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相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相思 [1] 學名Acacia auriculiformis(英文名稱:Earleaf acacia),別稱馬占相思(Acacia Mangium)、耳果相思(廣東)、耳葉相思、耳莢相思、澳洲相思及阿列克栲等,為豆科金合歡屬植物下的。常綠喬木,原產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北部及紐西蘭等地,中國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區有引種。
大葉相思喜溫暖潮濕而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種植於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由於其速生耐瘠、適應性強、用途廣泛,在丘陵水土流失區和濱海風積沙區大面積推廣,成為造林綠化和改良土壤的主要樹種之一 [2]

型態

大葉相思為常綠喬木,具有濃密而擴展的樹冠。在原產地樹高可達30米,胸徑可達60厘米。樹皮平滑,灰白色。枝幹無刺,小枝有棱、綠色且枝條下垂,小枝無毛,皮孔顯著。幼苗具二回羽狀複葉,末回每個分枝葉柄上有小葉6-8對,幼苗第4片真葉才開始變態,即小葉退化,葉柄呈葉狀,變態葉披針形、革質,長10-25厘米,寬1.5-5厘米,兩端漸狹,頂端略鈍,平行脈3-6條(其中3條特別明顯)。大葉相思寬大的假葉互生,呈橢圓形,長約10厘米;雖然它們在外貌上和真正的葉子沒甚麼分別,亦可進行光合作用,但其實那隻是葉柄,不是真正的葉子。真葉只在幼苗時期才出現。相思樹屬的植物最特別之處,即一般所看到葉其實是由葉柄演化而成的假葉,這是為了要減少水分散失,因而真葉退化,以蠟質包裹的假葉代替真葉;這個原理就像仙人掌的葉子退化呈刺狀一樣的概念 [3]
其穗狀的花序,黃色,腋生,長5-6厘米,徑約2厘米,萼5裂,花瓣匙形。雄蕊多數,明顯伸出於花冠之外,花柱約與雄蕊等長。莢果初始平直,成熟時扭曲成圓環狀,莢果成熟時旋卷,長5-8厘米,寬8-12毫米,果瓣木質,結種處略膨大。 種子橢圓形,堅硬,黑色,有光澤,壓扁,長約5毫米,種臍大,幾乎閉合,新鮮種子具有同種臍連接的黃色臍帶圈,易於分離脫落,採種後最少需要2個月貯存期來完成後熟生理過程。在澳大利亞,通常6-7月份(冬季)開花,8-10月份(冬春季節)可獲得成熟種子 [4]

相似物種

與大葉相思類似物種為小葉相思,又稱台灣酸枝,簡稱:台灣黑檀,學名:小葉相思木,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尤其是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小葉相思木目前已被廣泛種植在東南亞地區,如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台灣也有引種。小葉相思木木材特性:高貴典雅,圖紋生動,具有美麗不規劃深淺相間條紋,結構均勻,強度及抗衝擊韌性好,耐腐性強。條紋清晰可媲美胡桃木 [5]

參考文獻

  1. 大葉相思介紹,華人百科
  2. 大葉相思介紹,互動百科
  3. 耳莢相思樹介紹,認識植物
  4. 大葉相思介紹,互動百科
  5. 小葉相思介紹,每日頭條,201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