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2 個標籤手機版編輯手機版網頁編輯)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袁林.jpeg|320px|缩略图|右|<big>袁林</big>[https://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t0b00000057fenEBFC.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sight/wuhan145/16651-dianping.html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File:袁林.jpeg|320px|缩略图|右|<big>袁林</big>[https://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t0b00000057fenEBFC.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sight/wuhan145/16651-dianping.html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为清末民初重要军事、政治 人物, 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 袁林''' ,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为清末民初重要[[ 军事 家]] [[ 政治 家]]、[[外交家]]、[[改革家]]、[[ 中华民国]] 大总统[[ 袁世凯]] 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于今[[ 河南省]][[ 安阳市]] 北关区胜利路,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历史==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民国四年(1915年)预备改制称帝,但遭到广泛反对,于次年被迫退位,并于次年6月6日病逝。北洋政府根据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慎选堪舆,勘定吉壤”,“绘具详图”,“招商筑墓”。工程持续近两年,耗资70余万银元,建成后的墓园位于洹水北岸,占地近140亩。
+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为首任中华民国大[[ 总统]] [[ 民国]] 四年(1915年)预备改制称帝,但遭到广泛反对,于次年被迫退位,并于次年6月6日病逝。[[ 北洋政府]] 根据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慎选堪舆,勘定吉壤”,“绘具详图”,“招商筑墓”。工程持续近两年,耗资70余万银元,建成后的墓园位于洹水北岸,占地近140亩。
  
 当时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欲称墓葬为“袁陵”。但大总统徐世昌对此反对,表示“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并建议称为“袁林”。中国古代皇帝墓葬称“陵”,而圣人墓葬方称“林”,如“孔林”和“关林”。袁世凯墓称“袁林”,则更被指为僭越。
+
 当时袁世凯长子[[ 袁克定]] 欲称墓葬为“袁陵”。但大总统[[ 徐世昌]] 对此反对,表示“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并建议称为“袁林”<ref>[https://www.sohu.com/a/131451581_638450 袁世凯墓地称“袁林”而不称“袁陵”,是何原因? ],搜狐,2017-04-16 </ref> 。中国古代[[ 皇帝]] 墓葬称“陵”,而圣人墓葬方称“林”,如“孔林”和“关林”。袁世凯墓称“袁林”,则更被指为僭越。
  
1930年代,侵华日军在附近修建飞机场,陵区遭到破坏。1940年代末的国共内战时期,刘、邓大军逼近安阳,国民党军队从袁林砍伐大量树木修筑工事。1952年,毛泽东到此参观,指示“留着做反面教材”,使得袁林得以逃过“文革”劫难。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将袁林整葺一新。1986年,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930年代,侵华日军在附近修建[[ 飞机场]] ,陵区遭到破坏。1940年代末的国共内战时期,刘、邓大军逼近安阳,[[ 国民党]] 军队从袁林砍伐大量树木修筑工事。1952年,[[ 毛泽东]] 到此参观,指示“留着做反面教材”,使得袁林得以逃过“文革”劫难。[[ 改革开放]] 后,当地政府将袁林整葺一新。1986年,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建筑==
 
==建筑==
  
 墓园占地139亩,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布局以神道为中轴线,南北绵延约两公里。
+
 墓园占地139亩,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布局以神道为[[ 中轴线]] ,南北绵延约两公里。
  
 最南端为一大照壁,采用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绿琉璃瓦规制,长六十余米,内侧满饰砖雕图案,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砖雕照壁。
+
 最南端为一大照壁,采用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绿[[ 琉璃瓦]] 规制,长六十余米,内侧满饰[[ 砖雕]] 图案,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砖雕照壁。
  
照壁以北是神道,经糙石桥、青白石桥,有一六柱五楼冲天式牌楼。此牌楼为铁筋洋灰石子筑就,在中国陵墓建筑史上极为罕见。
+
[[ 照壁]] 以北是神道,经糙石桥、青白石桥,有一六柱五楼冲天式[[ 牌楼]] 。此牌楼为铁筋洋灰石子筑就,在中国陵墓建筑史上极为罕见<ref>[https://www.sohu.com/a/373672350_99925789 如果不称帝,他也是一代伟人了,老照片中的河南安阳袁林 ],搜狐,2020-02-17  </ref>
  
 牌楼两侧,汉白玉质的望柱和石像生相对而立。望柱,耸立于基座之上,高一丈五尺,柱身六面,满饰当时大总统所佩大勋章上之“十二章纹”。石像生则独具时代特色,真人大小而略胖,装束为袁世凯执政时期式样,文官头戴平天冠,着祭天礼服,袖手肃立,仪态恭谨;武官着北洋军服,手握军刀,仪态威武。
+
 牌楼两侧,[[ 汉白玉]] 质的望柱和石像生相对而立。望柱,耸立于基座之上,高一丈五尺,柱身六面,满饰当时大总统所佩大勋章上之“十二章纹”。石像生则独具时代特色,真人大小而略胖,装束为袁世凯执政时期式样,文官头戴平天冠,着祭天礼服,袖手肃立,仪态恭谨;武官着北洋军服,手握军刀,仪态威武。
  
 向北为碑亭,面阔三间,亭内有石赑屃身负高达5.5米的墓碑。墓碑雕刻蟠龙数条,正面则镌刻徐世昌手书之“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
+
 向北为碑亭,面阔三间,亭内有石赑屃身负高达5.5米的墓碑。墓碑[[ 雕刻]] 蟠龙数条,正面则镌刻徐世昌手书之“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
  
