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化狸

圖片來自jimdo

化狸,或狸妖是流傳於日本古籍或各地民俗傳說的一種的妖怪。[1]

概要

狸本來是一種現實存在的哺乳類動物,但是在文獻中自古就將之視為一種神祕動物來記述。

原來「狸」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漢語裡同「貍」,是指家貓被馴化之前的野生物種,也就是現代所講的豹貓(石虎),貍與貓的關係類似於狼與狗的關係。後來「狸」這個字在傳入日本後,當時的人將狸這個字用來指稱豹貓(石虎)、山豬鼯鼠等動物。現代日文漢字的「狸」,一般都是指漢語裡的「(狢)」。現代中文的「狸」字用法,因為受到日本流行文化影響,許多作品都有關於 化狸 傳說的創作及形象,導致現代中文口語上對於「」這種動物,大多已轉變同日文用法稱呼為「狸」,很少稱呼為「」。

最早關於化狸的記述出現在奈良時代的《日本書紀推古天皇的章節中,記有「春二月陸奧有狢。化人以歌(『春2月、陸奧國出現了狢。變化成人並高歌』的意思)」的記述。之後在《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宇治拾遺物語》等古籍也都有記載。在日本各地,也有和狐妖一樣具有變化成其他形體、變化成人類或是附身在人身上等能力的傳說。」

在日本的傳說當中,以貉較為日本人所鍾愛,牠們本是普通的貉,機緣下得到仙氣而變成妖精;牠們靠一塊樹葉便能百變無方,據說只有菜鳥才要頂葉子,修行深的狸不用樹葉也能千變萬化與催眠術,可謂極盡天馬行空之能事。從前的傳說多是指狸精愛作弄人類,及後得到當今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所屬的動畫工作室吉卜力導演高畑勳將之發揚光大,拍攝了一輯名為《平成狸合戰》的動畫,片中的狸們以團結合力來排除萬難,意識很是正面。

此外,漫畫角色多啦A夢,本來設定是一隻機器貓,卻常常被人誤以為是狸。多啦A夢經常強調自己是不是狸。但還是經常被搞錯。還有野比大雄有一次也被比作成狸。另一位漫畫角色就是怪物君裡的狼人,雖然是狼人卻也經常被人誤以為是狸。狼人也經常強調自己是狼人不是狸。火影忍者裡的一尾守鶴就是狸。

關於日本妖怪的狸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對旅人在深山中看到一間房子,旅人跟房子敲門,裡面走出一位姑娘,姑娘便答應讓旅人住一晚,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才發現。原來那位姑娘是狸變的,昨天吃的點心是葉子,房子只是幻覺。這個在鬼太郎系列登場的惡搞角色可是非常厲害的,其率領着自己數量眾多的手下們稱霸於整個四國地方,還驅趕其他狸族和狐類。而高畑勳的《平成狸合戰》(又名《百變狸貓》)中關於妖怪大作戰的部分基本上都參考了關於四國一帶的狸的傳說。

新潟縣佐渡島四國流傳有相當多的狸妖傳說、其中也會像佐渡的團三郎狸阿波國德島縣)的金長或六五衛門香川縣屋島的禿狸那樣、為擁有特殊能力的狸貓命名、或是將之作為祭祀的對象。在這些地區之外,也有不少將狸貓作為名產的案例[2]

此外,日本的狸雖然自古就作為司長森羅萬象之物而被神格化,但是在佛教傳入後,除了神明使者(例如狐或是蛇)之外的動物都失去了神格,只留下具有特異能力的獸類形象,因此被視為為惡的怪物或妖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狸妖,也因為其神秘而和恐怖的中國狸(豹貓)形象重疊在一起。但由於日本的狸並沒有像豹貓那樣令人恐懼的印象,便逐漸形成和中國相異、帶有幽默的妖怪形象。在民間也有許多像《咔嚓咔嚓山》或《文福茶鍋》故事中那般,將狸妖描述成傻氣愚笨的動物。

俗話說「狐七變狸八化」,與化成精的代表性動物「狐妖」相比,狸妖比狐妖更精通變化之術。但是相對於狐妖是為了誘惑人才變化,狸妖卻是為了整人才變化,因此也有人認為狸妖本身就喜歡讓自己變化。

影片

化け狸

參考文獻

  1. 化狸,jimdo
  2. 宮沢光顕. 狸の話. 有峰書店. 1978: 226–230. NCID BN0616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