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遼朝」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歷史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5 次修訂)
行 1: 行 1:
{{Featured article}}
+
 
{{noteTA
 
|1=zh-hans:後族; zh-hant:後族;
 
}}
 
 
{| class="infobox bordered" style="align: right; width: 25em; font-size: 90%; text-align: left; float: right;" cellpadding="4"
 
{| class="infobox bordered" style="align: right; width: 25em; font-size: 90%; text-align: left; float: right;" cellpadding="4"
 
|-
 
|-
行 14: 行 11:
 
| '''成立''' || [[916年]]<br />[[耶律阿保機]]建國契丹  
 
| '''成立''' || [[916年]]<br />[[耶律阿保機]]建國契丹  
 
|-
 
|-
| '''滅亡''' || [[1125年]]<br />[[天祚帝]]被金兵俘擄  
+
| '''滅亡''' || [[1125年]]<br />[[天祚帝]]被金兵俘擄
 
|-
 
|-
|colspan=3 align="center"|[[File:Song-Liao-Xixia-1111.png|280px|border| 上方紫色部份為 遼朝疆域]]  
+
|colspan=3 align="center"|[[File:152222123194425s3no5q98.jpg |thumb|100%|center|當時的 遼朝 全盛 疆域 。[https://kknews.cc/history/jj46eq6.html 原圖鏈接] 來自 每日頭條]]  
|-
 
|colspan=3 align="center"|<font size="+1" font color="#ff00ff">■</font>&nbsp;紫色部份為[[1111年]]遼朝疆域。
 
 
|}
 
|}
 +
'''遼朝'''([[916年]]-[[1125年]]),又稱'''大契丹國'''是[[東亞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個[[王朝]]。遼朝國祚從西元[[907年]]至[[1218年]]長達'''311年'''之久,與南宋、北宋國祚相當,在北境抵抗外族最為長久。
  
'''遼朝'''([[916年]] [[1125年]] ''' 大契丹 國''' 契丹國 ,[[ 契丹大字]] [[File:契丹國.png|60px]] ){{NoteTag|關於遼朝 國號, 現代學者研究 契丹大 字與小字的墓碑 並且發現有多種組合:<br />①大多在前面加上「大」或「大中央」 <br />②有「胡裡只」、「契丹」與「國」等三組語詞混合組合 例如「胡裡只 契丹國 」、「胡裡只國」、「契丹胡裡只國」與「契丹國」等等.... 其中「胡裡只」意指人眾 「契丹」意指天族。<br />而「哈剌契丹」一詞是波斯人與蒙古人對西 的稱呼 非契丹人的自 <ref>愛新覚羅烏拉熙春〈[http://www.apu.ac.jp/~yoshim/part2-4.pdf  朝國號非「哈喇契丹(遼契丹)」考] 〉. 載《愛新覚羅烏拉熙春女真契丹學研究》. 京都松香堂出版社. 2009年2月.</ref> }} [[ 歷史]] 上由[[ 契丹人]]建立 的的一個[[ 王朝]]。遼 朝國祚從西元[[907年]] [[1218年]] 長達'''311年'''之久,與南宋、北宋 祚相當,在北境抵抗外族最為長久
+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907年]][[2月27日]]稱“天皇帝”,[[916年]][[3月17日]], 耶律阿保機登基 聖大明天皇帝”,國號“ 契丹 ”。[[918年]]定都臨潢府 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36年]]南下中原 攻滅[[ 五代]][[ 後晉]] 後改 國號 為「大遼」 [[983年]]改為“ 契丹 ”,[[1066年]]改為“ 遼” 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 除了遼朝之外 ,契丹 族尚建立相關 家。早在1122年時 因為遼朝天祚帝北逃[[夾山]] [[耶律淳]]於 南京被立為帝 稱[[北 遼]] 遼朝滅亡後 ,[[ 耶律大石]]西遷到[[中 亞]][[ 楚河 (中亞)|楚河]]流域,於[[1132年]]建立[[ 西遼]]。[[1211年]]西 [[ 屈出律]] 篡位,最後於[[1218年]] 被[[大蒙古 ]]所滅
  
 契丹 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907年]][[2月27日]]稱“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國號“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36年]]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後改國號為「大遼 {{NoteTag|契丹首次改國號 大遼 時間各史書記載不一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記為[[天顯]]十一年([[936年]]);《[[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一記為晉[[天福]]二年(937年),《[[契丹 志]]》從之;《[[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記 天福三年([[938年]]);《[[ 史]]•太宗紀》記為[[大同]]元年([[947年]])。}},[[983年]]改為 契丹 ”,[[1066年]]改為 遼”{{r| 契丹 史略|page=225}},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 除了遼朝之外, 契丹 族尚建立相關國家。早在1122年時,因為遼朝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 京被立為帝 [[ 遼]]{{r|契丹史略|page=225}}。遼 滅亡後 [[耶律大石]]西遷到[[ 亞]][[楚河 (中亞)|楚河]]流域,於[[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最後於[[1218年]]被[[大蒙古國]]所滅
+
  史學界對「 契丹」 的含義最廣 接受 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 而後來改 ”也是 的意思 同時 “遼” 也是 契丹 人發祥地[[ 遼水]] 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 契丹 方的中原諸政權長期對峙 而自 北朝 而稱 原王朝為“南朝”
  
史學界對「契丹」的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NoteTag|另外也有“領地”、“酋名”、“大中”、“奚東”、“水草豐美”等諸種說法,參見[[契丹#詞源]]。}}。而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契丹與南方的中原諸政權長期對峙,而自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r|徐俊}}。
+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揚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揚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r|中國文明史|page=3}}
 
  
 
== 政治體制 ==
 
== 政治體制 ==
{{main|南北院制}}
 
[[File:SFEC BritMus Asia 020.JPG|thumb|right|220px|遼朝釉面[[炻器]][[佛教]][[羅漢]]雕像。]]
 
由於遼朝屬於多民族國家,其政治體制融合契丹體制與唐宋體制而形成[[南北院制]]。南北院制分成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借此保護契丹固有文化與政治體制{{r|竺沙雅章| page=48}}。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r|楊若薇| page=85}}。
 
 
北面官制中,[[北南樞密院]]是遼朝最高官制,北樞密院掌管全國軍政,類似唐朝的兵部;南樞密院掌管銓選、丁賦等政。樞密院下還設[[北南宰相府]],北、南宰相都由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所把持。此外還有管理契丹或漢族軍民之事的[[北南大王院]]、管理北南院御前祗應之的[[北南宣徽院]]、管理皇室教育的[[大內惕隱司]]、管理刑獄的[[夷離畢院]]、管理文翰之事的[[大林牙院]]與管理禮儀的[[敵烈麻都司]]等<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四十五 百官誌一》|quote=「凡遼朝官,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夷離畢視刑部,宣徽視工部,敵烈麻都視禮部,北、南府宰相總之。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於越坐而論議,以象公師,朝廷之上。事簡職專,此遼所以興也。」}}</ref>。南面官制的官名及職掌沿襲[[唐朝]]制度,並參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設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與[[大理寺]]{{r|中國文明史|page=34}}。官有實授、遙授之分。職事官與散官及階、勳、憲銜、封爵、食邑戶數等配套。遼代官名多有[[契丹語]]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隱]]掌管皇族政教,[[夷離畢]]掌管刑獄,乙裡免為[[誥命夫人]]等{{r|中國文明史|page=35}}。
 
 
遼朝的法律因俗而治,故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岐視,至聖宗時契丹人法也用漢律來斷。這反映漢人地位的提升。一般來講遼代刑罰較重,而且皇帝往往隨意殺人,無法無天,[[遼穆宗]]尤甚{{r|中國文明史|page=43}}。
 
