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美利坚级两栖突击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利坚级两栖突击舰

图片来自dtmdatabase

美利坚级两栖突击舰Americ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属直升机登陆突击舰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LHA)类别,由美国海军所操作的45,000吨排水量两栖突击舰舰级,主要作为两栖登陆作战中空中支援武力的投射平台。[1]

简介

  • 美国海军预计建造最多达11艘、原称为LHA(R)(R为“替代”(Replacement)之意)的此级军舰,但是包括首号舰美利坚号(USS America LHA-6)在内、前两艘被称为Flight 0,与自三号舰LHA-8开始、被称为Flight 1的改进版本,却拥有不大相同的设计概念与构造。
  • 其中Flight 0拥有巨大的机库、弹药库与维修设施,著重航空武力的强化,并取消井围甲板设置;Flight 1将会缩小舰桥体积,以腾出机库空间,并保留一小规模的井围甲板(Well deck)结构 “井围甲板”(Well deck),是一种两栖突击舰上常见的甲板构造,其部分船身(通常是中段或尾段)设计得较主甲板为低。
  • 只要对船壳或船底处的水舱灌水将可增加船只的吃水深度而让井围甲板接近水面,以便利人员或物资在主舰与系泊在一旁的子船之间搬运往返。,在航空与水面作战能力之间寻求较佳的平衡性。
  • 美利坚级的首号舰、美利坚号(USS America LHA-6)于2012年10月20日下水,2014年10月11日服役,以取代舰龄35年的塔拉瓦级贝里琉号(USS Peleliu LHA-5)。

设计

  • 虽然被划分为直升机登陆突击舰(LHA)类别,但美利坚级基本上是以最后一艘建造的胡蜂级马金岛号(USS Makin Island LHD-8)(LHD)为基础所开发改良。
  • 作为美国海军次世代“大甲板”(big-deck)突击舰的首作,首批建造的美利坚级有45%的基础结构沿用自马金岛号,但取消了两栖舰艇常备的井围甲板;并将LHD上的舷侧医疗区空间缩减2/3。被取消掉的这些空间挪用给飞行设施,让美利坚级在相同尺寸下换得一个更长的飞行甲板、更大的机库、经重新安排与扩大的航空维修区、大幅扩充的零件与支援设备储存空间,与更大的油料库。
  • 同时容纳2架MV-22B“鱼鹰式”倾旋翼机的维修舱。
  • 美利坚级马金岛号同样也是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gas turbine)作为动力来源。
  • 美国海军在1970年代大量运用奇异LM2500型燃气涡轮发动机General Electric LM2500前,大型舰艇主要是用锅炉推动蒸汽涡轮发动机,燃料来源早期是重油,目前则是以柴油为主;而美利坚级燃料改用JP-5航空煤油,与舰上所搭载的直升机倾旋翼机及喷射定翼机共用相同的燃料源。
  • 相较于传统使用重油或柴油发动机的旧型船舰,共用燃料让美利坚级的舰上补给与调度能力大幅提升。
  • 虽然美利坚级也能搭载传统美国海军两栖突击舰所搭载的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与各式直升机,但此级突击舰主要还是针对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的航空战斗元素(Aviation Combat Element, ACE)而特别打造。而所谓的ACE,则是一个由短场起飞/垂直降落STOVL(Short Take 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STOVL)版本的F-35“闪电II式”联合打击战斗机(F-35B型),以及可以载运著海军陆战队越过海岸线、将武力投射至滩头防线后方的MV-22B“鱼鹰式”倾旋翼机所组成的下一世代航空武力组合。
  • 美国海军原使用的塔拉瓦级两栖突击舰因为甲板与机库空间受限制之故,无法提供操作两款ACE新机种所需的后勤能量,这也是促成美利坚级以加强航空战力作为开发主轴的重要原因。

