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鞭草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鞭草科
原圖鏈接

马鞭草科植物全球共 80 余属, [1]3 000 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 21 属,175 种 31 变种10 变型,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长江以南各地,许多植物可供药用或观赏,少数作为木材使用。

该科植物不少供观赏,有些为贵重木材,如柚木、石梓、苦梓及云南石梓等。

主要特征

(1) 体态:灌木乔木,稀为草本。幼茎常四棱形;

(2) 叶:单叶或复叶;对生,稀轮生;无托叶;

(3) 花:花两性,两侧对称,常2唇形,稀辐射对称;花序多样,花萼4-5裂,筒状连合,宿存;花瓣4-5,覆瓦状排列;雄蕊4,常二强,生于花冠筒上;有花盘但不显著;子房上位,通常2心皮组成,全缘或4裂,2~4室,少有2~10室,每室胚珠1~2.

(4) 果实;核果或浆果,小坚果;

(5) 种子:无胚乳。

植物形态

双子叶植物纲唇形

亚纲的一科。具芳香草本(过江藤属),灌木(马樱丹属),有时为乔木,稀为藤蔓 植物,有时具刺或棘嫩枝常呈四方形。叶常对生,稀轮生或互生,无托叶。花常两性,左右对称,很少辐射对称;花萼常宿存,结果时增大而呈现鲜艳色彩;花冠下部联合呈圆柱形,上部4~5或更多裂,裂片全缘或下唇中间裂片边缘呈流苏状;雄蕊(2)~4 ~(6),着生于花冠管上;花盘不显著,子房上位,由2或4~5心皮组成2~5室或因假隔膜分为4~10室,每室有2胚珠或因假隔膜而为一胚珠。果实核果蒴果浆果核果。约80属3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延至温带。中国有21属175种。

基本作用

可与柠檬草,迷迭香,依个人口感加蜂蜜饮用。适于下半身浮肿的人,排水效果好。起到一定的瘦腿作用。

生活习性

本科分布广,生态习性复杂,形态解剖也较复杂;木质部导管为环孔材、半环孔材或螺纹加厚;穿孔板为单孔板、梯状板或网状板等;木射线通常为3~4列细胞,细胞为异型或同型;纤维为分隔纤维。叶片表皮分成腺毛与非腺毛两大类;气孔(器)分布在叶片上下两面,或仅分布于下面,大多为石竹科型或茜草科型。花粉粒扁球形至长球形或近球形,具3沟或3孔沟,刺状或网状雕纹。染色体基数x=5,6,7,8,9,11及12。

本科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有牡荆(agnu-side)、马鞭草苷(verbenalin)、黄荆素(vitexicar-pin)、荭草素(orientin)、5,6,7- 三甲氧基黄酮(5,6,7-trimethoxy flavone)、芹菜素(apigenin)、黄芩素-7-0-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erein-7-0-glucu-ronide)等。不少供观赏,有些为贵重木材,如柚木石梓苦梓云南石梓等。

代表物种

本科主要代表种有:

⑴、马鞭草,多年生草本。茎常方形。叶卵圆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缺刻乃至3深裂。花小,淡紫色至蓝色, 组成穗状花序。果成熟时4瓣裂。全世界温带至热带的杂草。可供药用。

⑵、马缨丹,别称五色梅。直立或蔓生灌木。茎生沟状皮刺。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边缘有钝齿。花冠初为黄色或橙黄色,后为深红色。果实球形,成熟后紫黑色。热带至亚热带常见,有时为恶性杂木。但全年开花而美丽,常栽培供观赏。根、叶及花作药用。

⑶、紫珠,灌木,常被星状毛。叶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叶缘有细齿。聚伞花序腋生;花紫色,有暗红色腺点。果实球形,熟时紫色。分布自华北向西南延至越南。生于林缘及次生灌丛中。花果美丽可供观赏。根或全株入药。

⑷、过江藤,多年生草本,全体贴生丁字状短毛。叶近无柄,常呈匙形。穗状花序腋生,花冠白、粉红至紫红色。果淡黄色,内藏于膜质花萼内。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草。全草入药。

⑸、臭黄荆,灌木。叶常卵状披针形,近无柄,叶背有紫红色腺点。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冠黄色,4裂近2唇形。核果倒卵球形。分布中国中南至西南部疏林灌丛中。叶可制凉粉,根、叶、种子入药。

