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轮回 (古希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轮回

图片来自kknews

轮回(Metempsychosis)英文文献里Metempsychosis是源自希腊语中论及的灵魂转生的俄耳甫斯教毕达哥拉斯主义古希腊哲学之词汇,尤其是在表达有关人死后的轮回转世。一般而言,Metempsychosis这词汇唯一只用在古希腊哲学的语境里,然而Metempsychosis也是被现代哲学家在使用,像是叔本华[1]以及库尔特·哥德尔;另外,在英文中“transmigration”这词汇才是真正更适当得表示灵魂转生的宗教观。Metempsychosis此单字在詹姆斯·乔伊斯的著作《尤利西斯》中扮演著很显著的角色,并且还与尼采相联系。[2] 有些时候在英文中也使用另一个用于神学、哲学的同义词汇──“palingenesia”(轮回、重生)。


欧洲在早于前苏格拉底时代之前的哲人

目前还不清楚轮回教义是如何萌生在希腊地区的。最简单的假设是,这个被采用于宗教以及哲学宗旨的早期理念是从未被熄灭的。在现今发现的历史资料而言,俄耳甫斯教这一脉古希腊教派即拥有轮回转世观,首次出现在当时古希腊人认为的色雷斯之半开化(semi-barbarous)的东北边境上。俄耳甫斯,即为古希腊传说中轮回观的创教祖师,据说传授灵魂与身体两者之间是通过一个紧密且不对等的连结禁锢著;灵魂是神圣的,也是不朽以及冀盼著自由的,然而身体却限制著灵魂,使其成为囚徒。死亡可以瓦解这个紧密的束缚,但是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被释放的灵魂只能又再度地被禁锢著:由这出生之轮(the wheel of birth)无情的回转之原因。

因此这灵魂持续著祂的生命历程,轮流在一个单独自在的存有与新的轮回之间,在这必然的广大循环中轮转著,从而成为许多人或动物们的陪伴。俄耳甫斯对这些不幸的囚徒们宣扬了灵魂释放的启示,他们立足在需要众神的恩典来救赎和于狄俄尼索斯信仰中独特的宗教仪式,并且呼吁他们要通过苦行者的虔敬生活与自我净化(self-purification)转变成为神祇:他们生活的素净将会提升他们在下一个转世的境界,由他们行为的净化迄于灵魂已完成了命运的螺旋上升而生活这都是为了能够转化成为永恒的神性。这就是俄耳甫斯教的教义祂大约在西元前六世纪左右出现在希腊,在厄琉息斯(Eleusis)和别处教派祂本身有组织的成为了隐密的与公众的秘密仪式,并且创作出了丰富的文献。

虽然尤利乌斯·凯撒记录到关于高卢、不列颠与爱尔兰的德鲁伊也有将轮回观作为他们核心教义之一,但目前没有任何显著迹象证明他们与希腊人之间的概念相关连。

在希腊哲学中

最早与轮回观有关联的希腊思想家是锡罗斯的斐瑞居德斯(Pherecydes of Syros);然而毕达哥拉斯,据说是他的弟子,乃为其首位著名的哲学传人。毕达哥拉斯一般认为他不是创立了这个教义也不是他从埃及传入希腊得。反而他是通过了从希腊东北部到大希腊所传入的俄耳甫斯教义而奠定了他在轮回学说的声望,并且为了发扬这个教义还创立了学派。

在西方传统哲学里,阐述轮回观真正具有份量的影响力与重要性是由于透过柏拉图对这教义的采纳有关的。在来世观的神话中这是与《理想国》著作是有密切相关的,柏拉图他诉说著神话人物中伊尔(Er)从冥界回到阳世是如何的情形,伊尔为阿尔米纽斯(Armenius)之子,他在死亡后的第十二天奇迹般地回到了人世,并且讲述了另一个世界的秘密。在人死后,伊尔他说,他与其他人结伴而行来到一处审判的地点,并且看见灵魂从天国归来,并且继续前进有关他们所到之处那里将是他们选择新生命的地方(投胎),转世成为人类以及动物。伊尔他看到奥菲斯的灵魂变幻成为天鹅,诗人赛缪洛斯(Thamyras)成为一只夜莺,声音美妙的鸟类选择成为人类,而阿塔兰塔的灵魂则选择成为一个光荣的运动家,因而转世再成为人类。

在那里被他看到人类成为了动物,而野生以及驯养的动物们也变化成为其他的生命形态了。在他们这些灵魂选择投胎到下一世的生命形态之后,这些灵魂还必须饮用勒忒河(Lethe,或译为忘川)的水,接著如星辰般的投射而出到他们转世出生的地方。在有轮回那方面的神话与理论学说于其他的对话录篇章中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像是在《斐德罗篇》、《美诺篇》、《斐多篇》、《蒂迈欧篇》以及《律法篇》都是如此。

