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一角)原圖鏈接來自 選哪兒網 的圖片

泰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於1994年,老區位於泰城東部,1995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高新區,201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資源

泰安高新區位於泰安主城區南部,馳名中外的泰山巍然聳立於北,孕育古老文明的大汶河在區內橫穿而過,生態環境良好;同時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區內地勢平坦,水源豐沛,電力供應充足,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區位交通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處於長三角經濟圈和京津冀經濟圈的中間地帶,北依泉城濟南,南臨孔子故里曲阜,處在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黃金旅遊線路上的中間位置。泰安是連接京津、滬寧杭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公路、鐵路四通八達,京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並在此設站,京台、京滬、青蘭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乘坐高鐵北上2小時可達北京,南下3小時多可達上海,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90公里,高速公路1小時可達,正在建設中的濟泰東部高速建成後40分鐘可達。連接我國東西部的能源運輸大通道——中南鐵路從區內通過;東距青島港300公里、日照港280公里,均有鐵路通達,大宗貨物運輸方便。

主導產業

區內現有註冊企業7800餘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7家,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着力打造「3+5」特色產業體系,「3」即輸變電設備、礦用裝備、汽車及零部件三大優勢產業,是國家火炬計劃輸變電器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礦山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5」即生物醫藥、現代物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數字出版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

生物醫藥產業快速聚集,涵蓋生物製藥、中藥、化學藥、醫療器械四個領域,主要包括泰邦生物、京衛製藥、健通生物、泰控醫療、泰華生物、芝人堂藥業、元裕生物等企業,其中泰邦生物是國內唯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血液製品企業;現代物流業加快崛起,峰松物流、新加坡濼亨國際物流、中國物流泰安產業園等項目建成營運,其中峰松物流是交通部確定的全國首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蓄勢待發,依託眾志電子公司建設了泰安市雲計算中心,與山東農業大學、復旦大學等共同成立了農業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在建設的神農智谷大數據產業園,致力於打造大數據產業高地,積極推進與騰訊、華為、微軟等國內外行業巨頭開展戰略合作;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大明國際、盛德大業等金屬精密深加工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泰山複合材料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加快建設,一批新材料項目正在孵化成長。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泰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泰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泰安高新開發區有哪些地理優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