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秀峰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秀峰区桂林市辖区,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中西部,因辖区内矗立的“南天一柱”—独秀峰而得名,秀峰区是桂林市商贸、金融、文化、旅游的中心区,是桂林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秀峰区东临漓江,南与象山区为邻,西与临桂区毗邻,北与叠彩区灵川县接壤。

秀峰区总面积43平方千米,下辖秀峰、丽君、甲山三个街道办事处,共七个行政村、十七个社区,2004年总人口11万人。

历史沿革

汉元鼎六年(前111)秀峰区为始安县治所。“桂林山水甲天下”公元790年桂林地方官王正功在鹿鸣宴上第一次提出并刻于独秀峰石壁上,秀峰区由此得名。

唐武德五年(622)李靖筑子城于其处,明洪武五年(1372)曾于此筑靖江王府。以后历为郡、州、道、路、府、县治所。

民国31年合八桂、白龙2镇建立八桂区。

1950年4月改称第一区。1955年10月撤销区,成立百梓、榕城、白龙、三皇、北站5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7月撤销办事处,成立百梓、榕城、白龙、三皇、北站5个人民公社。

1960年3月合为榕城区(公社)和三皇区(公社)。

1961年6月仍分为5个公社。1966年9月15日各公社分别改名为红星、向阳、红旗、东风、胜利。1979年7月19日撤销人民公社,在红星、向阳、红旗3个公社的辖区内建立秀峰区。1990年共辖28个街道居民(家属) 委员会。

1996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前,秀峰区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约7.6万人。辖榕城、依仁、漓滨、人民、正阳、学院、伏波、东华、江南、河西、桂东、乐群、桂西、太平、八桂、府后、百梓、翅武、丽君、篦子园、飞凤、丽狮、中隐、甲山、九岗岭、信义26个居委会。区政府驻西凤路。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对桂林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作相应调整:扩大秀峰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甲山乡划归秀峰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西凤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秀峰区总人口125924人,其中:秀峰街道30971人,丽君街道47450人,甲山乡47503人。

2003年秀峰区行政区划(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001 秀峰街道 辖乐群、解东、东华、解西、中心广场、百梓、榕湖7个社区。

002 丽君街道 辖甲山、桃花江、骝马山、丽君、中隐、丽狮、九岗岭、蓖子园8个社区。

200 甲山乡 辖长海、红头岭2个社区居委会;矮山、新立、桥头、甲山、唐家、东莲、官桥7个行政村。

2005年7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90号)同意撤销秀峰区甲山乡,改设街道办事处,以原甲山乡的行政区域为该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调整后,秀峰区辖3个街道:秀峰街道、丽君街道、甲山街道。2010年12月29日,甲山街道办事处由中隐路31号迁至飞凤路66号。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对桂林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作相应调整:扩大秀峰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甲山乡划归秀峰区管辖。

2005年8月,撤销甲山乡改设甲山街道办事处。2005年底,秀峰区辖3个街道。

行政区划

2012年桂林市秀峰区下辖3个街道。

秀峰街道:辖7个社区居委会乐群、解东、东华、解西、中心广场、百梓、榕湖

丽君街道:辖8个社区居委会甲山、桃花、骝马山、丽君、中隐、丽狮、九岗岭、蓖子园

甲山街道:辖2个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长海、红头岭;矮山、新立、桥头、甲山、唐家、东莲、官桥

人口

2018年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1.34万人,其中男性5.45万人,比上年增长1.8%;女性5.89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秀峰区位于桂林市城区中西部,地处北纬25°14′01″~25°20′37″、东经110°13′03″~110°18′03″之间。区域东西宽6.5千米,南北长13.5千米。北面、东北面与叠彩区和灵川县交界;东面与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交界;南面与象山区、临桂县交界;西面与临桂县、灵川县交界。土地面积43平方千米。

地貌

秀峰区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地形

秀峰区有部分属平原地貌区主要是甲山街道,呈近南北向展布,地面平坦,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大致由北而南逐渐变低,海拔高度145~180米,相对高度10~30米左右。

土壤

秀峰区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

气候

秀峰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秀峰区有植物资源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植被以马尾松为主,林业主产杉木毛竹

矿产资源

秀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等。

水资源

秀峰区境内河流密布,主要以漓江及其支流为主。

经济

综合

2011年秀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达6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33.15亿元,增长26.7%,全区财政收入4.763亿元,增长18.57%。

