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鄉子·雨暗初疑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鄉子·雨暗初疑夜

南鄉子·雨暗初疑夜

作者:蘇軾


原文

南鄉子·雨暗初疑夜 [宋] 蘇軾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1]

譯文

這首詞寫於元豐二年(1079)蘇軾任湖州(今浙江嘉興)知州期間。詞中通過作者於江南水鄉行路途中的所見所感 ,反映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複雜感受,抒發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上片首句描寫雨後初晴的景象:由於夜來陰雨連綿,時辰到了,不見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陣春風把陰雲吹散,迎來的已是晴朗天氣 。「淡雲斜照著山明 」,把清晨陽光透過淡雲斜照遠處山色的景象表達得貼切而有神韻 。「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這一句寫得清新輕快,表達出作者春朝雨後乘馬行於溪邊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麗優美的山水人物圖。下片借傳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遠 。「卯酒醒還困」一句,寫作者早晨飲酒,仍感睏倦,非因路途勞頓,而是夜間尋仙夢境使然 。「藍橋何處覓雲英」這一問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雲英之典故:唐人裴鉶所作《傳奇》中 ,有一篇題作《裴航 》的小說,故事離奇曲折,略謂:裴航下第歸,與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詩,有雲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及至藍橋驛,下道求漿,得遇雲英,雲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經歷訪求玉杵臼、搗藥服食諸曲折 ,終得結褵而升仙 。蘇軾此詞中所謂「仙村」,即指藍橋而言;所謂「夢不成」者,謂神仙飄渺不可求,故有「何處覓雲英」之感嘆。最後,作者覺得路邊的溪水也還是有情的,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這首詞的結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與李煜筆下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流水這一無情的客體中賦予主體的種種情思,讀來意味深長,餘韻不盡。欲成仙而不得 ,從夢境回到現實,空對流水惆悵不已,這正是詞人孤寂、落寞、淒婉的心緒之寫照。[2]

作者簡介

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舉進士,復舉制科。治平中,入判登聞鼓院。熙寧中,上書反對王安石新法,遷通判杭州,徙知徐、湖等州。因作詩諷新法,被捕入御史獄,貶黃州團練副使、安置黃州。元祐初,授翰林學士,四年(1089),出知杭州。召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旋出知潁州,徙揚州。以兵部尚書召還,改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哲宗親政,出知定州。紹聖初,御史劾其譏諷先朝罪,貶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再貶昌化。徽宗即位後赦還,病死於常州。追諡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內製》十卷、《外製》三卷及《和陶詩》四卷等。[3]

參考文獻

  1. 南鄉子·雨暗初疑夜,詩詞名句網
  2. 南鄉子·雨暗初疑夜,古詩詞名句網
  3. 蘇軾,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