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則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姓名 王則修
別名 譜名佛來,學名文德則修
旅中逸老,又號勸化老生,別號花蓮港生
出生年  1867
死亡年  1952
官宦經歷 二十歲入泮,二十三歲歲考取列一等第一
參與團體 虎溪吟社、光文吟社

王則修(1867~1952),譜名佛來,學名文德則修,號旅中逸老,又號勸化老生,別號花蓮港生,曾以「王來」、「王貴」之名發表詩作。臺南大目降(今新化)人。

生平

曾拜卓仰山林一枝林颺年為師,二十歲入泮,二十三歲歲考取列一等第一,其後往福州應省試,未第。乙未(1895)割臺定議,隔年攜家人內渡至漳州府龍溪縣,明治三十五年(1902)始返臺。後因經商失敗,改於故鄉新化教讀,兼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記者。大正九年(1920)清水楊澄若慕其名,延聘為家庭教師,楊氏逝世後,於大正十四年(1925)返鄉設帳授學,名其書齋為「三槐堂」。昭和三年(1928)八月創辦「虎溪吟社」,擔任社長,後兼善化「光文吟社」顧問。

著作

民國四十年(1951)九月及門弟子向全省徵募「眉齊雙壽」七律為王則修祝壽,應募者三百餘首,後發行詩冊留念。[1]王則修作品目前印行者有龔顯宗編校《則修先生詩文集》(2004)[2]、《則修先生詩文集續編》(2005)[3]。龔本所據,乃王則修曾孫王金璋所藏手稿及剪報。今以龔本為基礎,並核對王金璋所藏原稿,及各報刊、詩選,汰其重覆,依序排列如下:《三槐堂詩草》、《三槐堂詩草》(續)、《倚竹山房文稿》、《雜篇》、《則修詩集》(一)、《則修詩集》(二)及龔本未載詩,此外,王則修孫女王美惠亦收藏部分手稿,其中與王金璋藏本未重覆者,據王美惠藏本輯錄。[4]


七言律詩

蓮根罐詰
蓮根[5]巧製合時新,無用都為有用珍。

西子病心[6]資潤肺,文園消渴[7]藉生津。

冰梨[8]漫比甘如蜜,玉筍[9]休誇白似銀。

此是食單[10]奇妙品,發明聞說自蘭人[11]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載於《詩報》第125 期,1936 年3 月20 日。蓮根,即蓮藕。罐詰,即罐頭。蓮藕,蓮的地下莖,生長於汙泥中,口感微甜而脆,原產於印度南北朝時已普遍流傳於中國,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清咸豐年間被欽定為御膳貢品,臺灣則盛產於臺南市白河區。罐頭,1804 年法國人研發,將加工後的食物裝入鐵皮罐子或玻璃瓶中,經過抽氣、殺菌、密封等過程,以保持新鮮不壞的食品。臺灣罐頭食品工業為日本治臺帶來的新興食品產業,自明治35年(1902)以小型工業的型態開始萌芽,至昭和10 年(1935)轉由日本人統治經營。本詩主要描述蓮藕的奇妙療效,也介紹了臺灣罐頭產業的時興,珍貴的食品經由科技保存,得以嘉惠更多民眾。

【延伸閱讀】
1. 施明德〈藕絲〉,《全臺詩》第貳拾冊。

2. 裝嵩〈藕絲〉二首,《太岳詩草》。

3. 劉文芝〈藕〉,《全臺詩》第捌冊。

五言古詩

誄蕃婦撻馬斯那威
名節古來難,貞操今罕有。何期冰雪心[12],竟出蕃人婦。蕃婦知為誰,家住阿冷阜[13]。芳齡纔廿三,腰若臨風柳[14]。薄命本紅顏[15],鴻鵠[16]悲失偶。婦乃勵柏舟[17],欲步共姜後[18]。孤雁日悲鳴,寡鵠甘獨守[19]。不竟兇蕃酋,勢大無能右[20]。慕彼貌如花[21],欲備兒箕帚[22]。那知矢志堅,未忍前情負[23]。念夫隔重泉[24],慘對合歡酒[25]。籐汁甘如飴[26],吞來一大口。腹痛起河魚[27],諸蕃難措手[28]。一命付黃泉[29],芳名喪不朽。吁嗟,化外有完人[30],那威[31]居其首。如此節烈心,更比漢人厚。我今為此誄,非關親與友。聊以表冰操[32],俾作貞珉壽。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貳拾參冊。誄本為文體名,一種哀祭文,是敘述死者生前德行、功業的哀祭之文。王則修以詩代誄,本詩從漢人的文化風俗眼光來看待撻馬斯那威失偶不再婚的行為。內容為敘述阿冷山(另一個名稱為小奇萊,位於臺中縣和平鄉)泰雅族部落(裡冷部落)番婦撻馬斯那威生前的貞烈不屈的德性。泰雅族婚姻類型大多行嫁娶婚,唯有無男嗣的家系裡,使採行招贅婚。婚姻仍須經過族長(酋長)及家族元老的同意和祝福,方能行婚禮。泰雅族青年多情善感,重視愛情如生命。本詩王則修反映寡婦撻馬斯那威的不屈再嫁的行為,首先敘述年輕的撻馬斯那威喪偶守寡不再改嫁的心意。繼而部落土官,欲強命撻馬斯那威改嫁他兒子。撻馬斯那威最終飲毒藤汁而死以示其心意。詩末王則修表示自己與番婦非親故,因為那威堅貞不移,以死守貞的行為,而讚揚其行。

