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市江寧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座落在江寧城區東山鎮竹山公園秦淮河畔(江寧區竹山路88號),主樓為仿古建築,聳立於綠水青山之中,環境分清雅。江寧區博物館是南京市成立最早的區縣級博物館。2007年4月,江寧區博物館選址竹山公園東側,建設新館。南京市文物局批准將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與江寧博物館同址建設。新館占地面積17.8畝,建築面積7,480平方米。2008年2月1日。江寧區博物館開始免費對外開放。2011年9月28日,江寧區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2013年,江寧區博物館獲評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1]

簡介

江寧區博物館是一座高標準、現代化的綜合型博物館,擁有大小展廳4個,展廳面積500平方米。被江蘇省文物局確定為三級防範風險等級單位。現有館藏文物781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件(套)、二級文物46件(套)、三級文物916件(套)。文物上起湯山直立人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民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50多萬年。展覽採用了集現代化、科技化,融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展示手法。結合文物陳列、場景再現、圖片說明等傳統方式以及3D全息影像、4D影院、多媒體互動、256語言導覽系統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了江寧悠久的人類文明和獨特的地域文化。

建成後的博物館為江寧區博物館、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一址雙館,主體建築分為三層,設有《風流東晉》、《千秋江寧》、《裴家同書畫展覽》三個固定展覽和一個臨時性展廳,展廳面積2500平方米,同時設有文物庫區、辦公區、公共區、大報告廳、小會議室、貴賓接待室等6個功能區域。

主要藏有西漢銅鈁、西漢牛紐三足鼎、漢代大玉壁、漢代彩繪漆碗、東吳天冊元年買地券、東吳佛像鏡、東晉雞首罐、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銅權、明代琉璃建築構件及大量銅鏡、陶明器、玉器[2]等。館中的《江寧歷史文物展》常年開放,並適時對展品做出調整更新,臨時展廳還舉辦書畫藝術展等。

該館自1993年開館以來,共舉辦各類展覽約30次,每年接待各類參觀人員約2萬人,1995年被江寧區委宣傳部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南京市政府命名為「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展覽與藏品

江寧區博物館新館由江寧博物館和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組成,前者主要介紹江寧區的歷史文化,後者以東晉歷史文化為主。博物館設四個展廳,常設展覽三個(千秋江寧、風流東晉、裴家同書畫館),另有一個臨時展廳。現有館藏文物781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件(套)、二級文物46件(套)、三級文物916件(套)。主要藏品有西漢銅鈁、西漢牛紐三足鼎、漢代大玉璧、漢代彩繪漆碗、東吳天冊元年買地券、東吳佛像鏡、東晉雞首罐、東晉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銅權、明代琉璃建築等。

白玉母子猴飾件長5厘米

玉質。通體白潤光潔。作母猴與小猴相抱之裝,母猴雙手摟住小猴腋下,小猴一手摸母猴臉,一手摸母猴耳朵,面向前方。

翡翠扳指

直徑3.5厘米 孔徑2厘米 高3厘米谷里街道東善橋出土翡翠質。色澤艷綠,質地細膩,瑩潤潔淨。圓筒形,中有穿孔,雕琢精緻規整。通體拋光,光素無紋。

白玉扳指長3.5厘米 孔徑2厘米 高2.5厘米 玉質。質地細膩,白潔瑩潤。中有圓形穿孔,雕琢精緻規整。通體拋光,光素無紋。

翡翠玉鐲直徑3.5厘米谷里街道東善橋出土。玉質。翠色瑩潤。截面呈圓形,土沁痕跡過度自然。

翡翠鑲金髮簪長10厘米,寬1厘米翡翠質。艷綠色,發色瑩潤。兩端彎曲,狀如柳葉,中部包金,上刻有特殊符號和 「新鳳祥福呈金」6字銘文。

視頻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翰墨鄉情-李景中國畫作品展》在南京江寧區博物館首展
宅家雲遊博物館!「雲探館」首站 帶您走進江寧織造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