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交通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海交通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1896年,盛宣懷創辦南洋公學,為百年交大奠定了基石。此後,學校分別於1903年、1905年和1906年三度分別易名為南洋高等商務學堂、商部高等學堂和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908年,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設立了電機專科,翻開了中國電氣工程學科的歷史首頁。1919年,建立無線電實驗室,並設立了電力門和電信門,開創了我國電力電信科技人才的培養基地。伴隨交通大學電氣學科的發展,緊貼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動脈,由最早電氣學科派生的通信、電子、控制、計算機等電類學科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上海交通大學所屬的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已經有了電氣工程[1]、控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儀器儀表工程等六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控制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評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這些電類學科的快速發展,為學校培養高質量工程科技人才提供了強大的支撐。為了適應國內外科技及國民經濟發展對高級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從1960年開始,學校在大部分工科專業開設電工基礎和電子線路課程,並建立了「電工基礎」、「電工學」和「電子技術」等三個面向全校的電工電子實驗室。

基本簡介

伴隨交通大學電氣學科的發展,緊貼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動脈,由最早電氣學科派生的通信、電子、控制、計算機等電類學科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所屬的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已經有了電氣工程、控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儀器儀表工程等六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控制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評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這些電類學科的快速發展,為學校培養高質量工程科技人才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為了適應國內外科技及國民經濟發展對高級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從1960年開始,學校在大部分工科專業開設電工基礎和電子線路課程,並建立了「電工基礎」、「電工學」和「電子技術」等三個面向全校的電工電子實驗室。

發展歷史

1980年,電工技術實驗、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電子技術實驗等課程開始獨立設課,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得到廣泛重視。

1991年,分散管理的「電工基礎」、「電工學」和「電子技術」實驗室合併為「電工及電子實驗室」,實現了高效的集中管理。

1995年,為了加強實驗室和學科的結合,學校決定將「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二級學科和「電工及電子實驗室」整合合併,成立了一個服務全校的「電工及電子技術實驗中心」。這種以學科為依託的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實驗室人員素質和實驗水平的不斷提高。

2001年,電子信息學院與電力學院合併,本科人才培養方面開始實施面向寬口徑專業教育,構建了大電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台。該平台由一組與國際著名大學同步的核心課程和一組能滿足電類8個專業後續要求的先導課程組成,奠定電類工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

2003年,「電工及電子技術實驗中心」更名為「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體制上由學校直屬,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託管。在國家「211」工程、「985」項目經費的集中投入及中心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的發展進入了最好最快時期,實驗室的面貌及總體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學以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為主要依託的「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被批准為正式基地,並且「大電類基礎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於2005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隨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從徐匯校區整體轉移到閔行新校區。在6萬平方米的電院樓群中將14000平方米(使用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的整棟樓房用於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用房。利用這次轉移機會,中心對原有實驗室進行了進一步整合,組建了「面向全校的電工電子實驗平台」、「大電類基礎課實驗平台」、「公共專業課實驗平台」等3個實驗平台,新建了科技創新實驗平台。從此,實驗室布局更加集中,環境也更加優美。

2005年底,中心被評為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作為學校的本科學生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了面向全校非電類理工科的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任務、面向電類的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任務,開展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工程實踐與科技創新、科技競賽等活動。

每年面向全校30個專業(另加ACM等4個教學試點班),每屆2700餘人開設電工電子實驗,實驗課程達到24門,實驗內容有158項,總學時超過41萬人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