 
=== 捺缽制度 ===
 
[[捺缽]],漢語譯為「行營」、「行在」、「營盤」。遼朝雖以[[遼上京]]作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契丹語“行在所”、“行宮”的音譯<ref>{{cite web|url=http://www.zdic.net/cd/ci/11/ZdicE6Zdic8DZdicBA141383.htm|title=捺鉢|publisher=漢典|accessdate=2010-09-21}}</ref>)。這是因為遼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為[[遊牧民族]]。由於契丹族轉徙不定、車馬為家的特性,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均在捺缽隨時決定,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時巡守」,「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皇帝在遊獵地區設的行帳,以區別於皇都的宮帳。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r|中國文明史|page=14}}。
 
 
遼太宗時,取[[燕雲十六州]]後,其國土包括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為保持[[契丹族]]的騎射善戰傳統的經濟生活,仍然過著「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生活。正如《[[遼史]]》中記載的「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在這種特殊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體制上,逐漸形成了一套縣有鮮明遊牧契丹民族獨特特點的四時捺缽制度。契丹皇帝四時巡行的宮帳(也稱牙帳),即[[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r|中國文明史|page=14}}。
 
 
== 外交 ==
 
[[File:Wooden Pagoda Shanxi.jpg|200px|thumb|[[應縣木塔]](佛宮寺釋迦塔),建於[[1056年]],是目前世界現存最高、最古老的多層木結構建築]]
 
契丹族原臣服[[唐朝]],被唐朝設立為[[松漠都督府]]。於晚唐[[五代]]時建立契丹國獨立,並且屢次入侵河北地區。五代後唐末年,遼太宗接受[[石敬瑭]]的請求,協助他建立後晉取代後唐,以獲得[[燕雲十六州]]與[[後晉]]的臣服。不久又南征中原,滅後晉以建立遼朝。至此遼朝與中原的外交關係首度轉為遼朝居上,中原臣服的狀態{{r|竺沙雅章| page=46}}。之後遼朝衰退,[[後周]]與[[北宋]]為了燕雲十六州又相繼北伐,雙方恢復對峙的局面。遼朝採取防禦策略,並且扶持[[北漢]]對抗中原的北伐,屢次抵禦中原的進攻。直到[[遼聖宗]]時,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再度發動南征,率遼軍直逼北宋的[[澶州]]。最後雙方訂立[[澶淵之盟]],遼朝與北宋建立大致上平等的外交關係,長達120年,雙方並且加強經濟和貿易往來<ref>{{Cite book|author=黃仁宇|title=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ref>。[[1042年]][[遼興宗]]乘[[宋夏戰爭]]後[[北宋]]內外交困之際,率重兵陳列遼宋邊界,並派[[蕭特末]](漢名蕭英)和[[劉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橋關南十縣地。宋朝派[[富弼]]與遼方使節談判,雙方於九月達成協議,此即[[重熙增幣]]。最後增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了結這次索地之爭。遼興宗還派[[耶律仁先]]和劉六符再次使宋爭得一個「納」字,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宋臣[[富弼]]建議[[宋仁宗]]答應要求,並且要求遼朝約束西夏作為條件以破壞遼與西夏的關係,最後使遼興宗兩次親征西夏,勞民傷災{{r|竺沙雅章|page=36}}。遼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內部分裂與內鬥,使遼朝有意與北宋和談。但是北宋已經與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遼,所以拒絕和談,最後遼朝亡於金朝{{r|中國文明史|page=12}}。
 
 
[[File:Tianning Pagoda 1.JPG|left|thumb|200px|[[天寧寺 (北京)|天寧寺塔]],興建於[[1119年]]至[[1120年]]間]]
 
遼朝於[[926年]]滅[[渤海國]]後與[[高麗]]接觸。[[942年]]送給高麗50匹駱駝,但遭[[高麗太祖]]拒絕。遼使被放逐到孤島,所送駱駝也都被餓死([[萬夫橋事件]])。至此遼朝多次襲擾高麗邊界,[[993年]],[[遼聖宗]]率大軍越過[[鴨綠江]]入侵高麗。最後雙方和談,在高麗同意斷絕與宋的聯盟後,遼聖宗率軍北返,雙方建立友好的睦鄰關係。[[1009年]]高麗發生軍變。遼聖宗趁機入侵高麗,最後在攻下[[開城]]後北返。1018年,遼朝率大軍再度東征高麗。但不敵高麗軍隊。雙方之後談和,以後遼朝再也沒有入侵高麗<ref>[http://www.cn1n.com/history/acn/2007628/18142723345.htm 宋遼時期遼與高麗的戰爭], 中國 線上.  2007年6月28日</ref>。
 
 
遼朝與西北諸國保持著較為友好和睦的往來。遼朝西境的主要鄰國[[西夏]],長期以來,一直與遼朝保有朝貢和聯姻關系。一度為遼藩屬,被稱為甥舅之邦。遼朝與西域諸國的關系也源遠流長。早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就曾經率軍西征,使西域諸國相繼臣服<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一百零三 文學上 蕭韓家奴李澣》|quote=「及太祖西征,至於流沙,阻蔔望風悉降,西域諸國皆願入貢。」}}</ref>。統和年間,王太妃出師西域,[[1003年]]建可敦城{{NoteTag|
 
可敦城的位置,根據《遼史•地理志》有三種說法:(1)雲內州“有古可敦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西北陰山北麓。(2)鎮州“本古可敦城”,今[[蒙古國]][[布林幹省]]青托羅蓋古城。(3)“河董城,本回鶻可敦城,語訛為河董城”,今蒙古國[[喬巴山市]]西。}},作為西北的邊防重鎮,經過多年的經營,使遼朝的勢力範圍涵蓋漠南、漠北與西域之地。遼朝政府對這些降附的部落屬國,均採取「因遷種落,內置三部」的羈縻政策<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一百零三 文學上 蕭韓家奴李澣》|quote=「因遷種落,內置三部,以益吾國,不營城邑,不置戎兵。」}}</ref>,使的這些國家互相監督,皆不願背叛遼朝<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一百零三 文學上 蕭韓家奴李澣》|quote=「自後一部或叛,鄰部討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馭遠人之道。」}}</ref>。這些都使[[蔥嶺]]以東的[[甘州回鶻]]、[[西州回鶻]]與蔥嶺以西的[[喀喇汗國]],基本上都是親附遼朝,其與北宋的關係較疏。此外,西亞的[[波斯]]與[[大食]]在遼初也相繼道使來通好。天贊二年,波斯使來,其明年大食使來。大食國王遣使為王子請婚,未允。次年,復遣使請婚,遼聖宗以宗室之女嫁之<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十六 聖宗七》|quote=「是月,大食國王復遣使請婚,封王子班郎君胡思裏女可老為公主,嫁之。」}}</ref>。
 
 
因此,在唐朝滅亡之後,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將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兵書中,還將中國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羅斯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當中,也依舊以契丹作為中國的稱呼{{r|楊若薇 | page=1}}。
 
 
== 軍事制度 ==
 
[[File:FuneraryMaskLiao10thcentury.jpg|thumb|180xp|遼朝陪葬金面具,十世紀]]
 
遼朝的軍隊,平時約在二十萬至三十萬左右。[[契丹]]是遊牧民族,善於騎射,平時放牧漁獵,既是生產經濟活動,也是軍事練習,有戰爭很快即可集合成軍。由於全民皆兵,遼朝所能動員的兵力在總人口當中,比例很高,為164萬2800人{{r|楊若薇| page=201}}。由於保留著原始部族的痕跡,並處於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迅速轉化的歷史階段,軍事制度初期多與本民族社會制度合為一體,進入[[長城]]以南地區後,既保有本民族特色,又逐步接受漢族影響,具有民族融合的特點。遼朝皇帝親掌最高兵權。下設[[北南樞密院]]。北樞密院為最高軍事行政機構,一般由契丹人主管﹔南樞密院亦稱漢人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因而出現一個朝廷兩種軍事體制並存的局面{{r|中國文明史|page=52}}。  
 
