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民園大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民園大樓始建於1936年—1937年,坐落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1](今和平區重慶道66號-68號),該建築目前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現為居住、商業用房。建築的其中一部分作為天津市五大道歷史博物館和五大道遊客服務中心。

歷史

民園大樓始建於1936年,由奧地利建築師魯爾夫·蓋苓設計而成,當時的住戶多為北洋軍閥、皇族遺老和資本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居住與於此的多為天津教育界、醫學界和文化界人士和政府官員文化大革命之後後,這些人陸續搬離民園大樓。目前,該建築為普通民居。

建築特點

民園大樓由奧地利建築師魯爾夫·蓋苓(1884年—1952年)設計而成,在五大道中屬於規模比較大的建築,因靠近民園體育場而被命名為民園大樓。該建築為混合結構四層平屋頂式公寓建築,建築原三層,後來又加蓋一層。整座大樓由「甲樓」「乙樓」「丙樓」和「丁樓」四個單元式住房組合而成。建築外立面的色彩白色混水牆為主,部分窗間的牆面點綴有清水琉缸磚。建築的整體平面按照在當時來說比較新式的生活方式布局來設計,每層以樓梯間為中心設有四組不同面積的單元房,每間單元房又以起居室為整個單元房的中心來布置臥室、廚房、餐室、兒童房、傭人房和衛生間。當時的這種房間布局形式和現在的建築居住房間基本保持一致,但和傳統的中國以及西方的住宅設計形式有較大的差異。民園大樓形象大方,比例協調,為一座具有典型的現代建築特徵的公寓式建築。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是天津市和平區的一家私人博物館。該博物館於2009年5月1日正式開放,位於民園大樓地下20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設有9個展區,展示了出自天津租界歷史上的近千件藏品[2]博物館內設有書房、臥室、客廳和花園,館藏的展品有鉛筆刀、牙籤、英國瓦、郵箱、奶箱、玻璃燈、樓梯柱、法國白銅床、長椅和書櫃等等。此外,博物館內還放映膠片電影《天津檔案》和其他老電影。

視頻

民園大樓 相關視頻

天津英租界的劃分
自駕窮游來到天津,來到五大道,曾經是外國租界,歐式建築很漂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