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
藝人或藝術家
代表作品 《蝴蝶夢》
《費城故事》
《女人萬世》
《草莽英雄》
《怒火之花》
《起來吧,親愛的》
《偉大的麥克金蒂》

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41年2月27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比爾特摩碗酒店(Biltmore Bowl, Biltmore Hotel)舉行頒獎典禮。從本屆開始,所有獲獎名單採用完全保密的形式,這一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白宮通過收音機向頒獎典禮做了一個6分鐘的致辭。這是第一次有美國總統參與的頒獎典禮。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
外文名稱 13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舉辦地點 美國加州洛杉磯比爾特摩碗酒店
舉辦時間 1941年2月27日
主持人 沃爾特·旺格爾(Walter Wanger)
舉辦形式 完全保密
最佳影片 《蝴蝶夢》
最佳導演 約翰·福特
最佳男主角 詹姆士·史都華
最佳女主角 琴逑·羅傑斯
最佳男配角 沃爾特·布倫南
最佳女配角 簡·達威爾

獲獎名單

具體獎項 獲獎影片 人物
最佳影片 《蝴蝶夢》
最佳男主角 《費城故事》 詹姆士·史都華
最佳女主角 《女人萬世》 琴逑·羅傑斯
最佳男配角 《草莽英雄》 沃爾特·布倫南
最佳女配角 《怒火之花》 簡·達威爾
最佳導演 《怒火之花》 約翰·福特
最佳原著故事 《起來吧,親愛的》 本傑明·格萊澤約翰·托爾代
最佳創作劇本 《偉大的麥克金蒂》 普雷斯頓·斯特奇斯
最佳改編劇本 《月宮寶盒 唐納德·奧格登·斯圖亞特
最佳攝影(黑白片) 《蝴蝶夢》 喬治·巴恩斯
最佳攝影(彩色片) 《月宮寶盒》 喬治·佩里納爾
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 《傲慢偏見》 塞德里克·吉本斯保羅·格羅斯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 《月宮寶盒》 文森特·柯達
最佳音響 《笙歌歡騰》 道格拉斯·希拉
最佳剪接 《紅騎血戰記》 安妮·鮑琪絲
特技效果 《月宮寶盒》 勞倫斯·巴特勒傑克·惠特尼
最佳音樂(歌曲) "星星祝福歌"《木偶奇遇記》 利·哈林內德·華盛頓
最佳音樂(配樂) 《仙樂街》 艾爾弗雷德·紐曼
最佳音樂(作曲) 《木偶奇遇記》 李·哈林保羅·史密斯內德·華盛頓
最佳短片(動畫) 《銀河》(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一本) 《打個盹》(米高梅電影公司 製片人:彼德·史密斯
最佳短片(二本) 《特迪,粗野的騎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特別獎

授予在電影界為大眾服務的演員鮑勃·霍普

授予9年來從事陸軍訓練影片拍攝工作的內森·萊文森上校

科學技術獎

《西部人》

一等獎(金像獎座) 授予設計和製造無噪音攝影機的20世紀福斯影片公司丹尼爾·克拉克查爾斯·米勒羅拍特·史蒂文斯格羅弗·勞伯

二等獎(無)

三等獎(獎狀)

