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殖民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殖民主義

來自 一點資訊 的圖片

中文名: 新殖民主義

外文名: Neocolonialism

實施渠道: 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的惡性投資

利益方: 老牌帝國主義國家

受害方: 發展中國家

目 的: 經濟壟斷 技術壟斷

新殖民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強國對非西方國家實施的一種侵略政策和手段。在民族解放運動的打擊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強權已經被國際社會所唾棄,西方發達國家被迫改變了直接的殖民統治的舊方式,而採取更隱蔽的、間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們充分利用其經濟優勢,對非西方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必要時也使用軍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獨立的國家置於它們的控制之下,以使這些國家繼續充當其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財富。國家政權和跨國公司是新殖民主義侵略滲透的兩大支柱。[1]

歷史背景

帝國主義是一個少數宗主國對大多數殖民地、附屬國進行殖民壓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體系。帝國主義傳統的殖民政策(見殖民主義),主要採用武力征服、直接統治的方式,在對殖民地、附屬國實行政治兼併的基礎上進行經濟掠奪。同時,帝國主義國家也採用經濟手段掠奪和控制形式上獨立的國家,對它們實行不帶政治「兼併」的經濟「兼併」。但這後一種殖民方式在帝國主義形成時期並不占統治地位。帝國主義國家主要通過前一種殖民方式搶占殖民地。到20世紀初,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帝國主義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各國壟斷資本利用它們在殖民地、附屬國的政治、經濟特權,通過輸出資本、掠奪原料,不等價交換和其他各種超經濟手段,對這些國家的人民進行敲骨吸髓的剝削。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對殖民地的統治削弱,許多殖民地、附屬國民族工業有了較快發展,無產階級力量隨之壯大。同時,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也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附屬國人民的鬥爭,使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開始了舊殖民體系的危機,震撼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美地區民族解放運動進一步高漲,殖民地、附屬國紛紛走上了獨立的道路。1945~1980年,全世界共出現了90個新獨立國家。隨着舊殖民體系的瓦解,一大批新興的發展中國家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亞洲以及東歐許多國家脫離了資本主義體系走向社會主義。這一切都迫使帝國主義無法繼續舊殖民政策,轉而採取承認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獨立,主要通過加強經濟滲透和剝削,實現不帶政治「兼併」的經濟「兼併」的新殖民主義政策。在文化上主要是通過傳播西方腐朽的意識形態,進行思想滲透和文化侵略。

作為新殖民主義側重點的對外經濟滲透和擴張,主要通過以下各種渠道進行: 資本輸出  國家和私人資本輸出是新殖民主義經濟擴張的一個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通過「援助」方式,向發展中國家大量輸出國家資本,並附帶苛刻的條件。如受援國必須購買援助國的商品,必須為援助國的私人資本輸出提供優惠條件和安全保證,等等。援助的項目一般集中於生產和社會的基礎設施,為 私人資本的直接投資開闢道路。 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資本,特別是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直到70年代初,首先是投向農 業、採礦業和石油業等部門,藉以維持舊的國際分工,使發展中國家繼續成為發達國家農業-原料附庸。隨後,跨國公司越來越重視向發展中國家的製造業部門增加投資。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生產雖有一定發展,但其中有的事實上成了跨國公司的「國外車間」,有的是污染嚴重的工廠,有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工業,使這些國家又變成帝國主義的農業-工業附庸。帝國主義國家的這種向發展中國家投資,同投向其他發達國家的資本相比不僅能獲取高得多的利潤,而且把發展中國家束縛在不合理的國際分工體系中,使它們在生產上進一步依賴於帝國主義。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是新殖民主義進行擴張活動的又一個重要手段。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在貿易上有極大的依賴性。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主要向發達國家出口農、礦產品和原料,又大多從發達國家進口工業製成品和糧食。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控制着當今世界貿易的 2/3左右,它們通過對國際市場的壟斷,操縱世界市場價格,一般抬高工業製成品價格,壓低初級產品價格,對發展中國家進行不等價交換的剝削。此外,發達國家還利用自己在國際航運業的壟斷地位,通過對發展中國家進出口貨物規定高昂的運費和保險費,以牟取高額利潤。

壟斷科學技術

壟斷現代科學技術,也是當代帝國主義進行新殖民主義擴張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專利權和最新技術都被跨國公司所壟斷。世界上的技術轉讓80%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供應的,其中美國約占50~55%。它們在同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交往時,總是把一些先進技術優先轉讓給本國跨國公司在當地的子公司,使之搶先占領當地市場。在向發展中國家轉讓已經擴散的技術時,不僅索取高額費用,且拒絕轉讓關鍵技術,還附有許多不合理的限制性商業慣例,以保持發展中國家在技術上以及生產和銷售上對它們的從屬地位。