第一产业

2001年秀峰区优质谷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5%以上,初步形成了水产、家禽、生猪、莲藕、花卉苗木等5大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200元以上,2001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481元。

2010年秀峰区以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

2011年秀峰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3.96%。

2018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4%。其中,农业产值增长11.3%;牧业产值下降81.9%;渔业产值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11.3%。

2018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46公顷,下降1.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8公顷,下降2.1%;其他作物播种面积468公顷,下降0.6%。

201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761吨,下降10.2%;蔬菜产量9628吨,下降2.2%,食用菌产量487吨,增长32.7%,水果产量8吨,下降27.3%。

2018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62吨,下降80.1%。其中,猪肉0吨,下降100.0%,禽肉262吨,下降41.5%。

2018年水产品产量1082吨,增长6.1%。

第二产业

从1999年以来,全辖区累计投入技改资金就达3100万元,完成产品创新和升级换代项目1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年增幅均达10%以上,实现税收从1998年的787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1448万元,3年增长了83.99%。2007年1至9月,规模以上企业已完成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5.43%;规模以下企业完成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0.2%。

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99亿元,增长11.5%;实现总产值19.89亿元,增长20.01%。

2011年秀峰区引进区外境内项目19个,到位资金15.08亿元,引进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个,其中当年到位资金超亿元的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705万美元,完成任务的100.71%。签约引进总部企业24家,在东盟博览会上新签约项目2个。

工业:201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分行业看,食品制造业增长0.9%;纺织业增长60.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4.8%;医药制造业下降2.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5.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6%。

2018年全年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家,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9.7%。规模上以工业总产值增长9.9%;主营业务收入17.9亿元,增长4.7%;销售产值19.2亿元,增长7.5%;产品销售率为96.6%,下降2.0%;利润总额1.7亿元,增长6.3%。

建筑业:2018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全区16个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增长12.2%。

第三产业

秀峰区的中山中路、解放东、西路、十字街、正阳步行街、依仁路等路段勾勒出全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这一地带建有微笑堂商厦、八桂大厦、桂林大世界、文化大厦、王城商厦、小香港地下商城等多家大型商业购物中心。

1998年,该区的财政收入仅3850万元。自1999年以来,该区的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32.43%,2001年达到了8942万元。2007年头9个月,全区财政收入已达7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全年的财政收入可望突破亿元大关。

2011年该区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1900多万元;完成家电下乡销售额1.29亿元,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28亿元,增长18.0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2018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增长26.9%;5000万元以下投资增长10.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4%。

2018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59.59万平方米,增长12.6%,房屋竣工面积0万平方米,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43.1万平方米,增长4.0%;其中住宅32.72万平方米,增长4.0%。商品房销售额38.31亿元,增长59.4%;其中,住宅29.15亿元,增长23.1%。商品房待售面积4.56万平方米,下降0.9%。

贸易: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9亿元,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0.2%。

2018年全年贸易业销售额营业额215.42亿元,增长12.2%;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销售额10.28亿元,增长13.7%;零售业销售额158.11亿元,增长9.9%;住宿业营业额8.42亿元,增长8.6%;餐饮营业额38.62亿元,增长23.1%。

财税:2018年全年组织财政收入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9亿元,增长16.8%;上划中央收入2.99亿元,增长16.7%,上划自治区分享“四税”收入0.87亿元,增长18.6%。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6.41亿元,增长1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1亿元,增长1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047万元,增长39.3%;公共安全支出3655万元,增长3.4%;教育支出10058万元,增长18.4%;科学技术支出328万元,下降3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75万元,下降10.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89万元,下降1.9%;节能环保支出115万元,下降68.9%;城乡社区支出44621万元,增长12.6%。

社会

文化风貌

秀峰区甲山街道办事处官桥自然村文化室是桂林市最大的自然村级文化室,在文化室内设有宣传栏、黑板报和村文化活动展示栏,摆放各类书籍达3000多册。此外,还增设了村阅览室、村活动室、村综合活动室等3个工作室。

秀峰区文化馆2007年上半年接待5万人次,开设舞蹈、声乐、古筝、彩调、小品、作文、日语等培训班31个班次。

该区每年定期组织辖区18个社区和自然村的文艺骨干进行辅导培训。全区共有社区、乡村业余文艺队伍近40支。

正阳欢乐谷·周末看台

从2006年开始,秀峰区为繁荣街区经济在正阳步行街开展的“正阳欢乐谷·周末看台”,节目主要以时尚前沿休闲新悦为主体,同时,把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完美交融。

