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Wuhan B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國科學院在武漢的派出機構,主要職能是協助院進行所在地區研究所領導班子建設,在授權範圍內代表中國科學院與地方開展合作,為所在地區研究所提供服務,承辦院交辦的有關事務。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籌建於1956年,1958年7月正式成立。1961年與廣州分院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武漢分院調整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武漢辦事處,1970年該辦事處撤銷。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建制。

據2020年7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武漢分院系統包括7個獨立法人單位;有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博士學位[1]授權點15個,博士後工作流動站6個;共有在職職工1819人,在學研究生1489人,其中博士生756人,碩士生733人。

機構簡介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籌建於1956年,1958年7月正式成立。1961年與廣州分院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武漢分院調整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武漢辦事處,1970年該辦事處撤銷。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建制。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是中國科學院在武漢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能是,協助院進行所在地區研究所領導班子建設,在授權範圍內代表中國科學院與地方開展合作,為所在地區研究所提供服務,承辦院交辦的有關事務。

武漢分院系統包括8個獨立法人單位,即分院機關、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武漢病毒研究所、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漢植物園、武漢文獻情報中心。此外,還包括非獨立法人的中國科學院武漢教育基地。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7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3個。

武漢分院各研究所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為主。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波譜與原子分子、電離層、原子頻標、數學物理、岩土力學工程、地層信息系統、地基工程、大地測量、地球物理、環境科學、水生態環境、水生生物資源、淡水漁業、普通病毒學、生物防治、分析生物技術、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植物遺傳、水生植物等。

武漢分院系統現有固定人員1966人。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544人,其中高級職稱7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22人。國家「萬人計劃[2]」入選者9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86人。全國勞動模範及先進工作者1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湖北省勞動模範13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人,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9人。

武漢分院系統各研究所現有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博士後工作流動站6個,碩士生導師260餘人,博士生導師160餘人。在學研究生1468人,其中博士生758人,碩士生710人。

武漢分院高度重視與地方的合作,積極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圍繞中國科學院與湖北省政府、與湖南省政府《全面科技合作協議》的主要工作內容,武漢分院先後與襄樊市、孝感市等十多個地方政府確定了科技合作關係。與省、市有關部門聯合建立了「湖北省國土與資源環境研究中心」、「湖北省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武漢核磁共振研究中心」、「湖北省新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集約化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長沙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

目前,武漢分院各單位正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相關部署及知識創新工程的要求,堅持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學發展,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創新貢獻。

學院簡介

武漢分院共有正式職工1674人(不含水工程生態所),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9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103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307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46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22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教育基地設有2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4個博士學位授予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該基地現有博士生導師121人,在讀研究生592人,其中博士生344人,碩士生248人,另有在站博士後24人。

全分院每年承擔的在研課題約450個左右,其中:基礎研究課題占50%,應用研究課題占40%,試驗發展課題及其它課題占10%;來自國家的科研任務占60%,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任務占30%,來自國際合作、地方政府、企業等科研任務占10%。

全分院每年發表科技論文1000篇左右,其中,國外發表占25%,《SCI》收錄論文占30%。

全分院每年專利申請受理量為60項左右,其中發明專利占80%以上;每年專利授權數為30項左右。

自1978年以來,全分院共獲得科研成果120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成果獎64項,獲省、部級成果獎350餘項。

目前,武漢分院各研究所已與地方共建科研、開發機構14個,各研究所每年承擔地方政府、企業委託的科技項目或開發任務約40項,合同額1000萬元以上;每年全分院實現技術轉讓收入、技術服務收入達1700萬元以上,這些成果的應用,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在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下,武漢分院各單位以知識創新工程為中心,按照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原始性科學創新,加強關鍵性技術創新與集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攀登世界科學高峰」 這一中國科學院新時期辦院方針的要求,積極調整學科方向,進一步凝練學科目標,完成了研究所層面的機構調整、制度建設與機制創新,並已初見成效。分院整體科技創新能力、科技競爭能力持續攀升,為下一階段的深化改革與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分院6個研究所及文獻情報中心均已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單位行列。隨着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不斷深入,武漢分院將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建設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研究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庫漁業研究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