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燕下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燕下都

燕下都城建於公元前4世紀,據明弘治年間的《保定郡治》:「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推定,應約在戰國中期的燕昭王時。考古發現也與記載基本相符。

其時燕國經過「子之亂」,國力大損,燕昭王建「黃金台」招賢納士,網羅了樂毅等一干能人。

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燕下都位於所築長城的西北端,西倚太行山,南臨易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相較於其都城薊,是具有軍事作用的別都。

戰國祇剩下幾個大國,最後都讓秦給滅了,它們的都城當然也早就不復存在了。在它們的廢墟上,不知多少新的城鎮被建了起來又被毀滅。唯獨位於河北易縣易水邊的這個燕下都(燕昭王時燕國「三都」之一)的遺址,竟然基本完整地裸露在地面上。斷壁殘垣、高台故壘歷歷在目,城牆基礎清晰可辨。

1961年,被中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同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又將其列入百項重大遺址保護項目。[2]

荊軻由此出發

公元前227年,太子丹為了保全燕國,派了壯士荊軻去刺殺秦王。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太子丹及其賓客聽說荊軻去刺秦王,均白衣冠送至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築,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一時間將士垂淚,怒髮衝冠。荊軻大義凜然「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燕下都遺址

在春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數以百計的小諸侯國。[3] 最後都讓秦給滅了,它們的都城當然也早就不復存在了。在它們的廢墟上,不知多少新的城鎮被建了起來又被毀滅。

唯獨位於河北易縣易水邊的這個燕下都(燕昭王時燕國「三都」之一,另兩個為上都薊城及中都)的遺址,竟然基本完整地裸露在地面上。斷壁殘垣、高台故壘歷歷在目,城牆基礎清晰可辨。

宮殿都集中在斜歪歪的東城的北端。最大的一個武陽檯面寬140米,進深110米。城址長方形,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達4公里,是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

城址中部有一道隔牆,將城分為東、西二城。內外有多處古塔,荊軻塔、燕子塔、白塔等,均為後世佛教遺物,其中「武陽台」為大型宮殿台基,十分壯觀。

東城有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墓葬區、古河道區五個部分,文化遺存相當豐富,保存較好。

西城為一防禦性的附城,遺存較少。城址內除出土有銅器、鐵器、陶器、石器等生產、生活用具外,還發現有許多獸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築構件。

遺址分佈

位於河北保定易縣縣城東南,它是已發現的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

遺跡保存較為完整,是戰國時期城市發展的代表性遺址,中心區域又稱武陽城。中易水(古稱易水、武水)和北易水(古稱濡水)從南北兩側流過,形成天然屏障的護城河。[4]

燕下都故城呈長方形,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中部有條縱貫南北的古河道,相傳為運糧河。河東岸有一道與河道平行的城牆,把燕下都分成東西兩城,東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間偏北處,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把東城又分成南北兩部分。

東城和西城由一道厚厚的牆和人工開鑿的運土城牆,牆基寬約40米,周長約18公里,中部偏北還有一道東西橫亙的隔牆,將宮城分為兩部分。牆基寬約20米,全長4460米。

西城即郭城,由北、西、南三道城牆及運糧河組成,西牆較直,北牆有拐彎,在西斗村西、村北和村東幾經拐折,形成一個複斗形,南牆由燕子村西折向南,涉易水至龍灣頭村西口復東行,與運糧河西岸相接,城牆基寬40米。三面城牆全長14公里。

建築特點

動的中心,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市民居住區和墓葬區。[5]

宮殿區

在城址東北部,有3組建築群組成。大型主體建築武陽台,坐落在宮殿區中心,東西最長處140米,南北最寬處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築基址中,規模最為宏大。這種建築形式直至漢代仍很流行。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術建立起高度不同、體積不同的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宮殿,高低錯落,巍峨壯觀。此種建築式樣在戰國青銅紋飾上多次出現。燕下都的夯土台,高大而且數量多。城內外已探明的高台有50多個,其中最高大的「武陽台」寬深110×140米,殘高11米,「老姆台」寬深90×110米,殘高12米。小型的如「望景台」寬深26×40米。可以想像當初燕下都的雄偉氣魄及宮殿建築的豪華與排場。

武陽台以北有望景台、張公檯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為主體建築物的基址,是戰國中期城市建築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在武陽台的東北、東南和西南,還有3組大型宮殿建築群遺存。

手工業作坊區

圍繞著宮殿區,

墓葬區

設在東城的西北部。西城區時為加強東城區的安全而設的防禦性附城,城址內遺存較少。

武陽台周圍分佈著許多兵器、鑄鐵、制玉、燒陶遺址,表明當時燕都經濟文化的繁盛。

城周圍築有高大的板築夯土城牆,全長40多公里。西城西牆保存較為完整,現存3717米,高出地面最高處約6米。

出土文物

燕下都文物遺存十分豐富,從民國初年開始,出土文物十萬餘件。齊侯四器、銅龍等珍貴文物引起了國際轟動。

1929年至1949年,考古學家馬衡教授帶隊,對燕下都遺址進行了專題調查,並對老姆台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來,燕下都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得到重視,先後對遺址進行了4次一般性考察,2次全面重點探查,6次重點考古探查,7次搶救性考古發掘和清理,29次考古發掘工作。發掘總面積22598平方米,佔遺址總面積的053%。圍繞燕下都的學術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經出版三部專著,發表學術報告和研究文章100多篇。[6]

這些文物以其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填補了多項歷史空白。城南叢葬墓群,有許多處「人頭坑」,史稱「京觀」,準確說不是坑,而是高崗。(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高冢,就是京觀。)晉楚邲之戰,楚軍大勝,殺晉軍無數,當時有個叫潘黨的建議楚王收集晉軍屍體,築造京觀,被楚王拒絕。京觀,在燕下都有多處,以凌雲冊鄉解村為最著名,文保碑表述為「叢葬墓群」。是中國唯一的人頭叢葬墓。

1964年到1978年對東城墓葬區的發掘,即出土文物3800多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很精緻、很珍貴的。在老姆台東出土的青銅立鳳蟠龍紋舖首(宮門上的裝飾品),高74.5厘米,重22公斤,上面刻有龍、鳳、蛇等禽獸圖案,為考古文物所罕見。由此也可推測宮殿規模之宏偉寬大。[7]

1965年,在武陽台附近發掘了一個叢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鐵製兵器,如劍、矛、戟以及鐵盔、鐵甲散片佔絕大多數。經過對其中劍、矛、戟等7種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為純鐵或鋼製品,3件為經過柔化處理或未經處理的生鐵製品。這說明,在戰國晚期,中國就能製造高碳鋼,並懂得了淬火技術。燕下都淬火鋼劍的發現,比《漢書》記載的王褒上漢宣帝書中的「清火淬其鋒」的時間提早了兩個世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