首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顾问团成员创作的现代桂剧《砸锁》获得过本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大奖第一名。2004年开始的全国文化先进社区评选,桂林市的三个“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部花落秀峰。

城乡建设

2011年秀峰区新建农村垃圾收运场所13座,甲山道口垃圾中转站建设基本完成。荣获桂林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特等奖。城市管理考评连续三年获桂林市特等奖,被桂林市推荐为自治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2007—2011五年规划优秀城区。

环保

2011年该区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工作有序开展,烟尘控制区继续保持100%覆盖率,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顺利推进,鲁家新村建设获得上级环保资金支持100万元。万元GDP能耗下降、建筑节能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公共机构水、电、油等各项消耗指标下降3%。

民生

2011年秀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4元,增长10.74%;农民人均纯收入7833元,增长16.9%。市、区两级1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实惠。

2011年秀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3.8%。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扶贫济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工作稳步推进,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及居家养老覆盖面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发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847万元。

教育

2011年秀峰区属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西山小学综合楼重建工程完工,学前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解西幼儿园博文园成功开园招生。

2011年秀峰区在桂林市县(区)中率先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示范性图书室建设完成近50%。2011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圆满完成。

名优特产

桂特秀峰区的名优特产有:桂林米粉、桂林腐竹、漓江啤酒鱼、荔浦米饼、马蹄等。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做工考究,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1]

桂林腐竹

桂林腐竹大约盛行于唐代,沿袭至今,腐竹成了桂林的传统食品。得益于漓江和桃花江水泡浸大豆以及传统的特别制作工艺。成品颜色淡黄、油面光亮、枝条肥胖、空心松脆、 品质优良。

漓江啤酒鱼

漓江啤酒鱼像川菜中火锅鱼的做法,先煎,再放啤酒及各种调料烧制而成,鱼不易烧糊且受热均匀,入口果然鲜辣可口,无腥味。

旅游

概况

辖区风景名胜星罗棋布,有漓江桃花江芦笛独秀峰、西山、隐山、甲山千年荷塘等自然景观与宋代古南门、明代藩王府第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等。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设施齐备,大宇大饭店、漓江大瀑布饭店、榕湖饭店等数十家星级豪华宾馆是四海宾朋理想的下榻之地。同时南临汽车总站,北通火车始发站,西靠两江国际机场,交通通信便捷通畅。

景点

独秀峰

位于广西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内,它是王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部分。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孤峰似披紫袍金衣,故又名紫金山。[2]

独秀峰王城内的独秀峰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群峰环列,为万山之尊。南朝文学家颜延之咏独秀峰的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是现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诗歌。其峰顶是观赏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处,自古以来为名士所向往。登306级石阶可至峰顶,峰顶上有独秀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旅桂一月有余,却因未能登上此峰而遗憾。

独秀峰有大量摩崖石刻,宋代学者王正功最先写出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就刻在峰麓石壁上。

唐人郑叔齐说此山“不籍不倚,不骞不崩,临百雉而特立,扶重霄而直上”清袁枚有诗曰: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

漓江景区

桂林漓江风景区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该风景区以桂林市区至阳朔县的漓江两岸自然风光为主,[3] 从桂林叠彩山到阳朔碧莲峰,水程83公里,习称百里漓江,是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丰富和集中的地带,为桂林山水精华所在。沿途著名景点有:訾洲、磨盘山、黄牛峡等。[4]

靖江王城

位于市中心的独秀峰下,是明代靖江王府。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5]

芦笛岩

是国家4A级景区。芦笛岩洞口位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光明山南侧,是桂林著名的旅游洞穴之一,芦笛岩与七星岩齐名,但风格各异。[6] 如比作绘画,七星岩富于写意,芦笛岩重于工笔;喻为雕刻,七星岩则精雕细刻。洞内景观奇幻灵妙,有高大的“山峰”、茫茫的“林海”、神秘的“宫殿”,被誉为“大自然艺术宫殿”。[7]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93。

视频

山水旅游强区——秀峰区

视频

瞰秋之广西桂林秀峰区

视频

大美中国(揽夏)—广西桂林秀峰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