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養生(馬一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養生》中國當代作家馬一浮寫的詩詞。

作品欣賞

養生

養生須是學無生,誰謂無情異有情。

高士形骸同土木,聖人志氣本清明。

何年百草頭邊見,終日孤峰頂上行。

不識那伽常在定,空勞《小雅》補《由庚》。 [1]

作者簡介

馬一浮(1883~1967),出生於成都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原名福田,字一浮,號湛翁,又號蠲[juān]叟,中國現代思想家詩人書法家。是引進馬克思《資本論》的中華第一人,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現代三聖」(或「新儒家三聖」),現代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學校歌》的詞作者,浙江大學教授。於古代哲學、文學、佛學造詣精深,又精於書法,合章草、漢隸於一體,自成一家。曾應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任浙江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所著後人輯為《馬一浮集》。新儒家三聖中,只有梁漱溟是民盟創始人,有外王之學。馬一浮深入佛典,入佛出儒,通達內聖心性之學,故建復性書院。[2]

馬一浮先生,是我國的國學大師,也是一代宗師。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所以被大家稱之為「神童」,是紹興人,出生在書香門第。因為他學識淵博,被人們稱之為「儒釋哲一代宗師」,人們敬愛的周總理也稱他是「中國當代理學大師」,同時他還是我國引進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個人,兼具書法大家,也是一代詩人。

馬一浮先生在十五歲的時候參加了鄉試,並且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後來又和馬君武等人一次創辦了新聞周刊,用以傳播西方的先進思想,贏得了「天下文章在馬氏」的美譽。

1899年的時候,馬一浮先生在上海學習了英語法語拉丁文。之後有去了德國西班牙專門學習外語。甚至於在1904年的時候,前往日本學習日語。之後回國,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並且撰寫文章用以宣傳西方的進步思想。在辛亥革命結束後,他開始專心研究學術,涉獵廣泛,有哲學、文學、佛學等。

馬一浮先生還潛心研究書法,並且非常精通草書和隸書,在書法的基礎上,還研究碑帖並且各取所長,自成一家。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了浙江大學的教授,之後又在江西大學和廣西講學。並在抗戰期間創辦了「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