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二次中东战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第二次中东战争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06/225492720c2d45aebcec008a27a22dee.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7434412_81971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第二次中东战争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06/225492720c2d45aebcec008a27a22dee.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7434412_81971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
+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ref>[https://www.iqiyi.com/w_19rrdwtmgx.html?list=19rrhp8ksm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大战英法以色列联军  ],爱奇艺, 2020-7-18 </ref>
  
 
==起源==
 
==起源==
行 19: 行 19:
 
==侵略==
 
==侵略==
  
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几个小时后英法出于运河航运[[安全]]发表了最后通牒,(要求两国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向后撤退10公里),以色列表面接受停火却继续入侵,两天后占领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但纳塞尔总统拒绝英法的停火提议,从而为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并推翻纳塞尔政权提供了借口。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动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上起飞,对埃及进行轰炸并摧毁埃及的空军力量。两国调动的飞机数量多得要临时启用一个已经没有保养的[[机场]]。
+
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几个小时后英法出于运河航运[[安全]]发表了最后通牒,(要求两国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向后撤退10公里),以色列表面接受停火却继续入侵,两天后占领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但纳塞尔总统拒绝英法的停火提议,从而为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并推翻纳塞尔政权提供了借口。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动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上起飞,对埃及进行轰炸并摧毁[[ 埃及]] [[ 空军]] 力量。两国调动的飞机数量多得要临时启用一个已经没有保养的[[机场]]。
  
 
11月5日,英军第三空降营的1,000多名伞兵在[[塞得港]]登陆,第42和第40皇家海军陆战队的2.2万名战士则占领了海滩,从而占领了运河部分地区,塞得港遭到巨大损害。在西奈的埃及主力军队不得不后撤保卫运河。 英法的主要目的是夺下运河,但是遭到了埃及军队和城市居民的强烈抵抗,并在街头进行了激烈的巷战。
 
11月5日,英军第三空降营的1,000多名伞兵在[[塞得港]]登陆,第42和第40皇家海军陆战队的2.2万名战士则占领了海滩,从而占领了运河部分地区,塞得港遭到巨大损害。在西奈的埃及主力军队不得不后撤保卫运河。 英法的主要目的是夺下运河,但是遭到了埃及军队和城市居民的强烈抵抗,并在街头进行了激烈的巷战。
行 25: 行 25:
 
===米特拉山口战斗===
 
===米特拉山口战斗===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由沙龙上校指挥的以色列第202伞兵旅,在西奈半岛中部米特拉山口空降,同时,该旅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进军运河。
+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由沙龙上校指挥的[[ 以色列]] 第202伞兵旅,在西奈半岛中部米特拉山口空降,同时,该旅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进军运河<ref>[http://mini.eastday.com/a/180829003808054.html 以色列伞兵突袭米特拉山口,野马战斗机低空变身“电话线收割机” ],东方头条,2018-8-29 </ref>
  
 
===阿布奥格拉战斗===
 
===阿布奥格拉战斗===
  
 
 以军为实现“中部突破”战术,以第38[[特遣队]]突袭阿布奥格拉。
 
 以军为实现“中部突破”战术,以第38[[特遣队]]突袭阿布奥格拉。
 +
 +
==视频==
 +
===<center> 第二次中东战争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战争</center>
 +
<center>{{#iDisplay:o0148ft2y5g|560|390|qq}}</center>
 +
 +
<center>中东战争(上)</center>
 +
<center>{{#iDisplay:j0151ebl077|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於 2020年8月25日 (二) 20:29 的最新修訂

第二次中東戰爭,也稱蘇伊士運河危機、蘇伊士運河戰爭、西奈戰役或卡代什行動,是一次於1956年發生在埃及的國際武裝衝突,當時埃及英國法國以色列的軍隊爆發戰爭。英、法、以三國的結盟是一種利益的接合:英法兩國對蘇伊士運河有着貿易利益,而以色列則需要打開運河,以讓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1]

