朝时期,由于皇帝基本上都以日耳曼五大部落公爵的身份登基,以及与罗马教廷的合作关系而维持帝国内部稳定,但在肺特烈二世采取重意大利轻德意志政策后,皇帝在德意志的权力威望逐渐衰落,而沦为与一般德意志诸侯无异的小领主。随着肺特烈二世的去世,此前得政策倾斜以及与教廷关系破产造成的潜在危险因为缺乏有能力的皇帝而一次性爆发。经历大空位时代以后,12世纪至13世纪期间,皇帝只能靠家族少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联姻取得王位和帝位,缺乏强大的王室领地,来作为税收来源和王权扩张的基础,对于皇帝名义上可向帝国内成员收取的只有定额军事徵收税,这种松散的政治邦联形态则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
肺特烈希望通过这类广泛的特权授予,拉拢德意志的诸侯们,以使在他专注于意大利事务期间,德意志的诸侯们能帮他维持好阿尔卑斯山以北的秩序。事实上这类政策至少在肺特烈在位期间有一定成效:1234年的亨利叛乱之际,在红胡子时期一直给皇帝添堵的德意志诸侯们这次都坚定地站在皇帝一方,而使叛乱在半年内便被平定。
 +
 
 +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三王朝时期,由于皇帝基本上都以日耳曼五大部落公爵的身份登基,以及与罗马教廷的合作关系而维持帝国内部稳定,但在肺特烈二世采取重意大利轻德意志政策后,皇帝在德意志的权力威望逐渐衰落,而沦为与一般德意志诸侯无异的小领主。随着肺特烈二世的去世,此前得政策倾斜以及与教廷关系破产造成的潜在危险因为缺乏有能力的皇帝而一次性爆发。
 +
 
 +
经历大空位时代以后,12世纪至13世纪期间,皇帝只能靠家族少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联姻取得王位和帝位,缺乏强大的王室领地,来作为税收来源和王权扩张的基础,对于皇帝名义上可向帝国内成员收取的只有定额军事徵收税,这种松散的政治邦联形态则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 大空位时期 ====
 
==== 大空位时期 ====
 肺特烈二世于1250年死后,德意志王国分裂于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和诸侯们选出的{{link-en| 对立国王|Anti-king| 对立国王}}{{link-en| 威廉二世 (荷兰伯爵)|William II of Holland|荷兰的威廉}} 手中。康拉德于1254年死后便是大空位时期(Interregnum),在这一时期没有一位国王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而诸侯们就此得以巩固他们的基础,甚至变为更加独立的统治者 。1257 年威廉死后,[[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归尔甫派]](反霍亨施陶芬派)支持的{{link-en| 康沃尔的理查|Richard, 1st Earl of Cornwall|康沃尔的理查}} 和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展开了皇位争夺,后者因拥有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而被[[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吉伯林派]](霍亨斯陶芬派)承认,但是从未踏上过德意志的土地。1273年理查死后,大空位时期以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_(德意志)|鲁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认而结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旁系成员。
+
 肺特烈二世于1250年死后,德意志王国分裂于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和诸侯们选出的对立国王对立国王威廉二世 (荷兰伯爵)|William II of Holland|荷兰的威廉手中。康拉德于1254年死后便是大空位时期(Interregnum),在这一时期没有一位国王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而诸侯们就此得以巩固他们的基础,甚至变为更加独立的统治者
 +
 
 +
1257 年威廉死后,[[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归尔甫派]](反霍亨施陶芬派)支持的康沃尔的理查|Richard, 1st Earl of Cornwall|康沃尔的理查和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展开了皇位争夺,后者因拥有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而被[[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吉伯林派]](霍亨斯陶芬派)承认,但是从未踏上过德意志的土地。1273年理查死后,大空位时期以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_(德意志)|鲁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认而结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旁系成员。
  
 
==== [[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家族]]与[[卢森堡王朝|卢森堡家族]]统治时期 ====
 
==== [[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家族]]与[[卢森堡王朝|卢森堡家族]]统治时期 ====
 对于当时的德意志贵族而言,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可谓理想的傀儡:空有辉煌的家世(肺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却年老(即位时55岁)力弱(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只在{{link-en|上勃根第|Upper Burgundy|上勃根第}}有零散的领地)。然而他们都低估这位伏枥老骥的雄才大略:1276年,鲁道夫一世以违反小特权为由,向擅自吞并巴本堡领地的波希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奥托卡二世]]宣战,最终在两年后于{{link-en|马希费尔德之战|Battle on the Marchfeld|杜恩克鲁特战役}}击杀对手,成功将地域广大的奥地利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土,从而一跃成为与波希米亚不分伯仲的德意志强藩 。此后,帝国皇冠就几乎一直在波希米亚国王(主要出身卢森堡家族)和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转,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亚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一世]],从兄长皇帝兼奥地利大公[[查理五世_(神圣罗马帝国)|卡尔五世]]手中接过帝国皇冠和奥地利大公国。兼任了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则一直垄断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
 对于当时的德意志贵族而言,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可谓理想的傀儡:空有辉煌的家世(肺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却年老(即位时55岁)力弱(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只在{{link-en|上勃根第|Upper Burgundy|上勃根第}}有零散的领地)。然而他们都低估这位伏枥老骥的雄才大略:1276年,鲁道夫一世以违反小特权为由,向擅自吞并巴本堡领地的波希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奥托卡二世]]宣战,最终在两年后于{{link-en|马希费尔德之战|Battle on the Marchfeld|杜恩克鲁特战役}}击杀对手,成功将地域广大的奥地利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土,从而一跃成为与波希米亚不分伯仲的德意志强藩。
  
 然而这个时期即便是皇帝已经拥有(仅相对于单一诸侯的)强大实力和广大的世袭领地,面对一旦皇帝试图褫夺特权就[[合纵]]抗皇的诸侯联盟,神圣罗马帝国的集权化道路依旧是举步维艰:鲁道夫一世将奥地利纳入家族领地的行径遭到诸侯们的一致反感,以至于其驾崩之后,当选为罗马王的不是[[阿尔布雷希特一世_(德意志)|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而是[[阿道夫一世_(德意志)|拿骚的阿道夫]],而拿骚家族则因为同样的原因而被哈布斯堡家族重夺王冠;控制了[[波希米亚]]、[[萨克森州|上萨克森]]、[[勃兰登堡]]等广大领土的[[查理四世_(神圣罗马帝国)|卡尔四世]]所能做到的,只是颁布[[金玺诏书]],确认诸侯的特权,以防止对立皇帝的出现和内战的爆发;[[马克西米利安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link-en| 帝国改革|Imperial Reform|帝国改革}} 可谓走得最远,但也仅仅是通过[[帝国议会 (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与封建军制的改革、{{link-en|帝国统治院|Imperial Government|帝国统治院}}和[[帝国行政圈]]的设立,以产生一个由贵族所治,为贵族所服中央政府,而这个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后来的宗教改革中被搅的支离破碎;至于世界霸主卡尔五世,这个因为西班牙和勃根第文化背景而始终得不到德意志贵族拥戴的虔诚天主教徒,最终深陷宗教纷争的泥潭,黯然让位于胞弟费迪南一世。
+
此后,帝国皇冠就几乎一直在波希米亚国王(主要出身卢森堡家族)和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转,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亚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一世]],从兄长皇帝兼奥地利大公[[查理五世_(神圣罗马帝国)|卡尔五世]]手中接过帝国皇冠和奥地利大公国。兼任了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则一直垄断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
 