授予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美工部安東·格羅特

提名名單

獎項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蝴蝶夢》《卿何遵命》《海外特派員》《憤怒的葡萄》《大獨裁者》《女人萬歲》《香箋淚》《天涯路》《我們的小鎮》《費城故事》
最佳男主角 詹姆斯·斯圖爾特《費城故事》查理·卓別林《大獨裁者》、亨利·方達《憤怒的葡萄》、雷蒙德·馬西《林肯在伊利諾斯》、勞倫斯·奧利弗《蝴蝶夢》
最佳女主角 金格爾·羅傑斯《女人萬歲》、貝蒂·戴維斯《香箋淚》、瓊·芳登《蝴蝶夢》、凱瑟琳·赫本《費城故事》、瑪莎·斯考特《我們的小鎮》
最佳男配角 沃爾特·布倫南《西部人》、艾爾伯特·貝瑟曼《海外特派員》、威廉·格根《They Knew What They Wanted》、傑克·奧克[[《大獨裁者》]、James Stephenson《香箋淚》
最佳女配角 簡·達威爾《憤怒的葡萄》、朱迪絲·安德森《蝴蝶夢》、露絲·赫希《費城故事》、芭芭拉·歐內爾《卿何遵命》、瑪喬莉·蘭博《Primrose Path》
最佳導演 約翰·福特《憤怒的葡萄》、喬治·庫克《費城故事》、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蝴蝶夢》、山姆·伍德《女人萬歲》、威廉·惠勒《香箋淚》
最佳原創劇本 《江湖異人傳》普萊斯頓·斯特奇斯、《百老匯天使》本·赫克特、《Dr. Ehrlich's Magic Bullet》約翰·休斯頓、《海外特派員》查爾斯·貝內特、《大獨裁者》查理·卓別林
最佳原創故事 《時代兒女》本傑明·格雷澤、《某同志》沃爾特·瑞奇、《Edison, the Man》Hugo Butler,Dore Schary、《好妻子》萊奧·麥卡雷、Bella Spewack,Sam Spewack、《西部人》Stuart N. Lake
最佳劇本 《費城故事》《憤怒的葡萄》《女人萬歲》達爾頓·特朗勃、《天涯路》《蝴蝶夢》羅伯特·E·舍伍德
最佳攝影(彩色) 《月宮寶盒》《苦澀的甜蜜》《青鳥》《騎軍血戰史》《神槍遊俠》
最佳攝影(黑白) 《蝴蝶夢》喬治·巴恩斯、《林肯在伊利諾斯》黃宗沾、《卿何遵命》《時代兒女》《新興都市》《海外特派員》魯道夫·馬特、《香箋淚》《天涯路》格雷格·托蘭德、《Spring Parade》《魂斷藍橋》
最佳藝術指導(黑白) 《傲慢與偏見》《時代兒女》《亞利桑那》《The Boys from Syracuse》《黑色命令》《海外特派員》《莉蓮》理查德·戴、《好妻子》《兒子,兒子!》《我們的小鎮》《蝴蝶夢》《海鷹》安東·格羅特、《西部人》詹姆斯·巴斯維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 《月宮寶盒》《苦澀的甜蜜》《騎軍血戰史》
最佳音響效果 《笙歌喧騰》《新聞背後》《Captain Caution》《憤怒的葡萄》《The Howards of Virginia》《女人萬歲》約翰·埃爾培格、《騎軍血戰史》《我們的小鎮》《海鷹》內森·萊文森、《Spring Parade》《男人收藏家》
最佳電影剪輯 《騎軍血戰史》《憤怒的葡萄》《香箋淚》《天涯路》《蝴蝶夢》
最佳視覺效果 《月宮寶盒》《青鳥》《新興都市》《The Boys from Syracuse》《獨眼巨人博士》《海外特派員》《隱形人歸來》《天涯路》《公元前一百萬年》《蝴蝶夢》《海鷹》拜倫·哈斯金、內森·萊文森、《Swiss Family Robinson》約翰·埃爾培格、《Typhoon》《戰地女護士》
最佳原創歌曲 《木偶奇遇記》Leigh Harline(music),Ned Washington(lyrics) For the song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Harry Warren(music),Mack Gordon(lyrics) For the song "Down Argentine Way"、《你會恍然大悟》Jimmy McHugh(music),Johnny Mercer(lyrics) For the song "I'd Know You Anywhere"、《音樂在我心》Chet Forrest,Bob WrightFor the song "It's a Blue World"、《第二合唱隊》Artie Shaw(music),Johnny Mercer(lyrics) For the song "Love of My Life"、《Rhythm on the River》James V. Monaco(music),Johnny Burke(lyrics) For the song "Only Forever"、《笙歌喧騰》Roger Edens,George E. StollFor the song "Our Love Affair"、《Spring Parade》Robert Stolz(music),Gus Kahn(lyrics) For the song "Waltzing in the Clouds"、《1941年的流行音樂排行榜》Jule Styne(music),Walter Bullock(lyrics) For the song "Who Am I?"
最佳音樂(歌曲) 《木偶奇遇記》《亞利桑那》維克多·楊、《黑色命令》維克多·楊、《The Fight for Life》《大獨裁者》《七角閣樓》《The Howards of Virginia》《香箋淚》馬克思·斯坦納、《天涯路》《佐羅的面具》阿爾弗雷德·紐曼、《好妻子》《騎軍血戰史》維克多·楊、《公元前一百萬年》《我們的小鎮》《蝴蝶夢》弗朗茨·沃克斯曼、《月宮寶盒》米克羅斯·羅茲薩、《魂斷藍橋》
最佳音樂(配樂) 《錫盤巷》阿爾弗雷德·紐曼、《時代兒女》維克多·楊、《1941年的流行音樂排行榜》《艾琳》《我們的小鎮》《海鷹》《第二合唱隊》《Spring Parade》《笙歌喧騰》
最佳真人短片(兩本) 《Teddy the Rough Rider》《Eyes of the Navy》《Service with the Colors》
最佳真人短片(一本) 《Quicker'n a Wink,Pete Smith》《倫敦能堅持下去》《More About Nostradamus》《Siege
最佳動畫短片 《The Milky Way》《Puss Gets the Boot》《A Wild Hare》

最佳導演

約翰·福特(John Ford,1894年2月1日-1973年8月31日)[2],1894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美國導演、製作人、編劇、演員 。1936年,福特憑藉《告密者》獲得第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40年,憑藉《關山飛渡》被提名第12屆奧斯卡最佳導演。1941年,憑藉《憤怒的葡萄》獲得第1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42年,憑藉《青山翠谷》獲得第14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53年,憑藉《蓬門今始為君開》獲得第2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56年執導《日落狂沙》。1962年執導《雙虎屠龍》《西部開拓史》

