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特色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特色學校(specialist school)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學名詞。

定義

英國中學的一種類型,屬直接撥款學校。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學校多樣化政策。學校可根據自己的優勢,向政府申請成為某一學科的特色學校,可獲得政府的額外資助,學校具有招收一定比例特長生的自主權。特色學校在滿足國家課程要求的同時,重點可放在特色科目上。

出處

《教育學名詞》第一版。

相關資訊

特色學校樣樣有特色

「梨園佳子弟,無石不成班」。其中的「石」就是懷寧縣石牌鎮, 石牌鎮建制於北宋建隆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出門三五里,處處黃梅聲」,是石牌鎮獨特的文化現象,京劇和黃梅戲濫觴於此,在這個充滿藝術色彩的小鎮坐落着一所近百年的學校——懷寧縣實驗小學。

紅色血脈汩汩流淌

初為懷寧縣立五區第六初小學校的實驗小學僅有40餘名學生,經歷90餘載,現有學生1993名,教師[1]116人。從民國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這所學校不僅有優秀的教師,還有革命者、新中國的建設者。抗日動員紀念碑遺址屹立在經典文化園旁,懷寧縣革命烈士郝曉輝、查化群的英勇事跡在課堂傳唱,紅色熱土流淌着紅色血脈,這奠定了實驗小學德育基石,也為特色校園創建打好底色。

「歷史的痕跡更加清晰,燦爛的文化不能忘記,立德才能樹人,學校注重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經典文化,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新時代好學生,為他們以後絢爛的人生奠基。」實驗小學校長陳貽勝對學生立德教育十分重視。

經典誦讀書聲朗朗

經典誦讀是實驗小學積澱20餘年的特色文化。 1990年時任校長王煥華提出「全面發展打基礎,培養個性扶特長」的辦學思想,開始了素質教育改革探索,同時開啟了第一輪「注音識字·提前寫讀」實驗,經過十餘年探索和創新,2000年該項實驗課題被國家語委批准立項。在長期的再實踐再探索中,實驗小學通過校園文化創建、經典誦讀校本教材編訂、文化藝術節展示等系列措施,打造了「文化薰陶、課程支撐、科研引領、活動推進、知行結合」的經典誦讀特色,校園一牆一廊皆文化,一草一木顯詩意,文化浮雕[2]與稚嫩童音總相宜。開拓創新的實驗小學被安徽省教育廳批為「兒童經典誦讀工程」試點學校、安徽省經典導讀先進學校。

「學校圖書室有各類圖書2萬餘冊,班級設有圖書角,我們開展師生共讀、讀書漂流、經典誦讀、故事新編、翰墨文化等系列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誦讀經典、書寫方塊字,在經典文化中汲取營養,做新時代好少年。」負責經典誦讀的潘結南校長介紹道。

生旦對唱黃梅飄香

黃梅戲是石牌鎮特有的文化資源,凡井水飲處皆能唱黃梅戲。為傳承「非遺」文化,實驗小學把黃梅戲「請」進校園,納入學校素質教育特色工程,讓校園裡外皆有黃梅腔,處處吟唱石牌韻,2018年學校被教育部批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實驗小學把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讀本納入課程計劃,黃梅戲成為學校美育的重要內容,在校內少年宮開設黃梅戲興趣班,聘請縣黃梅戲劇團優秀演員擔任輔導教師,學校也開辦戲曲盔帽製作興趣班,小戲迷們不僅僅能唱黃梅戲,還會製作各式各樣的盔帽。每年的學校藝術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一展才華的大舞台,黃梅戲演唱比賽、盔帽製作展示、新編黃梅戲作品展演等,學校還邀請民間劇團與學生同台演出,營造了濃郁的黃梅戲文化氛圍,也在學生心中種下「非遺」文化傳承的種子。

「我一家都喜歡唱黃梅戲,我是聽着黃梅戲長大的。現在我也會唱黃梅戲,有時在家裡還能跟奶奶對唱一段,我唱得比他們還標準呢。黃梅戲讓我們的家庭氛圍更濃了,生活也更有滋味了。」黃梅戲興趣班的學生郝慧慧興奮地說,她在學校少年宮學習黃梅戲3年,也會製作盔帽。

實驗小學在黃梅戲特色文化上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師生編排了《戲韻流芳》《鬧花燈》《戲鄉伢子鬧校園》等新作品,先後在安慶市黃梅戲進校園成果展獲得好成績,其中《戲韻流芳》榮登中央電視台《鄉村大世界》舞台。

綠茵球場歡聲笑語

「今天我教你們腳背內側帶球繞杆,這個動作對你們來說比較有難度,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仔細看。馬上我做動作示範,然後你們分組練習……」在學校足球場,體育教師李小晟正在教學生足球基本動作,一群球迷瞪大了眼睛。

體育是「五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驗小學立德樹人的抓手。學校制定了健康促進長效機制,大力培育「陽光健康、拼搏進取」的校園體育文化。享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榮譽的實驗小學把足球運動作為體育特色,學校建有標準的足球場,安排3名專業體育教師擔任足球教師,學生在體育課中能接受專業的足球訓練,每學期還能參加一次校內足球比賽。在課後服務的社團活動中,小球迷們跟着老師苦練基本功,學習各項技能,在學校運動會賽場,個個精神煥發,盡顯少年風采。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實驗小學還大力推廣排球運動,建成排球運動場,安排專業教師教學,為喜愛排球運動的學生提供團隊輔導,滿足了學生的興趣需求。2020年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排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為學校特色發展抹上濃重一筆。

「劉兵校長希望我為校慶寫一幅字,我想了想,覺得還是應該寫下那四個字為好——百年樹人。這不是一句大話,也不是一句套話,這是一句實話。」這是當代着名作家、劇作家、影視導演、實驗小學1969屆學生潘軍對母校的定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實驗小學以質樸的校貌特色立校,秉承博文約禮,和樂尚美的校風,形成了特有的教育品牌,做到特色校園樣樣有特色,努力讓每顆星星都耀眼閃亮,讓每個孩子都快樂成長。

在新征程上,實驗小學把准教育公平和質量兩大核心,「領跑」鄉村教育發展,繼續「精心雕琢」特色校園,提升素質教育質量和辦學品質,讓「五育」之花在鄉村絢爛綻放,結出特色育人「碩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