 +
 然而这个时期即便是皇帝已经拥有(仅相对于单一诸侯的)强大实力和广大的世袭领地,面对一旦皇帝试图褫夺特权就[[合纵]]抗皇的诸侯联盟,神圣罗马帝国的集权化道路依旧是举步维艰:鲁道夫一世将奥地利纳入家族领地的行径遭到诸侯们的一致反感,以至于其驾崩之后,当选为罗马王的不是[[阿尔布雷希特一世_(德意志)|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而是[[阿道夫一世_(德意志)|拿骚的阿道夫]],而拿骚家族则因为同样的原因而被哈布斯堡家族重夺王冠;控制了[[波希米亚]]、[[萨克森州|上萨克森]]、[[勃兰登堡]]等广大领土的[[查理四世_(神圣罗马帝国)|卡尔四世]]所能做到的,只是颁布[[金玺诏书]],确认诸侯的特权,以防止对立皇帝的出现和内战的爆发;[[马克西米利安一世_(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帝国改革|Imperial Reform|帝国改革可谓走得最远,但也仅仅是通过[[帝国议会 (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与封建军制的改革、{{link-en|帝国统治院|Imperial Government|帝国统治院}}和[[帝国行政圈]]的设立,以产生一个由贵族所治,为贵族所服中央政府,而这个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后来的宗教改革中被搅的支离破碎;至于世界霸主卡尔五世,这个因为西班牙和勃根第文化背景而始终得不到德意志贵族拥戴的虔诚天主教徒,最终深陷宗教纷争的泥潭,黯然让位于胞弟费迪南一世。
  
 
==== 政治格局的变化 ====
 
==== 政治格局的变化 ====
 
13世纪同样见证土地管理方式向中世纪晚期过渡的整体性变化,以损失贵族封建制度为代价,为政治权力转移到冉冉升起的资产阶级手中做淮备。金钱除用于支付人头税以外,开始更多地代表农业的经济价值。农民更多地开始被要求上交土地税。“所有权”的概念开始代替古代的管辖权模式,尽管它们仍然联系得很紧密。在帝国辖区,权力联系得更紧密:无论是谁拥有了土地的管辖权,其他的权力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时期的管辖权并不包括司法权,事实上后者直到世纪才真正出现。法庭审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和惯例。
 
13世纪同样见证土地管理方式向中世纪晚期过渡的整体性变化,以损失贵族封建制度为代价,为政治权力转移到冉冉升起的资产阶级手中做淮备。金钱除用于支付人头税以外,开始更多地代表农业的经济价值。农民更多地开始被要求上交土地税。“所有权”的概念开始代替古代的管辖权模式,尽管它们仍然联系得很紧密。在帝国辖区,权力联系得更紧密:无论是谁拥有了土地的管辖权,其他的权力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时期的管辖权并不包括司法权,事实上后者直到世纪才真正出现。法庭审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和惯例。
  
 在这一时期,帝国所辖各区域开始转型为现代国家的前身。这一进程随着地域的不同区别很大,发展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区域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帝国开始与德意志民族国家和日耳曼地域国家产生等价关系:[[肺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三世]]首次在国号上加上“德意志民族/日耳曼民族的” ({{lang-de|Deutscher Nation}}/{{lang-la|Nationis Germanicæ}} )的修饰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则在首次在礼仪头衔中加上“日耳曼尼亚国王” ({{lang-la|Rex Germaniae}} ),而传统上表达对日耳曼尼亚治权的头衔是责实不明的“[[罗马人民的国王]]” ({{lang-la|Romanorum Rex}} )。
+
 在这一时期,帝国所辖各区域开始转型为现代国家的前身。这一进程随着地域的不同区别很大,发展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区域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帝国开始与德意志民族国家和日耳曼地域国家产生等价关系:[[肺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肺特烈三世]]首次在国号上加上“德意志民族/日耳曼民族的” (Deutscher Nation/Nationis Germanicæ)的修饰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则在首次在礼仪头衔中加上“日耳曼尼亚国王” (Rex Germaniae),而传统上表达对日耳曼尼亚治权的头衔是责实不明的“[[罗马人民的国王]]” (Romanorum Rex)。
  
 
 而因资本主义发展而富庶的北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佛罗伦斯]]、[[比萨]]等等,持续地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和精力,使帝国对日耳曼与义大利其他地区的专注也减弱。
 
 而因资本主义发展而富庶的北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佛罗伦斯]]、[[比萨]]等等,持续地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和精力,使帝国对日耳曼与义大利其他地区的专注也减弱。
行 186: 行 121:
  
 
==== 内战 ====
 
==== 内战 ====
1618年6月26日,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390个[[领地]],如公国、侯国、教会领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骑士领地等,而对哈布斯堡奥地利在帝国内部重振皇权政策的反感,以及因为宗教改革造成的占诸侯大多数的新教诸候对天主教皇帝的敌视,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使得日耳曼的经济倒退了近200年,犹如回到了农奴制的封建时代;又因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诸侯可享有自主权。这使得皇权进一步的被削弱,帝国境内的诸侯各自为政,他们的领地有如一个独立的王国。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共有314个邦国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地<ref>{{cite book |last= Martin |first= Kitchen |title=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ges= 117 |isbn= 0-521-79432-3|date=1996年8月}}</ref>。到了18世纪,经历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等等内战,整个帝国形成三百多个独立的大小邦国,神圣罗马皇帝甚至连德意志邦国的盟主都称不上,彻底成了徒有其名的傀儡,而世人对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与[[哈布斯堡君主国|奥地利]]的统治者,而非德意志的最高君主。而另一方面,[[汉诺威选侯国|汉诺威]]、{{link-en|萨克森选侯国|Electorate of Saxony|萨克森}}、[[巴伐利亚选侯国|巴伐利亚]]等几个世俗选帝侯也逐渐成为欧洲政坛上不可或缺的要角,其中,由[[勃兰登堡选侯|勃兰登堡选侯国]]发展而来的[[普鲁士王国]]更是跻身欧陆列强之列,与奥地利展开持久的德意志争霸战。
+
1618年6月26日,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390个[[领地]],如公国、侯国、教会领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骑士领地等,而对哈布斯堡奥地利在帝国内部重振皇权政策的反感,以及因为宗教改革造成的占诸侯大多数的新教诸候对天主教皇帝的敌视,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使得日耳曼的经济倒退了近200年,犹如回到了农奴制的封建时代;又因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诸侯可享有自主权。这使得皇权进一步的被削弱,帝国境内的诸侯各自为政,他们的领地有如一个独立的王国。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共有314个邦国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地<ref>{{cite book |last= Martin |first= Kitchen |title=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ges= 117 |isbn= 0-521-79432-3|date=1996年8月}}</ref>。
 +
 
