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羊陟(?年-168年),字嗣祖太山郡梁父县(今山东省良庄镇)人。[1]东汉八顾之一。

目录

生平

羊氏在太山郡是着名的世家大族。羊陟年轻时清廉正直有学问,被举荐爲孝廉,徵召入太尉李固府,因考绩优等,升任爲侍御史。李固被诛杀后,因爲羊陟是李固故吏被禁官多年。后又再因考绩优等,升任冀州刺史。羊陟上奏处理贪污腐败之事,所到之处,都没有贪赃枉法的事情。后再升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三升尚书令。太尉张颢司徒樊陵大鸿胪郭防太僕曹陵大司农冯方都与宦官联姻,公开贿赂,羊陟一一奏请罢免他们,但没有被採纳。前太尉刘宠、司隶校尉许冰幽州刺史杨熙凉州刺史刘恭、益州刺史庞艾任内清廉,羊陟举荐提拔他们,汉灵帝嘉奖他,并任命羊陟为河南尹。按日收受俸金,经常吃乾饭野菜,压制豪强,京师为官的人都惧怕他。[2]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赵壹拜访时任河南尹的羊陟,赵壹认爲羊陟足以托名,天天去羊陟家敲门,羊陟勉强让他进门,但是还没起床,赵壹走到床前,说:「我敬佩羊陟先生高风亮节已许久,今天终于能见一面,却忽然逝世,这是命运呀!」于是放声大哭,门下的人大惊,纷纷涌入羊陟的房间。羊陟知道赵壹是非常之人,于是起床,与他畅谈,讚誉有加。对他说:「您暂时出去吧!」第二天一早,羊陟回访赵壹,羊陟在赵壹的柴车前席地而坐,左右的没有不感到讶异的。羊陟与赵壹相谈甚欢,直到夕阳下山,羊陟握着赵壹的手说:「未经剖取的美玉不剖,必有像卞和泣血之事发扬的啊!」后来羊陟与袁逢共同荐举赵壹。赵壹因此名动京师。[3][4]

羊陟遭遇党锢之祸,被禁官,在家裡去世。[5]

郭泰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勳蔡衍、羊陟人称“八顾”。顾,是指能以自身的道德品行爲受人拥护。[6]

参考资料

  1. 后汉书·羊陟传》: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也。
  2. 后汉书·羊陟传》:家世冠族。陟少清直有学行,举孝廉,辟太尉李固府,举高第,拜侍御史。会固被诛,陟以故吏禁锢历年。复举高第,再迁冀州刺史。奏桉贪浊,所在肃然。又再迁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三迁尚书令。时太尉张颢﹑司徒樊陵﹑大鸿胪郭防﹑太僕曹陵﹑大司农冯方并与宦竖相姻私,公行货赂,并奏罢黜之,不纳。以前太尉刘宠﹑司隶校尉许冰﹑幽州刺史杨熙﹑凉州刺史刘恭﹑益州刺史庞艾清亮在公,荐举升进。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
  3. >《赵壹碑》:有羊涉者,尹河南,能掇四方之英,元叔乃去袁司徒,访涉以为主人。将出所怀以动之,会涉犹寝于堂内,元叔直言而伏曰:「仆高君之义,故游君之门,将藏穷达之诚,君岂当然?」涉乃眷而礼之,特奇其贤。明日,盛骑造元叔,坐涉于柴车,高谭极曛。因曰:「良宝不剖,必泣血以相予。」于是羊与袁唱声荐元叔于王庭,虽名烜于京师,而禄竟不登。
  4. >《后汉书·赵壹传》: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託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与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饬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傍,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遂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5. 后汉书·羊陟传》:会党事起,免官禁锢,卒于家。
  6. 资治通鑑·卷五十六》:郭泰、范滂、尹勳、巴肃及南阳宗慈、陈留夏馥、汝南蔡衍、泰山羊陟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Template:东汉八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