金融壟斷

帝國主義國家還通過對資金的壟斷,使發展中國家在金融上更加依賴它們。主要做法是:①戰後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都是按提交基金的多少分配投票權,發展中國家在這些機構中的地位無足輕重;而發達國家利用它們在這些機構中的支配地位,加強對國際金融的控制。②發達國家利用自己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進行高利盤剝。並且利用發展中國家在外匯資金上對它們的依附關係,通過調整本國的貨幣政策以及其他各種外匯手段,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僅1971年和1973年美元兩次貶值,就使發展中國家的美元儲備損失20多億美元。1980年起,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實行高利率和高匯率政策,又使發展中國家償還外債的利息急劇增加。③跨國銀行在發展中國家擁有巨大的金融力量,通過貸款、投資和外匯業務以及組織國際銀行財團等活動,控制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貨幣流通和信用體系,影響甚至操縱這些國家的經濟生活和對內對外政策。

總之,在當代國際經濟關係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並沒有真正擺脫受剝削、受掠奪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商品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仍然是帝國主義攫取高額利潤的源泉。新殖民主義是傳統殖民主義在戰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形式上有了變化,本質上仍然一樣。然而,發展中國家在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的聯合鬥爭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殖民主義的擴張,它們的民族經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不再處於無足輕重、任人宰割的地位。儘管完全擺脫新殖民主義統治還有種種困難和阻力,但是,發展中國家要求建立一種平等、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特徵

二戰後,尤其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隨着民族民主國家的獨立,以軍事占領為特徵的殖民主義被「新殖民主義」所取代,新殖民主義的特徵是:

(1)通過各種附加不合理條件的「援助」,從接受援助國獲取各種特權;

(2)通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占領市場,獲取高額利潤;

(3)低價購買發展中國家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進行不等價交換;

(4)利用技術優勢進行技術壟斷,在轉讓技術時進行敲詐。

新、舊殖民主義雖然採取了不同的統治方式,但其本質都是以金融資本統治為基礎,對發展中國家實行剝削、掠奪、控制和壓迫。

產生原因

許多西方學者認為:戰後非殖民化和社會主義運動方興未艾,舊殖民統治體系土崩瓦解,為了保持發達國家與非西方國家之間以往存在的經濟關係,並防止它們脫離資本主義軌道,必須用一種新的國際關係體系去替代舊殖民主義。另有學者對此加以補充,認為:此時,長期的殖民統治已經把非西方國家納入世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分割的外緣部分,仍處於欠發達狀態。因此,西方國家即使不再對它們進行直接統治,也能保障其經濟利益。新殖民主義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的。也有學者從另外的角度進行了探討,他們主張:許多新獨立國家很難對其政治和經濟結構進行徹底改造,從而為新殖民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其原因是:它們的支柱性產業都為外國所控制;它們的統治階層為了個人私利而願意繼續保持甚至擴大與外國資本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便產生了新殖民主義在新獨立國家得以產生延續的階級基礎——帝國主義與本地資產階級的聯盟。

這是現在流行的殖民方式之一。世界上一些大國通過在自己勢力範圍的國家內駐軍,出售軍事武器和聯合軍事演習等方式進行軍事軟殖民。被軍事軟殖民的國家與軍事殖民國通常有共同的意識形態,但關係是不平等的。通過軍事軟殖民,被殖民國在殖民國的控制之下,殖民國通常有更高的優先權,被殖民國只能被已所謂的「盟友」而被利用,在關鍵時候殖民國會以聯盟的口號調起被殖民國的軍隊,達到所謂的戰爭目地。被殖民國往往是一些小國,沒有軍事主導權,因此易受別人擺布。

科技商品殖民

這是現在最流行的殖民方式。發達國家通常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科學技術製造一些高科技產品,高價賣給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牟取利潤,掠奪資金,獲得市場。

貨幣殖民

這是比較老掉牙的殖民方式。通過貨幣壟斷,比如說美元,讓其成為世界通用貨幣,於是將其巨額的美元外流,外流的美元變成資源,像中東石油,紛紛流進入美國的家門口,或成為其到國外享受的工具。還有通過升值,比如說英磅,高價值的英磅會使整個英國變得富有價值,使其更具有資本主導權。這就是通過貨幣手段對別國進行壓榨!