 +
到了18世纪,经历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等等内战,整个帝国形成三百多个独立的大小邦国,神圣罗马皇帝甚至连德意志邦国的盟主都称不上,彻底成了徒有其名的傀儡,而世人对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与[[哈布斯堡君主国|奥地利]]的统治者,而非德意志的最高君主。而另一方面,[[汉诺威选侯国|汉诺威]]、{{link-en|萨克森选侯国|Electorate of Saxony|萨克森}}、[[巴伐利亚选侯国|巴伐利亚]]等几个世俗选帝侯也逐渐成为欧洲政坛上不可或缺的要角,其中,由[[勃兰登堡选侯|勃兰登堡选侯国]]发展而来的[[普鲁士王国]]更是跻身欧陆列强之列,与奥地利展开持久的德意志争霸战。
  
 
==== 覆亡 ====
 
==== 覆亡 ====
[[File:HRR 1789 EN.png|thumb|300px|1789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公平、自由、博爱」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公平、自由、博爱」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
  
行 210: 行 146:
 
== 帝国概况 ==
 
== 帝国概况 ==
 
=== [[神圣罗马皇帝|皇帝]] ===
 
=== [[神圣罗马皇帝|皇帝]] ===
[[File:Holy Roman Empire 11th century map-en.svg|thumb|250px|约1000年左右的神圣罗马帝国]]
+
[[(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时(1564-76)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奥托王朝|奥托家族]]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国君主列表|罗马人民的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但由奥托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其皇帝称号来自于教皇赋予的「西罗马的皇帝」称号,皇帝通过征服意大利来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帝国的所谓选帝侯,其直接选举的当为「罗马人的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统治者都可以成为皇帝,只有进军意大利,接受教皇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这一殊荣。
[[File:Wappen röm.kaiser.JPG|thumb|[[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时(1564-76)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奥托王朝|奥托家族]]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国君主列表|罗马人民的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但由奥托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其皇帝称号来自于教皇赋予的「西罗马的皇帝」称号,皇帝通过征服意大利来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帝国的所谓选帝侯,其直接选举的当为「罗马人的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统治者都可以成为皇帝,只有进军意大利,接受教皇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这一殊荣。
 
  
 
 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在奥图一世和后代的不断使其有地区纳入、加盟下,从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罗的海,东达今天的波兰部份,并南抵今天的瑞士、波希米亚、奥地利和义大利的北部。打从一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即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也就是如何保持对德意志和义大利这两个不同地区的控制,因为两地中间隔著阿尔卑斯山脉,统合上并不容易。
 
 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在奥图一世和后代的不断使其有地区纳入、加盟下,从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罗的海,东达今天的波兰部份,并南抵今天的瑞士、波希米亚、奥地利和义大利的北部。打从一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即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也就是如何保持对德意志和义大利这两个不同地区的控制,因为两地中间隔著阿尔卑斯山脉,统合上并不容易。
行 239: 行 174:
 
 在公元962年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着470万人口;1000年时,增加到700万人口;到1100年增长到820万;到1200年达到1020万。到1600年人口达到2300万人;到1618年6月之前人口达到2500万,但是自1618年6月26日至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造成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很多地区60%的人口消失,最严重的波美拉尼亚65%、最轻微的西里西亚25%。到1648年10月[[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还剩下人口1000余万,之后一直没恢复到2500万人口。
 
 在公元962年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着470万人口;1000年时,增加到700万人口;到1100年增长到820万;到1200年达到1020万。到1600年人口达到2300万人;到1618年6月之前人口达到2500万,但是自1618年6月26日至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造成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很多地区60%的人口消失,最严重的波美拉尼亚65%、最轻微的西里西亚25%。到1648年10月[[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还剩下人口1000余万,之后一直没恢复到2500万人口。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class=" sortable"
|+1500年神圣罗马帝国主要城市<ref>{{cite book |author=Bairoch, P. |coauthors=Batou, J. & Chèvre, P |title=''La population des villes européennes de 800 à 1850'' |year=1988 |publisher=Librarie Droz |location=Geneva |isbn= }}</ref>
+
|+1500年神圣罗马帝国主要城市<ref>cite book |author=Bairoch, P. |coauthors=Batou, J. & Chèvre, P |title=''La population des villes européennes de 800 à 1850'' |year=1988 |publisher=Librarie Droz |location=Geneva |isbn= </ref>
 
|-
 
|-
 
! 排名
 
! 排名
行 325: 行 260:
 
 东罗马帝国的[[伊琳娜女皇|伊琳娜皇帝]]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但根据唯一提及此事的拜占庭史学家圣狄奥法内斯(坚信者)所说,这项计划被身为女皇的小叔子也是宠臣的埃迪奥斯所阻止。而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罗马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再度统一,只是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东罗马帝国的[[伊琳娜女皇|伊琳娜皇帝]]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但根据唯一提及此事的拜占庭史学家圣狄奥法内斯(坚信者)所说,这项计划被身为女皇的小叔子也是宠臣的埃迪奥斯所阻止。而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罗马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再度统一,只是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 评价 ==
+
=== 评价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 ({{lang|fr|Voltaire}} )曾这样评价它:“既不[[神圣]],也不[[古罗马|罗马]],更非[[帝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神圣罗马帝国在历史上从未有过正统的根源与名号,皇帝亦只是名义上是欧洲各国国王的「共主」,并非实际拥有最高权力,由与之前的罗马帝国几乎无任何关系。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 (Voltaire )曾这样评价它:“既不[[神圣]],也不[[古罗马|罗马]],更非[[帝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神圣罗马帝国在历史上从未有过正统的根源与名号,皇帝亦只是名义上是欧洲各国国王的「共主」,并非实际拥有最高权力,由与之前的罗马帝国几乎无任何关系。
  