人物經歷

約翰·福特出生於緬因州伊麗莎白角(Cape Elizabeth),是一個愛爾蘭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孩子。1913年高中畢業後,跟隨大哥Francis進入好萊塢電影界。跟他大哥一樣,他把名也改成福特。在好萊塢的初期,福特擔任了許多打雜的工作,甚至在1917年格里菲斯的名片《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扮演一個3K黨徒。然而他主要還是擔任導演工作。他的早期影片大多數是西部短片,其中許多影片又由他的終生朋友牛仔英雄Harry Carey主演。作為導演,福特在1935年時來運轉。當時,他說服了雷電華公司的製作總監Merian C. Cooper,讓他用低成本把Liam O'Flaherty的小說The Informer《告密者》拍攝成電影。一部偉大的美國電影就這樣誕生了該片一舉奪得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多項奧斯卡獎。福特也首次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二戰時期,福特繼續佳作連篇,例如《關山飛渡》(1939) ,《憤怒的葡萄》(1940,奧斯卡最佳導演),《青山翠谷》(1941,奧斯卡最佳導演),並與其中幾個演員結下深厚的友情。這些演員成為了福特旗下的得力幹將。如約翰·韋恩,亨利·方達,維克托·麥克拉格倫,巴里·菲茨傑拉德以及沃德·邦德。此外,他還為海軍拍攝了記錄片,因《中途島戰役》(1942)和《十二月七日》(1943)還拿過奧斯卡獎。戰後,儘管"騎兵"三部曲--《要塞風雲》(1948)、《黃巾騎兵隊》(1949)以及《邊疆鐵騎軍》(1950)後來成為經典作品,但是福特還是因此受到一些尖銳批評而困擾。1952年因愛爾蘭式喜劇《蓬門今始為君開》第四次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隨後在1956年他導演了被認為是他最好的西部片《搜索者》。60年代福特繼續為米高梅公司拍攝了西部史詩巨片《西部開拓史》(1962)。此後,因為健康原因逐步減少導演影片.1973年獲得AFI的第一個終生成就獎。1973年8月31日因癌症在加州去世。

最佳影片

影片簡介

《蝴蝶夢》[3] 原名《呂蓓卡》(又譯《麗貝卡》),是達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發表於1938年。達夫妮·杜穆里埃在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頗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呂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呂蓓卡於小說開始時即已死去,從未在書中出現,卻時時處處音容宛在,並能通過其忠僕、情夫等繼續控制曼陀麗莊園,直至最後將這個莊園燒毀。一方面是纏綿悱惻的懷鄉憶舊,另一方面是陰森壓抑的絕望恐怖,加之全書懸念不斷,使該書成為多年暢銷不衰的浪漫主義名著。

《蝴蝶夢》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向人們描述了發生在曼德利莊園裡的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我」夢遊曼德利,莊園已經面目全非,殘垣斷壁,雜草叢生,頹敗而淒涼,勾起了「我」對昔日莊園生活的回憶。「我」二十一歲那年,與長「我」二十餘歲的德溫特先生萍水相逢。兩人雖然年齡懸殊,但情投意合,不久便雙雙墜人愛河,既而結為連理同返曼德利莊園。

丹弗斯夫人是莊園的女管家,曾經服侍過德溫特的前妻麗貝卡。麗貝卡駕艇出海遇難後,女管家忠心不改,莊園裡的生活起居皆依循麗貝卡生前的方式,任何人不得變動。丹弗斯夫人一襲黑色長裙。不苟言笑。「我」在她面前,如芒刺在背,經常手足無措,唯恐觸犯莊園裡的「清規戒律」。她全然不把「我」視為莊園的女主人,相反在「我」面前盛氣凌人,對「我」或百般刁難,或暗中算計,處處設置障礙。一次,曼德利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化裝晚會,丹弗斯夫人慫恿「我」藉機表現。當「我」身着丹弗斯夫人推薦的晚禮服亮相時,全場一片愕然,德溫特也怒容滿面。事後「我」才知道,這套晚禮服與麗貝卡某次化裝晚會穿的服裝毫無二致。「我」沮喪到了極點,只好獨自外出漫步於莊園四周和海灘,以消除煩悶。待內心平靜下來,「我」開始梳理在曼德利的種種經歷:臉色陰沉的女管家,死後陰魂不散的麗貝卡,淒涼的海濱小屋,還有一位自稱是麗貝卡表兄的不速之客,等等等等。「我」覺得種種跡象背後隱約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次海灣擱淺事故後,人們打撈出一條沉船,一個秘密也隨之浮出水面……

作者簡介

達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 1907—1990)英國女作家,生前曾是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寫過17部長篇小說以及幾十種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國貴婦勳章。她厭惡城市生活,長期住在英國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爾郡,她的不少作品即以此都的社會習俗與風土人情為主題或背景,故有「康沃爾小說」之稱。

達夫妮·杜穆里埃受19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為主要特點的哥特派小說影響較深,同時亦曾研究並刻仿勃朗特姐妹的小說創作手法,因此,「康沃爾小說」大多情節比較曲折,人物(特別是女主人公)刻畫比較細膩,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着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

人物介紹

《蝴蝶夢》中的三個女主角,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她們或相貌平平卻天性善良,或外表美麗卻內心邪惡,或表面岸然卻色厲內荏,與一般文學作品中美麗的臉蛋兒必配以似水的柔腸這種人物描繪手法迥然不同。「我」是一位極為普通的女子,雖無姣美的容貌和顯赫的出身,卻有着德溫特最為看重的純情和善良的內心。「我」厭惡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情願永遠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與花草、明月、海濤、微風為伴,過一種愜意的寧靜生活。麗貝卡那如花的容貌無疑會令所有溫文爾雅的紳士傾倒,然而人們一旦透視到她那邪惡陰毒的內心,就會像害怕瘟疫那樣避猶不及,哪裡還敢同她親近。從中不難看出作者對世俗審美觀念的反對,以及對平民階層的希冀、同情之心。

