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麻豆代天府

麻豆代天府
图片来自twtainan

麻豆代天府又称为蔴豆五王庙,为台湾台南市麻豆区的一间王爷庙,重建于1956年(民国四十五年),因规模大、信徒众多而被尊崇为“五府千岁总庙”,其香火之盛,在台南仅次于南鲲鯓代天府

目录

沿革

发迹

崇祯年间,泉邑启建王,晋江县富美宫,李、池、吴三尊千岁,随王船东巡,该王船漂流至当时的蔴豆港(位于麻豆东隅地名为“牛稠庄水堀地”处),当地先民恭迎并且就地搭建茅草土墙之寮供奉此三尊千岁。

1662年(明永历十六年),先民有感于神明保佑,加上生活条件好转,并集资扩建,改以砖造神殿,庙号曰:“保宁宫”,即“麻豆代天府”之前身。

落没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因蔴豆港地理因素,地脉形成龙湖凤穴,湖中一老木棉树,每逢花季盛开时,仿佛帝王御用之凉伞一般,沾有天子灵气。某日巡台御史行经麻豆,见此奇景,便奏请清廷,假借建水堀头桥之名,暗行破坏当地风水地理之实,以石卵、棕衣、木材等阻挡灵泉涌出之处,并以石大量车阻厄地灵,龙湖凤穴之地形遭到破坏。不久,该地竟遭灾变,港口航道淤塞,蔴豆港逐渐落没,人丁俱失,千岁易狩他乡。又因当时麻豆瘟疫扰民,当地居民合议恭请千岁回当地绕境,护佑在地平安,自此沿袭成例,因此每年皆有“迎香”回当地的惯例。

1857年(清咸丰七年),牛稠庄人丁星散,保宁宫迁建在麻豆的庄顶街,庙号改为“保安宫”。

重建

麻豆居民依照往年惯例,于每年三月末,至台南市北门南鲲鯓迎请五府千岁至麻豆绕境祈求平安,至四月下旬再将神明送回。直至1953年左右(民国四十二年),五府千岁至麻豆绕境时,屡次指示,水堀头龙湖凤穴地理需要修复,但地方人士半信半疑,认为此乃乩童之误解。

1956年(民国四十五年),信众循例自南鲲鯓迎请千岁至麻豆,农历四月初六日下午,五府千岁振发神舆至水堀头插香,并指示重启灵穴,信众依照指示挖掘,果然发现石车,麻豆、官田下营居民得知后热烈参与,最后于龙头之处挖出石车三十六粒,龙喉处挖出巨石七十二粒,外加棕蓑和种种民间避邪之物,昔日地灵被阻并非虚言,更奇妙的是,自从开龙喉后,饮龙喉水夙疾皆除,涂龙凤土顽疾见效,因而轰动全台,众善信纷纷前往龙湖凤穴求取龙喉水、龙凤土或祈求平安、瞻礼神迹。地方仕绅有感于神恩,提倡组建庙宇,即成立“麻豆代天府建庙委员会”,并共同推举吕廷复氏总董其事。该提议也受到了信众们的热烈回响,纷纷慷慨解囊协助建庙。庙地订于“保宁宫”原址,于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动土兴工、十二月十二日剪料、十二月二十八寄梁

1957年(民国四十六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中殿上梁

1958年(民国四十七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中殿入火安座

1960年(民国四十九年),农历二月初七日,前殿上梁。

1962年(民国五十一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后殿寄梁。

1963年(民国五十二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前殿竣工。

1965年(民国五十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后殿上梁。

1966年(民国五十五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后殿入火安座。

庙方于10年间先后完成前、中、后殿以及,两旁庙室、香客休息所、大会议厅,以及前后庭园花苑。

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首次启建“祈安七朝清醮”建醮大典。

1979年(民国六十八年),斥资近亿兴建“观光巨龙”。

1982年(民国七十一年),文物大楼启用。

1983年(民国七十二年),观光巨龙开放观光。

1990年(民国七十九年),天坛格局之观音宝殿落成。

2002年(民国九十一年),北香客大楼完工。麻豆代天府整体建设大功告成。

祭祀与活动

该府大殿供奉著李、池、吴、朱、范王等五府千岁,后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城隍爷福德正神注生娘娘,观音殿则主奉观世音菩萨,太岁殿奉斗母六十太岁星君,除此亦供奉东岳大帝

绕境

麻豆香:为麻豆地区著名的绕境活动之一,每3年由麻豆代天府举办,为台南5大香科之一,1956年之前为每年固定举办,后则改为每3年举办,固定于牛、龙、羊、狗年举办一次,农历三四月间(国历四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

建醮

祈安七朝清醮:每12年举办一次(每逢龙年举行),该府于1975年委员会通过决议择期举办“祈安七朝清醮”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该建醮大典,自1956年于因水堀头龙喉凤池重现,代天府五府千岁重新建庙驻跸以来,已于1976年、1988年、2000年、2013年分别启建4次。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一般包括道观佛寺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宗庙,皇家太庙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场所称为“御岳”,其中一些属于寺庙形式。

参考文献

  1.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