== 注释 ==
+
=== 注释 ===
 
{{NoteFoot}}
 
{{NoteFoot}}
  
行 334: 行 269:
 
{{Reflist|30em}}
 
{{Reflist|30em}}
  
== 外部链接 ==
+
=== 外部链接 ===
{{Commons category|Holy Roman Empire}}
+
*[[Commons category|Holy Roman Empire]]
 
*[http://www.uni-muenster.de/FNZ-Online/recht/reich/unterpunkte/nation.htm Th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Reich]
 
*[http://www.uni-muenster.de/FNZ-Online/recht/reich/unterpunkte/nation.htm Th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Reich]
 
*[http://www.dasheiligereich.de/ Das Heilige Reich(German Museum of History, Berlin)]
 
*[http://www.dasheiligereich.de/ Das Heilige Reich(German Museum of History, Berlin)]
行 343: 行 278:
 
*[http://www.heraldica.org/topics/national/hre.htm The Holy Roman Empire]
 
*[http://www.heraldica.org/topics/national/hre.htm The Holy Roman Empire]
  
== 参见 ==
+
=== 参见 ===
 
* [[奥地利帝国]]
 
* [[奥地利帝国]]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表]]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表]]
  
{{-}}
+
[[Category:740 歐 洲史地 總論]]
{{中世纪}}
 
{{German Reich}}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 神圣罗马帝国| ]]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欧 帝国]]
 
[[Category:德国历 ]]
 
[[Category:奥 利历史]]
 
[[Category:捷克历史]]
 
[[Category:中世纪各国]]
 

於 2019年10月24日 (四) 07:24 的最新修訂

1512年以後的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中歐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德意志地區為核心。圖為神聖羅馬帝國地圖。

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後的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中歐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德意志地區為核心[1],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國和勃根第王國還有弗里西亞王國(今低地國家)。

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其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親王國公國、郡縣、帝國自由城市和其他區域。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來統治,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及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神聖羅馬帝國

納粹德國稱其為德意志第一帝國,現代的聯邦德國也視神聖羅馬帝國為德國歷史的一部分。

歷史

背景

羅馬帝國分治

293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採行四帝共治制,將帝國分為東西兩半,此後帝國分分合合。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位兒子,從此分為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拉文納,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彼此並非敵對關係,並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

此後幾十年間,羅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國亞拉里克一世汪達爾人攻占和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一落千丈。476年,西羅馬帝國徹底解體,末任羅馬皇帝自己發出退位詔,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帝國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獨立。而東羅馬帝國卻得以保留,即後來史稱的「拜占庭帝國」。西羅馬帝國雖然於476年瓦解,其皇帝被西哥特人廢黜。然而羅馬人巴黎地區的統治一直持續到486年。

查理大帝的加洛林羅馬帝國

同一年,日耳曼民族法蘭克人首領克洛維打敗羅馬人,建立墨洛溫家族的法蘭克王國。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在加洛林家族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王國達到鼎盛,征服國土範圍到今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亞奧地利西部、伊比利亞半島東北角的領土。800年的聖誕節,查理大帝在羅馬禮拜時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2][3],整個法蘭克王國也被稱為「加洛林帝國」,西羅馬帝國就此以帝位轉移至法蘭克國王的形式復辟。加洛林帝國奠定了後世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基石,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取消為止。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全國分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塔爾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今意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為西法蘭克王國

查理曼死後,841年胖子查理(東法蘭克)和禿頭查理(西法蘭克)聯合起來打敗了長兄,「羅馬皇帝」這個頭銜,始終由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君主輪流擁有。帝國皇冠最初在西法蘭克東法蘭克之間爭奪不休,先是作為戰利品先後落到西邊禿頭查理和東邊胖子查理。870年,胖子查理和禿頭查理簽訂墨爾森條約,瓜分了長兄的中法蘭克王國。

胖子查理於887年被廢黜與888年死後,加洛林帝國自此分裂瓦解,此後未恢復,並再也沒有統一。自胖子查理之後,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擁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意大利國王,意大利國王的實際統治範圍極其有限,僅限於意大利東北部,而那些國王幾乎是意大利本土貴族,最後一位這樣的皇帝是死於924年的意大利人貝倫加爾一世。根據Regino of Prüm的說法,帝國的每一部分從自己內部選出了一位「小王」(kinglet)。

神聖羅馬帝國

奧托一世成立帝國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掘起,形成並分別以四大日耳曼部落為母體的四大公國:薩克森(薩克森人)、法蘭克尼亞(老法蘭克人)、士瓦本(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亞(巴伐利亞人)。

911年,加洛林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易去世,但東法蘭克貴族沒有選擇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家族成員作為繼任者,而是選舉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Conrad of Franconia)為新一任國王。康拉德臨終之時,指定宿敵薩克森公爵捕鳥者亨利為繼任者。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薩克森王朝),他的後代們繼續統治東法蘭克王國一個世紀左右。亨利一世將東法蘭克王國改名為德意志王國(Deutsches Reich)。

936年,亨利去世,他指定的繼承人,也是他的兒子,奧托一世亞琛被選為國王[4]。他平定一系列由其長兄和一些公爵發動的叛亂。在那之後,國王成功掌握公爵的任免權,並經常任命主教來管理行政事務。

951年,奧托一世幫助阿德萊德(Adelaide),一位意大利的寡婦王后擊敗她的敵人。迎娶她並控制意大利。955年,奧托一世在對陣匈牙利霍爾卡布爾斯蘇和雷爾酋長、蘇爾酋長的列希菲德戰役中贏得一場決定性勝利[5]

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那時起,帝國的事務就與意大利和羅馬教廷的事務纏繞在一起。奧托的加冕儀式使日耳曼國王們成為查理曼帝國的繼承人,並通過帝國繼承原則也使他們成為古羅馬的繼承人。帝國沒有固定的首都,而且國王不斷往返與各個住處之間來處理政務(被稱為Kaiserpfalz)。然而每位國王都有偏愛的地點,對奧托一世來說是馬格德堡

王位繼續以選舉的形式傳遞着,不過在國王們死亡前,他們的子嗣常常被選為下一任國王,這就使他們的家族長期保有王位成為可能。這一特點一直持續到12世紀薩利安家族統治結束。這也重新引發與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皇帝的衝突,尤其是在奧托一世的兒子奧托二世自稱為羅馬人的皇帝之後。

儘管如此,奧托仍然以迎娶拜占庭公主賽奧法諾|Theophanu(Theophanu,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的姪孫女)的方式保持與東羅馬帝國的聯姻關係。他們的兒子奧托三世把注意力放在意大利和羅馬教廷[6],並展開廣泛的外交,但卻於1002年英年早逝。