點評鑑賞

達夫妮·杜穆里埃在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頗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呂蓓卡的形象,此人於小說開始時即已死去,除在倒敘段落中被間接提到外,從未在書中出現,但卻時時處處音容宛在,並能通過其忠僕、情夫等繼續控制曼陀麗莊園直至最後將這個莊園燒毀。小說中另一女性,即以故事敘述者身份出現的第一人稱,雖是喜怒哀樂俱全的活人,實際上卻處處起着烘托呂蓓卡的作用,作者這種以「實有」陪襯「虛無」的手法頗為別致。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過刻畫呂蓓卡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與麥克西姆·德溫特的畸形婚姻,對英國上層社會中的享樂至上、爾虞我詐、窮奢極侈、勢利偽善等現象作了生動的揭露。作者還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較成功地渲染了兩種氣氛:一方面是纏綿悱惻的懷鄉憶舊,另一方面是陰森壓抑的絕望恐怖。這雙重氣氛互相交疊滲透,加之全書懸念不斷,使本書成為一部多年暢銷不衰的浪漫主義小說。

成就與影響

《蝴蝶夢》原名《呂蓓卡》,是達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發表於一九三八年,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再版重印四十多次,並被改編搬上銀幕,由擅長飾演莎士比亞筆下角色的名演員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和著名女影星瓊·芳登分別飾演男女主角。該片上映以來久盛不衰。

《蝴蝶夢》影片精彩片段

最佳男主角

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 ,1908年5月20日-1997年7月2日)[4], 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美國影視男演員,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 。

1935年詹姆斯·史都華進入好萊塢。1938年出演弗蘭克·卡普拉執導的愛情喜劇《浮生若夢》 。1939年出演喜劇片《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憑藉史密斯先生一角獲得了第12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男主角 。1941年憑藉與凱瑟琳·赫本合作的愛情喜劇影片《費城故事》 ,獲得了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二戰時曾效力於美國陸軍航空隊 。1946年憑藉奇幻影片《生活多美好》獲得了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48年開始拍攝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懸疑影片《奪魂索》 。1950年憑藉奇幻影片《迷離世界》獲得了第23屆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4年起又與希區柯克合作了《後窗》等3部懸疑影片 。1960年憑藉《桃色案件》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1960年代,他與導演約翰·福特合作了兩部經典西部片《浴血雙雄》《雙虎屠龍》 。1976年的《英雄本色》是他的最後一部具代表性的西部影片 。1980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授予的終身成就獎,1983年獲頒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 。1985年他榮獲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1997年7月2日,詹姆斯·史都華在洛杉磯逝世,享年89歲。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三位 。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童年時期的詹姆斯·史都華是一個害羞的小男孩,課餘的時間常躲在家裡的地下室做飛機模型、繪製機械設計圖,還有自己寫了劇本與妹妹們排演、以及在家鄉的默片戲院打工。中學畢業於位在賓州的梅瑟斯堡學院男校。他曾一度想要就讀海軍學院,但未得到父親同意,家人主要希望他能夠繼承父業。之後詹姆斯·史都華想要成為一名建築師,並以優異的成績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還被授予程序研究生獎學金。

從小就專長演奏手風琴,所以加入學校的管弦樂團。他亦是美式足球隊、棒球隊、田徑隊隊員,擅長跳高、擲標槍,尤其更是長跑健將。他還是唱詩班及合唱團團員、童軍團成員及終身的支持者、年鑑的美術編輯、文學協會的成員,他也有寫詩的天份,並在多年後出版詩集 。

1932年,他在同學的鼓動下參加了大學的戲劇表演團普林斯頓三角俱樂部,從而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還當上了主角。畢業以後受到羅根之邀,參與在波士頓的學生劇團,之後再轉往百老匯參與舞台劇演出[22] ,並在那裡第一次遇到了亨利·方達和瑪格麗特·薩爾溫,在他們的影響下,斯圖爾特決定成為一名演員。

演藝經歷

1935年,詹姆斯·史都華從百老匯舞台轉向好萊塢與米高梅電影公司簽約。他最先在一部米高梅的短片《重大新聞》中露面,然後出演了第一部長片《誰是真兇》[。1936年,詹姆斯·史都華為了還清大學的助學貸款,出演了一系列低成本的影片,在歌舞喜劇《生來為舞》一片中展露了歌喉。還參與拍攝克拉克·蓋博與珍·哈露主演的愛情喜劇《妻子與秘書》。1937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亨利·金執導的愛情影片《第七天堂》和驚悚影片《最後一個強盜》,還參與拍攝了保羅·穆尼主演的劇情影片《大地》 。

1938年,詹姆斯·史都華與好友瑪格麗特·蘇利文開始合作,他在飾演一些小角色時引起了好萊塢導演弗蘭克·卡普拉的注意,弗蘭克在即將拍攝的喜劇作品中打消了原本要找成名影星主演的念頭,決定重用詹姆斯·史都華這位新人。同年,詹姆斯·史都華被出借至米高梅的姊妹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他與愛德華.阿諾德琪恩·亞瑟萊昂納爾·巴里摩爾合作出演了弗蘭克·卡普拉執導的愛妻喜劇影片《浮生若夢》 ,這是一部改編自百老匯普立茲獎的作品,該影片在也同樣獲得了第1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此後他就晉升為大型電影的主角並與弗蘭克·卡普拉展開數次合作 。

1939年,詹姆斯·史都華與卡洛·朗白合作,出演了約翰·克隆威爾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天造地設》,該片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詹姆斯之後與瓊·克勞馥劉易斯·斯通劉·艾爾斯合作,出演了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發行的歌舞影片《1939年冰上大歌舞》,詹姆斯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冰上舞蹈者,該影片3月10日在美國首映。同年,詹姆斯·史都華再次與《浮生若夢》的導演弗蘭克·卡普拉以及女主角琪恩·亞瑟合作,出演了政治題材喜劇片《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片中飾演了一位曾經遭受威脅利誘,最後仍然勇敢揭發弊案的年輕參議員,初步確立了他正人君子的形象 。該片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後大受歡迎,被選在百年百大電影系列、以及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詹姆斯·史都華也憑藉該角色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還拿到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男主角 。此外,詹姆斯·史都華還與瑪琳·黛德麗合作,演出了由喬治·馬歇爾執導的西部喜劇影片《警探奇俠》 ,劇中飾演了一個行俠仗義的青年神槍手,是一位西部大俠的後代。此片後來在電影及舞台劇被數次重拍;被選為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收藏 。

