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耀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耀南

图片来自wongsaulin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中华民国
      澳大利亚

籍贯    广东新会

出生    1941年

性质    著名学者

陈耀南(1941年),广东新会人。著名学者,在中国文化文学多方面有成就。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国立中兴大学荣休及荣誉教授

1988年获台湾教育部颁授“终身正教授”衔。曾以“外国人学者”衔,客座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曾以梁山笔名中华民国第一届海外侨选立法委员

主要经历

陈耀南在抗战胜利后,由内地回港定居,授受小学和中文中学教育,在崇基学院和以后的香港中文大学念完中文系。曾受师范训练,在香港大学完成硕士及博士课程。任教英华书院,任副校长兼中文科主任。后转职香港理工学院(后称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曾应聘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学者、台湾中兴、中正两大学任教育部审定教授。1975年至1995年20年间,几乎每年均任学校朗诵节评判。其后陈耀南移民澳洲,并皈信基督教。

移民澳洲以来,陈耀南如身在悉尼,亦必被邀任中文教育理事会主办之朗诵评判。此外,常主持各公开辩论、演讲、作文比赛评判,担任电台、电视文教节目策划人及讲者,并在报章杂志撰写本报专栏。在澳洲星岛日报、新报及香港信报均有专栏。在澳洲悉尼创立“南洲国学社”,讲授经子、诗词、古文、对联等。

1993年,他曾与有“名嘴”之称的郑经翰、黄毓民在亚洲电视主持《龙门阵》。陈亦曾担任中国国民党籍的第一届侨选“立法委员”。[1]

生平[2]

求学阶段

陈耀南教授在1941年出生于中华民国广东省,时值抗战,由其养父养母收养,百分之百视同己出。直至十五、六岁时方才知道这个事实。陈教授父亲长期远渡重洋谋生,陈教授为家中独子与母亲相依为命二、三十年。家境清贫。[3]1946年抗战胜利,陈教授来港定居。先后就读于培侨小学(小一)、振华小学(小一至小六)、德明中学(初中)及知行中学(高中;1958年中五)。他对文学的兴趣始于小学。

1958年,获政府奖学金津贴,入读崇基学院攻读化学,不久改习中国文学崇基学院副校长芮陶菴博士(Dr.AndrewT.Roy)曾安排陈教授保送深造哈佛大学的机会,但陈教授不忍离开衰老多病而又同样孤独的母亲,毅然拒绝。

毕业后

1962年,陈教授以崇基学院毕业成绩最优生入读罗富国师范学院(今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学院前身),获最佳教学及论文奖。毕业后应聘英华书院任教师。香港著名歌手许冠杰是陈耀南在英华书院任教期间的学生。许冠杰后来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中, 因中国文学科考获A等成续而获香港大学取录; 许冠杰后来在访问中表示,其喜爱中国文学是因为他非常崇拜陈耀南。[4]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陈教授回校重修1年,并在1966年取得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学位,出任英华书院中文科主任,1968年升任副校长,后成为“荣誉”校友。1969年以论文《清代骈文研究》获文学硕士。

教授生涯

1973年,转职香港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语文系高级讲师。1975年,任教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陈教授以论文《魏源研究》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80至81年以“外国人学者”衔,应聘客座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6至87年出任台湾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研究教授。翌年获中华民国教育部审定颁授“终身正教授”衔。1989年底升任港大高级讲师。2001年8月,陈教授担任国立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

1975年至1995年20年间,几乎每年均任校际朗诵节评判。 多年来,应邀担任学术教育演讲及各类学艺活动评判达数百次。经常在电台、电视台主持文教节目,并为报章杂志写专栏。陈亦曾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届海外侨选立法委员(侨选立委必须由政党提名,他当届是获中国国民党提名以无党籍当选)。

退休

1995年,陈教授移民澳洲。移民澳洲以来,陈教授即使身在雪梨,亦必受邀任中文教育理事会主办之朗诵评判。此外,常主持各公开辩论、演讲、作文比赛评判,担任电台、电视文教节目策划人及讲者,并在报章杂志撰写本报专栏。在澳洲星岛日报新报香港信报均有专栏。陈教授在澳洲雪梨创立“南洲国学社”,讲授经子、诗词、古文、对联等。

2007年,陈教授在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单周尧教授邀请下回到香港,在港大客串一个学期,教授对联班、杜诗班和硕士班课程,在杜诗班深得学生爱戴,陈教授与众学生在最后一节课更跟学生聚在一起合照,命名为“杜诗全班欢”。在回港期间,陈教授也曾在各大学演讲,包括受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应用中文副文学士课程的邀请,同陈志诚教授一同讲授“应用中的创意 创意中的应用”,二人精辟的意见,幽默而犀利的用词,赢得全场数百学生与观众的掌声。

2009年11月底至12月,陈教授再次回港,在港大中文学院邀请下,客串教授四节中国语言文学硕士课程,教授诸生写作和赏析对联的技巧。

家庭

陈耀南教授育有两名女儿。

宗教信仰

1996年4月21日受浸于澳洲播道会[5]

主持节目

所著书籍

  • 《典籍英华》
  • 《应用文概说》
  • 《文哲漫谈》
  • 《清代骈文通义》
  • 《汉语逻辑学》
  • 《魏源研究》
  • 《中国语文通论》
  • 《东瀛诗草》
  • 《轻谈浅说》
  • 《学术与心术》
  • 《文镜与文心》
  • 《不报文科》
  • 《以古为鉴》
  • 《刮目相看记》
  • 《文心雕龙论集》
  • 《碧海长城》

  • 《有物无物》
  • 《书面中文的本质与应用》
  • 《古文今读》(正、续编)
  • 《中国文化引论与篇章导读》
  • 《中国文化对谈录》(正、续编及插图本)
  • 《孝道,心》
  • 《先入为主与先入,为主》
  • 《以心为心共倾心》
  • 《唐宋八大家》
  • 《诗联与朗诵》
  • 《情是何物》
  • 《放笔庄谐雅俗间》
  • 《命运与文化》
  •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 《鸿爪雪泥袋鼠邦》
  • 《平生道路九羊肠》

  • 《晨光清景》
  • 《孔子与耶稣》
  • 《中华三教与基督福音(附福音对联)》
  • 《从自力到衪力》
  • 《唐诗新赏(上、下)》
  • 《信仰的拔河》
  • 《陈耀南读杜诗》
  • 《读中文看世界》
  • 《陈耀南读孔子》
  • 《陈耀南读孙子》
  • 《敝帚珍留五十年》
  • 《传道书与中国思想》(2010香港书展推出新作)
  • 《读书教学记神恩》(2010香港书展推出新作)
  • 《福音对联300首》(2010香港书展推出新作)

影片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陈耀南教授主讲 (更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