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莞市清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溪鎮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嶺南客家古鎮,是中國最佳休閒小城、全國文明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

清溪鎮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獲國際和國家獎,清溪彩扎麒麟製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鎮也獲選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

發展歷史

清溪鎮客家文化

清溪,明洪武年間(1386--1398),藍萬成從茅盎村遷清溪邊立村,後形成清溪圩(老圩),民國13年(1927年)在清溪對岸建清溪新圩。明代為文順鄉轄,清代初為京山司轄,後又為捕廳管轄。

中華民國建立後設立籌辦處,轄區為99村。民國24年設鄉公所為東莞縣第四區轄。1944間中共曾在此建立根據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與塘廈合稱新三區,1951年又改作第七區,1958年併入塘廈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區,1987年5月撤區建鎮沿革至今,1988年東莞升格為地級市,清溪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為數不多的地級市直轄鄉鎮。[1]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清溪鎮現有1個社區、20個村,劃為東南西北中五個片區,包括:中心片區(清廈村重河村上元村、居民社區、三星村松崗村);西部片區(羅馬村、長山頭村、浮崗村、荔橫村);東部片區(大利村、九鄉村、鐵松村、鐵場村、大埔村);南部片區(三中村謝坑村土橋村廈坭村青皇村、漁樑圍村);北部片區(清溪森林公園)。

自然地理

清溪鎮位於東莞市東南部,與深圳市、惠州市接壤,瀕臨南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陽光充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夏兩季吹東南風,空氣濕潤,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風,秋高氣爽;冬季多吹北風或西北風,空氣較為乾燥,較冷年份會出現短期霜凍。

人口數據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310700人。

經濟發展

2017年全鎮生產總值260.88億元,同比增長9.6%,快於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137.13億元,同比增長8.5%,總量排名全市第5。

2018年清溪鎮實現生產總值289.8億元,同比增長8.4%。全鎮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9.4億元,同比增長9.0%。

工業經濟

清溪鎮的工業園區主要有青湖工業園、力合雙清產學研基地、北大智匯谷產學研基地等園區。

全鎮共有光電通訊相關企業1500家,其中規模以上光電通訊相關企業200家,產品涉及光伏LED、攝像模組、新型顯示器、通訊設備、智能手機、相關電子元器件、新能源、裝備製造等範疇。其中,在電子信息與LED產業方面,清溪鎮已形成了以晶達、群光、光寶、光陣、訊滔、帝光、華明、飛宏、捷和光電為代表的一批特色龍頭企業;在裝備製造業方面,形成了一批規模較大、基礎雄厚的企業,不乏上市(後備、培育)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產品涉及五金機械、電子機械、噴塗機械、印刷機械、農業機械、塑料機械、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等多個種類。光電通訊已發展成為清溪的主導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包括研發、製造、營銷、相關配套產業等環節。

清溪鎮先後被認定為「廣東省光電通訊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廣東省光電通訊技術創新專業鎮」、全國首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實施單位,2016年9月獲「全國首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區」六個公示單位之一。

商貿流通

清溪商貿流通服務產業,主要包括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物流倉儲、旅遊服務及交通運輸等行業。2015年清溪鎮商貿流通行業中,註冊企業有11580家,其中限上商貿企業35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3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在東莞市各鎮街中排名第1。目前,全鎮建成的城市綜合體2座、零售百貨528家、餐飲923家、酒店36家、綜合商業街1條、集貿市場19個,已基本形成零售餐飲業和鄉鎮集貿市場並舉,相配套、多層次、多門類的市場體系和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流通網絡,基本滿足了全鎮各層次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民生

2011年,累計設置「村民車間」17個,共安置本地富餘勞動力就業321人;引導和鼓勵本地生源大中專畢業生面向基層和各類企業就業,2011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達100%,鎮村兩級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推進全鎮農保與職保的整合,推動社保、醫保城鄉一體化,實現了戶籍學生義務教育費用全免。

設施

截至2009年,全鎮城市綠化率達42.3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5.75平方米;修建了100多公里高等級公路,鎮內交通四通八達;配套4座110千伏的變電站,年供電量達20億度;四大水廠日供水能力達20萬噸;設有電信大樓、郵政大樓、綜合性公立醫院、有線廣播電視台、文化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

2010年,清溪鎮確定了森林公園配套工程、清溪湖配套工程、清溪湖水廠、敬老院、博物圖書館、清溪法庭、茅輋水庫下遊河道整治、上元路升級改造、商業街延長線等工程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