文化殖民

通過對該國的文化灌輸,以達到對該國控制的目的。

知識殖民

這是被認為最新興的殖民方式。一些國際壟斷巨頭把知識,技術和標準壟斷,然後通過出售知識,技術和標準以獲得巨額資金。

差距殖民

被認為是最具欺騙性的殖民方式。發達國家主動與發展中國家交流,交換技術,以阻攔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

爭議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學界的觀點似乎變動不大。例如,仇啟華的《現代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和樊亢的《資本主義興衰史》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更為詳盡深入,卻並無實質性的改變。樊亢指出:「新殖民主義是帝國主義在戰後舊殖民主義體系瓦解後,為維護其既得利益,對已經獲得政治獨立的發展中國家推行的一種新的剝削與掠奪形式。與舊殖民主義不同,新殖民主義的主要特點是,它表面上承認原殖民地、附屬國人民的獨立權利,而實際上卻採取種種欺騙手段,從政治、經濟和軍事各方面,對已獲得政治獨立的國家實行控制和滲透,為它們爭奪世界霸權和勢力範圍服務。它側重於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但也不排斥進行軍事滲透和侵略。」樊亢還闡述了戰後帝國主義掠奪方式的幾種變化:加強國家資本輸出,以「援助」為名為私人資本的擴張開路;跨國公司成為推行新殖民主義的重要工具;藉助對現代科技的壟斷控制掠奪發展中國家」。

至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國際形勢和政治格局發生劇變,加之市場經濟迅猛擴展,和平與發展漸成時代主題,學界對新殖民主義的認識出現了較大分化。一種明顯的傾向是:部分學者不願承認存在新殖民主義。例如,有學者認為,殖民體系解體後,取而代之的是「後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實際上是後殖民主義初期的表現之一,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還有人主張,不應把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中的諸多不平等現象說成是新殖民主義的體現,而應從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角度加以解釋。但大部分學者仍然承認新殖民主義的存在,他們的基本觀點與傳統觀點相近,但認識與研究的廣度、深度均有了較大發展。例如,張順洪等撰寫的《英美新殖民主義》一書從若干角度對新殖民主義進行了評論。關於新殖民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他們指出:新殖民主義是殖民主義在新歷史條件下的延續。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殖民帝國紛紛瓦解。在殖民撤退中,殖民主義者千方百計把老殖民主義向新殖民主義轉化,企圖對獲得政治獨立的國家繼續進行控制、干涉與掠奪,保持新生國家對原宗主國的依附性,維持舊的國際不平等關係和國際經濟舊秩序。老殖民主義的終結是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鬥爭力量日益強大的結果。而新殖民主義的存在和發展則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力量和世界進步力量尚不十分強大的結果。關於新殖民主義的統治形式。他們認為,新殖民主義不是進行武力征服和直接的殖民統治,而是承認政治獨立,採取各種方式尤其是掩蔽的方式進行間接支配,達到控制、干涉與掠奪落後國家和地區的目的。在一定情況下也會進行武力干涉。關於新殖民主義產生的原因。認為新殖民主義是由現代壟斷資本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壟斷資本主義對外關係的一種體現。壟斷資本追逐高額利潤,控制市場、原料和投資場所,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對已取得政治獨立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形形色色的控制。世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也是新殖民主義的一個前提。二戰後獨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仍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這就為昔日的殖民列強推行新殖民主義提供了條件。

關於推行新殖民主義的主、客體問題。認為,推行新殖民主義的主體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客體則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僅僅是那些有?新殖民政權」的所謂「新殖民地」)。他們不同意關於美國是新殖民主義,英法比等老牌殖民國家是老殖民主義的說法,認為昔日的宗主 國在殖民地獨立後也推行新殖民主義。另外,「集體新殖民主義」也是客觀存在,歐共體採取共同行動干涉發展中國家內政就是一種表現。

國外學術界也注重對新殖民主義的研究。許多非西方國家的民族主義者對新殖民主義的理解與中國較接近,典型的代表是加納前總統恩克魯瑪。他認為,二戰後,舊殖民體系受到沉重打擊而無法維持,社會主義陣營日益壯大,為了使殖民主義適應西方失去政治霸權的新局面,西方列強採取種種手段(包括控制國際市場和操縱商品價格;高利率;「經濟援助」;「無形貿易」;文化滲透等)加強對欠發達地區的控制。新殖民主義控制下的國家在理論上講是獨立的.,但其經濟制度、政治政策以及文化和意識形態等方面,都受到外力的嚴重影響和支配,從而加大了這些國家與富國之間的差距。恩克魯瑪指出:新殖民主義不僅是一種制度和統治形式,也是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它是「帝國主義最後的,也許是最危險的階段。」

西方學者對新殖民主義問題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對新殖民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上,許多學者與東方學者的觀點是相通的。他們認為:新殖民主義是在舊殖民體系解體和非殖民化運動取得成功後,西方發達國家對非西方國家實行間接統治的一種方式(或者體系、制度等),是殖民主義在新時期的繼續和發展。但他們的表述和側重有所不同。例如,科林·利斯在《肯尼亞的欠發達;新殖民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中指出:新殖民主義本質上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大眾受到外國資本。通過非直接殖民統治的方式進行支配的一種體系。而斯塔夫里阿諾斯則說:「如果說殖民主義是一種憑藉強權來直接進行統治的制度,那麼新殖民主義就是一種讓予政治獨立來換取經濟上的依附和剝削的間接統治制度。」