 碑亭以北为堂院,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堂院大门面阔三间,单檐绿琉璃歇山顶,其门板上有七排七列的铜门钉,低于帝制的“九横九纵”级别。堂院由四合院式建筑包围,居中坐北朝南为景仁堂,用于祭祀袁世凯,堂内设供桌、灵位及袁世凯生前衣冠剑带;东、西配殿组成则作为官员的休憩场所,陈设相对简单。院内神道的中央,原来陈列着一座风磨铜鼎炉,但已遗失,唯有汉白玉的基座尚存。
+
 碑亭以北为堂院,是举行[[ 祭祀]] 活动的场所。堂院大门面阔三间,单檐绿琉璃歇山顶,其门板上有七排七列的铜门钉,低于帝制的“九横九纵”级别。堂院由四合院式建筑包围,居中坐北朝南为景仁堂,用于祭祀袁世凯,堂内设供桌、灵位及袁世凯生前衣冠剑带;东、西配殿组成则作为官员的休憩场所,陈设相对简单。院内神道的中央,原来陈列着一座风磨铜鼎炉,但已遗失,唯有汉白玉的基座尚存。
  
 堂院后即为墓庐。此处建筑颇具西洋风格,与前面的中式建筑形成对比。墓庐前是“山”字形铁门,镶嵌在罗马式白石柱间,铁门以浑铁铸成,上端各有一个八角徽章,徽章中心仍为十二章纹。墓庐圆形,以青石砌成,高8米、周长60余米。周围有十二尊石狮环绕,气势威严。
+
 堂院后即为墓庐。此处建筑颇具西洋风格,与前面的中式建筑形成对比。墓庐前是“山”字形铁门,镶嵌在罗马式白石柱间,铁门以浑铁铸成,上端各有一个八角[[ 徽章]] ,徽章中心仍为十二章纹。墓庐圆形,以青石砌成,高8米、周长60余米。周围有十二尊石狮环绕,气势威严。
  
 
==视频==
 
==视频==
行 33: 行 33:
 
<center>实拍安阳袁林,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他的陵墓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center>
 
<center>实拍安阳袁林,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他的陵墓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center>
 
<center>{{#iDisplay:o3003jom5ma|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o3003jom5ma|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於 2023年6月5日 (一) 15:13 的最新修訂

袁林,又稱袁世凱墓、袁公林,為清末民初重要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改革家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勝利路,目前建築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民國四年(1915年)預備改制稱帝,但遭到廣泛反對,於次年被迫退位,並於次年6月6日病逝。北洋政府根據其「葬吾洹上」的遺願,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趕赴安陽,「慎選堪輿,勘定吉壤」,「繪具詳圖」,「招商築墓」。工程持續近兩年,耗資70餘萬銀元,建成後的墓園位於洹水北岸,占地近140畝。

當時袁世凱長子袁克定欲稱墓葬為「袁陵」。但大總統徐世昌對此反對,表示「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並建議稱為「袁林」[1]。中國古代皇帝墓葬稱「陵」,而聖人墓葬方稱「林」,如「孔林」和「關林」。袁世凱墓稱「袁林」,則更被指為僭越。

1930年代,侵華日軍在附近修建飛機場,陵區遭到破壞。1940年代末的國共內戰時期,劉、鄧大軍逼近安陽,國民黨軍隊從袁林砍伐大量樹木修築工事。1952年,毛澤東到此參觀,指示「留着做反面教材」,使得袁林得以逃過「文革」劫難。改革開放後,當地政府將袁林整葺一新。1986年,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建築

墓園占地139畝,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布局以神道為中軸線,南北綿延約兩公里。

最南端為一大照壁,採用中國傳統的硬山頂、綠琉璃瓦規制,長六十餘米,內側滿飾磚雕圖案,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磚雕照壁。

照壁以北是神道,經糙石橋、青白石橋,有一六柱五樓沖天式牌樓。此牌樓為鐵筋洋灰石子築就,在中國陵墓建築史上極為罕見[2]

牌樓兩側,漢白玉質的望柱和石像生相對而立。望柱,聳立於基座之上,高一丈五尺,柱身六面,滿飾當時大總統所佩大勳章上之「十二章紋」。石像生則獨具時代特色,真人大小而略胖,裝束為袁世凱執政時期式樣,文官頭戴平天冠,着祭天禮服,袖手肅立,儀態恭謹;武官着北洋軍服,手握軍刀,儀態威武。

向北為碑亭,面闊三間,亭內有石贔屓身負高達5.5米的墓碑。墓碑雕刻蟠龍數條,正面則鐫刻徐世昌手書之「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

碑亭以北為堂院,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堂院大門面闊三間,單檐綠琉璃歇山頂,其門板上有七排七列的銅門釘,低於帝制的「九橫九縱」級別。堂院由四合院式建築包圍,居中坐北朝南為景仁堂,用於祭祀袁世凱,堂內設供桌、靈位及袁世凱生前衣冠劍帶;東、西配殿組成則作為官員的休憩場所,陳設相對簡單。院內神道的中央,原來陳列着一座風磨銅鼎爐,但已遺失,唯有漢白玉的基座尚存。

堂院後即為墓廬。此處建築頗具西洋風格,與前面的中式建築形成對比。墓廬前是「山」字形鐵門,鑲嵌在羅馬式白石柱間,鐵門以渾鐵鑄成,上端各有一個八角徽章,徽章中心仍為十二章紋。墓廬圓形,以青石砌成,高8米、周長60餘米。周圍有十二尊石獅環繞,氣勢威嚴。

視頻

袁林 相關視頻

安陽市袁林
實拍安陽袁林,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他的陵墓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