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是由解放軍總醫院、北京醫院、上海瑞金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湖南湘雅醫院、四川華西醫院、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單位發起,聯合50餘家企業事業單位[1]共同申請,經國務院批准,於2015年12月26日召開成立大會,2016年4月20日正式批准成立的我國健康管理領域第一個國家一級協會。2021年協會被評為國家4A級社會組織,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

宗旨

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為全民健康、為老人造福、為社會盡責、為國家分憂」為宗旨,以「實施全面健康管理、建設全民健康中國」為目標,以「出好主意、牽線搭橋、整合資源、推動落實」為抓手,致力於構建「全人群受益、全時辰檢測、全周期干預、全方位管控、全要素創新」的「全民、全時、全程、全面、全新」的「五全」智慧健康管理體系。目前協會共有會員3900餘人,其中理事110餘人,常務理事50餘人,下設分支機構29個。理事會成員均是來自大健康領域的具有良好社會信譽的單位和個人。

協會成立以來,先後在北京、杭州重慶、深圳等地成功舉辦「健康中國高峰論壇」,承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智慧健康展及論壇被評為「最佳會議活動」;在有關部委支持下啟動了全國「職工健康促進工程、老年健康促進工程、少年兒童健康促進工程」,為推進4億職工、2.67億老人、4億少年兒童的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聯合開展的「智慧村醫」工程行動,覆蓋村民800餘萬人,慢病知曉率提高了15.87%,慢病控制率提高了33.45%,工作成效得到了國家衛健委、全國工商聯相關領導的充分認可;牽頭組織開展的「社會力量助力四川省涼山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行動」成果顯着,受到當地黨委和政府高度讚揚;編着出版的《健康管理職業導論》被列為全國高等院校教材;與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會發布的《保險業健康管理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獲得了行業內一致好評;通過新華網、中國網、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免費在線諮詢等平台,為1041萬人提供防疫指導、心理諮詢和健康講座,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合作創作的《此行有你我》等五首抗疫主題歌曲,得到央視、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等多家媒體推送播放。協會還建立了《五全健康管理體系》、《健康管理院方案》等理論框架;提交了《關於促進我國健康養老》等13項健康領域的政協提案;發布了《慢性病健康管理規範》等19個健康服務團體標準;為海南省、四川省、江蘇省宜興市、湖北省武漢市等各級政府提供了50份全民健康管理建議報告和規劃方案;發布了《全民健康行動杭州宣言》、《助力涼山脫貧攻堅行動倡議》等10個宣言倡議;申報了國家人社部「健康管理師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資格;承接了國家衛健委「營養指導員」培訓項目;參與了國家教育部職業教育「健康管理本科層次」的專業設置及研究編制。 協會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把「公益性」寫在協會的章程上,把「全民健康」刻在協會的目標上、把「全面管理」落在協會的行動上,堅定不移履行好「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職能任務,圍繞國家健康戰略、把握大眾健康需求、引導健康服務產業、推進全民健康工程,忠誠為民、守正創新、嚴謹開放,努力把協會建成為國家健康決策的大智庫、國民健康知識的大講堂、國際健康交流的大平台。

五全健康管理

五全健康管理是指「全民、全時、全程、全面、全新」的健康管理。要實現五全健康管理,指導思想需由趨利化向公益化轉變、工作方向需由高端化向大眾化轉變、工作重點需由醫院化向社區化轉變、管理方式需由經驗化向法治化轉變、運行手段需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轉變。通過科學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科學營造健康環境、科學防控慢性疾病[2]、科學應對老齡化、科學干預出生缺陷、科學培育健康管理人才、科學推進中醫現代化、科學實施健康扶貧,從上游抑制慢性疾病的發生與增長,從源頭解決人民群眾健康與長壽。

全民健康管理

遵照習近平主席「優化健康服務」的重要指示,引導全民樹立「預防為主、主治未病」的科學保健觀念,推動構建從城市到鄉村、不分男女老幼,全人群受益的全民健康管理模式。

全時健康管理

以「普及健康生活」為重點,引導全民樹立「生活規律、律已成習」的科學養生觀念,推動構建從起居到作息、不分白天黑夜,全天時監控的全時健康管理模式。

全程健康管理

實施全程健康管理以「完善健康保障」為重點,引導全民樹立「生老病死、死得其所」的科學人生觀念,推動構建從子宮到墳墓、不分貧富貴賤,全周期保障的全程健康管理模式。

全面健康管理

遵照習近平主席「建設健康環境」的重要指示,引導全民樹立「天地人和、和諧共生」的科學健康觀念,推動構建從大地到天空、不分東西南北,全方位聯動的全面健康管理模式。

全新健康管理

遵照習主席「發展健康產業」的重要指示,引導全民樹立「綠色生產、產業循環」的科學發展觀念,推動構建從生產到生活、不分產業行業,全要素管控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