數據信息

據英國《衛報》報道,來自聯合國印度華盛頓倫敦的分析家們2009年7月發布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報告估計,至少有3000萬 公頃的窮國的農田被購買用於糧食種植,而這些購買國家是因為在本國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實現供給,從而進行海外土地收購的。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這一趨勢將不斷加速,甚至會嚴重影響欠發達國家自身的糧食供給。聯合國食物權特別報告員奧利維爾·德舒特(OlivierDeSchutter)說:「所有的國家都在看其他的國家怎麼做,當看到有國家開始購買土地的時候,其他國家也會照做」。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以及其他的分析家估計,在2009年初的六個月時間裡,有近2000萬公頃的欠發達國家的農田被出售或正在協商出售或租賃,這一面積幾乎相當於歐洲可耕作土地面積的一半。而去年,大約有1000萬公頃土地被出售。出於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富裕國家的土地侵占行為正遭到譴責。

近年來幾宗最大的土地交易包括韓國購買蘇丹的70萬公頃土地;沙特阿拉伯購買坦桑尼亞的50萬公頃土地;而剛果民主共和國一直希望能儘快與南非的一些企業達成800萬公頃的土地交易,這些土地將用來種植玉米和大豆,同時用於家禽和奶牛的畜牧養殖。

同時,印度向80家公司放貸用於在非洲購買35萬公頃的土地。而作為世界上最缺乏糧食安全的國家之一,蘇丹至少與六個國家進行了大宗土地所有權的交易。

去年進行海外土地收購的國家還包括海灣國家、瑞典、中國和利比亞。這些國家不僅在土地肥沃的巴西、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購買土地,還在喀麥隆、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和贊比亞這樣的欠發達國家購買土地所有權。

全球最大的一些食品、金融和汽車公司也在進行土地投資。瑞典的AlpcotAgro公司在俄羅斯購買了12萬公頃土地;韓國的現代汽車公司以650萬美元收購了俄羅斯農業企業KhorolZerno的多數股權,該公司在西伯利亞東部有1萬公頃的農場;摩根史坦利在烏克蘭收購了4萬公頃的土地;而去年,韓國的大宇汽車公司在馬達加斯加簽下了99年的租約,租用當地130萬公頃的農耕地。

根據美國智庫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的數據,富裕國家每年大約投資200億到300億美元用於與欠發達國家的土地交易。

惡炒

英國外交大臣竟聲稱,「中國今天在非洲所做的,多數是150年前我們在非洲做的」國際先驅導報駐拉各斯記者林小春報道 為什麼英國《金融時報》要炒作所謂的中尼軍火交易?實際上,不僅僅是《金融時報》,當前大多西方媒體對中國在非洲的一舉一動都高度關注。而這種「關注」也反映出它們的一種不健康心態,即中國的到來會損害西方國家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石油。

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也是世界第八大原油出口國,供應着美國15%的原油。以尼日利亞為中心的西非幾內亞灣被美國視為「後 備油庫」。

「中國在尼日利亞的一切舉動,更多是為了確保石油來源安全,而不是其他。」《金融時報》的報道援引美國駐尼前大使沃爾特·克林頓的話說。與多數觀察家一樣,克林頓認為,中國在非洲的存在不可輕視,需要拿出針對中國的長期政策。

不僅如此,很多西方媒體現在大肆炒作中國在非洲搞所謂「新殖民主義」。有些媒體宣稱,中國已非50年前無私幫助非洲抵抗「帝國主義」的那個中國,污衊中國現在在非洲就是「赤裸裸的交易」。而且,有些媒體還總是有意將中國「走進非洲」與非洲的所謂「腐敗」、「獨裁」和「違反人權」等聯繫起來,醜化中國形象。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就形象地表達了這一觀點:「大約600年前,明朝的航海家到達這個大陸的東海岸,帶回了一頭長頸鹿以滿足皇帝的好奇;今天,中國的船隻在同樣的航線定期航行,帶回了石油、鐵礦石和其他商品,以滿足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發展的貪婪胃口。」

事實上,西方媒體的這種觀點也代表了某些西方政府官員的看法。英國外交大臣傑克·斯特勞訪問尼日利亞時發表了一篇演講,將中國與貧困、地區衝突、恐怖主義等一道列為非洲面臨的十大挑戰之一。據與會人士講,斯特勞當時還竟然聲稱,中國在非洲所做的事件,「多數是150年前我們在非洲時已經做過的」。

分析人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2009年1月中國發布的《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正是對這些誣衊的回擊。該文件讓非洲國家吃了一顆 「定心丸」,大多數非洲人仍一如既往地把中國視為「全天候朋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