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坂城木拱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達坂城木拱橋
圖片來自sohu

達坂城木拱橋(當地人稱其為華橋)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的一座木拱橋。達坂城木拱橋建成於1940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對華援助所使用的西北國際交通線的歷史遺存。2007年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新疆現存唯一一座木拱橋。

達坂城木拱橋的歷史

背景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中日全面開戰。全面抗戰爆發後,中華民國蘇聯於1937年8月21日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確定了中蘇在戰爭期間政治和經濟的關係,以及蘇聯對華援助的政策。蘇聯政府先後三筆給予中國政府2.5億美元低息貸款然而由於1941年4月13日蘇聯和日本簽定《蘇日中立條約》,導致第三筆貸款並未全額到位,三筆貸款中國實際動用1.73億美元。從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到蘇德戰爭前夕,蘇聯向中國提供飛機1230餘架,各類火炮16,000門,汽車與坦克超過1800輛以及上萬挺機槍及其他用於作戰的物資,中方以鎢、錫、鉛等金屬和皮革、羊毛等物資折款歸還。除了軍事物資的支援,蘇聯曾派遣1個軍事顧問團及志願飛行員前往中國支援中國抗戰。在1939年年初,在華的蘇聯軍事顧問超3360人,到了1941年,超過700名飛行員在中國境內與日軍作戰[1]

戰爭初期,外國援助物資主要通過海路抵達中國東南沿海口岸後進入中國,然而在1938年武漢廣州相繼失守,中華民國遷都重慶後,中國東南沿海的主要港口及城市被日軍占領,海路交通被封鎖。此時,外國援助物資主要通過香港滇越鐵路桂越公路滇緬公路等幾條線路以及通過駝峰航線進入中國。然而戰爭初期,英國對日採取綏靖政策,在香港採取的禁運措施使得援助物資來華困難重重。1939年底,日軍攻占南寧,桂越間的國際通路被切斷。1940年,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滇越之間的聯繫被切斷。滇緬之間的聯繫也曾數次終止和重啟,直到1942年日軍占領緬甸,滇緬線也遭切斷。在此之後,中美兩國開闢駝峰航線以維持援助物資進入中國。

地理位置與橋樑特徵

達坂城木拱橋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達坂城鎮八家戶村南2公里的白楊河峽谷(後溝溝口)處,橫跨白楊河[2]。達坂城木拱橋呈東西走向,橋南側是白楊河峽谷,也就是白水澗道,北側是開闊的谷地。東側為312國道原線路,橋西是連霍高速,不過達坂城木拱橋東側路基已斷,無法駕車通過。達坂城木拱橋全長超過28米,跨度超過18米,橋寬7米,載重10噸。木桁架橋、釘板梁橋、膠板梁橋等橋型特點在該木拱橋上都有所發展。該木拱橋選用雲杉作為原材料,將木板烘乾後再浸泡在燒熱的清油中,後將木板彎成一定弧度。每層木板按拱度疊摞8層,每層用鐵釘釘合,再用「U」型鐵箍組合成拱肋,5條拱肋由呈叉型的支架架起。橋面鋪有原木,橫向有連接有木撐。橋下以岩石作為基底,漿砌塊石台身。現存達坂城木拱橋橋墩堅固,拱肋完整且排架沒有缺少。經過1996年的洪水後,木拱橋東側橋面懸空,橋台孤立。經過2015年的修護後,原先殘損的木料被更換替補,整體被粉刷為灰色。

參考文獻

  1. 侯風雲. 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北國際交通線. 江蘇社會科學. 2005, (04): 228–231. 
  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烏魯木齊年鑑:2007. 新疆年鑑社. 2007: 423.