起源

埃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的蘇伊士運河曾由英國和法國共同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運河的戰略意義重大,一旦控制蘇伊士運河就可以控制整個東地中海中東地區,戰爭中英軍控制了該運河。1947年英國軍隊從運河撤兵,次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之後不久爆發了以阿戰爭,以色列獲得勝利。

1952年,埃及軍隊的軍官們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國王的君主政權。新政府拋棄了舊政府親西方的政策,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政策,這導致了西方國家和以色列開始因蘇伊士運河而與埃及發生爭端。

1956年,以色列和埃及的矛盾升級,由迦瑪爾·阿卜杜爾·納賽爾總統領導的埃及政府於是關閉了亞喀巴灣,阻止以色列船隻使用蘇伊士運河。

另一方面,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納賽爾政府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公開反對英國在中東建立的軍事組織巴格達公約,並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發展親密關係。1956年,因為埃及政府和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展貿易(埃及新的軍事領導人決定進行軍事現代化,西方國家拒絕出售,於是埃及決定通過捷克斯洛伐克間接向蘇聯購買軍火)這引起美國方面的不滿,遂於1956年7月19日宣布停止向埃及提供援助修建阿斯旺水壩。

1956年7月26日,納塞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通過運河的收入來獨自修建阿斯旺水壩。由於蘇伊士運河是歐洲國家到東方貿易的重要航道,而且英國企業銀行擁有蘇伊士運河公司41%的股份,法國擁有52%的股份,但是此公司註冊為埃及公司。此舉等同把英國在此運河所擁有將近一半的資產給剝奪,納塞爾的決定引起英法兩國的極度不滿。

在埃及國有化蘇伊士運河後,英法開始準備軍事介入,並利用以色列為翹板。以色列後來提議加入英法的軍事介入。其主要原因是納賽爾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一項主要宗旨就是消滅以色列。這使得以色列非常擔憂。10月份,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在巴黎郊外的塞弗爾舉行了秘密會議並在10月24日達成秘密的三方協定。這次會議的詳情直到多年之後才被曝光,而且會議的詳悉記錄已經被銷毀。會議的三方制訂了周密的重奪蘇伊士運河的計劃:首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島發動襲擊,然後英法兩國介入,要求雙方軍隊在蘇伊士運河兩岸停火,之後再由兩國軍隊進駐蘇伊士運河區,從而達到接管蘇伊士運河的目的。

侵略

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戰,幾個小時後英法出於運河航運安全發表了最後通牒,(要求兩國立即停火,並從運河兩岸各向後撤退10公里),以色列表面接受停火卻繼續入侵,兩天後占領了加沙地帶和整個西奈半島,並迅速向運河區挺進。但納塞爾總統拒絕英法的停火提議,從而為英法兩國入侵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並推翻納塞爾政權提供了藉口。10月31日,英法兩國調動了100多艘艦艇,200餘架飛機塞浦路斯、馬耳他上起飛,對埃及進行轟炸並摧毀埃及空軍力量。兩國調動的飛機數量多得要臨時啟用一個已經沒有保養的機場

11月5日,英軍第三空降營的1,000多名傘兵在塞得港登陸,第42和第40皇家海軍陸戰隊的2.2萬名戰士則占領了海灘,從而占領了運河部分地區,塞得港遭到巨大損害。在西奈的埃及主力軍隊不得不後撤保衛運河。 英法的主要目的是奪下運河,但是遭到了埃及軍隊和城市居民的強烈抵抗,並在街頭進行了激烈的巷戰。

米特拉山口戰鬥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時,由沙龍上校指揮的以色列第202傘兵旅,在西奈半島中部米特拉山口空降,同時,該旅主力3000人,與米特拉山口的傘兵會合,進軍運河[2]

阿布奧格拉戰鬥

以軍為實現「中部突破」戰術,以第38特遣隊突襲阿布奧格拉。

視頻

第二次中東戰爭 相關視頻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戰爭
中東戰爭(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