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三世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三世界

圖片來自beginneros

第三世界(Third World)通常指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發展中國家;其所指涉的國家和地區,雖然沒有絕對明確的界定,但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大眾文化中,因對三種世界定義缺乏認識,而任意泛用第三世界一詞,去指稱世界上發展落後、甚至是蠻荒狀態(如傳染病肆虐、巫覡私刑氾濫)的地區,帶有強烈的貶意。[1]

傳統觀點是將世界諸國區分為第一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的西方國家第二世界:共產主義陣營的東方國家,以及第三世界:發展中的南方國家。

不同觀點下的第三世界定義

冷戰下的意識形態區別

「第三世界」的說法最先由經濟學家Alfred Sauvy於1952年8月14日的法國雜誌《新觀察家》中提出;原本是指法國大革命時代的「第三階級」;後被引申來描述冷戰時期,一些在國際政治上傾向中立,而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國家。

這種說法,係從冷戰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區別著眼。「三個世界」的概念逐漸流行之後,一般即以「第一世界」指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集團,包括英國西德加拿大法國日本、等;而以「第二世界」指稱當時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國家(主要集中在東歐),如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此外,幾乎所有的不結盟運動成員國都自認屬於「第三世界」──即使這些國家多數帶有社會主義傾向,或對源自西方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懷有疑慮;相反的,一些不結盟的已開發國家也屬於「第三世界」,例如愛爾蘭

此外,若從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觀點出發,因這類國家數量佔世界多數,故有稱其為「主體世界(The Majority World)」的說法。

毛澤東的全球戰略觀點

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1974年2月22日同贊比亞總統卡翁達的談話中曾提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此一定義,與最先流行的──著眼於冷戰框架下意識型態區別的說法──採取完全不同的觀點,而後稍微做了修正。

毛澤東著眼於當時國際戰略局勢下的權力分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工業化程度較低、相對弱勢的大國──反對美蘇「超級強權」的觀點出發,對所謂的「前兩個世界」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定義。在毛澤東的說法裡,「第一世界」是美、蘇這兩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強權;「第二世界」則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工業化國家。在1970年代初期的全球戰略背景下,中國大陸自居「第三世界」所傳達出的政治訊息可以被解讀為:「無論實行何種意識型態指導下的政經制度,中國大陸不願依附於任何超級強權之下」;這也成為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貫實行的國際戰略路線。

1955年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以及發端於1960年代的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是「第三世界」集團意識成形的三大里程碑。亞非會議著重去殖民化,不結盟運動標榜政治中立,七十七國集團旨在促進「南方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大致勾勒出「第三世界」概念的幾個主要面向。

現代的國家發展綜合性指標

今日流行的「第三世界」概念,大致上即為在國際政治經濟研究的「世界體系理論」當中,被歸類為屬於「半邊陲地帶(the semi-periphery)」或「邊陲地帶(the periphery)」的那些國家。這類國家在地理上大多處於「工業化國家」的南邊,因此常被以「南方國家(The Southern Nations)」加以泛稱。就發展經濟學的角度而言,這類國家包括被稱為「開發中國家」及「最低度開發國家」的那些經濟體──這是相對於「已開發國家」,例如美國日本德國等而言。

冷戰後,「第三世界」主要指那些以綜合發展程度評價的較落後的國家──例如依照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名次較後的國家──不論他們採取何種意識型態或具有何等的戰略重要性。

在一份世界銀行發表的「世界各區域每人平均國民生產毛額佔『第一世界』同項數字的百分比」的統計報告中,所指涉的「第三世界」包括「除了南非以外的次撒哈拉非洲地區」、「拉丁美洲」、「西亞北非」、「南亞」、「中國及日本以外的東亞」等區域;該報告對於俄羅斯進行了特別的劃分>。

此外,印度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南非泰國馬來西亞,以及若干波斯灣產油國等,由於其較大的經濟規模,或者較突出的出口成績,在第三世界的發展競賽中顯得格外搶眼。

參考文獻

  1. 第三世界,beginn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