繼位是他的表親亨利二世,他則專注於德意志內部事務。

法蘭克尼亞的薩利安家族統治時期

1024年,亨利二世去世後無嗣,來自法蘭克尼亞康拉德二世當選為東法蘭克國王,並於1027年加冕為皇帝。

1125年,末代君主亨利五世去世,沒有子嗣,薩利安家族統治終結。

在薩利安家族將近100年的統治中,皇帝與教廷之間發生了影響深遠的敘任權鬥爭

主教敘任權之爭

中世紀早期至中期,日耳曼貴族普遍缺乏文化教養,因此無法提供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歷代君王常常僱傭諳熟古羅馬法制的天主教主教管理行政事務,也因此,君王經常決定進入教會任職的人選[7]

克呂尼改革初期,羅馬教廷愈發認為此種越權行為不妥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決心反對此類行為,於是引發與皇帝亨利四世的主教敘任權之爭[8],後者反對教皇的干涉並勸說主教把教皇罷黜。教皇反擊,也對皇帝處以破門律,開除教籍,宣布廢黜國王並解除亨利的忠誠宣誓[9]

得知皇帝被絕罰,為了爭取更大權力的德意志諸侯們便選出另一位國王Anti-king施瓦本的魯道夫Rudolf of Rheinfelden[10]。皇帝發現自己在政治上孤立無援,只好強迫自己於1077年進行著名的卡諾莎之行[11],並以背負恥辱的代價使自己恢復教籍。在恢復教藉後,亨利成功擊敗對立國王,更一度將格利高里逼上絕路,但最後又遭遇更多的起義、再度被開除教籍,甚至是他自己兒子發動的叛亂等劫難。

1122年,他的次子亨利五世成功與教皇和主教們達成沃爾姆斯宗教協定[12]。帝國的政治權力被保留,但這次衝突顯示所有統治者的權力都有限制,尤其是有關教會的,並取消國王此前享有的聖人身份。教皇和諸侯們自此在帝國的政治體系中占據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期間,「羅馬人的國王」(Rex Romanorum)取代了(東)法蘭克國王(或者單純的「國王」),首次成為未加冕的皇帝當選者的稱號:這是年值沖齡登基為王的亨利四世對教皇額我略七世的回應,後者企圖通過稱呼幼王為「德意志人的國王」或「條頓人的國王」(拉丁語Rex Teutonicorum)來否定未加冕為皇帝的國王統治的羅馬性與普世性,以此確立教廷對帝國的優越性。

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時期

1125年,亨利五世的死亡,薩利安家族統治結束,公爵們並沒有選出國王的血親當國王,而是選擇洛泰爾二世,一位影響力頗大的薩克森公爵。當他在1138年去世時,公爵們再一次選擇更有影響力的家族。因此他們並沒有選擇洛泰爾偏愛的繼承人與女婿,韋爾夫家族巴伐利亞薩克森公爵驕傲者亨利|Henry the Proud|「驕傲者」亨利,而選擇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施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一位薩利安家族的近親。

此事引發兩家族長達一個多世紀,幾乎貫穿整個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衝突,以致後來教皇成為反皇帝派的領袖後,反皇帝派仍被稱為「歸爾甫派」(意大利語拼寫的「韋爾夫派」)。康拉德剝奪了韋爾夫家族的財產,不過在1152年他死後,他的侄子「紅鬍子」肺特烈一世繼位並與韋爾夫家族握手言和,返還他的表親,「驕傲者」亨利之子「獅子」亨利的財產,雖然數量已少於往日。

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統治者們越來越多地把土地借給家臣(ministerialia),肺特烈希望他們會比公爵們更可靠。這一新興階級最初是主要服務於戰爭的,他們後世騎士階級的前身,也是帝國權力的根基。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時期帝國的另一本質性變化是在隆卡格里亞建立的整個帝國的新秩序。此舉一方面是要廢除眾多公爵的私人封地,另一方面也試圖將皇帝的臣子們歸於同一個合法的司法和公訴體系之下,這正是現代「法制」理念的前身。

另一個嶄新的理念是新式城市體系的建立——由皇帝和本地公爵共同完成。這一理念的形成一部分是由於人口劇增,同時也是為將經濟發展重心放在重點地區,在以前城市只形成於古羅馬的地基或主教轄區。包括弗萊堡在內的一些城市建立於12世紀,一定程度上成為很多後世城市的經濟發展模板,如慕尼黑。

肺特烈在其統治期間的另一重要舉措是通過立法試圖進一步確立「皇權」(Imperium)。1155年,肺特烈加冕為皇帝時,他強調帝國的「羅馬性」(Romanness),此舉部分是為證明(已被加強的)皇權獨立於教權的合法性。其後肺特烈又在1158年的隆卡格里亞帝國大會上,根據東羅馬帝國的《民法大全》再次聲明皇帝的各項權利。

皇權自主教敘任權之爭以來一直僅僅被當作是日耳曼封建王權(Regnum)的同義詞,不過在隆卡格里亞首次以成文法形式確立為「天賦的普遍權力」,這一廣泛的權力範圍包括築路、制定關稅、鑄幣、懲罰性收費和公職人員的任免,而這些權力可以明確地在羅馬法律中找到根源。此舉意義深遠,因為導致了皇帝與諸侯以及教皇的進一步對立,為後來的大空位時代埋下了伏筆。

肺特烈的政策主要針對意大利,他在北意大利與一些日益富裕和獨立的城市發生衝突,尤其是米蘭。他也由於支持一位少數派候選人反對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捲入與羅馬教廷的衝突。肺特烈在1177年與教皇握手言和之前,支持一系列偽教皇。在德意志,皇帝多次在公國和城市等競爭對手面前保護獅子亨利(尤其是慕尼黑和呂貝克)。

不過亨利對肺特烈政策的支持並不太強,在意大利戰爭進入到危機時刻時,亨利拒絕皇帝的軍事支援請求。當肺特烈回到德意志時,憤怒的他對亨利提起訴訟,沒收了亨利除不倫瑞克-呂訥堡以外的所有領地,並將其持有的薩克森公爵與巴伐利亞公爵的頭銜分別轉封給阿斯坎尼伯恩哈德維特爾斯巴赫的奧托一世 (巴伐利亞公爵)|Otto I, Duke of Bavaria|「紅頭」奧托。

在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期間,德意志的公國們靠着帝國西部巧舌如簧的農民、商人和工匠(包括基督徒和猶太人),成功且和平地推動向東方土地定居的進程,此前由西斯拉夫人定居或無人定居。這些土地逐漸的日耳曼化,是一種複雜的現象,這種現象在19世紀種族偏見出現之前並不能被合理地解釋。憑藉定居地的東擴,也由於本地斯拉夫統治者與日耳曼人的通婚,帝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最終到達了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

