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松窪自然保護區

紅松窪自然保護區,是一九九四年八月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冀政函[1994]87號文」批准建立的以保護草原生態系統為主的草原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區的目的旨在對紅松窪草原自然生態系統中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動物源、多種類型植被和「皇家獵苑」的自然景觀進行保護,實行合理開發與科學管理;維持草原生物的遺傳多樣性[1];保護草原生態系統正常的物保護紅松窪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植物物種資源,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保持生態平衡。同時進行基礎性的科學研究。

目錄

基本情況

紅松窪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鎮,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8ˊ~117°35ˊ,北緯42°10ˊ~42°20ˊ,總面積7300公頃。這裡風力資源豐富,建有一排排巨大風機組成的風機發電場,這裡還飼養着耗牛,獨具特色。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候涼爽,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C。紅松窪面積110萬畝,草原面積20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8%,是我縣北方較大的草原風景區。

由於紅松窪自然保護區位於東北華北、內蒙古三大植物區系交匯地帶,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每平方米種子植物達25種以上,區內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的藥用植物8種以及白鶴、黑鶴、大鴇、大天鵝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20種[2],為我國中溫型森林草原地帶的生物物種基因庫,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另一方面,本區位於西遼河和灤河和發源地,處於農牧交錯地帶,生態系統脆弱敏感,穩定度低,容易引起沙化退化。

這裡動植物種類繁多,水草豐美,是一處新興的旅遊勝地。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595種,其中飼用植物428種,藥用植物81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藥材植物8種(三級),觀賞植物60多種。植被覆蓋率高,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草原植物和草原地貌景觀壯麗。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科研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觀賞和科研教學基地。

視頻

紅松窪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承德圍場紅松窪國家自然保護區
紅松窪景區里成群的牛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