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輞川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輞川圖》是唐代王維所作的單幅壁畫[1],原作已無存,現只有歷代臨摹本存世。

《輞川圖》主畫面亭台樓榭掩映於群山綠水之中,古樸端莊。別墅外,山下雲水流肆,偶有舟楫過往。《輞川圖》里的人物,弈棋飲酒。投壺流觴。一個個的都是儒冠羽衣,意態蕭然。

《輞川圖》開啟了後人詩畫並重的先河。《輞川圖》在韓國獲得了極高的讚譽,並對韓國古代的文人山水畫和山水田園詩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評價中國文人山水畫時,韓國文人往往以《輞川圖》作為最高的境界或標準。

創作背景

輞川,位於西安東南藍田縣境內,在《新唐書·文藝中·王維傳》中對其有記載:"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竹里館、柳浪、茱萸游、辛夷塢,與裴迪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可見這裡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王維晚年時隱居輞川,購得唐代詩人宋之問的"藍田別墅",與友人作畫吟詩、參禪奉佛,過着陶淵明式的生活。

《輞川圖》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候在清源寺壁上所作的單幅畫,後來清源寺圮毀,所以此畫也就早已無存,現在人們所見到的都是後來的臨摹本。

王維在創畫《輞川圖》的同時,又動員了詩歌、音樂繪畫等全部藝術手段,與道友裴迪在這水繞山環風景如畫的輞川別墅"彈琴賦詩" "嘯詠終日"。兩人二唱一合,為輞川二十景,各寫了一首五言絕句,共四十首集成了《輞川集》。

後世影響

《輞川圖》呈現了王維山居生活的理想,其中敘事性的連景處理法,符合游景山水的實際狀態,並且呈現了莊園生活的內在悟道歷程,而與唐代一般流行的單幅平遠、高遠等山水樣式完全不同,也異於盧鴻《草堂圖》那類傳統的分景式冊頁,而創造了一種新的山水畫形式,影響了日後李公麟《龍眠山莊圖》[2]、《赤壁賦圖》等文人畫作。

名家點評

唐代學士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山谷郁盤,雲飛水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宋代黃庭堅《山谷題跋》:"王摩詰自作輞川圖,筆墨可謂造微入妙。"

元代湯垕《畫鑒》:"其畫輞川圖,世之最著也"。

明代楊士奇:"《輞川圖》,古今人品,為畫家最上乘。"

清代編修王鼎:"輞川為終南勝跡。自王右巫繪圖後,代有臨摹,唯宋代郭忠恕為最。……當與斯圖並垂不朽矣。"

清代畫家、詩人茶冬榮:"關中多崇峻之區,蓋天府之雄都,而九州之上腆也,靈秀特鍾,人文蔚起,風騷寄跡,丘壑流馨,大抵地以人傳。今尤昔盛,此摩詰《輞川圖》並稱不朽也。"

清代翰林全慶:"輞川為摩詰養志之所。其詩其圖,艷稱千古。"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玄宗開元五年(717)進士,與弟給並以詞學知名。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歸隱藍田輞川,所居之所名為"藍田別墅"。

視頻

輞川圖 相關視頻

《輞川圖》拓本,讓主持人大呼:李白和王維都被詩給耽誤了!
宋 郭忠恕(傳) 臨本王維輞川圖 明拓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