同時,條頓騎士團在1226年被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Duke Konrad of Masovia)邀請到普魯士來促使普魯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條頓騎士團和他的日耳曼繼承者普魯士王國從來就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儘管後來普魯士國王仍以勃蘭登堡藩侯的身份參與帝國政治。

1190年,紅鬍子肺特烈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並死於小亞細亞。他的兒子和繼承人,亨利六世統治期間,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達到巔峰。亨利通過聯姻將諾曼人的西西里王國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俘虜英格蘭國王獅心理查,並在1197年去世前試圖建立君主世襲制。

在他死後,他的兒子肺特烈雖然已經被選為國王,但只是一個生活在西西里的小孩,德意志諸公國決定另外選擇一位成年國王,於是出現了「紅鬍子」肺特烈的幼子施瓦本的肺力Philip of Swabia獅子亨利的兒子不倫瑞克的奧托兩位人選競爭王位的局面。

1208年,肺力在一場爭吵中被謀殺,韋爾夫家族的奧托贏得了短暫的勝利,直到他也開始宣稱西西里的王位。教皇英諾森三世懼怕帝國和西西里的威脅,於是支持自己的教子,西西里國王肺特烈,那個10年前被排除出帝位繼承的亨利六世之子,進軍德意志並擊敗奧托。雖然肺特烈出征德意志之前將西西里王位傳給他的兒子亨利,但在他勝利之後,肺特烈並沒有履行他保持兩個國家分離的諾言,仍舊保留自己對西西里的實際控制權。

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1220年肺特烈加冕為皇帝。教皇懼怕肺特烈集中的大權,最終對他施以絕罰。另一方面,肺特烈曾承諾發動十字軍東征,但卻一再推遲。他雖被開除教籍,肺特烈還是在1228年領導了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徵結束於一系列談判並使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短暫復國。肺特烈憑藉此次東征的勝利與西西里上的優秀反擊恢復了自己的教藉,但仍然無法阻止皇帝與教皇的衝突日益加劇,其結果就是,肺特烈所信賴的日耳曼共治國王,長子亨利在教皇的支持下於1234年發動了對父皇的叛亂,而1247年肺特烈死後,德意志諸國又在教皇的支持下選出了一位對立國王威廉二世 (荷蘭伯爵)|William II of Holland|威廉。

除了他的帝國要求之外,肺特烈的統治期是帝國中央集權瓦解的轉折點。當他專注於將西西里建立成一個現代的中央集權國家時,他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德意志,並給予德意志的諸侯們廣泛的特權:在1220年的《神聖諸侯契約》(拉丁語Confoederatio cum principibus ecclesiasticis)中,肺特烈下放很多權力給主教,如制定關稅、鑄幣和設防。

在1232年的《世俗諸候法案》(拉丁語Statutum in favorem principum)中又將大部分上述特權分給了世俗地區。雖然事先這些特權很多都已經存在,但現在它們被廣泛而一次性地授予。1232年的《世俗諸候法案》中更首次將德意志的諸侯們稱為Domini Terræ,即他們領地的主人,這也是政治術語一次非凡的進步。另外,針對帝國中唯一一個實質王國——波希米亞王國這個重要的區域勢力,肺特烈又在1212年頒布西西里金璽詔書,承認了國王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一世(自1198年開始使用國王頭銜)及其後代的王室頭銜,並將波西米亞公國晉升為王國,作為奧托卡支持其成為皇帝的回報,波希米亞國王從此被豁免除參與帝國會議之外的所有義務。

肺特烈希望通過這類廣泛的特權授予,拉攏德意志的諸侯們,以使在他專注於意大利事務期間,德意志的諸侯們能幫他維持好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秩序。事實上這類政策至少在肺特烈在位期間有一定成效:1234年的亨利叛亂之際,在紅鬍子時期一直給皇帝添堵的德意志諸侯們這次都堅定地站在皇帝一方,而使叛亂在半年內便被平定。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三王朝時期,由於皇帝基本上都以日耳曼五大部落公爵的身份登基,以及與羅馬教廷的合作關係而維持帝國內部穩定,但在肺特烈二世採取重意大利輕德意志政策後,皇帝在德意志的權力威望逐漸衰落,而淪為與一般德意志諸侯無異的小領主。隨着肺特烈二世的去世,此前得政策傾斜以及與教廷關係破產造成的潛在危險因為缺乏有能力的皇帝而一次性爆發。

經歷大空位時代以後,12世紀至13世紀期間,皇帝只能靠家族少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聯姻取得王位和帝位,缺乏強大的王室領地,來作為稅收來源和王權擴張的基礎,對於皇帝名義上可向帝國內成員收取的只有定額軍事徵收稅,這種鬆散的政治邦聯形態則在三十年戰爭中被徹底摧毀。

大空位時期

肺特烈二世於1250年死後,德意志王國分裂於他的兒子康拉德四世和諸侯們選出的對立國王對立國王威廉二世 (荷蘭伯爵)|William II of Holland|荷蘭的威廉手中。康拉德於1254年死後便是大空位時期(Interregnum),在這一時期沒有一位國王能得到普遍的認可,而諸侯們就此得以鞏固他們的基礎,甚至變為更加獨立的統治者。

1257年威廉死後,歸爾甫派(反霍亨施陶芬派)支持的康沃爾的理查|Richard, 1st Earl of Cornwall|康沃爾的理查和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十世展開了皇位爭奪,後者因擁有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脈而被吉伯林派(霍亨斯陶芬派)承認,但是從未踏上過德意志的土地。1273年理查死後,大空位時期以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認而結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旁系成員。

哈布斯堡家族盧森堡家族統治時期

對於當時的德意志貴族而言,哈布斯堡的魯道夫可謂理想的傀儡:空有輝煌的家世(肺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脈),卻年老(即位時55歲)力弱(當時哈布斯堡家族只在上勃根第Upper Burgundy有零散的領地)。然而他們都低估這位伏櫪老驥的雄才大略:1276年,魯道夫一世以違反小特權為由,向擅自吞併巴本堡領地的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宣戰,最終在兩年後於杜恩克魯特戰役Battle on the Marchfeld擊殺對手,成功將地域廣大的奧地利變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襲領土,從而一躍成為與波希米亞不分伯仲的德意志強藩。

此後,帝國皇冠就幾乎一直在波希米亞國王(主要出身盧森堡家族)和奧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轉,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亞與匈牙利國王斐迪南一世,從兄長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卡爾五世手中接過帝國皇冠和奧地利大公國。兼任了奧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亞國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則一直壟斷皇位直至帝國覆亡。

