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外基督使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中國內地會)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外基督使團

圖片來自omf

海外基督使團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OMF International)是一個基督教新教公理宗差會;它的前身是1865年由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創辦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CIM),1964年改稱現名。[1]

介紹

1854年,戴德生作為郭實臘中國傳教會傳道人,首次從英國來到中國,先在上海汕頭等地傳教,1857年定居寧波,並成立「寧波差會」。1860年他回到英國,兩年後(1862年)在布萊頓招募到寧波差會第一位志願者宓道生,並派往寧波。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將寧波差會改名為「中國內地會」(本文簡稱「內地會」),並確立其宣教方針,就是要召募一批可以遷往中國內陸地區長期工作的傳教士,將基督教信仰傳入中國內地;內地會的總部最初在杭州,1890年遷至上海,慢慢把宣教工作深入中國內陸,最遠抵達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直到1950年代才在東西方冷戰的政治背景下撤出中國。

1964年內地會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團,持續向亞洲17異教徒人口傳揚福音;現時海外基督使團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來自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巴基斯坦香港等地。

歷史年表

1860年代

  • 1860年7月18日,戴德生從上海啟程回英國,11月20日抵達泰晤士河口的貴利夫遜(Gravesend)。
  • 1862年1月8日,戴德生以「寧波差會」名義招募的傳教士宓道生,啟程前往中國創立寧波傳教站
  • 1862年7月,戴德生獲得外科醫生證書
  • 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將寧波差會改名「中國內地會」
  • 1865年10月,戴德生在倫敦出版《China's Spiritual Need and Claims》
  • 1866年3月12日,內地會在倫敦出版第一期會刊
  • 1866年5月26日,以內地會名義的第一批傳教士在戴德生的率領下,乘坐蘭茂密爾Lammermuir (1864 clipper號船,啟程前往中國,9月30日抵達上海。
  • 1866年12月,「蘭茂密爾團隊」(Lammermuir Party)抵達杭州清泰門新開弄(新巷)1號
  • 1866年 浙江 : 杭州 (戴德生建立傳教總部)
  • 1866年 浙江 : 奉化 甘比治(George Crombie) 建立傳教站。
  • 1866年 浙江 : 紹興 范明德(John Stevenson (missionary))和妻子Ann 建立傳教站。
  • 1867年 浙江 : 蕭山 倪義來夫婦(Lewis & Eliza Nicol), 衛養生(James Williamson (missionary))建立傳教站。
  • 1867年 浙江 : John Sell 死於天花
  • 1867年 浙江 : 杭州: 戴德生的長女Grace Dyer Taylor 死於腦膜炎
  • 1867年 浙江 : 台州 宓道生(James Joseph Meadows)和蔡文才(Josiah Jackson)建立傳教站。
  • 1867年 江蘇 : 南京 童跟福(George Duncan) 建立傳教站。
  • 1868年 江蘇 : 揚州 戴德生建立傳教站。同年8月22日,揚州教案
  • 1868年 浙江 : 湖州 麥克悌(John McCarthy )建立傳教站。
  • 1869年 安徽 : 安慶 宓道生和衛養生建立傳教站。同年11月3日發生安慶教案
  • 1869年 江西 : 九江 高學海(John Edwin Cardwell)夫婦建立傳教站。

1870年代

  • 1870年7月23日,"差會的母親"戴馬利亞在江蘇鎮江去世。
  • 1871年11月,福珍妮(Jennie Faulding Taylor)嫁給戴德生。
  • 1871年-1875年 江西 : 大姑塘鎮(今九江廬山區姑塘鎮) 高學海夫婦建立傳教站。
  • 1874年 湖北 : 武昌 戴德生和祝名揚(Charles Henry Judd)建立傳教站。
  • 1875年1月 《招募18個同工》在倫敦出版
  • 1875年7月,《China's Millions》第一期在倫敦出版
  • 1875年 河南 : 戴亨利(Henry Taylor (missionary))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該省是中國未聽見過福音的9個省份之一。
  • 1875年 湖南 : 祝名揚和都夭德(Adam C. Dorward)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後來在1880-1882年,二人旅行1500英里穿越中國
  • 1876年 山西 : 秀耀春(Francis James (missionary))和德治安(Joshua J. Turner)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開始救濟「丁戊年華北大饑荒」的難民
  • 1876年 陝西 : 鮑康寧(Frederick W. Baller)、金輔仁(George King (missionary))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
  • 1876年 甘肅 : 義世敦(George F. Easton)和巴格道(George Parker (missionary))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
  • 1876年 四川 : 賈美仁(James Cameron (missionary))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 George Nicoll在巡迴布道之後定居此處。
  • 1877年 貴州 : 祝名揚和包蘭頓(James F. Broumton)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巡迴傳教士。包蘭頓 later pioneered 在少數民族苗族彝族中工作。
  • 1877年 廣西 : Edward Fishe是該省最早的新教傳教士,同年去世。
  • 1877年 雲南 : 麥克悌鎮江徒步旅行,經過漢口、四川、貴州和雲南到緬甸八莫;履行持續7個月,沿途傳道。他是最早進入雲南的新教傳教士。
  • 1877年 西藏 : 賈美仁從重慶步行到巴塘,第一個傳福音給藏人。然後他去了大理和八莫,又經過廣東回到重慶,行程遍及當時中國18個省份中的17個。
  • 1878年山西 : 戴德生之妻福珍妮(Jennie Taylor)是最早在中國內地旅行的女性傳教士。
  • 1879年陝西: 金輔仁和 Emily Snow King 是第一對遷入漢中的傳教士夫婦
  • 1879年 四川 : M. A. Howland Nicoll是第一名住進重慶的女性傳教士

