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源洞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源洞自然保護區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東南部,炎陵縣東北隅,東與江西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南與湖南炎陵縣下村鄉相連,西與炎陵縣的十都鎮、策源鄉相接,北抵江西寧岡縣武功山。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入選為2014-2018年度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6′30″~114°06′20″,北緯26°18′00″~26°35′30″,保護區南北長32.25公里,東西寬13.50公里,保護區面積23786公頃,占炎陵縣土地總面積的11%,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湖南省東南部
  •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濕潤氣侯
  • 占地面積:23786公頃
  • 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02年7月
  • 類型:森林生態系統
  • 保護對象:華南虎、黃腹角雉

歷史沿革

1982年,桃源洞自然保護區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實現了保護「保存較完好、區系成分複雜、華南、華東、華中區系交匯的原始森林,中國分布東緣的資源冷杉(大院冷杉)、銀杉、大型貓科動物、林麝、蘭科植物等珍稀瀕危物種資源」的建區宗旨。 1984年,正式設立保護區管理所。 200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10月9日,經縣編委批准,保護區管理所更名為「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升格為正科級事業單位,內設綜合股、森保股、旅遊開發中心,下轄桃源洞林場與桃源洞山莊。

面積範圍

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3786公頃,占炎陵縣土地總面積的11%,其中核心區6357.6公頃,緩衝區面6369.3公頃,實驗區10115.1公頃,保護區內活立木蓄積161.4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8.75%。

園區管理

基礎設施:據相關資料顯示, 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有辦公樓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宿舍面積3300平方米,招待所1700平方米。保護區已開通程控電話、安裝了衛星電視接收器,從炎陵縣城到保護區45公里公路全部為柏油路面,並開發了甲水景區與田心裡景區,區內建有賓館兩家,可同時容納300人食宿。

管理:桃源洞自然保護區自成立以來,每年都要接待各級領導、科學家、專家、大中專學校學生1萬人左右來區考察、實習,接待遊客5萬餘人。與此同時,保護區還開展了一些基礎性的簡單研究與科技應用推廣工作,如大院冷杉的生物學特性研究、氣象觀測等等,促進了保護區科研能力的提高。桃源洞已逐步形成以「保護為主、旅遊為輔」的多功能、多效益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位價值

桃源洞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區內保存着華南地區唯一一片上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是一個罕見的野生動植物珍品庫,受國家重點保護的物種多達130種,珍稀動植物有華南虎、大院冷杉、銀杉等,其中大院冷杉被專家譽為「植物界的熊貓」。保護區負氧離子平均含量6萬個/立方厘米,局部達到12萬個/立方厘米,歷來被專家們譽為「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天然氧吧」。保護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與生物多樣性,設置國家自然保護區具有重大和獨特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