 
遼朝兵制分為[[宮帳軍]]、[[部族軍]]、[[京州軍]]和[[屬國軍]]。宮帳軍,即皮室軍,徵集直屬皇帝的著帳戶壯丁組成,是契丹族親軍,供宿衛和征戰,「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r|楊若薇| page=204}}。部族軍,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壯丁組成,供守衛四邊。以上兩種部隊是遼軍的主力。京州軍,亦稱五州鄉軍,徵集五京道各州縣的[[漢族]]、[[渤海國|渤海族]]等的壯丁組成。屬國軍,由臣屬國壯丁組成。後兩種部隊為輔助兵力{{r|中國文明史|page=51}}。遼初,貴族男子人人服兵役,年齡在15~50歲之間的列籍正軍,兵器、戰馬自備<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三十四 兵制》|quote=「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穀、守營鋪家丁各一人。」}}</ref>。並且時常派遣掠奪周邊物資,時稱[[打草穀]]<ref>{{Cite book|title=《遼史 卷三十四 兵制》|quote=「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穀騎四齣抄掠以供之。」}}</ref>。遼軍以騎兵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槍。後期從[[宋朝]]傳入[[拋石機]],編有炮手軍{{r|中國文明史|pages=55}}。
 
 
== 經濟 ==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畋[[魚]]以食、皮毛以衣、馬逐水草、人仰湩酩”。遊牧民族經濟上的弱點,在契丹立國之前大致上解決。以人為方式在遊牧地區內營造綠洲,再將農耕民族移居其中。契丹人從事[[農業]]、[[手工業]],都是由[[遼太祖]]的祖父、父親以及伯父等傳入契丹,又傳授紡織。遼在各地均設[[群牧使司]]以管理官有的牲畜。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r|中國文明史|page=64}}。
 
 
=== 農業 ===
 
[[File:Rest_Stop_for_the_Khan_part2.png|thumb|280px|《[[卓歇圖]]》(局部),[[五代]]遼朝的[[胡瓌]]所繪,圖中可見[[契丹族]]的可汗、閼氏和他部下於出獵後圍地飲宴,展現遊牧民族的特色。]]
 
遼朝境內農作物品種齊全,既有[[粟]]、[[麥]]、[[稻]]、[[穄]]等糧食作物,也有蔬菜瓜果。他們借鑒和學習中原的農業技術,引進作物品種,還從[[回鶻]]引進了[[西瓜]]、[[回鶻豆]]等瓜果品種,結合北方氣候特點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作物栽培技術。遼朝的土地有公田和私田兩類。在沿邊設置的屯田自然是公田。募民耕種的在官閒田也是公田,百姓領種十年以後,要對朝廷繳納租賦。至於所說的“占田置業入稅”則是私田了。估計屯田多集中在北部沿邊,私田則多在遼國南境。在契丹的[[漢族|漢人]]依然是以[[男耕女織]]的方法維持家庭收入。同時,契丹將戰爭中俘掠的漢人,安置在契丹腹心地區,建立許多[[頭下軍州]]。除少部分需上繳,其餘收入皆歸頭下主所有。遼廷為了鼓勵人民開闢荒地,立例若成功開闢農地可免租賦十年,形成契丹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r|復旦大學|page=125}}。遇到兵荒、歲饑之年,也要減、免賦稅,[[991年]]1月遼聖宗時期,“詔免三京諸道租稅,仍罷括田”<ref>{{Cite book|title=《遼史》卷13《聖宗紀》}}</ref>。[[1075年]]9月遼道宗時期,“以南京饑,免租稅一年,仍出錢粟振之”<ref>{{Cite book|title=《遼史》卷23《道宗紀》}}</ref>。遼朝從事農業生產的居民被編入州縣,包括擁有少量土地的自耕農和靠租種地主土地為生的佃戶。他們無論經濟地位如何,都是具有自由民身分的國家編戶,並承擔著國家的賦役負擔。寺廟的佃戶多是貴族、官僚隨同土地一起轉贈的,是既向國家納稅又向寺廟交租的另一種形式的稅戶{{r|中國文明史|page=65}}。
 
 
=== 畜牧業 ===
 
遼朝的畜牧業十分發達,[[契丹]]人的牧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ref>{{Cite book|title=《遼史•食貨志上》|quote=“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縱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戰,彍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糗糧芻茭,道在是矣”}}</ref>。牧業是契丹等部落民的生活來源,也是遼朝所以武力強盛、所向克捷的物質條件{{NoteTag|《契丹馬》詩:“邊城養馬逐萊蒿,棧阜都無出入勞。用力已過東野稷,相形不待九方皋。人知良禦鄉評貴,家有才駒事力豪。略問滋養有何術,風寒霜雪任蹄毛。”《北人牧羊》詩:“牧羊山下動成群,嚙草眠沙淺水濱。自免觸藩羸角困,應撫挾策讀書人。氈裘冬獵千皮富,湩酷各朝中百品珍。生計不贏衣食足,土風猶似茹毛純。”參見《蘇魏公集》卷13《後使遼詩•北人牧羊》、《契丹馬》詩及序。}}。當時[[陰山]]以北至[[臚朐河]],[[土河]]、[[潢水]]至[[撻魯河]]、[[額爾古納河]]流域,歷來有優良的牧場。契丹各部和屬部中的[[阻卜]]、[[烏古]]、[[敵烈]]、[[回鶻]]、[[黨項]]等,主要從事遊牧業。羊、馬是契丹等遊牧民的主要生活資料:乳肉是食品,[[皮毛]]為衣被,[[馬]]、[[駱駝]]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戰爭和射獵活動中馬匹又是不可缺少的裝備。因此,“蕃漢人戶亦以牧養多少為高下”。阿保機之妻述律氏曾自豪地說:“我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可勝窮也”<ref>{{Cite book|title=《資治通鑒》卷271,《後樑紀六》。}}</ref>。羊、馬也是遼朝向契丹諸部和西北、東北屬國、屬部徵收的賦稅和貢品,是遼朝的重要經濟來源,因而受到統治集團的重視。遊牧的契丹人,編入相應的部落和石烈,在部落首領的管理下,在部落的分地上從事牧業生產,承擔著部落和國家的賦役負擔,沒有朝廷和部落首領的允許,不能隨意脫離本部。他們是牧區的勞動者、牧業生產的主要承擔者,是部落貴族的屬民{{r|中國文明史|page=66}}。
 
 
=== 手工業 ===
 
[[File:SancaiPlateLiaoX-XII.JPG|thumb|240px|12世紀遼朝的瓷盤]]
 
遼代的冶鐵業發達<ref>{{Cite book|title=《契丹國志 卷24 《王沂公行程錄》》|quote=“七十裡至柳河館,河在館旁,西北有鐵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ref><ref>{{Cite book|title=《全遼文 卷11 》|quote=“旋出為景州龍池冶監。其冶鐵貨歲出數不供課。比來為殿罰者殆且十數人。皆謂公性疏放,況能庀於是耶。身族為累,其兆於此。公泊至,督役勉工,親時鑄煉,所收倍于常績。複更征商榷酒等務。煩劇皆辦,所蒞稱最。”}}</ref>,發掘出土鐵制的農業工具、炊具、馬具、手工工具可與中原的產品相媲美。遼東是遼朝產鐵要地,促進遼朝冶鐵業的發展。初期,曾以橫帳和大族奴隸置曷術石烈,從事冶煉。“曷術”,即契丹語“鐵”。曷術石烈在聖宗時因戶口繁息和生產關系的變化,改編為部,仍以鐵為賦。遼在手山、三黜古斯和柳濕河分置三冶。其中手山為今遼寧省鞍山市的首山,這裡的礦冶史最晚當起自遼代{{r|中國文明史|page=69}}。
 
