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於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於陛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楊於陛,明朝四川劍州(今四川劍閣)舉人。公元1616年(明朝萬曆四十四年)起任昌黎知縣數載,在任期間寫有《寶峰寺紀游》,主修有萬曆版《昌黎縣誌》。[1]

人物簡介

後來,他升任廣西鬱林(今廣西玉林)知州、遷雲南武定同知等職。在雲南武定府同知任上,適逢雲南土司普名聲作亂,巡撫王伉楊於陛監察統理軍事,兵敗被俘,為國而死。追贈為太僕少卿,官府給他建了一座祠廟,題名「精忠」。

相關事件

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個「文學吏治兩擅其美」的人擔任了昌黎知縣,他就是四川劍州舉人楊於陛。

楊於陛是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夏天到昌黎出任知縣的。他到任後,「撫民訓士,補缺興廢;文學吏治,兩擅其美」。當時,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在知縣楚孔生主持下編修的《昌黎縣誌》,已經問世快60年了,需要重修;他自任主筆,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將《昌黎縣誌》重修一新。據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的《永平府志》記載,由他主筆重修的《昌黎縣誌》,「筆削簡盡,詳略合法,仿佛龍門扶風遺意」(現僅清華大學圖書館有藏本)。後來,他升任廣西鬱林知州、遷雲南武定同知等職。

楊於陛在昌黎任知縣期間,比較重視昌黎的文化建設,開掘昌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他幾乎游遍了碣石山中的名勝古蹟,留有不少記游和點景鐫刻。他除專門考察五里營村西北的石佛洞,撰有《混沌洞記》之外,還曾到又名「寶峰寺」的水岩寺尋訪古蹟,撰有《寶峰寺紀游》,談到:「余以丙辰夏,受命來尹是邑。蒞治之明年春,事稍就理,欲搜古人遺蹟,而覽山川勝概。於是攜二三僚友,登仙台之巔,吊湘子之廟。挹瀑布之泉,以脫其埃;掬龍潭之水,以豁其襟。已而,東望滄海,漭洋澎湃,與天無際,碧波黃沙,浮光似霓,恍出舄履之下。俯而眺之平岡長陸,虎伏龍蹲,荒蹊叢落,晻曖緣雲,又皆在衽席之內。乃劃然長嘯曰:嘻!是真異境哉。無惑乎!人物之靈,龍蛇之神,與夫仙人釋子,恢譎之觀,咸附托於是也。觀止矣!返而至其麓,有招提曰寶峰。一老頭陀真山者實為本剎上座,長跪迓。余因至其中稍偃仰焉,以復其足力。周視之,斷碑殘石,皆唐開元間法物,而廟貌榱題則煥然新也。詢其故?頭陀曰:五代初邈,不可記憶。開國統一既逐胡鹿,茲地始復古職方氏。隆慶丁卯,狄復入寇,此寺片瓦寸株盡付之祝融回祿之燼矣。今皇帝二年,小釋始以力募粗創其概,漸而金碧丹堊,以有今日。余聞之曰:噫!自遼、金、元腥擅此土,始終四百五十餘年。當其時,山川如故,而人則貿貿然,忘其華也久矣。人倫日用之常,尚不可得而有,況有所謂山水登臨之樂者哉?又安有謂尹茲土,而樂民之樂者哉?今海不揚波,仙靈安堵,登斯山也。見遊民往來於此,以樵以牧,而無芻薪之虞。居民環處於此,或稼,或樹,而遂生育之樂。近而瞰乎城市、官寺、屋宇,衣冠文物如此其盛。遠而望乎邊徼、城堞、樓櫓、烽堠,關隘如此其固。若是者,孰使之然歟?余今日與二三君游以恣奇觀,要不可不知所自,又不可無言以紀所自也。頭陀即具石以請,余因撮其所與言之顛末書之。」

在遊覽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頂時,楊於陛揮毫命筆,在仙台頂千仞絕壁下題鐫有「仰止」兩字,在「南天門」處的解脫嶺之上的峭壁岩面題鐫有「憑峴一嘯」、在黑鷹峪的瀑布泉題鐫有「削壁流泉」等字。

此外,源影寺塔所在寺院失名,是他在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主持重修寺院時,以塔下有井,而「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定寺名為「源影寺」,使「源影寺塔」之名留傳至今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