1940年,詹姆斯·史都華瑪格麗特·蘇利文合作,出演恩斯特·劉別謙執導的浪漫喜劇《街角的商店》;片中他與蘇利飾演了一對相戀的筆友,影片於1月12日在美國上映 ;此片被選入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愛情類電影,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 。之後詹姆斯與瑪格里特·蘇利文、羅伯特·楊合作,拍攝了弗蘭克·鮑沙其執導的劇情影片《在烏雲下》 ,該片6月14日在美國上映 。下半年,詹姆斯·史都華與凱瑟琳·赫本、加里·格蘭特合作,出演了喬治·丘克執導,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脫線喜劇《費城故事》 ,詹姆斯在片中飾演一名捲入別人多角戀愛鬧劇,為情所苦的記者,歌聲還不錯的他在劇中獲得表現的機會 ,影片12月1日在美國首映。該片除了名列百年百大電影系列、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以外,詹姆斯也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41年,詹姆斯·史都華朱迪·加蘭拉娜·特納海蒂·拉瑪三位漂亮的女演員合作,出演羅伯特·倫納德執導的歌舞影片《齊格菲女郎》 。之後,詹姆斯·史都華應徵入伍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並且數次出生入死,獲得了空軍獎章和卓越十字勳章。退伍後斯圖爾特重回好萊塢,這時的斯圖爾特已年近四十,他開始嘗試更多的戲路。1946年,詹姆斯·史都華唐娜·里德托馬斯·米切爾亨利·崔佛斯合作出演了弗蘭克·卡普拉執導的奇幻影片《生活多美好》 ,詹姆斯在片中飾演的喬治·百利是一名一直努力在追求良善的小鎮青年,但卻覺得自己失敗而想自我了結,最終獲得守護天使下凡解救。這個角色多次被入選為電影史上最溫暖最善良的角色之一,這部電影也已成為美國人在每年聖誕節期間必看的影片。詹姆斯憑藉該片獲得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年,他與英格麗·褒曼、珍妮弗·瓊斯、范·強生以及秀蘭·鄧波兒共同出演了由凱瑟琳·赫本旁白,羅伯特·斯蒂文森執導的短片《American Creed》

1948年,詹姆斯·史都華演出亨利·哈撒韋執導的紀錄片形式的犯罪類黑色電影《反案記》,片中飾演一名記者,經過追根究柢的調查後,洗刷了一名被告謀殺警察的罪名。這是改編自經濟大恐慌時期,芝加哥的組織犯罪案件 。同年,詹姆斯·史都華與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合作,首次出演了希區柯克的犯罪類懸疑驚悚影片《奪魂索》,此後,史都華與希區柯克兩人之間的合作持續了十年 。1949年,詹姆斯·史都華與瓊·阿利森合作,演出山姆·伍德執導的愛情影片《淑女痴戀》 。同年,他與斯賓塞·屈塞合作出演了理查德·托比執導的冒險影片《黃昏大道》

1950年,詹姆斯·史都華與約瑟芬·赫爾合作,出演亨利·科斯特執導的奇幻影片《迷離世界》 。該片改編自普立茲獎名作,詹姆斯在片中與一隻名字叫"Harvey"、兩公尺高、看不見的大白兔上演對手戲,這個構想源自於凱爾特神話中一種叫"pooka"的大白兔精靈。該片名列百年百大喜劇電影,並且讓詹姆斯·史都華又一次得到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年,他與編劇兼導演狄瑪·戴維斯合作,演出了金球獎的西部影片《折箭為盟》,該影片是二戰後,第一部以正面客觀的視角來反映印第安人的作品 。

1951年,詹姆斯·史都華瑪琳·黛德麗合作出演亨利·科斯特執導的驚悚影片《天堂無路》。1952年,詹姆斯·史都華與鮑勃·霍普、蓓蒂·赫頓合作,出演了賽西爾·德米爾執導的愛情影片《戲王之王》(又譯:《大馬戲團》),片中他飾演了一名畏罪潛逃的罪犯,為躲避抓捕在馬戲團喬裝改扮成小丑,不過整部影片中他始終未曾露出真面目 。此外,他開始與導演安東尼·曼合作拍攝了西部作品《蛇江風雲》。之後詹姆斯出演了理查德·托比執導的傳記影片《黑獄神槍》,片中飾演戴維·馬歇爾·威廉姆斯一角 。

1953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三部安東尼·曼執導的影片,分別是與喬安妮·德魯合作出演的冒險影片《霹靂灣》和與喬治·托比厄斯、瓊·阿利森合作出演的傳記影片《葛倫米勒傳》;以及與珍妮特·利合作的西部影片《血泊飛車》 。1954年,詹姆斯·史都華與格蕾絲·凱利合作,出演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懸疑類驚悚片《後窗》 ,在片中飾演一個喜歡窺視的攝影師傑弗瑞,碰巧在偷窺時發現了對面樓里發生的謀殺案 。同年,他與魯思·羅曼合作,再次出演安東尼·曼執導的西部影片《遙遠的國度》。1955年,詹姆斯·史都華第五次出演安東尼·曼執導的西部影片《從拉萊米來的人》

