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戊型病毒性肝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原圖鏈接

別   稱:戊型肝炎,戊肝

英文名稱 :viralhepatitistypeE

就診科室 :傳染科

多發群體 :青壯年為主,孕婦易感性較高

發病部位 :肝

常見病因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

常見症狀 :黃疸,發熱,乏力,噁心,嘔吐,肝區痛等

傳播途徑 :糞-口傳播

傳 染 性: 有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見於亞洲和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一般在發達國家以散發病例為主,發展中國家以流行為主。自1980年後中國新疆地區曾有數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發性戊型肝炎的報告,約占急性散發性肝炎10%,至少已有6個省市自治區曾報告發生戊型肝炎暴發流行。其流行特點似甲型肝炎,經糞-口途徑傳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見,少數為食物型暴發或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具有明顯季節性,多見於雨季或洪水之後;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孕婦易感性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無家庭聚集現象。 [1]

傳播途徑

1.食物污染

2.多經糞-口渠道傳播

3.平時生活接觸傳播。 

4.輸血渠道

臨床表現

潛伏期10~60日,平均40日。一般起病急,黃疸多見。半數有發熱,伴有乏力、噁心、嘔吐、肝區痛。約1/3有關節痛。常見膽汁淤積狀,如皮膚瘙癢、大便色變淺較甲型肝炎明顯。多數肝大,脾大較少見。大多數病人黃疸於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發展為慢性。孕婦感染HEV病情重,易發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可見流產與死胎,其原因可能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關。HBsAg陽性者重疊感染HEV,病情加重,易發展為急性重型肝炎。 [2]

檢查

戊型病毒性肝炎
原圖鏈接

特異血清病原學檢查是確診的依據。

酶聯免疫試驗(ELISA)

檢測血清中抗-HEV IgM,為確診急性戊型肝炎的指標。

蛋白吸印試驗(WB)

此法較ELISA法靈敏和特異,但操作方法較複雜,檢測所需時間較長。

聚合酶鏈反應(PCR)

用以檢測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糞便中HEV-RNA,本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強,但在操作過程中易發生實驗室污染而出現假陽性。

免疫電鏡技術(IEM)和免疫熒光法(IF)

用以檢測戊型肝炎患者糞便、膽汁和肝組織中HEV顆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兩種方法均需特殊設備和技術,且HEV在肝組織、膽汁和糞便中存在時間較短,陽性率較低,不宜作為常規檢查。 [3]


診斷

戊型病毒性肝炎
原圖鏈接

應根據臨床特點、肝功能檢查,參考流行病學資料。排除HAV、HBV、HCV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損害。

急性戊型肝炎的診斷

戊型病毒性肝炎
原圖鏈接

(黃疸型/無黃疸型) (1)病人接觸史高發區居留史:發病前2~6周內接觸過肝炎病人或飲用過被污染的水、外出用餐、到過戊肝高發區和流行區。

(2)持續一周以上乏力食慾減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狀肝大,伴叩擊痛

(3)血清轉氨酶明顯升

(4)血清病原學檢驗排除急性庚型肝炎

(5)皮膚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尿膽紅素陽性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黃疸。

(6)血清學檢驗抗HEV-IgM陽性,抗HEV-IgG由陰轉陽或抗體滴度由低轉高4倍以上。

急性重型戊型肝炎

(1)符合急性黃疸型戊型肝炎的診斷標準。

(2)起病10天內出現精神神經症狀(指肝性腦病)。

(3)黃疸迅速加深,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

(4)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低於40%。

亞急重型性戊型肝炎

(1)符合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診斷標準。

(2)起病後10天以上出現以下情況者。①高度乏力和明顯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皮膚鞏膜黃染重度腹脹腹腔積液;②血清膽紅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於17.1μmol/L。③血清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凝血酶原活度低於40%。④意識障礙[4]

鑑別診斷

戊型病毒性肝炎
原圖鏈接

戊肝甲肝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徵。

易發季節

多發於高溫多雨季節,尤其在洪澇災害造成糞便對水源廣泛污染的地區。

潛伏期較長

多在2~9周之間,平均為6周。

患者發病年齡較大

以20歲以上的青壯年人發病率最高,在兒童中可能為臨床感染。

糞便檢查

患者早期糞便中可以檢查出戊性肝炎病毒顆粒,但很快會自行消失。

其他

戊型肝炎多數病例症狀較輕,黃疸不很嚴重。 [5]

治療

戊型病毒性肝炎預防
原圖鏈接

適當休息、合理營養為主,選擇性使用藥物為輔。應忌酒、防止過勞及避免應用損肝藥物。

休息

早期嚴格臥床休息最為重要,症狀明顯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治療至症狀消失,隔離期滿。經1~3個月休息,逐步恢復工作。

飲食

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清淡食物為宜。應含多種維生素,有足夠的熱量及適量的蛋白質,脂肪不宜限制過嚴。

如進食少或有嘔吐者

應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維生素C3g、肝太樂、普通胰島素,靜脈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劑及10%氯化鉀。熱重者可用菌陳胃苓湯加減;濕熱並重者用菌陳蒿湯和胃苓合方加減;肝氣鬱結者用逍遙散;脾虛濕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張黃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癒。 [6]

預防

與甲型肝炎相同。主要採取以切斷傳播途徑主為的綜合性措施。為預防水型傳播,主要是保護水源,防止糞便管理;注意食品衛生,改善衛生設施和講究個人衛生也很重要。 [7]

視頻

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8]

參考來源

  • 王磊,張照華.   戊型病毒性肝炎. 《 山東醫藥 》 , 1999  
  • 夏寧邵,張軍,李少偉等.   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 《 CNKI;WanFang 》 , 2011  
  • 張麗,李漫時,顏丙玉等.   山東省1997-2006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徵分析. 《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 》 , 2008  
  • 吳婷,江浪.   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 《 CNKI 》 , 2009  
  • 榮義輝,辛紹傑.   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 《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 》 , 2015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