医疗设施

  • 相比起前任黄蜂级完善的医疗设施(包括6间手术室以及64张病床),美利坚级出于设计上强化了航空武力的使用,该级两栖突击舰牺牲了部分水面武力使用能力,连带该级舰的医疗设施亦有所减少,美利坚级首批次(Flight 0)的舰载的医疗设施只有两间手术室以及24张病床,尚不清楚第二批次(Flight 1)的美利坚级在修正设计后是否亦改善了医疗设施的布置。

搭载机队

武装与设备

作战策略更新

  • 不似过去在两栖登陆作战中,主要是以舰载投送兵力进行抢滩、与敌方岸防阵线在滩头上硬碰硬,现代的两栖作战侧重利用直升机或倾旋翼机等空中装备载运海军陆战队的士兵越过敌方防线后,进行防线的突破。
  • 配合这样的作战方式,纵使是两栖突击舰也逐渐需要更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因此才有美利坚级两栖突击舰这种纯粹强调空中支援能力的设计出现。但是,当作战持续进行时,就不能只靠空中部队所运输的少数菁英士兵与轻型装备持续作战,一些如坦克火炮卡车等重装备与更大量的支援兵力,仍然得靠气垫登陆艇(LCAC)或通用登陆艇Landing Craft Utility(LCU)等水面登陆设备的运输才能上岸。
  • 在传统的两栖作战船舰上通常配备有井围甲板构造,当船身内的压水舱注入海水时船的吃水会变深,使得井围甲板的高度能更贴近水面,设备与人员在大型船舰与停靠在其一旁的登陆艇之间的移动将变得便利迅速。如塔拉瓦级之类的旧型两栖突击舰因为船身尺码够大,因此其井围甲板是设计在后段的船身内,为一种类似干坞的构造。当需要运送的物资已经都转移到登陆艇上后,两栖突击舰会开始在船内的干坞注水,并且打开舰尾的闸门让登陆艇驶出。但是,假如没有井围甲板的设计两栖作战舰上的设备就必须以吊车之类的设备垂降至登陆艇上,人员也必须攀爬绳梯Jacob's ladder (nautical)下船,或是依赖直升机登陆,大幅降低效率,这在作战中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这就成了美利坚级Flight 0的重大缺陷。
  • 因此,在经过一些相关研究与讨论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指挥官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orces Command在2012年2月时签署一项备忘录,决议将会从舷号LHA-8的三号舰开始恢复井围甲板的构造。LHA-8基本上是以LHA-6的设计为基础,但是拥有一个稍微小一点的机库,其井围甲板的尺码也会比传统的塔拉瓦级略小,但仍能提供相当程度的水面设备支援能力,各方面性能也重回均匀。为了腾出足够的空间供多出的井围甲板使用,LHA-8之后的新舰将会拥有一个改良过、体积略小的舰岛结构。
  • 2017年6月16日,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与英戈尔斯造船厂签订一纸约30亿美元的合约,用于设计建造LHA-8,并公开新舰将命名为布干维尔号USS Bougainville (LHA-8)(USS Bougainville)以纪念发生于1943年的布干维尔岛战役。如同美国海军先前已经公开的计画,LHA-8与已经下水的前两艘Flight 0最大的不同,在于配置了一座可以容纳两艘LCAC或一艘LCU的井围甲板。

Flight 0与现役航空母舰的比较

同级舰

舰名 舷号 造船厂 动工 下水 服役 母港 状态
第0批次(Flight 0)
美利坚号 USS America LHA-6 帕斯卡古拉
英戈尔斯造船厂
2009年7月17日 2012年6月4日 2014年10月11日 圣地牙哥海军基地 服役中
的黎波里号 USS Tripoli LHA-7 2014年1月22日 2017年5月1日 2020年7月15日 日本佐世保海军基地 服役中
第1批次(Flight 1)
布干维尔号USS Bougainville (LHA-8) USS Bougainville LHA-8 英戈尔斯造船厂 2019年3月14日 预计2022年 预计2024年1月 建造中
未命名 Unnamed LHA-9 英戈尔斯造船厂 已签约[2]

相关条目

相关视频

【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世界最强两栖攻击舰,能停放20架F-35B,单台造价30亿美元,吨位超过中型航空母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