 
遼代陶藝受唐代影響,墓葬出土文物則顯示部分宋代器皿及其他器皿自國外輸入,但金、銀器製作亦採用唐、宋的金屬打製和鍍金技術。<ref>[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SUBJECT_ID:300018425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遼]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ref>遼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瓷器的造型可分為[[中原]]式和契丹式兩類,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風格燒造,有[[碗]]、[[盤]]、[[杯]]、[[碟]]、盂、[[盒]]、[[壺]]、[[瓶]]等,[[契丹]]式則仿造本族習慣使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樣式燒造,器類有瓶、壺、盤、碟,造型獨具一格<ref name="博物">{{cite web | language=zh-cn| url=http://images.gg-art.com/viewNews/index_b.php?newsid=10076 | title=外語中的「中國」來自契丹 | accessdate=2010-12-10 | publisher=中華博物}}</ref>。缸瓦窯村窯是一處目前所知遼代最大的古瓷窯遺址,可生產白釉、單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宮廷所用的官窯器物<ref name="博物"/>。遼代的鎏金、鎏銀、染織、造馬具、制瓷以及造紙等手工業門類齊全,工藝精湛<ref name="博物"/>。[[契丹鞍]]與[[端硯]]、[[蜀錦]]、[[定瓷]]更被[[北宋]]人評比為「天下第一」<ref>{{cite web | language=zh-cn| url=http://www.chiculture.net/1702/html/1702c15.html | title=契丹文化 | accessdate=2010-12-10 | publisher=中國文化研究院}}</ref>。[[陳國公主與駙馬墓]]、[[耶律羽之墓]]等貴族墓葬出土的精美金銀器都反映出契丹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工藝]]技術水準<ref name="博物" />。如在[[內蒙古]][[翁牛特旗]]廣德公鄉遼墓出土的雙猴綠釉雞冠壺和龍首綠釉雞冠壺就是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模式,在壺體側邊作出仿[[皮革]]縫製的痕跡,此類壺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器皿<ref name="博物" />。目前分散到世界各地博物館,並作為[[博物館]]規模標誌的,高達兩米的大[[羅漢]]瓷像,就是[[遼代]]產品,是從[[河北省]][[易縣]]附近[[山洞]]中被外國人盜走的<ref name="追蹤大羅漢">{{cite web | url=http://big5.cctv.com/program/gbda/20070525/105971.shtml | title=中央電視台 追蹤大羅漢(五) | accessdate=2010-12-10 | author=王京 | date=2007年05月05日 | publisher=央視國際 | language=zh-cn}}</ref>。
 
 
=== 商業 ===
 
[[File:Golden Mask of Princess of Chen State.jpg|140px|left|thumb|出土的[[陳國公主]]金面具]]
 
隨著農、牧、手工業的發展,交換逐漸頻繁,商業活動也日益活躍。早期,[[遼太祖]]在炭山北建羊城,“起榷務以通諸道市易”。後版圖擴大,建置完善,經濟成分增加,範圍擴大,商業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遼五京]]相繼建成後,都成了遼朝的重要商業城市{{r|中國文明史|page=75}}。遼朝與周邊各政權、各民族、國家的經濟往來多以朝貢和互市的方式進行。由於商業的發展,遼朝境內也出現了富有的商人階層,他們或經商於五京、州縣,或來往於遼、[[五代]]諸國或[[宋朝]],有的甚至成為代表遼朝辦理交涉的使臣,如[[遼太宗]]時的回圖使[[喬榮]]經商於[[後晉]],又為遼朝商業貿易的代表,並可作為使臣與後晉交涉政務。西京歸化州的[[韓師訓]]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r|中國文明史|page=76}}。
 
 
遼代物價甚低,雖有鹽酒之稅,但各地稅率並不一致。商業貿易的繁榮促進了貨幣經濟的發展。據文獻記載,耶律阿保機之父撒剌的時,已開始鑄造貨幣。然而貨幣使用量不多,遼世宗時,上京還處在交易無錢而用布的狀態。各地都用不同貨幣,如聖宗以前所鑄的遼錢極少,聖宗之後稍微多了一些,但在流通貨幣中,所佔數量仍甚少,不及百分之二,主要的是宋錢,其次是唐及五代及其他朝代的錢;在對外[[交易]]方面,遼主要與[[宋]]和[[西夏]]等通過邊境上的榷場進行互補性的交易。另外與[[日本]]、[[王氏高麗|高麗]]、[[阿拔斯王朝]]、[[基輔公國]]和[[喀喇汗國]]也有貿易往來{{r|復旦大學|page=150}}。
 
 
== 文化 ==
 
遼朝吸收許多漢文化與[[渤海國]]文化。滅渤海後,渤海遺民大量聚居于[[遼上京]]、[[遼東京]]一帶的州縣,較先進的渤海文化對遼文化有較為廣泛的影響。據漢地[[幽雲十六州]]到後來和[[宋朝]]的頻繁交往,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時期的榷場貿易,漢文化對於遼朝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由於大量漢文書籍的翻譯,將中原人民的科學技術、文學、史學成就等介紹到了草原地區,帶動和促進了遊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發展。遼朝皇室和契丹貴族多仰慕漢文化,如遼的開國[[皇帝]][[遼太祖]]崇拜[[孔子]],先後於上京建[[國子監]],府、州、縣設學,以傳授[[儒家]]學說,又建立孔子廟;[[遼聖宗]]常閱讀《[[貞觀政要]]》、[[遼道宗|道宗]]愛看《[[論語]]》等;[[遼道宗]]時,契丹以“諸夏”自稱,道宗又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ref>{{Cite book|author=[[洪皓]]|title=《松漠紀聞》卷上|quote=“大遼道宗朝,有漢人講《論語》,……至‘夷狄之有君’,疾讀不敢講。則曰:‘上世獯鬻、獫狁,蕩無禮法,故謂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何嫌之有!’卒令講之。”}}</ref>[[教育]]方面實行設學養士和科舉取士{{r|中國文明史|page=104}}。
 
 
=== 文學與文字 ===
 
[[File:Khitan mirror from Korea.jpg|left|thumb|240px|位於銅鏡上的[[契丹文字]]]]
 
遼朝文人既用契丹語言文字創作,也大量用漢語文寫作。他們的作品有詩、詞、歌、賦、文、章奏、書簡等各種體裁,有述懷、戒喻、諷諫、敘事等各種題材。作者包括帝后、宗室、群臣、諸部人和著帳郎君子弟。契丹的詩詞既有氣勢磅礴之句,也有清新優美之詞。[[遼興宗]]也善為詩文,[[1050年]]宋使[[趙概]]至遼,遼興宗于席上請概賦《[[信誓如山河詩]]》。在遼朝諸帝中,[[遼道宗]]文學修養最高,善詩賦,作品清新雅麗,意境深遠。有《[[題李儼黃菊賦]]》。宗室東丹王[[耶律倍]]有《[[樂田園詩]]》、《[[海上詩]]》。[[耶律國留]]、[[耶律資宗]]、[[耶律昭]]兄弟三人皆善屬文、工辭章,耶律國留有《[[兔賦]]》、《[[寤寐歌]]》;耶律資宗出使[[高麗]]被留期間,“每懷君親,輒有著述”,後編為《[[西亭集]]》;耶律昭因事被流放西北部,致書招討使[[蕭撻凜]],陳安邊之策,詞旨皆可稱。遼道宗的皇后[[蕭觀音]]《[[諫獵疏]]》、《[[回心院]]》和應制詩《[[君臣同志華夷同風]]》表達關心社稷安危、致主澤民的政治理想。流傳至今的遼人作品除[[王鼎]]的《[[焚椒錄]]》外,還有[[寺公大師]]的《醉義歌》。《[[醉義歌]]》是使用契丹語創作,有[[金朝]][[耶律履]]的譯文,只是契丹文原作和耶律履譯文已經失傳,今有耶律履的兒子[[耶律楚材]]的漢譯本傳世{{r|中國文明史|page=148}}。
 
 
[[File:Small Khitan Fish Tally.jpg|thumb|80px|[[契丹小字]]魚符[[木刻]]摹本]]
 
在書目方面,遼設國史院,專修整[[歷史]],設官監修國士、史館學士、修[[國史]]等,曾撰寫[[起居注]]、[[日曆 (史書)|日曆]]、[[實錄]]二十卷、國史,又把不少漢人書籍[[翻譯]]為遼朝文字,如《[[舊五代史|五代史]]》等。當中,遼代所寫的實錄成為[[元朝]][[脫脫]]等所編寫的[[遼史]]主要材料之一{{r|中國文明史|page=139}}。
 
