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竿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竿舞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竹竿舞

別 名;竹槓舞

所屬學科;藝術

所屬領域;舞蹈

所屬民族;壯族、黎族

竹竿舞又稱竹槓舞,持竿者姿勢有坐、蹲、站三種,變化多樣。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1]

簡介

當一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 嘿! 呵嘿! 」場合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持竿者便會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一倒,並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於跳竹竿舞的小伙子在這時,往往因為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們的青睞。  

發展歷程

早在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結束流放生活離開海南時,得到黎族父老鄉親的「黎歌變舞祝公歸」的歡送,寫下了「蠻舞與黎歌,餘音猶沓沓」的詩句。可見,黎族的歌舞不但歷史長,更有其獨特的魅力。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獨特的魅力。黎族人喜歡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穀場上跳這種舞。舞時,兩邊各蹲4個人,每個人雙手平握竹竿末端,按節奏張合敲打,舞者隨着竹竿的張合,兩腳不斷上跳下踏,做出各種美妙動作,舞蹈頗為熱烈,引人入勝。

海南"竹竿舞"已成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語意為「跳柴」,因其是一項健身運動,外國的遊客又稱作「世界罕見的健美操」。這個運動項目盛行于海南島五指山區的樂東東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縣黎胞聚居地區,據考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據傳,跳柴是黎族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古老祭祀方式。黎家經過辛勤耕作,換得新谷歸倉時,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氣洋洋,身穿節日盛裝,家家戶戶炊制新米飯、釀造糯米酒,宰殺家養禽畜,祭祀祖宗和神靈。

隨着時代的變遷,跳柴習俗在黎族中傳播、演變。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漸消失,它已成為一種既是文化娛樂,又是體育健身的活動。過去那種只限「女打男跳」的習慣,如今也換之為「男女混合打跳」。過去,「三月三」為黎寨的山戀節,現今也增進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義的活動內容。青年男女憑藉跳竹竿活動,尋找「搭檔」,架設「鵲橋」,建立情誼。

健身價值

竹竿舞的動作是以人們的肌肉活動特有的運動形式產生負荷,刺激內臟器官,改善人體心血管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機能狀態,增強人體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提高了人體的工作能力。它是一種肢體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抒發情感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竹竿舞需要音樂伴奏,能促進人們對音樂節奏的理解和諧運動,增強韻律感。

基本技術

1.基本姿態

擊竹者3-5對人,位於細竿的兩端,左右人的間距寬於一臂,雙系跪地,臀部後坐,相對的兩人執一對竿。

2.竹竿的握法

一手握一竿。擊竿時,兩手前後稍錯開,以竹竿相碰對不碰手為度。

3.跪地擊竿

開擊:雙手打開以細竿擊粗竿。

關擊:雙手合攏以細竿擊粗竿。

分類介紹

京族竹竿舞

勤勞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麗富饒的北部灣畔和北崙河旁,主要聚居在山心,尾和巫頭三島(俗稱京族三島),這裡是珠蚌之鄉,盛產馳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豐富,性格豪放,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跳舞。

京族傳統的民間舞蹈主要有「跳竹槓(竹杆舞)」、「跳天燈」、「跳樂」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於民間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方式,具有明顯的娛神或娛人的文化功能。「跳竹槓」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間體育遊戲色彩的舞蹈,表演時,將兩根長木槓平行排放,兩槓之間相距約9尺,其間橫放8條竹竿,分為四對,每對間隔2尺左右,操竹竿者為8位男子,分為兩邊,每邊四人,蹲在地上操作竹竿,一手一根,對面相向,一鼓手有節奏地打着鼓點,操竿者按鼓點節拍,敲一下木槓,合一下竹竿,或是敲兩下木槓,合一下竹竿,發出「的的打打拍拍」的響聲,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間跳躍。「跳竹槓」分「單跳」、「雙跳」兩種,單跳的方式為:由各人在竹竿中間,一個跟着一個沿着4個空格一步一跳,邊跳邊舞,向前向後往復不止。雙跳的方式為:兩人一組,雙方的動作必須協調,彼此相互照顧,按照一對竹竿的開與合,在間歇中巧妙地跳動,跳完上個空格後,又重複返回,如此往返不停,直到盡興為止。