清溪以豐富的資源為內涵,規劃出「生態圍城」的整體景觀——東北部,以森林公園、生態農業園、碗窯遺址、鐵場客家圍等為代表,規劃出自然風光及遺址遺蹟景區;中部,是以南山曾公祠、麒麟製作、客家釀酒、張松鶴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南部,則是以青湖、金龍工業園等為代表的工業旅遊線路;西部以銀利高爾夫球場、石馬河「一河兩岸」等為代表的城市景觀線路。通過城市綠道,將主要景點、湖泊水庫、自然風光連成一線、串成一片,大力打造「十里畫廊」景觀。

交通概況

清溪鎮緊抓深莞惠一體化的重大發展機遇,實施了「四通八達」工程,即:藉助從莞、從莞高速清溪支線、博深、深圳外環等4條高速四側合圍清溪,並在清溪及周邊設有4處高速公路樞紐互通和8個高速出入口的機遇,建設8條對接上述高速的外聯道路,同時全面完善鎮內交通路網,積極爭取軌道交通經清溪後與深圳、惠州軌道對接,通過提升對外交通,優化內部路網,努力將清溪打造成為深莞惠新的交通樞紐、東莞東南門戶。

清溪鎮已制定了20多條鎮內道路實施計劃,並緊抓「輕軌時代」機遇的到來,積極開展東莞軌道R4線、中虎龍城際軌道、贛深客運專線塘廈站等軌道交通設施的前期研究,促進上述軌道經清溪後與深圳、惠州有關軌道對接。隨着「四通八達」工程的推進,不久的將來,清溪將形成「5、15、45交通圈」:即在鎮中心區及絕大部分村居5分鐘可上高速,15分鐘可到達周邊鎮中心區,45分鐘可到達深莞惠三市的主城區。

文化發展

文化源流

文化範疇,分為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一般認為;清溪鎮居民以客家人為主,故官方將客家文化視作傳統文化。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客家先民縱使經數千年的由北至南的遷徙,然而依舊繼承着傳統文化。宗祠是其維繫客家凝聚力、弘揚傳統的一大媒介,宗祠此建築的作用;其一為祭祀用途,先宗之靈位及骨灰安放以此;每至清民節,客家人以本姓或本村為單位,組織盛大的祭祀活動。其二為弘揚傳統用途,祠內的文獻、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來自何方、遷徙經過、定居於此的緣由、處世格言等。客家人又以族譜為紐帶維繫着代代後裔。遺憾的是;宗祠的職能及系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成為了破除迷信運動的打擊對象,大部分宗祠在此期間遭大肆破壞,祠中壁畫皆被塗鴉或損毀、古籍文獻遭焚毀,族譜從此絕後、先宗之靈位及骨灰亦難逃厄運。當今所見的宗祠,一般為重建所成。

文化建設

清溪鎮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定期舉辦客家文化藝術節,編創的客家山歌獲得粵贛閩桂客家山歌邀請賽、廣東省首屆民間歌會金獎等獎項;新編排創作的麒麟舞相繼在全國首屆麒麟舞大賽、廣東省第二屆民間藝術大賽和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上獲金獎,2007年,獲邀參加澳洲悉尼華人春節大巡遊,2008年,參加第二屆「文化中國·2008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並獲演出金獎。清溪鎮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2008年,被授予「中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

2014年,10月17日,清溪首部微電影《禾雀花開》首映,並且獲得第23屆倫敦創意文化節首屆華語微電影大賽最佳影片提名,結果將於11月底在倫敦揭曉。

旅遊景點

茅輋水庫

茅輋水庫位於東莞市清溪鎮鐵場村下游,在市境東南方,距莞城53公里,1957年12月動工,1958年5月竣工。茅輋水庫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綜合經營於一身。

清溪森林公園

東莞市東南部清溪鎮北部山地,屬銀瓶嘴山系,石馬河水系。距清溪鎮區3公里。北接樟木頭和謝崗、東鄰惠陽,南接鳳崗,西接塘廈。

公園裡面有黃茅田瀑布、龍潭水庫、雙尾山瀑布等多個景點。

2014年10月,清溪銀瓶山森林公園正式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獲得榮譽

清溪鎮在2005年首屆全國千強鎮評選中名列第45位。先後被定為「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並獲得「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出口創匯百強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五個好」鄉鎮黨委、「全國重點鎮」等稱號。

2018年10月,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清溪鎮排第42名。

相關視頻

東莞市清溪鎮麒麟隊《麒麟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