 
語言文字方面,[[漢語]]與[[契丹語]]都是通行的,不少文書都是以這兩種語言。遼代還出現了為佛教信眾學習佛經而編纂的漢字[[字書]]《[[龍龕手鏡]]》。[[契丹文]]是遼代為記錄契丹語而參照漢字創製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形式。但現時已缺少類似的文獻。契丹大字相傳於[[920年]]由[[遼太祖]]下令[[耶律突呂不]]和[[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制,應有三千餘字;契丹小字由遼太祖弟[[耶律迭剌]]參考[[回鶻文]]對大字加以改變而成。小字為拼音文字,約五百個發音符號。契丹小字較大字簡便,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全部貫通。契丹族創字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覺,對其他民族也有不少影響,例如[[西夏]]創造[[黨項文字]]、[[金朝]]創造[[女真文字]]、[[元朝]]創造[[八思巴文字]]{{r|竺沙雅章| page=49}}。契丹字的通行直到[[1191年]]金朝[[金章宗]]廢除為止{{r|中國文明史|page=97}}。
 
 
=== 宗教 ===
 
[[File:LiaoDynastySancaiLuohanCirca1000.jpg|220px|thumb|left|遼朝[[遼三彩]][[羅漢]],約[[1000年]]]]
 
遼朝的[[宗教]]以[[佛教]]和[[薩滿教]]為主,此外也崇拜契丹祖先和[[民間]]信仰{{r|中國文明史|page=131}}。民族信仰有木葉山崇拜、天地崇拜{{r|中國文明史|page=129}}與拜日神<ref>{{Cite book|title=《文獻通考 卷345 《契丹》》|quote=“契丹人好鬼而貴日,每月朔日,向東而拜日,其會聚、視國事,皆以東向為尊。四樓門屋,皆向東……。”}}</ref>、拜山神<ref>{{Cite book|title=《遼史•禮誌》|quote=“冬至日,國俗屠白羊、白馬、白雁,各取血合酒。天子拜望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謂國人魂魄,其神司之,猶如中國岱宗雲。每歲是日,五京進人馬紙萬餘事,祭山而焚之。俗甚嚴,非祭不敢進山”。}}</ref>等。木葉山崇拜源自契丹始祖出現與契丹八部興起的傳說,帶有[[薩滿教]]的文化背景<ref>{{Cite book|title=《契丹禮俗考論》|quote=“行柴冊禮時還要祭日,祭河神,山神和祖神,實際上,這又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祭祀活動”。}}</ref>。契丹族於[[木葉山]]興建契丹祖廟以祭拜始祖{{NoteTag|有木葉山,上建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在南廟,可敦在北廟,繪塑二聖並八子神像。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r|中國文明史}}}},最後發展成遼朝皇室的[[柴冊儀]]。
 
 
遼朝[[佛教]]基本上繼承盛唐的教學佛教{{r|竺沙雅章| page=75}}。早在[[唐朝]][[唐武宗]]發動滅佛事件時因為河北諸藩鎮不聽從,大量僧侶與佛教文物流向河北地區,使得當地佛教文化蓬逢發展{{r|中國文明史|page=132}}。[[902年]][[龍化州]]建開教寺,為佛教北傳契丹的起始點。[[918年]]遼上京又建佛寺,佛教逐漸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926年]]遼朝滅[[渤海國]]後,俘渤海僧人[[崇文]]等57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後,諸京和各州縣也相繼修建寺廟。[[938年]]遼朝領有[[燕雲十六州]]後,此地逐漸發展成佛教文化重心,到遼朝晚期「僧侶、佛寺之數冠北方」。[[遼太宗]]等遼朝皇帝也採取保護佛教政策,等都尊崇佛教,佛教大盛。遼興宗時[[覺華島]]海雲寺僧人海山([[郎思孝]])與遼興宗關系甚好<ref>{{Cite book|title=《遼東行部志》|quote=「遼興宗每萬機之暇,與師對榻,以師不肯作詩,以詩挑之」}}</ref>。遼道宗曾以詩贊譽法均:“行高峰頂松千尺,戒凈天心月一輪。”隨著佛教的傳播,由皇帝下令,寺廟校勘、雕印佛經和個人寫經,集資刻經、印經等活動十分活躍。從[[山西]][[應縣]]木塔佛像中發現的丹藏、佛經及佛畫,[[河北]][[豐潤]]天寶寺塔發現的佛經,[[內蒙古]][[巴林右旗]]釋迦佛[[舍利塔]]中發現的佛經,堪稱佛教藝術瑰寶{{r|中國文明史|page=137}}。遼朝完成以《大般若經》為首的主要佛教石刻,於遼興宗時期出版的《契丹大藏經》,其地位僅次於宋朝宋太祖時期開版《蜀版大藏經》,在佛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r|竺沙雅章| page=74}}。
 
 
[[File:Niujie Mosques02.jpg|260px|thumb|遼朝伊斯蘭教的重心,[[牛街禮拜寺]]。]]
 
[[道教]]和道家思想對契丹人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遼初,以各種方式進入草原的漢人中,就有一些道教信仰者。如上京有天長觀,中京有通天觀,一些州城也多有道士和道觀。某些契丹上層和契丹部民也信仰道教。[[遼聖宗]]對“道釋二教,皆洞其旨”<ref>{{Cite book|title=《契丹國志‧卷七》}}</ref>,其弟[[耶律隆裕]]更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ref>{{Cite book|title=《契丹國志‧卷十四‧齊國王隆裕》|quote=「自少時慕道,見道士則喜。後為東京留守,崇建宮觀,備極輝麗……又別置道院,延接道流,誦經宣醮,用素饌薦獻,中京往往化之」}}</ref>。某些上層道士同佛教上層一樣受到皇帝的禮遇。遼聖宗曾予道士[[馮若穀]]加官太子中允。道教的傳播也帶動了道家經典的研究,遼初道士[[劉海蟬]]著有《[[還丹破迷歌]]》和《[[還金篇]]》,[[耶律倍]]譯有《陰符經》,[[遼聖宗]]時[[於闐|-{於}-闐]][[張文寶]]曾進《[[內丹書]]》,[[寺公大師]]的《[[醉義歌]]》中也雜有道教思想{{r|中國文明史|page=138}}。
 
 
遼朝也有通行[[伊斯蘭教]],主要經由位於西域、已經伊斯蘭化的[[喀喇汗國]]東傳而來。[[996年]]入仕遼廷的阿拉伯學者[[納蘇魯丁]]即在遼南京(今北京市)興建[[牛街禮拜寺]]<ref>{{Cite book| title=〈略述兩宋時期伊斯蘭教在西北的傳播與發展〉| author=韓毅 | year=2001年2月 | publisher=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 | page=62頁}}</ref>。後來的[[西遼]]遼帝對伊斯蘭教採取的寬容伏待政策,使伊斯蘭教持續在西域發展。
 
 
=== 藝術 ===
 
[[File:danfengyoulu.png|left|thumb|230px|《[[丹楓呦鹿圖]]》]]
 
遼朝繪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契丹人善畫草原風光和騎射人物,遼朝湧現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畫家,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繪畫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畫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畫多入[[北宋]]內府,被譽為“神品”。耶律倍畫的《[[射騎圖]]》、胡環的《[[卓歇圖]]》、無名氏的《[[秋林群鹿圖]]》、《[[丹楓呦鹿圖]]》等名畫,均為曠世珍寶。此外比較有名的尚有:[[耶律防]]曾兩次使宋,見[[宋仁宗]],“陛辭,僅一見,”即臨摹如真容。[[蕭瀜]]據《繪事備考》雲:“好讀書,親翰墨,尤善丹青……”。[[虞仲文]]據《圖繪寶鑒》記載他善畫人馬,墨竹學文湖州(文同)。其它還有契丹族[[耶律題子]]、秦晉國妃蕭氏,以及漢族[[陳升]]、[[常思言]]與[[吳九州]]等人也皆以善畫稱{{r|中國文明史|page=166}}。
 