1956年,詹姆斯·史都華桃麗絲·戴合作,在倫敦拍攝了一部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的驚悚影片,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擒凶記》,該片上映後票房獲得成功。1957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比利·懷德執導的傳記影片《壯志凌雲》,這部影片被選在百年百大勵志電影之列。他飾演首次單人不着陸橫越大西洋飛行的查爾斯·林白。史都華與林白都是美國空軍英雄,實際年齡也相近,最後都官拜准將,而且都是由五星上將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親自任命 。

1958年,詹姆斯·史都華金·諾瓦克合作出演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的《迷魂記》 。詹姆斯·史都華與金·諾瓦克再次合作,出演了奧斯卡得獎華人攝影師黃宗沾拍攝,理查德·奎因執導的奇幻喜劇影片《奪情記》,該片及其電影配樂在當時受到歡迎。此時詹姆斯·史都華已漸漸有了年紀,這是他最後一次主演愛情片。其後的作品型式轉向了家庭喜劇,或者延續他之前的懸疑、西部等題材 。

1959年,詹姆斯·史都華薇拉·邁爾斯合作出演梅恩·里洛伊執導的《聯邦調查局》,真實的美國聯邦調查局以及當時的約翰·胡佛局長,都有協助此片的製作過程。同年,詹姆斯·史都華與麗·萊米克、本·戈扎那、阿瑟·奧康納合作,出演了奧托·普雷明格執導的懸疑動作影片《桃色案件》。由於片中涉及強暴殺人案,因此擔任律師的主角,其台詞包括有關性行為的敏感詞句,是普萊明傑借重史都華正人君子的形象,成功挑戰當時電影尺度的作品。該片在1989年被美國律師協會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12部法庭推理電影之一。

電影作品

1960年,詹姆斯·史都華憑藉《桃色案件》第五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同年,他與中國女演員盧燕合作,拍攝了戰爭影片《山路》,該片雖然是以中國抗日戰爭為背景題材但卻受到美國電影界矚目 。1961年,詹姆斯·史都華與雪莉·瓊斯合作,出演約翰·福特執導的西部影片《浴血雙雄》

1962年,詹姆斯·史都華與約翰·韋恩合作,再次出演約翰·福特執導的西部影片《雙虎屠龍》 。同年,詹姆斯·史都華與瑪琳·奧哈拉合作,再次出演亨利·科斯特執導的家庭喜劇片《度假留香》 ,該片改編自小說,講述了全家人一起去度假的混亂和趣事。詹姆斯憑藉該片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12屆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該片推出後在美國國內外極受歡迎,還會在電視回放 。之後,詹姆斯·史都華出演大型歷史影片《西部開拓史》,三位導演是約翰·福特、亨利·海瑟威、喬治·馬歇爾,列名主演的演員多達24位,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葛雷哥萊·畢克等都列名其中。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在19世紀初期形象粗獷但愛好和平,悠遊於原始西部山林的探險家該片1962年12月31日發布,1963年被電影董事會審查通過十個最好的電影,1980年參加了洛杉磯國際電影展覽,1997年登記納入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2000年在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放映 。

1964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由約翰·福特執導的西部歷史影片《安邦定國志》 。1965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由亨利·柯斯特執導的喜劇影片《神童》。之後詹姆斯與道格·麥克洛合作出演了6月3日在美國上映的西部影片《烽火田園》 。詹姆斯·史都華於理查德·阿滕伯勒合作 ,出演了羅伯特·奧爾德里奇執導的災難影片《鳳凰劫》,片中詹姆斯·史都華在利比亞駕駛了一架美國空軍的雙引擎貨機"仙童C-82"飛行;該片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2004年被約翰·摩爾翻拍,由丹尼斯·奎德主演 。1966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安德魯·邁克蘭格倫執導的西部劇情片《原野豪傑》 ,該片是他具代表性的西部作品 。1968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兩部西部影片,分別是與拉蔻兒·薇芝合作的《畢氏二虎》和與亨利·方達合作的《火龍溝》

1970年,詹姆斯·史都華與好友亨利·方達合作,出演吉恩·凱利執導的西部影片《霹靂雙虎將》。1971年,喬治·肯尼迪合作出演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發行的驚悚喜劇影片《傻子遊行》。1973年,裘德·泰勒執導的美國電視劇集《Hawkins》。1974年,詹姆斯·史都華與弗雷德·阿斯泰爾合作出演了記錄影片《娛樂春秋》 。同年,出演電視迷你劇集《戰爭中的世界》

1976年,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韋恩勞倫·白考爾共同出演了觀眾熟知的西部影片《英雄本色》 。而除了電影以外,他還活躍在廣播和電視舞台。參與拍攝了米高梅公司幾乎所有影響集體出演的記錄影片《娛樂世界續集》 。1977年,詹姆斯·史都華出演了動作類驚悚影片《77航空港》,該片上映後票房超過了1600萬美元的收入。1978年,詹姆斯·史都華參與出演美國廣播公司的電視電影《萊西的魔法》。同年,與羅伯特·米徹姆合作參與拍攝邁克爾·溫納執導的驚悚懸疑影片《夜長夢多》 。 1980年,詹姆斯·史都華獲美國電影研究院授予的終身成就獎,1983年,獲肯尼迪中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1985年,榮獲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服役經歷

