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未洋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未洋擾(朝鮮語:신미양요)是指公元1871年(按干支紀年為辛未年)美利堅合眾國武裝侵入朝鮮王朝的歷史事件。繼法國入侵朝鮮的「丙寅洋擾」之後,美國為了追究1866年「舍門將軍號事件」的責任及打開朝鮮國門,派軍隊於1871年5月開赴朝鮮,6月與朝鮮軍隊發生衝突,取得軍事上的勝利[1]。隨後美軍退至海上,並試圖與朝鮮政府通信,要求其談判締約、打開國門。在發覺朝鮮政府的嚴拒態度之後,美國不得已撤軍。辛未洋擾後,朝鮮全國各地豎立起「斥和碑」,排外情緒達到頂峰。

美軍在辛未洋擾期間曾奪取了朝鮮將領魚在淵的「帥」字旗,並作為戰利品長期安置在安那波利斯的美國海軍軍官學校。2007年,經過韓國政府的辛苦交涉,這面「帥」字旗才被租賃回韓國。

背景

美國經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空前發展,刺激其對外擴張並獲取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傾銷市場,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遠東地區是美國「門戶開放」政策實施的重點。美國歷史學家泰勒·丹涅特在他的著作《美國人在東亞》中談到:「在1840年以後,美國亞洲政策的運用始終着眼於將來——着眼於美國人能夠供應這些看來是不可限量的東方市場的那一天。在這期間,這些市場的門戶必須保持開放。」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美國先於1844年打開中國國門、又於1854年打開日本國門。朝鮮自然而然地成為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又一個對象。

美國很早就對朝鮮產生「興趣」。1834年5月13日,週遊遠東各國後歸國的美國特使愛德蒙·羅伯茨在致國務卿的報告中提到:「開放日本的好處之一是它可以提供與朝鮮貿易的可能性。」1845年2月,美國眾議院議員、海軍委員會負責人普拉特擬出「開放朝鮮案」,提交眾議院會議。這個議案後因美墨戰爭的爆發而被擱置。1852年,一艘美國商船停泊在朝鮮東萊府的龍塘浦,朝鮮半島首次出現了美國人的身影。然而朝鮮本來就實行閉關鎖國路線,到1864年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之後,鎖國政策進一步強化。美國與朝鮮通商似乎遙遙無期。

美國在南北戰爭以後,又對朝鮮提出了「門戶開放」的要求。1866年8月,發生了舍門將軍號事件[2],美國商船「舍門將軍號」在平壤大同江橫行霸道,終於被平安道監司朴珪壽指揮朝鮮軍民將其擊沉,船員全部死亡,造成國際爭端。1867年和1868年,美國軍艦沃楚西特(Wachusett)號和謝南多厄(Shenandoah)號先後奉命前往朝鮮大同江口附近調查此事件,同時搜集情報、測量水深及地質情況。1868年,美國人詹金斯(J. C. Febiger)甚至還潛入朝鮮,與普魯士商人奧佩爾特、法國神父費隆(權神父)一起盜掘南延君(大院君之父)的墳墓,企圖以骸骨要挾朝鮮政府賠款通商,但未能得逞。

當時,朝鮮經過了「丙寅洋擾」之後,鎖國攘夷的氣勢高漲,不可能接受美國的通商要求。於是,1867年3月,美國政府邀請法國聯合出兵遠征朝鮮,但是法國人已經在「丙寅洋擾」中見識到了朝鮮人的頑強鬥志,再加上此時與普魯士關係緊張,便藉口自己已達到膺懲朝鮮的目的而拒絕了美國的邀請。於是美國決定模仿當年脅迫日本打開國門的「黑船事件」,獨自遠征朝鮮,以武力逼迫朝鮮立約通商。

遠征朝鮮的計劃是由美國駐上海總領事喬治·西華德(George F. Seward,又譯作「西華」)積極推進的。他在1868年先是從正準備赴朝盜墓的詹金斯那裡聽說朝鮮政府有意向和歐美修好,於是向他的叔叔、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William H. Seward)提出向朝鮮派遣使節的建議;不久後謝南多厄號從朝鮮回來,他才明白詹金斯騙了他,朝鮮依然堅持閉關鎖國,便又向國務卿西華德提議對朝鮮進行武力示威。此時正值美國政府換屆,喬治·西華德的提案被擱置下來。1869年,格蘭特就任新一屆美國總統漢密爾頓·菲什(Hamilton Fish)就任國務卿,鏤斐迪(Frederick F. Low)出任駐華公使。新政府接受了喬治·西華德關於朝鮮問題的主張,在1870年4月20日授予鏤斐迪出使朝鮮的全權資格,並讓美國海軍亞洲艦隊司令約翰·羅傑斯(John Rodgers)少將負責護衛,任務是與朝鮮締結一份遇難船員救助協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進一步締結通商條約,因此鏤斐迪被要求同時參考1854年的《美日和親條約》(神奈川條約)和1858年的《美日修好通商條約》,作為與朝鮮訂立條約的藍本。1870年11月,鏤斐迪在北京與羅傑斯、喬治·西華德商量後,決定將遠征朝鮮的出發時間定在1871年5月的上半月。

視頻

辛未洋擾 相關視頻

巧算干支紀年
張維為教授:中國一個街道,就可以震撼整個美利堅合眾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