【延伸閱讀】
1.王則修〈誄蕃婦第尼拉西如〉,《全臺詩》第貳拾參冊。
2.孫元衡〈裸人叢笑篇,十五首之十三〉,《全臺詩》第壹冊。
3.謝汝銓〈霧社蕃婦殉夫詞〉,《全臺詩》第貳拾伍冊。

註釋

  1. 參考王則修〈自序〉;龔顯宗〈談《三槐堂詩草》出土的意義〉,收於龔顯宗編校《王則修詩文集》,臺南市立圖書館出版,2004年,頁124;吳新榮《臺南縣志.卷八.人物誌》,1980年;王信雄〈詩翁王則修先生之生平〉,收於《南瀛雜俎》,臺南縣政府出版,1982年,頁89至90。
  2. 《則修先生詩文集》上冊所收《三槐堂詩草》係王則修八十歲時以工整小楷書寫,可視為王則修詩集晚年定本。《倚竹山房文稿》雖係文集,仍有部分詩作。下冊「雜篇一」收錄王則修詩作散稿,「雜篇二」據王金璋所述,頁480〈隴頭梅〉至頁500〈牡丹〉諸詩,係王則修批改其子王如松(攀雲)、孫王寶川習作之改槁,今不收錄。
  3. 《則修先生詩文集續編》,書前附乙丑(1925)年「題自畫像」、「王氏族譜」等圖版,內容分四部分:《三槐堂詩草》(續)、《則修詩集》(一)、《則修詩集》(二)、《則修文集》,時間自1943年11月10日至1948年10月。
  4. (余美玲、吳東晟撰)
  5. 蓮根:蓮藕,蓮的地下莖,可食用,並具有藥效。
  6. 西子病心:指西施因心痛而捧胸皺眉,以今日醫學角度來看,應是風濕性內臟方面的疾病。
  7. 文園消渴:文園,漢代司馬相如曾任孝文園令,故稱。消渴,指糖尿病,症狀為多飲、多尿、尿甜,司馬相如患有消渴症,故以文園病代稱糖尿病。糖尿病的病變臟腑在肺、胃、腎功能的失調。
  8. 冰梨:此指梨子糖水罐頭。
  9. 玉筍:潔白的筍芽,長於山中,常被賦予美好形象,在臺灣常將其製成罐頭以保存。
  10. 食單:菜單。
  11. 蘭人:荷蘭人,由於荷蘭的魚罐頭舉世聞名,加上臺灣於1624-1662 年由荷蘭人治理,故詩人直覺認為罐頭是荷蘭人發明的,其實是1804 年法國廚師尼古拉‧ 阿佩爾發明。
  12. 冰雪心:比喻婦女如冰雪般堅貞皎潔的品性。
  13. 阿冷阜:阜,土山。阿冷阜,阿冷山。此原屬於泰雅族南勢群,森丑之助的《臺灣番族志》(1917年)中將此群分為七社計有沙布耶、希拉古、捎來、阿冷、白毛、貼字悠完、南阿冷。其中阿冷社原居於阿冷山北方的山谷,明治三十八年(1905)白毛社隘線前進後被迫遷至大甲溪支流白毛溪下游,與白毛社分居於溪 的左右兩岸,1927年又因水田灌慨不足和白毛社一同遷至南勢社,1930年和捎來社三社併入南勢社。南阿冷社,為日本人所命名的,位於大甲溪支流裡冷溪和北港溪支流五棚坑溪的上游,有烏來、卡巫鴉巫兩部落。
  14. 腰若臨風柳:形容女子的腰如柳條般柔軟纖細。
  15. .薄命本紅顏:嘆息美女的命運不佳。
  16. 鴻鵠:雁,多一夫一妻制,甚至於終身一侶;此喻指番婦那威。
  17. 柏舟:為《詩經˙鄘風˙柏舟》篇名,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守節父母逼其改嫁,共姜作柏舟詩自誓。後以柏舟之節喻夫死守節。
  18. 欲步共姜後:言指步共姜為夫死守節的後塵,不改嫁。
  19. 孤雁日悲鳴,寡鵠甘獨守:鴻雁哀鳴,寡鵠,指番婦。此二句言番婦因喪其偶而悲傷,並甘願守寡之意。
  20. 無能右:右,左右;無能右,不能改變。
  21. 貌如花:貌美如花,形容女子如花般的美麗。
  22. 箕帚:音ㄐㄧ ㄓㄡˇ,泛指家中灑掃的事情。後用以比喻婦人之職或妻子的代稱。
  23. 那知矢志堅,未忍前情負:言意志堅定不移,不願辜負死去丈夫的情感。
  24. 重泉:九泉,死人所住。
  25. 合歡酒:婚姻風俗中男女交杯或共飲的酒,此喻指再婚之事。
  26. 甘如飴:甘之如飴,比喻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
  27. 腹痛起河魚:魚類腐爛先從腹部開始,因用以比喻腹瀉。此言婦飲毒籐汁而得腹痛之症。
  28.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
  29. 一命付黃泉:黃泉,稱人死後所居住的地方。句指番婦死亡。
  30. 化外有完人:化外,政令教化所無法施行或施行不到的地方,指阿冷阜生蕃之域;完人,德行完善的人。
  31. 那威:番婦名撻馬斯那威,其它不詳。
  32. 冰操:比喻堅貞的節操。亦可稱作「松筠之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