然而這個時期即便是皇帝已經擁有(僅相對於單一諸侯的)強大實力和廣大的世襲領地,面對一旦皇帝試圖褫奪特權就合縱抗皇的諸侯聯盟,神聖羅馬帝國的集權化道路依舊是舉步維艱:魯道夫一世將奧地利納入家族領地的行徑遭到諸侯們的一致反感,以至於其駕崩之後,當選為羅馬王的不是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而是拿騷的阿道夫,而拿騷家族則因為同樣的原因而被哈布斯堡家族重奪王冠;控制了波希米亞上薩克森勃蘭登堡等廣大領土的卡爾四世所能做到的,只是頒布金璽詔書,確認諸侯的特權,以防止對立皇帝的出現和內戰的爆發;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帝國改革|Imperial Reform|帝國改革可謂走得最遠,但也僅僅是通過帝國議會與封建軍制的改革、帝國統治院Imperial Government帝國行政圈的設立,以產生一個由貴族所治,為貴族所服中央政府,而這個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後來的宗教改革中被攪的支離破碎;至於世界霸主卡爾五世,這個因為西班牙和勃根第文化背景而始終得不到德意志貴族擁戴的虔誠天主教徒,最終深陷宗教紛爭的泥潭,黯然讓位於胞弟費迪南一世。

政治格局的變化

13世紀同樣見證土地管理方式向中世紀晚期過渡的整體性變化,以損失貴族封建制度為代價,為政治權力轉移到冉冉升起的資產階級手中做淮備。金錢除用於支付人頭稅以外,開始更多地代表農業的經濟價值。農民更多地開始被要求上交土地稅。「所有權」的概念開始代替古代的管轄權模式,儘管它們仍然聯繫得很緊密。在帝國轄區,權力聯繫得更緊密:無論是誰擁有了土地的管轄權,其他的權力也就應運而生。然而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一時期的管轄權並不包括司法權,事實上後者直到世紀才真正出現。法庭審判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傳統和慣例。

在這一時期,帝國所轄各區域開始轉型為現代國家的前身。這一進程隨着地域的不同區別很大,發展最快的地區很大程度上與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區域重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帝國開始與德意志民族國家和日耳曼地域國家產生等價關係:肺特烈三世首次在國號上加上「德意志民族/日耳曼民族的」(Deutscher Nation/Nationis Germanicæ)的修飾語,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則在首次在禮儀頭銜中加上「日耳曼尼亞國王」(Rex Germaniae),而傳統上表達對日耳曼尼亞治權的頭銜是責實不明的「羅馬人民的國王」(Romanorum Rex)。

而因資本主義發展而富庶的北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佛羅倫斯比薩等等,持續地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和精力,使帝國對日耳曼與義大利其他地區的專注也減弱。

此外,帝國欠缺公認的王室繼承法,因此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選帝侯繼任皇帝的紛爭,因而導致帝國的內戰和陷入無政府狀態。繼位皇帝必須以武力戰勝其他不支持的諸侯,或者必須想辦法贏得多數諸侯的擁戴,才能維繫皇帝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之下,神聖羅馬帝國雖然有各成員國集結成一個核心「國家」之名,實際上卻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鬆散的「邦聯組織」。

內戰

1618年6月26日,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有390個領地,如公國、侯國、教會領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騎士領地等,而對哈布斯堡奧地利在帝國內部重振皇權政策的反感,以及因為宗教改革造成的占諸侯大多數的新教諸候對天主教皇帝的敵視,最終引發了三十年戰爭。三十年戰爭使得日耳曼的經濟倒退了近200年,猶如回到了農奴制的封建時代;又因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神聖羅馬帝國內的諸侯可享有自主權。這使得皇權進一步的被削弱,帝國境內的諸侯各自為政,他們的領地有如一個獨立的王國。三十年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共有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13]

到了18世紀,經歷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等等內戰,整個帝國形成三百多個獨立的大小邦國,神聖羅馬皇帝甚至連德意志邦國的盟主都稱不上,徹底成了徒有其名的傀儡,而世人對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哈布斯堡家族族長奧地利的統治者,而非德意志的最高君主。而另一方面,漢諾威薩克森Electorate of Saxony巴伐利亞等幾個世俗選帝侯也逐漸成為歐洲政壇上不可或缺的要角,其中,由勃蘭登堡選侯國發展而來的普魯士王國更是躋身歐陸列強之列,與奧地利展開持久的德意志爭霸戰。

覆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博愛」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君主制

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淮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尼亞英國荷蘭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意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意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佈「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後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掘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意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

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意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雷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

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崙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

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的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的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帝國概況

皇帝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時(1564-76)的帝國徽章]]自奧托一世奧托家族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來,每一位羅馬人民的國王都希望獲得皇帝名號。但由奧托一世所創建的帝國,其皇帝稱號來自於教皇賦予的「西羅馬的皇帝」稱號,皇帝通過征服意大利來取得「羅馬皇帝」的合法性。帝國的所謂選帝侯,其直接選舉的當為「羅馬人的國王」,而非皇帝。因此,並非每一位德意志統治者都可以成為皇帝,只有進軍意大利,接受教皇加冕的強者,才可獲得這一殊榮。

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在奧圖一世和後代的不斷使其有地區納入、加盟下,從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羅的海,東達今天的波蘭部份,並南抵今天的瑞士、波希米亞、奧地利和義大利的北部。打從一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即面臨一個相同的難題,也就是如何保持對德意志和義大利這兩個不同地區的控制,因為兩地中間隔著阿爾卑斯山脈,統合上並不容易。

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功,基本上是受惠於日耳曼和義大利這兩個主要成員。日耳曼人並沒有消除多少野蠻的特性。他們很早就被查理曼征服。帝國也從義大利的文化、科技和貿易等方面獲利良多。義大利人欣然接受由帝國確保的和平與穩定,因為他們曾在五百年前受到入侵。由帝國所提供的保護防衛了羅馬教廷,並且讓義大利的城邦國家得以開始發展。

帝國皇帝的軍隊由教會土地的佃戶所擔任,他們有義務為皇帝服軍役,是皇帝在與教會決裂而失去權威前這些士兵是皇帝軍隊的多數。第二種重要的部隊是由莊園農奴組成的兵團,雖然他們一部分會在接受最好的訓練與裝備後成為騎士,卻不是自由人。第三由帝國分予土地的自由民、軍戶、農民、騎士也有義務服從號召。之外帝國內所有的部隊皇帝理論上皆有權指揮,各公國在皇帝的請求下也會提供軍役的號召。這些軍隊會被用來鎮壓由帝國內貴族和農民所參與的暴動或政爭,也必須抵擋來自北方的維京人和東方的馬札兒人所發動的入侵。

