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尾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尾蚺
原圖鏈接

紅尾蚺(學名:Boa constrictor) [1],體長1.8-3米,體重10-15公斤,無毒,主要分布於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島嶼。以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及鳥類為食。紅尾蚺壽命可達20-30歲。此蛇有多種顏色,而且體型龐大,是相當矚目的蛇類。目前共有10個亞種已被確認。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紅尾蚺
  • 拉丁學名:Boa constrictor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蟲綱
  • 目:有鱗目
  • 亞目:蛇亞目
  • 科:蚺科
  • 亞科:蚺亞科
  • 屬:蚺屬
  • 種:紅蚺尾
  • 分布區域: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外形特徵

紅尾蚺全長1.8-3米;重量10-15公斤。雌性較大。個別人工飼養的紅尾蚺殼長至3.7米,重45公斤。 成年的紅尾蚺體型大小差異頗大,各亞種的體型並不一致。分布於南美洲的紅尾蚺身體較長,在蘇里南有兩條紅尾蚺是至今為止體型最巨大的,分別是411厘米及427厘米長。然而這種體型畢竟較罕見,一般而言超過300厘米長的紅尾蚺,就此種蛇類而言已算巨蛇(大多都在250厘米到300厘米)。

紅尾蚺的尾巴相當有力,能抓緊東西。頭部並無熱能傳感頰窩。體色方面,紅尾蚺身體多以紅色或棕色為基調,尾部則呈磚紅色。背部以褐黃色的斑紋為主,尾部的斑紋較為淺色。 現今在人工培育下紅尾蚺已有許多體色表現,如:白化、鮭色。

生活習性

紅尾蚺能適應多種生態環境,由熱帶雨林至乾燥地區均能活躍。紅尾蚺幼蛇會攀爬於林木或矮樹之間,但當它們逐漸成長,隨着體重增加,會改為於地面行動為主。中美洲的紅尾蚺性情較為暴躁,容易被觸怒並向敵人發出嘶叫聲,甚至輕易作出咬擊;而分布於南美洲的紅尾蚺,性情則較為溫馴。

一般市面上所見的紅尾蚺多是哥倫比亞紅尾蚺,變異品種也多是以這個亞種培育的。 紅尾蚺的捕獵對象甚眾,包括許多種哺乳動物及鳥類,當中尤以鼠類為主。紅尾蚺亦可能會捕食大蜥蜴,甚至大如虎貓亦可能是它們的獵食對象之一。

生長繁殖

紅尾蚺是卵胎生,一胎可產下50隻小蟒。他們通常會在旱季4月和8月之間進行交配,紅尾蚺屬於是一夫多妻制的卵胎生蛇類,孕期約100-120天,每產10-65條幼蛇(年齡越大繁殖的數量就越多),通常在25條左右,幼蛇長38-51厘米。3-4歲性成熟。紅尾蚺壽命可達20-30歲。

分布範圍

紅尾蚺主要分布於墨西哥北部、中美洲:伯利茲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及巴拿馬。南美洲: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巴西玻利維亞烏拉圭阿根廷小安的列斯群島多米尼加聖盧西亞

視訊

108.10.31漂亮的紅尾蚺



參考文獻

  1. 紅尾蚺. 百度百科.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