 
雕塑作品刀法遒勁,栩栩如生。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靈丘]]覺山寺西塔院中的[[覺山寺塔]]、[[北京市]][[天寧寺塔]]、[[遼寧省]][[遼陽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觀,是遼代最流行的密簷塔中的傑出代表作品。[[天津]][[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兼唐代和宋朝之長處,雄健壯麗{{r|中國文明史|page=第92頁}}。
 
 
[[File:契丹大字-北大王墓誌.jpg‎|thumb|140px|《[[北大王墓誌]]》]]
 
遼朝用[[契丹文字]]刻製的石刻。契丹文石刻用契丹大字和小字刻制,一般分為紀功碑、建廟記、哀冊文、墓誌銘、題記等類。契丹大字石刻如:《遼太祖紀功碑》(殘)、《大遼大橫帳蘭陵郡夫人建靜安寺碑》、《耶律延寧墓誌》、《蕭孝忠墓誌銘》、《故太師銘石記》與《北大王墓誌》等。其中《[[北大王墓誌]]》(又作《耶律萬辛墓誌》)是契丹大字石刻中字體最工整的一件,講述[[耶律萬辛]]的事蹟,本墓誌使用遼代契丹大字、漢字刻印。由於刻字工整,字數較多,有利於[[契丹大字]]的解讀{{r|中國文明史|page=169}}。
 
 
遼朝散樂受[[唐朝]]和[[五代]][[後晉]]影響極深,在此基礎上與[[契丹族]]民間藝術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種類似宮廷音樂的形式。《[[遼史]]》中有記載,其演奏樂器有:[[觱篥]]、[[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箏]]、[[方響]]、[[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與[[拍板]]等。散樂由12人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隊伍。樂隊呈兩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隨著節拍翩翩起舞{{r|中國文明史|page=157}}。
 
 
=== 科技 ===
 
遼朝在科學技術方面也取得一些成就。遼朝的醫藥久負盛名,遼朝醫生[[直魯古]](915年-1005年) 撰有《[[脈訣]]》與《[[針灸書]]》,其中的治療方法至今仍應用在臨床實踐中。當時具有屍體防腐保存的技術,[[文惟簡]]所著的《[[虜廷事實]]》、《新五代史•四夷附錄》等文獻都記載契丹人用香藥、鹽、礬等保存屍體的方法。[[1981年]]在[[內蒙古]][[察右前旗]]豪欠營遼墓中發現有保存比較完整的乾屍{{r|中國文明史|page=84}}。
 
 
遼朝的天文曆法繼承五代曆法,並略有改進。遼朝原使用[[後晉]][[馬重元]]的[[調元曆]],[[995年]]行用遼刺史[[賈俊]]的[[大明曆]]。遼朝皇帝十分重視天象觀測,時人並將天象與政事相連繫。[[1971年]]在[[河北省]][[宣化]]遼墓發現的彩繪星圖繪有[[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1989年]]在宣化遼墓又發現兩幅星圖,除與前圖略同外,並有[[十二生肖]],均作人形,從中可以得知遼朝天文學已達到很高的水準{{r|中國文明史|page=83}}。
 
 
== 社會 ==
 
[[File:Jaijus.jpg|270px|thumb|遼代[[傢俱]],出土於北京[[天開塔]]地宮]]
 
契丹民族的社會與風俗,本不同於漢人。遼朝在統治漢人的[[燕雲十六州]]地區,則同於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則依舊俗生活;介於混雜地區,就呈現兩種混合型態。契丹人的儀俗很多,如拜日儀、柴冊儀、再生儀、祭山、射鬼箭等。特別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時的「[[捺缽]]」,遼朝皇帝帶領百官的中央政權,隨著一年四時,到各地巡狩,其宮帳的所在地就是「捺缽」。其他還有「頭魚宴」、「頭鵝宴」等生活習慣。契丹飲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餞]]、果脯等,是用蜜蠟浸漬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東北仍有以歐李(野果)“漬以餳蜜”之俗,今日[[北京]]特產果脯,也是與契丹人的“蜜漬山果”“蜜曬山果”之類一脈相承{{r|中國通史|page=161}}。
 
 
在日常生活上,契丹人具有北亞民族傳統,以羊狐皮裘居多。而貴族官吏則以貂裘為主,並且穿絲絹服飾,所配戴的裝飾也比較多。飲酒食肉為普遍現象,居住以帳幕為主,也有居住在宮室。[[摔跤]]、[[擊鞠]](踢球)、[[射柳]]、[[射兔節]]、下[[圍棋]]和[[雙陸]]等均是遼人的業餘活動。關於節令風俗,遼漢皆有,仍以契丹舊俗為主。例如元旦日,以弱米和白羊髓為餅。正月七日為人日,食煎餅,稱為「[[薰天餅]]」。其他尚有中和、上巳、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原傳入的,節日風俗大體相同。然而也有一些節令,名稱雖同,卻保留了契丹固有的風俗和儀式。{{r|中國通史|page=162}}。
 
 
== 帝王年表 ==
 
{{main|遼朝君主列表|遼朝皇帝世系圖}}
 
{|class="wikitable"
 
! colspan=7 style="background: #ccf;" | 契丹與遼 [[916年]]-[[1125年]]
 
|-
 
![[廟號]]
 
![[諡號]]
 
!漢名
 
!契丹名
 
!常用名稱
 
!在位時間
 
![[年號]]
 
|-
 
|肅祖<br />(遼太祖追諡)
 
|昭烈皇帝<br />(遼太祖追諡)
 
|
 
|耨裡思
 
|[[耶律耨裡思]]
 
|
 
|
 
|-
 
|懿祖<br />(遼太祖追諡)
 
|莊敬皇帝<br />(遼太祖追諡)
 
|
 
|薩剌德
 
|[[耶律薩剌德]]
 
|
 
|
 
|-
 
|玄祖<br />(遼太祖追諡)
 
|簡獻皇帝<br />(遼太祖追諡)
 
|
 
|勻德實
 
|[[耶律勻德實]]
 
|
 
|
 
|-
 
|德祖<br />(遼太祖追諡)
 
|宣簡皇帝<br />(遼太祖追諡)
 
|
 
|撒剌的
 
|[[耶律撒剌的]]
 
|
 
|
 
|-
 
|style="white-space: nowrap"|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億
 
|style="white-space: nowrap"|阿保機
 
|style="white-space: nowrap"|[[耶律阿保機]]
 
|[[916年]]-[[926年]]
 
|[[神冊]] [[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br />
 
[[天贊]] [[922年]]二月-[[926年]]二月<br />
 
[[天顯]] [[926年]]二月-[[926年]]七月
 
|-
 
|義宗<br />(遼世宗追諡)
 
|讓國皇帝<br />(遼世宗追諡)<br />文獻欽義皇帝<br />(遼世宗追諡)
 
|倍
 
|圖欲
 
|[[耶律倍]]
 
|
 
|
 
|-
 
|-
 
|淳欽皇后
 
|平
 
|月裡朵
 
|[[述律平]]
 
|[[926年]][[9月6日]]-[[927年]][[12月11日]]
 
|[[天顯]] [[926年]]-[[927年]]
 
|-
 
|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
 
|德光
 
|堯骨
 
|[[耶律德光]]
 
|[[927年]][[12月11日]]-[[947年]][[5月15日]]
 
|[[天顯]] [[927年]]-[[938年]]十一月<br />
 
[[會同 (遼太宗)|會同]] [[938年]]-[[947年]]正月<br />
 
[[大同 (遼太宗)|大同]] [[947年]]二月-九月
 
|-
 
|世宗
 
|孝和莊憲皇帝
 
|阮
 
|兀欲
 
|[[耶律阮]]
 
|[[947年]][[5月16日]]-[[951年]][[10月7日]]
 
|[[天祿 (遼世宗)|天祿]] [[947年]]九月-[[951年]]九月
 
|-
 
|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
 
|璟/明
 
|述律
 
|[[耶律璟]]
 
|[[951年]][[10月11日]]-[[969年]][[3月12日]]
 
|[[應曆]] [[951年]]九月-[[969年]]二月
 
|-
 
|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
 
|賢
 
|明扆
 
|[[耶律賢]]
 