在柏拉图的观点中灵魂的数量是固定的;因此诞生绝不是灵魂的创造,只不过是从一个肉体转换到另一个肉体的一种轮回过程而已。柏拉图接受的教义是因为他赞同当时希腊民间信仰的特性并且渴望将这教义以提升精炼的形式而成为柏拉图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柏拉图对于轮回教义中所信仰的程度已经由现代一些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讨论了。马尔西利奥·费奇诺Platonic Theology 17.3–4),对他来说,认为柏拉图引用轮回教义的用意是在于寓言性或譬喻性阐述柏拉图他自己的学说。

在往后的希腊文献里轮回的教义时时的出现;祂也在古希腊剧作家米南德其部分保存的一份剧本《神灵凭附的女子》(the Inspired Woman)与琉善(Lucian, Gallus 18 seq.)所著作的针砭时弊作品中有提及到这个学说。在罗马的的文献中有关轮回的教义早在昆图斯·恩纽斯的著作中就已经被发现到了,恩纽斯在他的卡拉布里亚的家乡里一定是对希腊教诲(the Greek teachings)相当熟悉与通晓得,轮回学说是已经从大希腊的城邦时代一直流传下来到恩纽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了。在他所著《年代纪》(又译《编年史》)的一个佚失之片段中,这是一部叙事诗所写成的罗马史,恩纽斯诉说著他是如何在一个梦中会晤荷马,并且荷马已向恩纽斯确实了有两位在世活著的诗人之灵魂同样是曾经一度属于孔雀的生命形态。

波西蔼斯(Persius)于他的讽刺文学作品(vi. 9)之一篇中针对此一点而嘲弄著恩纽斯:关于恩纽斯这一点也是由卢克莱修(i. 124)以及由贺拉斯(Epist. II. i. 52)二人所提及得。维吉尔(Virgil)的作品这概念/理念成为了在《埃涅阿斯纪》(vv. 724 sqq.)的第六本书里其叙述著冥界情形而采取的学说观点。轮回的教义在古风时代以降到最新的古典时代思想家坚定地持续著,普罗提诺以及其他的新柏拉图主义哲人都是接受轮回学说得。

于古典时期以后的文献

《轮回》(Metempsychosis)是由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所著的一首长诗的标题,写于1601年。这首诗,也被称为《神圣到无限》(Infinitati Sacrum, means 'sacred to infinity' ),[3]由两部分所组成得,即〈宗徒书信〉("Epistle")与〈灵魂的演进〉("The Progress of the Soule")。在后面部分的第一行之中,多恩写道他“歌颂著不死灵魂的进步(sing[s] of the progresse of a deathlesse soule)”。

轮回观点在埃德加·爱伦·坡于1832年出的短篇小说《门泽哲斯坦》(Metzengerstein)里面是一个突出的主题。爱伦·坡重新回到撰写轮回主题的作品又能在《莫蕾拉》(Morella,1835年)[4]以及《椭圆画像》(The Oval Portrait,1842年)两部作品里见到。

有关于在赫尔曼·梅尔维尔所著的《白鲸记》一书里,轮回的观点在第98章〈装舱和清扫〉("Stowing Down and Clearing Up"),文章内的最后一段中有醒目的被提及著。

赫伯特·翟理斯在他从《庄子·齐物论》中采用了这个单字“metempsychosis”来翻译〈庄周梦蝶〉英文版。由汉斯─格奥尔格·梅勒(Hans-Georg Moller)对这一专有名词的采用提出了论辩,虽说,梅勒主张最好的翻译是“事物的变化(the changing of things)”。

轮回的观点在詹姆斯·乔伊斯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年)里面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5]在乔伊斯的作品塑造下,源自古希腊字汇的“metempsychosis” 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英文单字,然而却让摩莉·布卢Molly Bloom(Molly Bloom)给发错了音,被念成了〝met him pike hoses〞。[6]

托马斯·品钦的1963年首部长篇小说《V.》(V.)里面,轮回观点的谈到及说起的引用的根据是来自莫雷·伯恩斯坦(Morey Bernstein)所著作的《搜寻布莱蒂·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这本书,并且是在第八章的后面篇幅里。

轮回的观点在堂·德里罗的1982年长篇小说《名字 (长篇小说)》(The Names)之中也有引用到。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1996年长篇小说《无尽的玩笑》里,书中人物“Madame Psychosis”(精神失调女士)的名字是暗示著轮回原文“metempsychosis”一词的双关语。

居伊·德·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埃拉克利斯·格洛斯博士》(Le docteur Héraclius Gloss,1875年)是一部有关于轮回寓言的作品。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从第一段落里面,叙述者从一本书的主题到轮回的过程比拟他精神意识(灵魂)的抽离。

参考文献

  1. Schopenhauer, A: "Parerga und Paralipomena" (Eduard Grisebach edition), On Religion, Section 177
  2. Nietzsche and the Doctrine of Metempsychosis, in J. Urpeth & J. Lippitt, Nietzsche and the Divine, Manchester: Clinamen, 2000
  3. full text of Metempsychosis or Infinitati Sacrum from Luminarium Editions.
  4. Roderick, Phillip L. (2006)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Poe: And Other Essays iUniverse, New York, page 22, ISBN 0-595-39567-8
  5. List of occurrences of Metempsychosis in Ulysses. [201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6. Cf. Joyce, Ulysses, §8 Lestrygonians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