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總理視察 )原圖鏈接來自 大連高新區 的圖片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簡稱大連高新區,1991年3月經國家批准建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介紹

位於大連市區西南部,占地153平方公里,下轄凌水、龍王塘、七賢嶺3個街道,常住人口約25萬。海岸線長41.6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依山傍海、草木蔥蘢,生態良好,交通便利,宜居宜業。

高新人始終牢記着習近平總書記「又要高又要新」的囑託,牢記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態宜居、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園區」的目標,牢記「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和「使命」。重點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智能科技、潔淨能源、生命科學、數字文創、新材料和半導體製造產業集群。

自成立以來,先後獲評「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全國軟件產業國際化示範城市」等國家授予軟件產業的所有榮譽。近年來,又獲評「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國家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等榮譽。

產業結構

它擁有2000餘家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擁有16萬人的軟件人才,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它被授予第一批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全國第一個服務外包基地和唯一的「軟件產業國際化示範城市」。 10多年來,全國軟件出口第一的位置一直由大連的軟件企業占據。IBM、惠普、愛立信、戴爾等130多個世界500強和全球領軍企業項目在高新區落戶。

它既是大連對外開放的先導區、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也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裡產業形態高端,創新輻射作用突出,創新人才密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通過政策引導、主動挖潛、梯隊培育、服務秘書等有效措施,聚集了一大批優質創新主體,促進自創區高質量發展,2020年高新區多項雙創核心指標位列全市第一,高企總數967家,占比40%;雛鷹企業399家,占比60%;新增瞪羚企業13家,占比45%;新增獨角獸企業2家,占比100%;技術合同成交額117.5億元,占比45.47%;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271件,占比40%。

「雙創」是它與生俱來的「基因」,並成為創新發展新坐標。創業服務中心連續躋身互聯網周刊發布的「互聯網+科技孵化機構TOP100」前10位。連續20年舉辦海外學子創業周活動,與全球近百家海外留學人員團體和孵化器機構建立了聯繫,使「雙創」工作拓展到國際層面。東北首家國家級新型孵化器——「創業工坊」帶動形成了一批集創新、創業、創投聯動的新型孵化器,高新區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面向未來,大連高新區將聚焦主責主業不動搖,培育「又高又新」發展新動能,激發「又高又新」發展新活力,使產業「高的更高、強的更強」,構建「又高又新」發展新格局, 助力大連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為大連「兩先區」建設做出新貢獻、展現新作為。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相關視頻

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悅麗海灣幼兒園繽紛夏日陶趣童年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