|[[969年]][[3月13日]]-[[982年]][[10月13日]]
 
|[[保寧]] [[969年]]二月-[[979年]]十一月<br />
 
[[乾亨 (遼景宗)|乾亨]] [[979年]]十一月-[[983年]]六月
 
|-
 
|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
 
|隆緒
 
|文殊奴
 
|[[耶律隆緒]]
 
|[[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
 
|[[統和]] [[983年]]六月-[[1012年]]閏十月<br />
 
[[開泰 (遼聖宗)|開泰]] [[1012年]]十一月-[[1021年]]十一月<br />
 
[[太平 (遼聖宗)|太平]] [[1021年]]十一月-[[1031年]]六月
 
|-
 
|興宗
 
|神聖孝章皇帝
 
|宗真
 
|只骨
 
|[[耶律宗真]]
 
|[[1031年]][[6月25日]]-[[1055年]][[8月28日]]
 
|[[景福 (遼興宗)|景福]] [[1031年]]六月-[[1032年]]十一月<br />
 
[[重熙]] [[1032年]]十一月-[[1055年]]八月
 
|-
 
|道宗
 
|孝文皇帝
 
|洪基/弘基
 
|查剌
 
|[[耶律洪基]]
 
|[[1055年]][[8月28日]]-[[1101年]][[2月12日]]
 
|[[清寧]] [[1055年]]八月-[[1064年]]<br />
 
[[鹹雍]] [[1065年]]-[[1074年]]<br />
 
[[大康]] [[1075年]]-[[1084年]]<br />
 
[[大安 (遼道宗)|大安]] [[1085年]]-[[1095年]]<br />
 
[[壽昌]] [[1095年]]-[[1101年]]正月
 
|-
 
|
 
|
 
|延禧
 
|阿果
 
|[[耶律延禧]]
 
|[[1101年]][[2月12日]]-[[1125年]][[3月26日]]
 
|[[乾統]] [[1101年]]二月-[[1110年]]<br />
 
[[天慶 (遼天祚帝)|天慶]] [[1111年]]-[[1120年]]<br />
 
[[保大 (遼天祚帝)|保大]] [[1121年]]-[[1125年]]
 
|-
 
! colspan=7 style="background: #ccf;" | [[北遼]] [[1122年]]-[[1123年]]
 
|-
 
!廟號
 
!諡號
 
!漢名
 
!契丹名
 
!常用名稱
 
!在位時間
 
!年號
 
|-
 
|宣宗
 
|孝章皇帝
 
|淳
 
|涅裡
 
|[[耶律淳]]
 
|[[1122年]]三月-六月
 
|[[建福 (耶律淳)|建福]] [[1122年]]三月-六月
 
|-
 
|-
 
|-
 
|-
 
|普賢女
 
|[[蕭普賢女]]
 
|[[1122年]]六月-十二月
 
|[[德興 (蕭普賢女)|德興]] [[1122年]]六月-十二月
 
|-
 
|-
 
|-
 
|-
 
|雅裡
 
|[[耶律雅裡]]
 
|[[1123年]]五月-十月
 
|[[神曆]] [[1123年]]五月-十月
 
|-
 
|-
 
|-
 
|-
 
|朮烈
 
|[[耶律朮烈]]
 
|[[1123年]]十月-十一月
 
|[[神曆]] [[1123年]]十月-十一月
 
|-
 
! colspan=7 style="background: #ccf;" | [[西遼]] [[1132年]]-[[1218年]]
 
|-
 
!廟號
 
!諡號
 
!漢名
 
!契丹名
 
!常用名稱
 
!在位時間
 
!年號
 
|-
 
|-
 
|[[遼嗣元帝|嗣元皇帝]]
 
|-
 
|-
 
|-
 
|-
 
|-
 
|-
 
|德宗
 
|天祐皇帝
 
|-
 
|大石
 
|[[耶律大石]]
 
|[[1132年]]二月-[[1143年]]
 
|[[延慶 (西遼)|延慶]] [[1132年]]二月-[[1134年]]<br />
 
[[康國 (耶律大石)|康國]] [[1134年]]-[[1143年]]
 
|-
 
|-
 
|感天皇後
 
|-
 
|塔不煙
 
|[[蕭塔不煙]]
 
|[[1144年]]-[[1150年]]
 
|[[鹹清]] [[1144年]]-[[1150年]]
 
|-
 
|仁宗
 
|-
 
|-
 
|夷列
 
|[[耶律夷列]]
 
|[[1151年]]-[[1163年]]
 
|[[紹興 (耶律夷列)|紹興]] [[1151年]]-[[1163年]]
 
|-
 
|-
 
|承天皇後
 
|-
 
|普速完
 
|[[耶律普速完]]
 
|[[1164年]]-[[1178年]]
 
|[[崇福]] [[1164年]]-[[1178年]]
 
|-
 
|-
 
|-
 
|
 
|-
 
|直魯古
 
|[[耶律直魯古]]
 
|[[1179年]]-[[1211年]]
 
|[[天禧 (耶律直魯古)|天禧]] [[1179年]]-[[1211年]]
 
|-
 
|-
 
|-
 
|-
 
|
 
|[[屈出律]]
 
|[[1211年]]-[[1218年]]
 
|-
 
|}
 
  
== 參見 ==
+
  由於遼朝屬於多民族國家,其政治體制融合 契丹 體制與唐 體制而形成[[ 南北院制]] 。南北院制分成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借此保護契丹固有文化與政治體制。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
* [[ 契丹]]
 
* [[西遼]]
 
* [[征服王朝]]
 
* [[ 朝]]
 
* [[ 金朝]]
 
* [[西夏]]
 
  
== 注釋 ==
+
  北面官制中,[[北南樞密院]]是遼朝最高官制,北樞密院掌管全國軍政,類似唐朝的兵部;南樞密院掌管銓選、丁賦等政。樞密院下還設[[北南宰相府]],北、南宰相都由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所把持。此外還有管理契丹或漢族軍民之事的[[北南大王院]]、管理北南院御前祗應之的[[北南宣徽院]]、管理皇室教育的[[大內惕隱司]]、管理刑獄的[[夷離畢院]]、管理文翰之事的[[大林牙院]]與管理禮儀的[[敵烈麻都司]]等。南面官制的官名及職掌沿襲[[唐朝]]制度,並參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設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與[[大理寺]]。官有實授、遙授之分。職事官與散官及階、勳、憲銜、封爵、食邑戶數等配套。遼代官名多有[[契丹語]]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隱]]掌管皇族政教,[[夷離畢]]掌管刑獄,乙裡免為[[誥命夫人]]等。
{{NoteFoot}}
 
  
== 參考文獻 ==
+
  朝的 法律因俗而治,故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 民族 岐視,至聖宗時 契丹 人法也用漢律來斷。這反映漢人地位的提升。一般來講遼代刑罰較重,而且皇帝往往隨意殺人,無法無天,[[ 遼穆宗]] 尤甚。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ref name="竺沙雅章">{{Cite book| title=征服王 朝的 時代| author=竺沙雅章 | year=1998年9月 | publisher=稻香出版社|isbn=4-311-30446-3 }}</ref>
 
<ref name="契丹史略">{{Cite book| title=《契丹史略》 | author=張正明 | year=1979年8月 | publisher=中華書局 }}</ref>
 
<ref name="徐俊">{{Cite book| author = 徐俊 | title =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 publisher =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0年11月 | location = 湖北武昌 | pages = 255-261 | url = | doi = | id = | isbn = 7-5622-2277-0}}</ref>
 
<ref name="中國文明史">{{Cite book|title=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 |editor=地球出版社編輯部|publisher=地球出版社|isbn=957-714-048-3}}</ref>
 
<ref name="[[萬繩楠]]">{{Cite book| author = [[萬繩楠]] | title = 《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 民族 問題〉 | date = 1994年}}</ref>
 
