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燕王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燕王噲
概要
政權 燕國
在世 ?—前312年
在位 前320年—前312年
燕易王

燕王噲(?-前314年),中國戰國時期燕國君主,燕易王之子[1]

燕王噲五年(前316年),禪讓君位於宰相子之,進行改革,國內大亂。[2][3]

燕王噲七年(前314年),太子平將軍市被反叛,數月,死者數萬。齊宣王發兵,攻破燕國,噲被殺,子之逃亡,被齊人抓住砍成肉醬(醢其身)。

趙武靈王燕國內亂,將燕王噲庶子公子職」從送回燕國,其後被擁立為王,是為燕昭王


近代有學者據《戰國策·燕策一》「權之難……噲子謂文公曰……」及「燕王噲既立,……噲老不聽政,顧為臣」的記載,認為燕王噲燕文公時期已在管理國政,而在把王位讓給子之時稱已年老,應該不是燕文公之孫,而是燕文公之子。「昭王為王噲之子,昭王復國,於噲不可無諡,而讓國曰易,亦頗得當,故王噲即易王」[4]


人物生平

繼承王位

燕王噲姬姓,名噲,是燕易王之子。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噲繼任君位,史稱燕王噲

燕王噲三年(公元前318年),燕王噲聯合四國攻打秦國,但未能取勝,於是各自退兵。

禪位國相

燕國國相子之位高權重,專斷政事。蘇代齊國出使燕國燕王噲問道:「齊王如何?」蘇代回答說:「必定不能稱霸。」燕王噲說:「為什麼?」蘇代回答說:「因為不信任他的大臣。」蘇代的用意是激發燕王噲尊重子之。於是燕王噲特別信任子之子之因此以百金贈送蘇代,而聽憑他的指使。

鹿毛壽燕王噲說:「不如將國家禪讓給國相子之。人們稱道唐堯賢聖,就是因為他要將天下禪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既有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沒有失去天下。現在大王將國家讓給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這樣,大王與唐堯就具有同樣的德行。」燕王噲於是將國家託付給子之子之由此更是尊貴。

有人說:「夏禹舉薦伯益,此後仍以夏啟的人做官吏。待到年老時,認為夏啟不能夠擔當天下重任,而將天下傳給伯益。不久夏啟與其同黨攻打伯益,奪回天下。天下人說夏禹名義上將天下傳給伯益,實際上過後便讓夏啟自行奪取天下。現在大王說將國家託付給子之,而官吏全是太子平的人,這就是名義上交付給子之而實際上還是太子平當權。」燕王噲於是將俸祿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子之子之南面而坐行使國王之權,燕王噲年老不理政事,反而成為臣下,國家大事都由子之來裁決。

禪讓原因

燕王噲為什麼禪讓王位?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燕王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好賢」、「行仁」,對歷史上唐堯虞舜禪讓的傳說非常仰慕,企圖通過自己的實踐建立一種君位任賢的制度。《韓非子·說疑》就說:「燕君子噲邵公之後也。地方數千里,持戟數十萬,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內不湮污池台榭,外不(上下結構,上為「四」,下為「畢」)戈田獵,又親操耒以修畎畝。子噲之苦身以憂民如此其甚也,雖古之所謂聖王明君者,其勤身而憂世不甚於此矣。然而子噲身死國亡,奪於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淮南子·人間訓》也說:「燕子噲行仁而亡」。韓非和《淮南子·人間訓》的作者意在批評燕王噲一昧「行仁」,不明君王駕馭臣下之術,而被子之奪位,受到天下人的恥笑,但由此可見燕王噲「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內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戈田獵,又親操耒以修畎畝」,是一位勵行節儉,反對奢侈,愛惜民力,提倡耕作勞動而「苦身以憂民」的君主,其「勤身而憂世」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古代的「聖王明君」。如果說燕王噲的苦身修行還僅僅屬於他的道德主張範疇的話,那麼禪讓實踐所追求的任賢則是他政治主張的體現。儘管他的苦身修行和禪讓任賢的書生氣十足。

第二,子之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他迎合了燕王噲讓賢推能的心理。史籍有關子之的記載不多,《史記·燕召公世家》只說他任燕王噲之相,「貴重,主斷」,但燕王噲既然肯讓位於他,表明二人的思想觀念和政治主張比較接近,也說明燕王噲子之的才能所傾倒。起碼是他的「貴重,主斷」得到了燕王噲的讚許。根據燕王噲讓位之後的事實,看來子之是任非其人,才過其實,很可能是權術多於才能。《韓非子·內儲說上》稱子之任燕相時,曾「坐而佯言曰:『走出門者何白馬也』?左右皆言不見。有一人走追之,報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誠信」。他託言「白馬」而實則要弄權術。《韓非子·二柄篇》所說「子之托於賢以奪其君者也」。可謂一針見血。

第三,在燕國統治集團內部形成了一個勸說燕王噲讓位,協助子之奪位的派別。蘇秦之弟蘇代曾作為齊國的使者向燕王噲進言,「燕王問曰:『齊王奚如?』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不信其臣』。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遣蘇代百金,而聽其所使」。子之蘇代是兒女親家,蘇代顯然代表了子之一派的利益。另一位人物鹿毛壽也曾向燕王進言:「『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蘇代鹿毛壽就是《韓非子》批評的「奪褫之資在子之」的「私門之黨也」。他們的進言在相當程度上促成了燕王噲的「禪讓」。

歷史評價

司馬貞史記索隱》:「燕噲無道,禪位子之。」

史籍記載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家庭成員

祖父:燕後文公

祖母:文公夫人

父親:燕易王

嫡母:秦惠文王之女

兒子:燕昭王

視頻

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人物篇之-燕王噲

參考資料

  1. 燕召公世家第四,國學網
  2. 瞿, 蛻園. 通鑑選. 香港: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7. ISBN 978-988-8466-24-5. 
  3. 《資治通鑑》:蘇秦既死,秦弟亦以遊說顯於諸侯。燕相子之與蘇代婚,欲得燕權。蘇代使於齊而還,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對曰:「不能。」王曰:「何故?」對曰:「不信其臣。」於是燕王專任子之。
  4. 白光琦:《先秦年代探略》,第11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