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盾战斗系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盾战斗系统
图片来自mdc.idv.tw

神盾战斗系统(Aegis combat system),正式编号是Weapon System Mk7,是全世界第一种全数位化的舰载战斗系统,是美国海军第一种具备决策辅助功能的系统,美国海军现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由洛克希德[1] 所设计与制造。 起初美国海军提出一个“先进水面飞弹系统”(ASMS/the Advanced Surface Missile System)的提案,经过不断发展,在1969年12月改名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英文缩写Aegis刚好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之盾,台湾翻译为“神盾战斗系统”、中国大陆则翻译为“宙斯盾系统”。

系统设计

美国越战时期的经验以及与苏联的竞争下,分析出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对反潜、反舰、防空、近迫防御及区域战情管理中心之需求,提出新一代作战中心系统的规划,因此神盾系统是海军版的联合打击概念的延伸,而非单一种武器系统。

神盾系统的核心是一套电脑化的指挥决策与武器管制系统,虽然在表面上神盾系统很强调对于空中目标的追踪与拦截能力,不过神盾系统的核心接收来自于整合舰上雷达及各种武器控管系统,跨作战单位可以由战术资讯网路交换情报。透过武器管制系统的整合与指挥,舰上的作战系统得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进行必要的攻击与防御措施。武器管制系统辖下包括轻型空载多用途系统(LAMPS)、AGM-84鱼叉反舰飞弹标准三型防空导弹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鱼雷发射系统以及海妖反鱼雷装置等。

神盾作战系统最重要,也是最显眼的就是AN/SPY-1 3D相位阵列雷达,这一套雷达共有四片,成八角形,分别装置在舰艇上层结构的四个方向上,以相位雷达波重绘的方式判断目标,取代传统的旋转式回波雷达。第一代的SPY-1A雷达每片重量高达12000磅,上面有140套模组,每个模组包含32具发射/接收与相位控制单元。这一套雷达于1965年开始发展,1974年展开海上测试,第一套系统随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第一艘提康德罗加号(CG-47)于1983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后来又发展到驱逐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第一艘阿利·伯克号(DDG-51)于1991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

2017年因应北韩飞弹威胁的名义,日本倾向部署一种陆基神盾系统(Aegis Ashore),并有助于减轻配备神盾系统的日本军舰全天候的警戒负担。

系统设计

美国发展神盾作战系统时,依据专案开发的时空背景订下不同的“BaseLine”(基线)版本。这些架构是以前一代架构为基础改良或者是增加新的装备,部分基线架构仅安装在巡洋舰(CG 47级)或是驱逐舰(DDG 51级)上

  • 初版

基线零是早的神盾作战系统架构,安装在头两艘提康德罗加级飞弹巡洋舰(CG 47/48)上。基线零主要使用UYK-7和UYK-20电脑,控制各项系统,SPY-1雷达,资料传递与武器射击管制。整套设备重达610吨,电脑程式只有802500字元(Word)。

  • 基线一

基线一是在基线零的架构上,增加LAMPS III直升机系统操作能力,这套系统安装在CG 49到CG 51等数艘巡洋舰上。

  • 基线二

基线二改用Mk 41垂直发射系统,提升反潜作战装备,整合战斧巡弋飞弹等。电脑仍旧使用UYK-7/20,以及UYA-4战情显示器。基线二于1986会计年度展开测试的工作,战斧巡弋飞弹则是到1987年才整合完成。基线二原本是要使用在被放弃的打击巡洋舰(Strike Cruiser)上,这个计划被放弃后则全部使用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当中没有配备SSQ-89声纳的船上。安装的巡洋舰包括CG 59到CG 54等数艘。

作战历史

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及所有美国海外介入行动中都有神盾舰的身影,但在多半是当作侦查与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防空飞弹功能还未曾使用过,因为至今并未有足以和美军海上大规模攻防的军队冲突。

1988年7月3日,装有神盾系统的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飞弹巡洋舰USS Vincennes (CG-49)(USS Vincennes CG-49)与伊朗交火过程中误击伊朗航空655号班机,造成290名平民死亡。

参考文献

  1. 洛克希德,MBA智库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