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盱眙經濟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盱眙經濟開發區(園區一角)原圖鏈接來自 上海正佳商務諮詢有限公司 的圖片

江蘇省盱眙經濟開發區》創建於2001年10月,位於盱眙城區東部,與寧淮、寧連高速毗鄰,區域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開發區由某一個地方政府規劃一個專門的區域,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區的載體建設。開發區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開發區的主要管理人員經常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來兼任或專職。

「經濟技術開發區[1]」既着眼於產業發展的規律又着眼於區域發展規律。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不同的產業之間如何互補,突出產業的集聚優勢,政府都要發揮較大的作用。能夠進入園區的企業享有一定的優惠政策,比如優惠提供工業用地和稅收減免。

園區介紹

目前面積為23.1平方公里,規劃面積44.8平方公里,區內建成了十二縱十二橫總長近100公里硬質化路網。優越的區位、優惠的政策、優良的配套、優質的服務,已吸引了近500個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軸承、凹土、新能源開發等特色產業。2006年4月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8年江蘇盱眙凹土科技園被確定為省級特色產業園;2009年8月被省機械聯合會命名為「江蘇省新興軸承之都」;2011年,盱眙經濟開發區又獲省三部門批准,同意實施創建省級生態園區。

經濟發展

幾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要求,23.1平方公里範圍先後投入12億元資金,用於道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全力打造綠化工程景觀化,亮化工程立體化,配套工程精緻化,建成日處理能力4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日供氣能力4萬立方米天燃氣站,為投資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企業服務大廈已全面運行,基礎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基本達到了「九通一平」精品化,完全具備了接納、承載大項目進區的能力。

目前,盱眙經濟開發區累計引進項目近500個,吸納員工4萬餘人 ,安置了一大批農村富餘人員和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區內上市企業2家,銷售超億元企業5家。盱眙經濟開發區以建設「新興軸承之都」、「中國凹土之都」為抓手,集聚優勢資源,打造特色版塊,初步形成了鋼管軸承、凹土開發、新能源開發等主導產業,其中鋼管軸承類企業有近50家,其數量、規模、效益都占全縣列統企業三分之一以上。凹土加工類集聚企業100餘個,並成立中科院盱眙凹土研發中心。南北共建開發園區戰略得到穩步推進,至2010年底規劃總面積2平方公里的雨花盱眙工業園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入園企業24個,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億元,銷售收入3.6億元,企業入庫稅金1860萬元,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2150人。

優勢

盱眙地處江淮之濱,有着日益顯現的區位優勢,底蘊深厚的文化優勢,獨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天然豐富的資源優勢,可以說稟賦資源雄厚。但由於過去的縣城經濟一直是以農業主導型為主,從而造成了我縣經濟上的落後。盱眙最大的落後,最大的差距,最大的問題,就是工業短腿。2001年初,縣委、縣政府經過反覆調研論證,認為盱眙興辦工業開發區的時機已經成熟,其依據是:

第一、交通基礎設施的條件相當完善。京滬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寧連高等級公路和105國道、205國道穿境而過,寧淮和寧宿徐兩條高速公路的建成,盱眙將真正意義上融入南京「一小時都市圈」。

第二、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條件相當成熟。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蘇南、浙江等發達地區產業密度很高,勞動密集、占地較多、環境等因素使容量較大的產業發展空間已經很小,要求轉型升級、向產業密集度較低地區轉移的趨勢非常明顯。沿江開發戰略的實施,盱眙又成為蘇北地區接受輻射的前沿陣地。

第三,盱眙干群辦工業的觀念相當迫切。盱眙總結髮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和吸取貧窮落後地區的沉痛教訓,經過一輪又一輪宣傳造勢,無工不穩、無工不活、無工不富的思想深入人心,工業經濟主體地位巋然確立,全縣關注工業、興辦工業、服務工業成為全縣干群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縣委、縣政府決定舉全縣之力興辦一個縣工業開發區,把工業開發區作為城市新區來辦,並於2001年10月28日正式破土動工。

規劃

培植五個產業:按照產業集中、集聚、集群的要求,積極培植鋼管軸承、電子電器、汽摩配、凹土、食品五大特色產業,靠強借外力壯大特色,靠整合要素拉長特色,靠科技帶動提升特色,靠優化環境扶持特色,靠超前服務支撐特色。目前五大特色產業已集聚項目162個(億元以上項目32個),總投資86億元,其中:金鵬軸承、海峰海林精密軸承、茂祥鋼管等102個項目竣工投產,開來鋼管、寶碟軸承、龍富電器等40個項目加快建設,新海電子成為區內第一個上市公司。最富特色的鋼管軸承產業,已集聚32個項目,鋼管、軸承、鋼球、模具、鋼絲、鍛打、潤滑油等產品互為配套,產業特色日趨鮮明,產業關聯日漸緊密,產業效益日益增強。凡力鋼管成為第一家銷售收入超10億元、入庫稅收超3000萬元的企業。

開發區發展趨勢

自1984年設立首批開發區以來,中國開發區從沿海到內地,類型不斷拓展,數量逐步增多,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與之同時開發區的發展邏輯也在不斷更新。

開發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承擔着引進外資,發展先進技術的任務。進入新常態和新技術革命[2]時代後,開發區的價值定位也隨之發生改變。根據開發區發展的最新趨勢,我們總結了未來開發區應扮演的五種角色,做產業升級推動者、做前沿科技轉化者、做城市發展引領者、做人才創業支持者、做新興資本管理者,不同開發區應結合新的發展格局和戰略機遇,結合各自的能級、區位和上位要求等,重塑自己的發展定位。

視頻

江蘇省盱眙經濟開發區 相關視頻

衛星上看江蘇盱眙縣馬壩鎮:該縣的大鎮,建成區約8平方公里
江蘇盱眙縣馬壩鎮公園一角,猶如置身於江南水鄉!

參考文獻

  1. 經濟開發區要如何轉型升級 ,搜狐,2018-11-08
  2. 新技術革命,開啟文明新時代,中國經濟網,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