詹姆斯·史都華的演藝生涯曾經因為二戰的爆發中斷過,他自幼就有駕駛轟炸機的夢想,於是,在二戰爆發後,他義無反顧地參軍,編入空戰隊成為一名美國空軍飛行員,並且數次出生入死,獲得了空軍獎章和卓越十字勳章 。

參軍後,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軍隊裡,他需要與其他一群戰友同住一室,需要刻苦拚命的訓練。美國軍隊知道奧斯卡獎影星來參軍,希望用他當軍隊宣傳大使代言人,但是被他謝絕 。

二戰中,詹姆斯·史都華參與了很多的戰役,駕駛轟炸機轟炸過很多的敵人堡壘以及未公布的秘密軍事行動。二戰中以及二戰結束後許多年裡,他獲得了很多的勳章,擔任過許許多多重要的軍隊職務。50年代,他被國會授予空軍准將軍銜。因此詹姆斯·史都華也成為了好萊塢影星里軍銜最高的一個。

二戰結束後,詹姆斯·史都華在軍隊裡的工作甚至比他在電影公司里的工作還要多,他的生活大半是軍營、片場兩頭跑,軍裝、戲服兩頭換。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詹姆斯·史都華全名:詹姆斯·梅特蘭·史都華,原名:吉米·史都華,出生在基督教卡爾文教派長老會虔誠信仰的家庭,擁有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的血統。父親:亞歷山大·史都華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母親:伊麗莎白·史都華也是大學畢業,他們讓兒女有同等機會受大學教育。他母親的祖輩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祖父和外祖父都參加過南北戰爭、父親參加過美西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成為年幼的吉米·史都華心目中的模範。吉米·史都華是家中長子,有兩個妹妹。父祖三代都經營五金行,家境富裕;而母親的音樂及美術素養,對三名子女的影響更大,音樂經常充滿了這個和樂的家庭。1959年,詹姆斯·史都華晉升准將,他的父親在親見兒子官拜將軍之後不久過世,母親則在前幾年過世 。

感情經歷

一生摯友:1928年, 詹姆斯·史都華亨利·方達進入紐約的舞台界。1930年代,兩人同時進入好萊塢電影界,還住進同一間公寓,從而開始了一段長達幾十年的友情。二戰後,亨利·方達短暫息影,有空就和斯圖爾特在家聽聽唱片,公園裡散散步,過着安逸的晚年生活 。

戀愛經歷:詹姆斯·史都華早期與奧莉薇·黛·哈佛蘭、瑙瑪·希拉都發生過浪漫經歷 。但他直到40歲都不肯結婚是因為他的好友瑪格麗特·蘇利文。自從1932年詹姆斯·史都華在一次夏季巡迴演出中認識了瑪格麗特·蘇利文之後,他便瘋狂地愛上了她。遺憾的是,儘管詹姆斯·史都華如此愛着蘇利文,可蘇利文卻更愛她的事業。於是,蘇利文始終沒有回應史都華的愛慕和求婚,卻與他做了一輩子的朋友 。

婚姻經歷:1949年8月9日,41歲的詹姆斯·史都華終於踏上了婚姻的殿堂,與31歲、相同宗教背景、受過良好教育,但離過婚還帶着孩子的女人葛洛麗亞·哈翠克在相識一年後相互攜手。婚禮在先前他捐款興建的長老會教堂舉行。婚後詹姆斯·史都華極盡全力地做好一個好丈夫、好父親,被稱讚為真正的"顧家男"。他開始撫養繼子邁克爾和羅納德,不久後他和妻子的雙胞胎女兒也出生了。他與妻子幸福地相守了44年,1994年2月16日,葛洛麗亞因為肺癌去世,享年76歲 。1997年7月2日,詹姆斯·史都華在洛杉磯去世,享年89歲。


人物評價

詹姆斯·史都華是一位才華橫溢、戲路寬廣的演員,他與弗蘭克·卡普拉劉別謙喬治·庫克合作的喜劇片,與安東尼·曼約翰·福特合作的西部片,與希區柯克合作的驚悚片,與比利·懷爾德合作的傳記片,都不乏足以傳世的經典之作,獲得無數獎項殊榮。更為獨特的是,與其他影星相比,無論在銀幕上下,斯圖爾特都幾近完美的符合美國人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形象,從開朗熱情、誠懇踏實的小市民,到有勇有謀、無私無畏的愛國英雄,斯圖爾特本人和他詮釋的角色一樣,被形容為"美國的良心",一位"非凡的凡人" 。 (時光網評)

詹姆斯·史都華在好萊塢政治喜劇《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一片中將史密斯先生這個角色的正直與夢想塑造的非常豐滿,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令人信服的本色式演出 。(時光網評)

這個曾獲自由勳章和多個終身成就獎的演員,是美國文化中那個優雅傳統時代的象徵。雖然他留給今人的印象主要是和希區柯克合作的一系列懸疑片,那其實是他事業上的觸底反彈,因為1935年進軍好萊塢的他,1940年就拿到了影帝,二戰時入伍空軍,更是成為戰鬥英雄,最終晉升為空軍預備役准將。這些榮耀難免讓他在二戰後有一個強烈的反差,不過,希區柯克改變了他依賴清朗俊秀吃飯的明星法則,而成功轉身為更有智力空間、充滿張力、在中年男子的得意、迷茫、痛苦、悲憤等諸多情感間來去自如的表演大師 。(搜狐娛樂評)

