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瀨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瀨號(しらせ) (AGB-5003)是日本破冰船,目前由海上自衛隊運作,第一代白瀨號破冰船的後繼艦。通用造船舞鶴事業所製造。

於2008四月下水服役於2009年五月.同年十月首航南極

歷史

2013年2月海洋守護者協會這一長期反日本捕鯨的西方組織指控白瀨號對他們行動執行干擾,日本政府反駁確認該船隻沒有涉及與捕鯨計劃有關的任何行動,並反指其自導自演不存在的事件。

2014年2月17日,在南極洲無人職守的Molodyozhnaya研究站附近擱淺,但沒有重大損傷[1]

2017年8月17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一架CH-101直升機在船上操練時四名船員受傷。後送往山口縣岩國空軍基地。

總體布置與性能

「白瀨」號採用平甲板船型。船首為破冰型艏,整體圓鈍的外形有利於撞開更寬的冰面。船首水線以下傾斜明顯,起到先將艏部擠上冰面,再利用船身重量將冰面壓碎的作用。艦體較寬,長寬比約為5∶1,既有利於在冰區選擇薄冰層處靈活航行,又使船體能開闢出較寬的水域,方便後續艦船的航行。一般破冰船的寬度比相似長度的艦船寬度大得多。如「白瀨」號的長度為134米,寬度是28米;而長度相近的「高月」級驅逐艦?長136米 寬度僅為13.4米,還不到「白瀨」號寬度的一半。即使是在當今流行小長寬比、大容量的艦型時代,以日本最大的驅逐艦「金剛」級為例,雖然其長度為161米,21米的寬度也小於「白瀨」號的寬度。根據資料統計,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艦艇除「響」級小水線面雙體測量船的寬度大於「白瀨」號外,其餘艦艇的寬度都要小,也就是說,「白瀨」號開闢出來的冰區航道,海上自衛隊絕大多數艦船都能跟隨通過。為保證在冰區航行的安全,「白瀨」號與其它破冰船一樣,船體採用橫骨架式結構,肋骨間距較小,另外,水線以下的舷側外板採用更厚的鋼板。船尾為巡洋艦型艉,有利於減小倒車時的阻力。整船的干舷較高,避免上層建築與甲板設備、人員受海浪與浮冰的侵襲。

上層建築位於船體中前部,較長較高,共分4層。架駛室位於頂層,與船同寬,視野開闊。一座塔柱式主桅位於駕駛室頂層甲板後部,桅上特設有一個觀察室,便於從高處對冰情進行觀察瞭望。桅杆後是一座較高的方形煙囪,煙囪後有一座柱形天線桅杆。一座大型氣象雷達圓頂形天線罩位於上層建築頂層甲板後部中心線上,其左、右舷各有一部起重機,用於吊放存貯在煙囪後的貨物。上層建築後部為大型機庫。其餘空間為各種試驗室和高級船員、科研人員居住、生活空間。上層建築前部上甲板上還設有2部起重機,用於吊放前貨艙內的貨物。上層建築兩舷側各有2個吊艇架,用於吊放救生艇和工作艇。上層建築以後的甲板為面積較大的直升機起降平台。

外觀

「白瀨」號船體水線以上塗成桔紅色,在白雪皚皚的世界中十分醒目。上層建築以白色為主,煙囪、救生艇、工作艇的塗色與船體一致。這種色彩突破了我們常見軍艦的灰色,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

性能數據和人員配置

「白瀨」號長134米,寬28米,吃水9.2米,標準排水量11600噸[2],滿載排水量17600噸,航速19節,續航力25000海里/15節,人員編制170人?其中37名軍官,外加60名科研人員,船上還可載運1000噸貨物

視頻

白瀨號 相關視頻

日本白瀨號破冰船!
【破冰船】 日本海自破冰船 白瀨號 北極圈破冰航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