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岗大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岗大道
图片来自easyatm

龙岗大道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行车线8至10条,从草埔地铁站布吉街道南湾街道横岗街道园山街道龙城街道龙岗街道坪地街道惠州市交界,为中国国道名|205的组成部分。

历史介绍

龙岗大道原名深惠路,是深圳市龙岗区的主要道路,连接深圳市惠州市

深惠公路始于1935年(民国24年)通车的龙岗到深圳墟的公路,由宝安县葵涌镇人彭东海集资开设的淡水平湖联星行车公司修筑,并经营公路客货运输,不久分为三个路段

  • 沙湾圩—深圳墟为沙深公路(今日的沙湾路,与今日位于盐田区沙深路完全不同)
  • 横岗—沙湾圩为横沙公路
  • 龙岗—横岗为龙横公路(部分记载则以龙岗的分水凹为端点,称分横公路

之后几年(1938年前)另建成了龙岗至惠阳县(今惠州市新圩镇的公路(龙新公路),上述四条公路连着惠樟公路及惠淡公路的部分路段(后两者均位于今惠州市)即现今深惠公路的雏形。

当时以上公路大多为路宽仅3米左右的砂石路,跨河多采用木桥与圆管涵洞,条件简陋,遇到雨天即无法行车。

1938年10月 侵华日军占领龙岗等地,淡水平湖联星行车公司不得不停业,上述四条道路也因战事中断,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龙岗至深圳墟段才大致修复。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道路再度被损毁,直至1950年1月抢修通车。

1956年,龙岗至惠州新圩段简易公路得以重新修通。在70年代本段开始铺筑柏油路,同时此段正式划入深惠公路。[1]

1982年改建为沥青道路并编入省道,称广东省省道1915干线,此时路面宽也仅为7米,为双向两车道,当时起点为坪地坑塘坳经沙湾检查站入深圳经济特区,有26公里。

1988年开始按一级路(国道)标准改造,1989年底完成13公里,1990年冬全段竣工并铺上水泥混凝土路面。

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按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扩建,并始建布吉高架桥、大芬立交桥,约在这之后深惠公路在丹竹头—大芬之间不再绕经沙湾墟而是经由现今的路段。

1994年8月至1996年1月修建龙岗立交桥。

1996年划入205国道。

2007年,由龙岗区政府投资的深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启动,因路线主要沿深惠路而建,藉兴建地铁的机会,深惠路得以改造,升级为双向八车道的主干道路,并将部分路口立交化,及在沿线进行绿化工程。

2012年,龙岗区政府公告,深惠路(龙岗区段,坪地坑塘坳——洪湖立交桥)改名为龙岗大道[2]

参考文献

  1. 惠阳县志(上)第十二篇 交通运输. www.gd-info.gov.cn. [2019-02-03]. [失效链接]
  2. 深惠路将改名为龙岗大道. 深圳: 深圳新闻网. 2012-04-18 [2015-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