1880年代

  • 1880年山西: Harold A. Schofield在太原開辦內地會第一所醫院。
  • 1880年 甘肅: Elizabeth Wilson 是該省最早的女傳教士
  • 1880年 貴州 : George Clarke 和妻子Fanny 定居該省
  • 1881年 雲南 : John Stevenson 和Henry Soltau在86天中徒步旅行了1900英里,從八莫、昆明、重慶、武昌到上海,從西向東穿越中國。
  • 1881年 雲南 : George and Fanny Clarke settle to work in 大理.
  • 1881年 山東 : 芝罘學校煙臺開辦(最初稱為 "The Protestant Collegiate School")
  • 1885年3月3日,「劍橋七傑」抵達中國
  • 1887年,派出「一百名同工」來華
  • 1888年,海班明(Benjamin Broomhall)創辦《National Righteousness》: 一份宣傳戒毒的期刊
  • 1888年10月30日,第一批內地會美國傳教士抵達中國上海

1890年代

  • 1890年,戴德生在虹口區吳淞路9號正式建立內地會第一個總部大樓,可供300多位傳教士辦公和居住。購屋經費由榮晃熙(Archibald Orr Ewing,1857~1930)捐獻。
  • 1890年,第一批澳大利亞傳教士抵達
  • 1894年甲午戰爭稻惟德在煙臺參加紅十字救助傷員的工作。
  • 1895年,倫敦紐因頓格林(Newington Green)建成內地會總部大樓

1900年代

1910年代

  • 1910年,富能仁(J. O. Fraser)抵達中國
  • 雲南西部部落地區有了60,000名基督徒
  • 1911年,海班明(Benjamin Broomhall)在戒毒運動成功後去世。(第一屆世界戒毒大會於1909年在上海匯中飯店召開,海班明是大會主席。)
  •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
  • 1912年,內地會傳道員超過1000人, 成為在華最大的傳教機構

1920年代

  • 中國內戰(Chinese Civil War)和非基督教運動迫使幾乎所有傳教士都暫時撤退
  • 1927年-1932年,何斯德發起200人專案活動,援助內地宣教運動,從1200名申請人中挑選了共計203名傳教士分三批抵達中國(1929年39人,1930年47人,1931年117人)

1930年代

  • 1930年,中國內地會總部遷往上海新閘路1531號,有行政管理大樓、傳教士公寓、同工宿舍、禮拜堂、招待所。
  • 1934年10月1日,薄復禮牧師在貴州被迷路的紅軍抓到,隨肖克賀龍的部隊長征達560天,經過貴州、四川、湖南、湖北、雲南5省,行程達一萬公里,1936年4月在雲南被釋放。11月,他將在紅軍中的經歷出書《The Restraining Hand》,中譯有兩個文本:《神靈之手: 一個西方傳教土隨紅軍長征親歷記》和《一個西方傳教士的長征親歷記》,是西方最早介紹中國紅軍長征的專著。[2][3][4]
  • 1934年12月8日,200人專案中的師達能牧師夫婦(John and Betty Stam)在皖南旌德縣被紅軍綁票殺害
  • 第二次世界大戰迫使許多傳教士到更偏僻的內陸 - 或被日本人投入獄中,直到戰爭結束

1940年代

1950年代

  • 1951年, 三自愛國運動,政府控制教會。"三自宣言"發表以後,內地會開始撤退傳教士,到1953年撤退完畢。所有傳教士重新部署在東亞其他地區。
  • 1951年11月,在新加坡建立新總部,機構名稱也改為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1960年代

  • 1964年,中國內地會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團。
  •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2年: 取締包括三自愛國運動在內的所有基督教活動
  • 在泰國農村的醫療工作開始

1970年代

1980年代

  • 中國教會受洗信徒人數達到2150萬,包括慕道者的基督徒超過5200萬

參考文獻

  1. 黃錫培:傷寒離世之陶茂芝牧師. [200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2. Rudolf Alfred Bosshardt. The Restraining Hand: Captivity for Christ in China. Hodder and Stoughton. 1936年. 
  3. 勃沙特. 《神靈之手: 一個西方傳教土隨紅軍長征親歷記》. 嚴強, 席偉譯. 黃河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80152-757-8. 
  4. 薄復禮. 《一個西方傳教士的長征親歷記》. 嚴強, 席偉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 2018年. ISBN 978-7-5146-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