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歷城第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歷城第二中學地處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故里,始建於1958年[1]。六十年的薪火相傳,學校從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發展成為享有較高社會美譽度的齊魯名校。2016、2017連續兩年,被評為「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先後被授予 「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全國十佳創新型學校」等百餘項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各大媒體對學校辦學成果進行了跟蹤報道,每年有五六十個國內外教育考察團到校交流。

辦學條件

教學設施

學校硬件設施完善,建築面積達13.8萬平方米,有教學樓4座,科技館、體藝館各1座,高標準的塑膠運動場2個,人造草皮足球場2個。教學功能室齊全,設施先進,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配置國內一流,美術、音樂舞蹈等教室達國家一類標準,生態館、汽車模擬駕駛室讓學生仿佛置身於真實境界,陶藝館、器樂室、校園電視台、藏書15萬餘冊的圖書館等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學校實現了教育教學的信息化,構建了以信息中心為核心的網絡系統,校園網、校園電視台和雙向教學系統成為校園內信息交流的紐帶。教室全部配備電視、電腦多媒體教學系統,任課教師配有手提電腦,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已成為教師的必備要求。學校教學資源極大優化,教學現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實現了教育資源的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信息技術讓校園成為互動整體。

學生管理

學校實行人文管理和精細化管理,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又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學生管理工作,通過制定培養目標體系、完善管理組織體系、建立教育活動項目體系,激發學生參與制度制定及管理評價過程,達到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全面管理的基礎上安排管理工作重點,管理方式講求實效,或和風細雨,或紀律約束,或行為感染,或活動教化,取得了良好效果。級部負責制日趨成熟,各個級部既相互競爭,比拼優勢,又立足級部特點,創新管理,形成特色,橫向比較與縱向對比推動了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學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現代寄宿制管理模式。

教育科研

學校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研興校」戰略,穩步推進教學改革。積極與中國教育學會合作,邀請魏書生、吳昌順、任小艾、王金戰、李陽等近60位全國知名教師、班主任、教育專家來學校做專場報告,聽課、評課,參與教研,提升了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為推動教科研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學校創刊《稼軒教研》[2]中國教育學會會長、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顧明遠先生親筆題名,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題寫賀詞,《稼軒教研》現已成為教師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展現教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學校依託課題,營造氛圍,鼓勵教師投身教科研,現有立項課題11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5項,市級3項。學校還充分運用「271」教學法則構建高效課堂,轉變教師教學理念,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關注教學細節、提高教學效率,紮實推進教學改革,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與提高。

師資隊伍

學校一方面納賢招優,吸收各地骨幹教師與優秀大學畢業生,一方面加大校本培訓力度,加速青年教師成長,現已形成了一支年輕有為、團結合作、勤勉上進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410人,中、高級教師200餘人。近幾年來,湧現出區級以上先進教師120人,其中國家級12人、省級21人、市級30人,150多位教師榮獲省、市、區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一大批教師在國家、省、市、區優質課、說課、論文評比、技能大賽中獲獎。廣大教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積極為學生提供學業、心理及生活救助,深入孩子們的心靈,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視頻

歷城第二中學相關視頻

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宣傳片
「濟南歷城第二中學新型運動健康中心(氣膜)」項目啟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