⑹、黄荆,灌木或小乔木。掌状复叶,小叶全缘,背面被灰白色绒毛。聚伞花序排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冠淡紫色,2唇形。核果球形。分布东南亚,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逸生,生于山坡路旁。茎皮可造纸及制人造棉;茎叶治久痢;种子为清凉性镇静、镇痛药;根可以驱蛲虫;花和枝叶可提取芳香油。

⑺、灰毛牡荆,别称薄姜木。乔木。掌状复叶,小叶背被灰黄色柔毛及黄色腺点。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至淡黄色,5裂呈 2唇形。核果长圆状倒卵形。生林中。分布自中国中部南延至马来西亚。果实、根可供药用。木材无心材、边材区别,可为胶合板用材。

⑻、石梓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被柔毛和腺点。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冠漏斗状,白或粉红色。核果倒卵圆形。中国云南至马来西亚有分布。为速生绿化造林树种,菲律宾及中国南方普遍引种栽培,年平均生长量可达3米。

⑼、大青,小乔木或灌木。叶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或有粗锯齿。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果球形或倒卵圆形,成熟时蓝紫色,为红色宿萼所托。分布自朝鲜经中国中部及西南部至马来西亚。生于林缘及路旁。根和叶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

⑽、臭牡丹,灌木,有臭味。叶宽卵形,边缘具锯齿,基部脉腋有数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其下苞片早落;花萼裂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花冠淡红至紫红色。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分布自中国华北向南延至马来西亚。为一种喜硝的杂树。根、茎、叶入药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⑾、海州常山,别称臭梧桐。灌木或小乔木。叶常卵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白或粉红色。果蓝紫色包藏于紫红色宿萼内。分布自日本经朝鲜、中国至菲律宾北部。是一种喜硝杂树。根、茎、叶及花入药,有祛风湿、清热利尿、止痛、平肝降压之效。

⑿、赪桐,别称状元红。灌木。叶宽卵形或心形,边缘有细齿,背面被土黄色腺点。大型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鲜红色,很美丽。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自日本经中国中南部至马来西亚均有分布。常栽培供观赏。根、叶、花药用。兰香草,小灌木。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常有粗齿。聚伞花序常腋生;花淡紫或淡蓝色,2唇形,下唇中裂片边缘流苏状。蒴果的果瓣有宽翅。分布自日本经朝鲜达中国南部,荒山常见。全草入药。

经济价值

(1) 药用

(2) 观赏:马缨丹、蔓马缨丹、马鞭草、铺地马鞭草、假连翘、龙吐珠、冬红花、鬼灯笼等;

(3) 木材:柚木、石梓等。

系统学意义

在马鞭草科中,有些种类的花是辐射对称的,在两侧对称的花中,往往是以花冠管的弯曲、偏钭来实现的,也有二唇形的,有的种类中花序中的边缘花常有一瓣较为伸长,使花序中的花有了分工,边缘花成为具有吸引昆虫的作用。

分类争议

本科的系统位置及进化关系等,各学者的看法不尽一致;如A·恩格勒、A·B·伦德尔及J·布里凯等认为它由紫草科发展到唇形科而位于管花目(Tubiflorae),将马鞭草科分成7个亚科,即柱蕊亚科(Stilboideae)、马鞭草亚科(Verbenoideae)、绿花亚科(Chloanthoideae)、牡荆亚科(Viticoideae)、莸亚科(Caryopteridoideae)、六苞藤亚科(Symphoremoideae)及海榄雌亚科(Avicen-nioideae)。

J·哈钦森认为本科起源于茜草科,为木本的最进化一支──马鞭草目(Verbenales)。

H·N·莫尔登克及А·Л·塔赫塔江等近代分类学者都将海榄雌亚科提升为海榄雌科(Avicenniaceae),柱蕊亚科提升为柱蕊科(Stilbeaceae),将六苞藤亚科升为六苞藤科(Sym-phoremataceae),仍留在马鞭草科中的,仅有马鞭草亚科、牡荆亚科及莸亚科。

莫尔唐凯还将木樨科中的夜花属(Nyctanthes)及二米花属(Dimotra)组成夜花亚科(yotanthoideae),也因其花冠高脚碟状似大青属(Cle-rodendrum)而移入马鞭草科中。

重点特征

草本或木本,常被粗毛。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常蝎尾状花序;花冠合瓣,喉部常有附属物;雄蕊内藏;心皮2,常4神裂。


參考文獻

  1. 马鞭草科.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