<ref name="杜正勝">{{cite book|editor=杜正勝|title=中國文化史}}</ref>
 
<ref name="楊若薇">{{Cite book| title= 契丹 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 author=楊若薇 | year=1992年7月 | publisher=文津出版社 | isbn=957-9400-57-1}}</ref>
 
<ref name="復旦大學">{{Cite book|publisher=[[ 復旦大學]]|year=1982年|title=《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ref>
 
<ref name="中國通史">{{Cite book|author=王明蓀|title=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publisher=九州出版社|isbn=978-751-080-061-0}}</ref></references>
 
</div>
 
  
 
== 參考書目 ==
 
== 參考書目 ==
* 中國文明史 宋 金時期 》, 地球出版社編輯部 地球出版社 ,ISBN 957-714-048-3
+
*《 王朝:青牛、白馬、黑契丹 》, 劉學銚著 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ISBN 978-986-633-033-9
*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王明蓀, 九州出版社 ,ISBN ,978-751-080-061-0
+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王明蓀 眾文圖書公司 ,ISBN 978-957-532-034-8
*《宋 遼關係史研究 》, 陶晉生 聯經 出版 公司 ,ISBN 957-08-0472-6
+
*《 征服王朝的時代 .元 》, 竺沙雅章著 稻鄉 出版 ,ISBN 978-957-962-831-0
*《遼 史西夏史 》, 劉鳳翥、李錫厚、白濱 香港中華書店 ,ISBN 962-231-934-3
+
*《 中國文明史 第六卷 中國文明史 宋 遼金 時期 》, 地球社編輯部著 地球出版社 ,ISBN 978-957-714-048-7
*《 遼金西夏 史》, 李錫厚、白濱 ,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4392-2
+
*《 中國古代經濟簡 史》, 復旦大學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0332-7
*《遼史》, 李錫厚 人民 出版 ,ISBN 7-01-004928-9
+
*《 關係 研究 》, 陶晉生著 聯經 出版 公司 ,ISBN 978-957-08-0472-0
*《 遼史 》, 書局 ,ISBN 5-550-23075-5
+
*《 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 》, 楊若薇著, 津出版社 ,ISBN 957-940-057-1
 
+
*《 王民信 遼史 研究論文集 ,王民信 著, 大出版 中心,ISBN 978-986-02-4495-3
* 傅樂煥: 《遼史 叢考 (北京:中華書局,1984)。
+
<!--*魏 特夫 [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15170384 辽朝商业研究] 〉。
*島田正郎 著, 何天明著:《 契丹國:遼代社會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 出版 社,2007)。
+
* 魏特夫 [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1004495086 朝的 货币与信贷] 〉。-->
*Herbert Franke(傅海波)& Denis C. Twitchett(崔瑞德)編:《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 外部連結 ==
 
{{wikisource| 書/卷100#契丹|魏書‧契丹傳}}
 
{{wikisource|遼史}}
 
*《[[遼史]]》全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9%81%BC%E5%8F%B2 遼史]
 
* 《[[中國大百科全書]]》 :[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C6%E4%CB%FB%C0%FA%CA%B7%CA%E9%BC%AE/%C0%FA%CA%B7%B9%A4%BE%DF%C0%E0/%D6%D0%B9%FA%B4%F3%B0%D9%BF%C6%C8%AB%CA%E9%D6%D0%B9%FA%C0%FA%CA%B7/Resource/Book/Edu/JXCKS/TS011097/0098_ts011097.htm 遼]
 
*[http://www.thebritishmuseum.ac.uk/world/asia/china/china.html 大英博物館保存的遼代大羅漢瓷像]
 
 
 
{{中國朝代|[[唐朝]]|[[金 ]]}}
 
{{遼金夏歷史事件|index=*}}
 
{{Template:Five Dynasties and Song Liao Jin Xia Dynasties}}
 
 
 
[[Category:遼代|*]]
 
[[Category:契丹|*]]
 
[[Category:已不存在 帝國|中國朝代]]
 
[[Category:中國朝代]]
 
[[Category:10世紀]]
 
[[Category:11世紀]]
 
[[Category:12世紀]]
 
[[category:中國歷史政權]]
 
 
 
[[an:Dinastía Liao]]
 
[[ar:مملكة لياو]]
 
[[az:Liao sülaləsi]]
 
[[de:Liao-Dynastie]]
 
[[en:Liao Dynasty]]
 
[[es:Dinastía Liao]]
 
[[fa:دودمان لیائو]]
 
[[fi:Liao-dynastia]]
 
[[fr:Dynastie Liao]]
 
[[hi:लियाओ राजवंश]]
 
[[hr:Dinastija Liao]]
 
[[id:Dinasti Liao]]
 
[[it:Dinastia Liao]]
 
[[ja:遼]]
 
[[ko:요나라]]
 
[[mn:Хятан гүрэн]]
 
[[ms:Dinasti Liao]]
 
[[nl:Liao-dynastie]]
 
[[no:Liao-dynastiet]]
 
[[oc:Dinastia Liao]]
 
[[pl:Dynastia Liao]]
 
[[pt:Dinastia Liao]]
 
[[ru:Ляо]]
 
[[sh:Dinastija Liao]]
 
[[sr:Династија Љао]]
 
[[sv:Liaodynastin]]
 
[[tr:Liao Hanedanı]]
 
[[vi:Nhà Liêu]]
 
[[zh-yue:遼國]]
 

於 2019年2月10日 (日) 22:13 的最新修訂

大遼
首都 上京臨潢府
君主
 -開國君主
 -滅亡君主
共9位
耶律阿保機
耶律延禧
成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國契丹
滅亡 1125年
天祚帝被金兵俘擄
當時的遼朝全盛疆域。原圖鏈接 來自 每日頭條

遼朝916年1125年),又稱大契丹國東亞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個王朝。遼朝國祚從西元907年1218年長達311年之久,與南宋、北宋國祚相當,在北境抵抗外族最為長久。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907年2月27日稱「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國號「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36年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後改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直到1125年3月26日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早在1122年時,因為遼朝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於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最後於1218年大蒙古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的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而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契丹與南方的中原諸政權長期對峙,而自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揚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政治體制

由於遼朝屬於多民族國家,其政治體制融合契丹體制與唐宋體制而形成南北院制。南北院制分成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藉此保護契丹固有文化與政治體制。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

北面官制中,北南樞密院是遼朝最高官制,北樞密院掌管全國軍政,類似唐朝的兵部;南樞密院掌管銓選、丁賦等政。樞密院下還設北南宰相府,北、南宰相都由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所把持。此外還有管理契丹或漢族軍民之事的北南大王院、管理北南院御前祗應之的北南宣徽院、管理皇室教育的大內惕隱司、管理刑獄的夷離畢院、管理文翰之事的大林牙院與管理禮儀的敵烈麻都司等。南面官制的官名及職掌沿襲唐朝制度,並參照五代宋朝的官制。設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大理寺。官有實授、遙授之分。職事官與散官及階、勳、憲銜、封爵、食邑戶數等配套。遼代官名多有契丹語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隱掌管皇族政教,夷離畢掌管刑獄,乙裡免為誥命夫人等。

遼朝的法律因俗而治,故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岐視,至聖宗時契丹人法也用漢律來斷。這反映漢人地位的提升。一般來講遼代刑罰較重,而且皇帝往往隨意殺人,無法無天,遼穆宗尤甚。

參考書目

  • 《大遼王朝:青牛、白馬、黑契丹》,劉學銚著,風格司藝術創作坊,ISBN 978-986-633-033-9
  •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王明蓀著,眾文圖書公司,ISBN 978-957-532-034-8
  • 《征服王朝的時代宋.元》,竺沙雅章著,稻鄉出版社,ISBN 978-957-962-831-0
  • 《中國文明史 第六卷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地球社編輯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78-957-714-048-7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復旦大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0332-7
  • 《宋遼關係史研究》,陶晉生著,聯經出版公司,ISBN 978-957-08-0472-0
  • 《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楊若薇著,文津出版社,ISBN 957-940-057-1
  • 《王民信遼史研究論文集》,王民信著,台大出版中心,ISBN 978-986-02-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