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道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王道明藏編的《笠澤堂書目

王道明明末藏書家。浙江長興縣人,貢生,考授鴻臚寺丞、兵部職方司員外、誥授奉直大夫

其父王繼賢,字引若,號笠雲,萬曆二十九年(1601)進士。

原圖鏈接王道明:浙江長興縣人,貢生,考授鴻臚寺丞、兵部職方司員外、誥授奉直大夫

人物事跡

歷官武昌晉江蒙城知縣。謹慎自持,不附權貴。遷南刑部主事,多所平反。給假歸,不與外事。

原圖鏈接王道明:民國影印本《笠澤叢書》,黃侃弟子武酉山藏書 www.gucn.com 787*1050

好收藏古書。王道明以明經考授鴻臚寺寺丞。得廷臣以邊才推薦之,改授江南滁州知州。南都繼立,恰逢史可法率兵駐紮揚州,他參贊軍前,頗資籌畫。遂擢兵部職方司郎中。

主要作品:《笠澤堂書目》。

書目簡介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明清藏書目三種》中收錄其《笠澤堂書目》,項士元中國書目考》著錄,曾作「清代王道隆編」。其編撰的《笠澤堂書目》稿本(未刻),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著錄圖書達13 779冊,本目共計收錄2 306種書,經部625種,史部429種,子部625種,集部859種;其中宋元刻本和秘本豐富,明季學者著作收錄頗多,每書不注卷數,亦不注版本,僅記冊數。如「國朝人詩文集」類收明人詩文集380種,其中有許多不見於《明史·藝文志》著錄。[1]

該書目最早見於民國王修詒莊樓書目》卷四著錄為「二冊,舊寫本,清王道隆編,乃謄於帳冊者。」該抄本為山東藏書家張鑒祥千目廬」舊藏,今從《明清藏書目三種》中著錄。其書目(稿本)現存於山東大學圖書館。[2]

家族情況

王道明所編抄《笠澤堂書目》,保留了眾多長興乃至湖州眾多的鄉土文獻典籍,為晚明清初著名書目。​

因所見書內,著錄長興臧懋循元人百種曲》,此書刊刻於萬曆四十三、四十四年,所以此書目,當晚於此。「笠澤堂」為王道明之父——王繼賢的堂名。[3]

王繼賢有個弟弟王繼廉,為天啟壬戌(1622)進士

王繼賢生有3個兒子,第2個兒子為王道明。貢生,考授鴻臚寺丞。兵部職方司員外。誥授奉直大夫。1982年,長興老縣委大院(原王氏舊宅)出土了一塊殘碑——《長興縣熊侯生祠碑記》(另一部分斷碑當時在縣財稅局),董其昌撰文並書,題跋的就是王道明。該殘碑現藏長興縣博物館。王道明的弟弟王道隆,其一脈下來,第七代有出王書瑞[4]

參考文獻

  1. 《笠澤堂書目》的「發現」及其價值,張雷,內容提要: 本文介紹了明代王道明《笠澤堂書目》的「發現」經過,及其在目錄學研究、藏書史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 《笠澤堂書目》,明代目錄學,明代私家藏書目錄,中國文學網,原載:《圖書與情報》1999年1期
  2.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3. 記略,明末長興王道明、王道隆及其他,新浪博客,轉載 2016-05-25 17:12:27
  4. 王家胸懷納百川 書香門第寄丹青,來源:長興新聞網 2012年11月28日 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