文武全才的詹姆斯·史都華,被譽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之一;他幾近完美,符合美國人心目中理想的品德與形象;他被認為是一位平凡中見偉大的人物、一位"非凡的凡人",甚至還被形容為"美國的良心"。(光明新聞評)作為美國最受愛戴的明星之一,詹姆斯·史都華與其說是一個演員,不如說是美國的一個文化象徵,一個優雅傳統時代的化身。(人民網評)

詹姆斯·史都華的一生有無數值得人們敬仰和懷念的高尚品格,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演員生涯中,他是正派、誠實的普通人的化身,是"好萊塢明星最完美的楷模"。他無論與哪位演員配戲都努力學其長處。他平易近人,正直善良,深受人們衷心愛戴 。(網易新聞評)

最佳女主角

琴逑·羅傑斯[5],Ginger Rogers(1911年-1995年),美國密蘇里州人,舞蹈演員,曾獲第十三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個人經歷

第十三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琴逑·羅傑斯 (Ginger Rogers) 1911-1995,原名弗吉尼亞·凱瑟琳·麥克馬斯,她於1911年7月16日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琴逑童年遭遇坎坷,11歲時父母分居,她隨母親一同搬至祖父母,其後曾兩次被父親綁架。十幾歲時在凱瑟琳曾在廣告片中擔任過一些角色,14歲時獲德州查爾斯頓舞蹈比賽冠軍。當時她仍熱衷於演戲,參演了一部名為《琴逑·羅傑斯》的歌舞劇,從此以此為藝名。在1925年至1928年間,該歌舞劇得以在全國進行巡迴演出。在紐約巡演時,好運降臨到了琴逑頭上,她在百老匯《極速》中獲得了一個角色,從而能夠和派拉蒙公司簽訂協約。 在1930年早期,她只是在一些影片中飾演小角色,直到1933年,她和弗瑞德·艾斯泰爾合作主演了《飛向里約熱內盧》,這部影片標誌着琴逑事業的真正開始。在其後十多年中,她和弗瑞德一同出演了11部電影(其間她還拍了其他影片),包括幾部稀奇古怪的喜劇,如《未婚媽媽》《主與副》。她的最後一個電影角色是在1965年的《哈洛》中。她飾演簡·哈洛的母親。其後她重返舞台,直到1984年才最終退出。1995年琴逑在加州逝世,享年83歲。

個人生活

婚姻 :William Marshall (16 March 1961 - 1969) (divorced)

Jacques Bergerac (7 February 1953 - 7 July 1957) (divorced)

Jack Briggs (16 January 1943 - 7 September 1949) (divorced)

Lew Ayres (13 November 1934 - 13 March 1941) (divorced)

Jack Pepper (29 March 1929 - 11 July 1931) (divorced)

主要作品

1 That's Entertainment, Part II 娛樂世界續集 【1976年】

娛樂世界續集(台)/荷李活,荷李活(港)

2 The Love Goddesses 愛之女神 【1965年】

3 The First Traveling Saleslady 【1956年】

4 Forever Female 女人萬歲 【1953年】

女人萬歲(台)/女人萬歲(港)

5 Monkey Business 妙藥春情 【1952年】

妙藥春情(台)/妙藥春情(港)

6 We're Not Married! 未婚伉儷 【1952年】

未婚伉儷(港)

7 The Barkleys of Broadway 金粉帝後 【1949年】

金粉帝後(台)/金粉帝後(港)

8 It Had to Be You 夢裡情郎 【1947年】

夢裡情郎(台)

9 Heartbeat 【1946年】

10 Week-End at the Waldorf 瓊樓風月 【1945年】

瓊樓風月(台)

11 Lady in the Dark 嫦娥幻夢 【1944年】

嫦娥幻夢(台)

12 I'll Be Seeing You 【1944年】

13 The Major and the Minor 大人與小孩 【1942年】

大人與小孩(台)

14 Tales of Manhattan 曼哈坦故事 【1942年】

曼哈坦故事(台)

15 Once Upon a Honeymoon 【1942年】

16 Kitty Foyl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Woman 女人萬歲 【1940年】

女人萬歲(台)

17 Bachelor Mother 未婚媽媽 【1939年】

未婚媽媽(台)

18 Vivacious Lady 【1938年】

19 Stage Door 摘星夢難圓 【1937年】

摘星夢難圓(台)

20 Shall We Dance 隨我婆娑 【1937年】

隨我婆娑(台)/我們跳舞?(其他)

21 Follow the Fleet 海上戀舞 【1936年】

海上戀舞/隨艦起舞(台)

22 Swing Time 歡樂時光 【1936年】

歡樂時光(台)/搖曳時光(港)/搖擺樂時代(其他)

23 Top Hat 禮帽 【1935年】

禮帽(台)/大禮帽(港)/雨打鴛鴦(其他)

24 The Gay Divorcee 柳暗花明 【1934年】

柳暗花明(台)/柳暗花明(港)/快樂離婚者(其他)

25 42nd Street 第四十二街 【1933年】

第四十二街(台)

26 Gold Diggers of 1933 1933年淘金女郎 【1933年】

1933年淘金女郎(台)

27 Honor Among Lovers 【1931年】

獲獎記錄

奧斯卡獎Oscar

1941 獲獎 最佳女演員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Kitty Foyl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Woman (1940) 女人萬歲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1970 獲獎 最佳女演員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琴逑.羅傑斯(第十三屆奧斯卡影后)

奧斯卡金像獎盃-小金人

頒獎會場

好萊塢的柯達劇院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的永久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