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允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允淑
圖片來自나무위키

毛允淑,(韓語:모윤숙),1910年3月5日出生於韓國咸鏡南道的元山,1990年6月7日逝世,是一位韓國女詩人[1] [2] [3]

簡介

毛允淑,雅號嶺雲,是出身於韓國咸鏡南道元山,曾就讀於咸興永生師範學校開城湖水頓女子高中梨花女子英語學校梨花女子大學畢業(文學/名譽博士)。

之後,毛允淑在龍井明信女子學校慶城百花女子高中擔任教師,並在慶城中央廣播站工作。

1940年代,她擔任朝鮮作家協會秘書,後來作為親日組織朝鮮臨傳福國團慶城支部的發起人及其下屬婦女隊的秘書,發展了親日派日本宣傳成為「中戶老婆」的活動。

解放後,毛允淑憑藉出色的英語能力,梅農(孟加拉克里希南克里希納梅農) (Bengali Krishnan Krishna Menon)與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印度代表和李承晚建立了聯繫,為改變梅農對韓國建立單一政府的消極想法做出了貢獻。

此後,毛允淑還作為韓國代表參加了1947年和1949年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並從事外交活動以獲得韓國單一政府國際承認

經歷

1931年2月,毛允淑在《東光》雜誌上發表詩《你的臉色因疲倦》而進入文壇,

1934年起,作為「戲劇藝術研究會」和「始源」的小圈子活躍。

1934年,她與寶城大學教授安浩相結婚,但在生下女兒京善後立即離婚。

1940年,毛允淑在京畿道警察拘留時開始寫,韓國從日本獲得獨立後,她不僅在文學,還在各種其他領域保持活躍。

1948年,毛允淑作為聯合國韓國代表。。

1949年創辦右翼文學雜誌文化》(『文藝』誌),傳播反共文化思想

1954年,毛允淑成立國際筆會韓國支部,出任副委員長,後歷任國會議員、韓國現代詩協會會長。

毛允淑早期的詩作偏向感傷、自由奔放、熱情,後期昇華轉為期待國權回復,鼓吹對祖國與民族之愛。

毛允淑的詩歌在親日詩歌中具有陽剛的聲音和強烈的哀傷色彩。他還熱衷於創作活動,例如詩集

  • 《光輝地區》(1933年)、
  • 《萊恩的輓歌》(1937年)、
  • 《玉賓尼奧》(1947年)、
  • 《武裝部隊死時說話》(1952年)和
  • 長篇史詩《農愛》(1974)、
  • 史詩詩集《黃龍寺九層塔》(1975)、
  • 詩集《回憶之窗》、《潮起潮落》等。
  • 1981年,她在創作第三部史詩詩集《城三門》時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

參見

Source-attribution|"Mo Yunsuk" LTI Korea Datasheet available at LTI Korea Library or online at: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921055413/http://klti.or.kr/ke_04_03_011.do

參考文獻

  1. 여성 시인 모윤숙(毛允淑),tistory.com,2017-12-24
  2. 嶺雲 毛允淑-文學全集-전8권<영운 모윤숙 문학전집1-8> , 예스24 .yes24.com,1986-03-31
  3. 모윤숙 (毛允淑), 나무위키 _namu.wiki,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