奧托薩利安兩朝,皇帝還有實際的權力,帝國軍的指導權讓皇帝在具掌控帝國內成員的實力。

然而,皇帝和教皇之間的對抗,間接的形成了日耳曼的未來命運。這項對抗是關於皇帝對主教職位的授予,和日耳曼境內其他教堂神職人員的任命。教皇葛列格里七世反對這項措施,因為如此一來導致教堂神職人員的職位買賣,成為主要的貪污腐化來源。神職人員的職位常常落到出價最高的競標者手裡。在長期數位教皇和皇帝之間的競爭,教皇贏得選擇主教的權利。在這場爭執中,帝國就在日耳曼爆發了內戰。

削弱了皇帝們在日耳曼和義大利的統治權。當皇帝被暫時逐出教會並且投注於對抗羅馬的戰爭時,帝國的政權就已失去效力。在未受到皇帝的干預或幫助之下,地方上的日耳曼親王團結自己的力量並與維京人作戰。在義大利,興起中的城邦國家聯合起來組成倫巴底聯盟,並拒絕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地位。

因此隨着德意志各諸侯離心傾向的加劇,皇帝的地位不斷下降。1356年盧森堡家族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黃金詔書》)以後,皇帝實際由王國境內七大選帝侯選舉產生,他們是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具權勢的三大教會諸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四大世俗領主:波希米亞國王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維滕堡公爵勃蘭登堡藩侯,本身代表帝國的成員國不再認為皇帝與帝國有實際價值。

在日耳曼和義大利的政權,自此從皇帝身上轉移到地方上的親王和城市。皇帝的軍隊叛亂,佔領由他們駐守的城市和城堡,並宣佈這些地方被解放。而當時的皇帝為重新奪回義大利,對日耳曼地方上的親王作了很多的讓步。到了十三世紀中期,神聖羅馬帝國便已名存實亡,皇位更虛置達二十年。日耳曼的親王只關心自己所保有的東西。義大利的城邦國家並不接受日耳曼的統治者,而且他們也強大得足以防衛自己。

中古時代的皇帝是由日耳曼的親王推選出來的,但僅徒具空名,對地方的控制力遠遠不及他們對自己家族莊園的掌握。幾個世紀以來,日耳曼只能算是歐洲的一股小勢力。

16世紀時,哈布斯堡家族試圖重振皇權,但因歐洲各國和德意志諸侯的聯合反對而作罷。

首都

神聖羅馬帝國沒有明定的首都,只有國王與皇帝的皇宮所在地,例如:馬格德堡奧托家族)、施派爾薩利安家族)、布拉格盧森堡家族)與維也納哈布斯堡家族);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重要城市,如亞琛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皇帝加冕地)、雷根斯堡帝國議會所在地)與紐倫堡(Reichskleinodien保管地)。

人口

在公元962年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統治着470萬人口;1000年時,增加到700萬人口;到1100年增長到820萬;到1200年達到1020萬。到1600年人口達到2300萬人;到1618年6月之前人口達到2500萬,但是自1618年6月26日至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戰爭造成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很多地區60%的人口消失,最嚴重的波美拉尼亞65%、最輕微的西里西亞25%。到1648年10月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時,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還剩下人口1000餘萬,之後一直沒恢復到2500萬人口。

1500年神聖羅馬帝國主要城市[14]
排名 城市 人口
1 米蘭(Milan) 100,000
2 布拉格(Prague) 70,000
3 熱內亞(Genoa) 58,000
4 根特(Gent) 55,000
5 科隆(Köln) 45,000
6 紐倫堡(Nürnberg) 38,000
7 布魯日(Bruges) 35,000
8 布魯塞爾(Brussels) 33,000
9 安特衛普(Antwerp) 30,000
9 奧格斯堡(Augsburg) 30,000
9 瓦朗謝訥(Valenciennes) 30,000
12 布雷斯勞(Breslau) 25,000
12 呂貝克(Lübeck) 25,000
12 皮亞琴察(Piacenza) 25,000
15 雷根斯堡(Regensburg) 22,000
16 斯特拉斯堡(Straßburg) 20,000
16 烏特勒支(Utrecht) 20,000
16 維也納(Wien) 20,000

與東羅馬帝國的關係

實際上,神聖羅馬帝國與東羅馬帝國沒什麼直接關係,這裡說的東羅馬帝國應與神聖羅馬帝國加以區別。拜占庭帝國,乃是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遷都拜占庭,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將羅馬帝國劃為東、西兩部分,其中的東羅馬帝國,現在為做歷史區分常稱其為拜占庭帝國。(當時的拜占庭人仍自稱為「羅馬人」)

東羅馬帝國的伊琳娜皇帝竭力與查理大帝保持良好關係,甚至試圖和他結婚。但根據唯一提及此事的拜占庭史學家聖狄奧法內斯(堅信者)所說,這項計劃被身為女皇的小叔子也是寵臣的埃迪奧斯所阻止。而查理大帝加冕後,也同樣希望通過與女皇聯姻使自己的「羅馬皇帝」的稱號合法化,並促成東西兩大羅馬帝國的合併和羅馬世界的再度統一,只是求婚使者剛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評價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曾這樣評價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神聖羅馬帝國在歷史上從未有過正統的根源與名號,皇帝亦只是名義上是歐洲各國國王的「共主」,並非實際擁有最高權力,由與之前的羅馬帝國幾乎無任何關係。

注釋

參考文獻

  1. Holy Roman Empire, World Heritage Site
  2. Pagden, Percy. World's at War: The 2,500-Year Struggle Between East and West First. Random House. 2008: 147. 
  3. Bryce, James. The Holy Roman Empire. Macmilan. 1968. 
  4. cite book|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location=London |page=706
  5. cite book |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 |location=London |page=707
  6. cite book|last=Magill|first=Frank|title=Dictionary of Wolrd Biography|volume=II|year=1998|publisher=Fitzroy Dearborn|location=London|page=708}}
  7. 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1-134
  8.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01–134. ISBN 0-393-30153-2. 
  9. 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09}}
  10. Barraclough,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1984: 123. ISBN 0-393-30153-2. 
  11. {{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22-124
  12. cite book|last=Barraclough|first=Geoffrey|title=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year=1984|publisher=W. W. Norton & Co. Inc|location=New York|isbn=0-393-30153-2|pages=123-134
  13. Martin, Kitchen.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年8月: 117. ISBN 0-521-79432-3. 
  14. cite book |author=Bairoch, P. |coauthors=Batou, J. & Chèvre, P |title=La population des villes européennes de 800 à 1850 |year=1988 |publisher=Librarie Droz |location=Geneva |isbn=

外部鏈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