瑤族竹竿舞

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幾個省區的山區,是我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每到瑤族傳統的重大節日,村中師爺們就自發組織一些傳統的「拜王」「耍歌堂」等娛樂或登記活動,場面壯觀,別具一格,有較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在必背鎮,有一座具有濃厚瑤族特色的接待樓,遊客在這裡可飽嘗瑤族風味,暢飲瑤胞自製的苦桑酒,也能欣賞到瑤家小伙子和瑤族姑娘為你表演的瑤族竹槓舞頂槓豐收舞瑤族婚嫁等民族節。

壯族竹竿舞

壯族竹杆舞是一種可以與客共舞的娛樂性較強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幾十個演員敲擊竹竿,在演員的領舞下讓客人參與,規模較小。從1985年起,在我國壯鄉——廣西武鳴縣,每年都舉辦「三月三」歌圩,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加,千名壯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形成了千人齊跳竹槓舞的壯觀景象。

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緬、泰三國都有分布。中國佤族近三十萬人,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滄源西盟耿馬雙江鎮康永德瀾滄等縣和西雙版納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其中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區,兩縣的佤族人口約占我國佤族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中國境內的佤族分布在瀾滄江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展布的地段。在這一地段里,山巒重疊,平壩極少,故又稱阿佤山區。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過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後跳的一種舞蹈,現已成為一種娛樂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與我國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兩根大竹竿平擺在地上,在兩根大竹竿外面,人們兩人一對,面對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舞蹈動作為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形態起跳,活潑歡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響的老人死後舉行,以碓杵擊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參加。當地老人說:「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不死,它到另一個世界後同樣離不開歌舞,所以人們要唱歌跳舞歡送他。」正是這種曠達的生死觀,造就了佤族諸多的喪事舞蹈。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貴州省南部羅甸縣董王鄉一帶苗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自創的一種自娛性舞蹈,主要是表現苗族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追求與理想,一般在重大節慶日與迎接貴客時演出。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並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對簡單化。只要有一塊平坦的草地,就可以進行演出。一般是8對男女青年進行,演出時男子著短衣,腰系紅綢緞;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擺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節拍,和以一陣陣的歡呼聲,與紅綢緞、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種樸素灑脫的美。

竹竿舞一般分山間偶遇、搭橋過河、相戀、抬新娘回家四個環節組成,各個環節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摯的情感與飽含着許多原生態的審美元素,古樸自然。

黎族竹竿舞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語意為「跳柴」,因其是一項健身運動,外國的遊客又稱作「世界罕見的健美操」。這個運動項目盛行于海南島五指山區的樂東東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縣黎胞聚居地區,據考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據傳,跳柴是黎族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古老祭祀方式。黎家經過辛勤耕作,換得新谷歸倉時,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氣洋洋,身穿節日盛裝,家家戶戶炊制新米飯、釀造糯米酒,宰殺家養禽畜,祭祀祖宗和神靈。酒酣飯飽後,眾人結夥來到山坡上,點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聲叮咚,慶祝稻穀豐登,祝願來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從開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幾乎夜夜篝火通明,歡跳不息,熱烈氣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隨着時代的變遷,跳柴習俗在黎族中傳播、演變。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漸消失,它已成為一種既是文化娛樂,又是體育健身的活動。過去那種只限「女打男跳」的習慣,如今也換之為「男女混合打跳」。過去,「三月三」為黎寨的山戀節,現今也增進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義的活動內容。青年男女憑藉跳竹竿活動,尋找「搭檔」,架設「鵲橋」,建立情誼。   現在「竹竿舞」不但跳遍大江南北,也越來越引起國外遊客的興趣,他們盛讚跳竹竿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不少外國旅遊者專門來到黎村,與黎族青年同學習、共歡樂,真切感受着濃濃的黎家風情。   竹竿舞起源于海南黎族,衍生于海南黎族生產生活,如今已成海南民族歌舞的符號。2005年、2006年竹竿舞先後被列入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中,對其進行搶救性保護。

畲族竹竿舞

據說畲族在立夏或平時亦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飾,跳竹竿舞。且節奏為:「開、合、開、合、開開合。」

相關視頻

少數民族:竹竿舞又稱竹槓舞持竿者姿勢,有坐,蹲,站三種,變化多樣

參考資料

  1. 文化周刊|竹竿舞 , 百度 202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